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家畜
1、猪:解放前,一般农户每家养1头猪,以米糠、麦麸等作饲料,喂养6个月到1年即可出栏。1949年全县饲养生猪6万头,出栏14954头,产肉1047吨,以后饲养量不断增加。1959年饲养13.5万头,出栏58887头,产肉4122吨;1963年饲养16.7万头,出栏52517头,产肉3676吨,肉量略有下降。70年代开始回升,1972年饲养量达50万头,1973年最高达58.78万头,出栏250831头,产肉17558吨。1988年饲养量为35.35万头,出栏137416头,产肉11910吨。
县内传统品种为圩猪,其主要特点是:体型小、成栏快、肉质好、产仔多,一般成栏体重约50公斤,6个月可出栏,故又有“六出”之称,种源主要在牛埠、民权、昆山一带,70年代与引进猪种盲目杂交,纯种圩猪已绝迹。1958年引进约克夏、巴克夏、苏白及长白猪,经长期杂交,猪的个体重量大为提高。
2、牛:县内农村养牛,只作役用。解放前,一般农户耕作15亩田,饲养1头牛,耕作少的几户共养1头,或请有牛户代耕。1949年全县有耕牛2.9万头,每头平均负担耕地42亩。1954年下降为1.6万头,此后逐步回升,70年代以后一直保持在4.5万头左右,基本上能满足役用需要。进入80年代,随着中小型拖拉机的推广,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非淘汰性耕牛宰杀率增高,全县年产犊牛逐渐减少,近年来年产犊牛不超过1500头,因而年年从江西、浙江、湖北、贵州等省购进大量耕牛,平均年购进量在5000头左右,基本上能保持平衡。
圩区役用水牛,体格大,能力强,成年体重约400公斤,日耕地2~3亩,占全县耕牛总数90%。
黄牛体型较小,役用能力弱,适用于山地和旱地耕作,成牛体重约300公斤,日耕旱地1~2亩,全县只有3000头,集中分布在严桥、蜀山、牛埠等丘陵山区。
1958年引进耕牛品种有秦川牛、荷兰牛、贵州牛,但因饲养管理跟不上,公牛成了“和尚牛”,而自然消失。1973年又引进印度摩拉水牛,与本地水牛杂交,曾先后产仔78头,终因优势不明显,被逐渐淘汰。
3、羊:县内群众除少数回民外,多厌羊肉膻喔,因而饲养量很少。1958年最高峰时全县只饲养2000头,1962年以后少数年饲养量在1000头左右,多数年饲养量在500头左右,近几年来年饲养量有所增加。1988年全县饲养量为2058头,主要分布在石涧、严桥等丘陵山区及沿江大堤一带。品种以白山羊为主,体重约30公斤。1958年起引进绵羊,品种有新疆半细毛羊和浙江湖羊,但仅占总数的20%。
4、免:1958年,开始引进青紫兰兔50只、安哥拉免20只,未得到推广。1962年扩大繁殖,到1979年时有500只。80年代初,由于兔毛进入国际市场,外销价高,需求量大,县内掀起养长毛免的高潮。从1980年起,3年内饲养量达9万只,集中分布在汤沟、白茆两区,汤沟区养免量占全县总量的70%。此后因兔毛滞销,养兔量急速下降,1985年为2万只。1987年全县只剩有0.4万只。
5、马、驴、骡:1958年县内曾引进30匹蒙古马,并养驴20头,后产骡10多头,作为拉车役力,10年后绝迹。
二、家禽
县内历来习惯于户养。夏秋两季鹅鸭饲养量大;鸡常年饲养,以产蛋为主。1949年,全县家禽饲养量为209万只,出栏58.3万只,产蛋2907吨;1952年饲养409万只,出栏114.8万只,产蛋5709吨。进入60年代,由于政策因素,家禽饲养量下降到300万只左右,70年代后期开始回升。1983年全县养禽440万只,出栏172.3万只,产蛋9125吨;1985年饲养1068万只,出栏583万只,产蛋11475吨。鸡、鹅、鸭比例为49∶18∶33。1988年饲养量为1087万只,出栏621万只,产蛋8135吨。80年代,全县每年收购外销鹅鸭400吨以上,列全国前3位;收购鲜蛋2000吨,其中有600吨销往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占全省出口量5.3%,列全省之首;年产羽毛1000多吨,其中优质水禽羽毛250吨,居巢湖地区首位。此外每年向省内外提供苗禽1100多万只,居全省之冠。
鹅鸭喜水,县内饲养历史悠久,农村到处都有饲养能手。他们熟练地掌握其饲养、放牧、孵化、防病、治病技术。大宗饲养多在野外圈棚放牧,此种方式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一般雏苗育成率达95%以上。一年饲养两期,有“麦鸭”、“稻鸭”之分,大致集中在7月、10月上市。棚养100天左右,成鸭体重可达2.5公斤,鹅重3~4公斤,每棚数在500至1000只之间,由2至3人合伙饲养。开始时在水边搭棚育雏,后沿内河下圩赶麦、稻二场,放牧至长江边即告成熟。
1、鸭:巢湖麻鸭是县内传统品种,具有皮薄、骨细、肉嫩、味美等特点,是“无为板鸭”的主要鸭源。成鸭重1.5—2公斤,年产蛋120~160枚,母鸭毛与麻雀毛色相似,公鸭颈部与翅尖毛呈孔雀绿色,由于鸭毛价格低,加之引进品种增多,因而饲养量逐渐减少。80年代后饲养量只占养鸭总量的5%。
昆山麻鸭体型较大,毛呈黑色,杂有少量绿毛,成鸭2.5公斤左右,年产蛋120~150枚。1958年后,由于成鸭期短、体重大等优势,逐步取代了巢湖麻鸭。
绍兴鸭又称“百日红”,饲养100天就可产蛋,年产蛋200余枚,属蛋用型鸭。体重1~1.5公斤,食量小、可旱养,常随鸡群生活,孵化由母鸡代之,深受群众喜爱。
北京鸭被毛全白,50年代引进,善潜水,觅食能力强,一般作为棚鸭放牧饲养。1985年,长坝乡在城东建立的养鸭场,引进新型的北京鸭,为标准肉用型,适宜工厂化饲养,成肥快,两个月即可达2.5公斤,其肉味虽不及本地鸭鲜美,但育肥时间短,毛的经济价值高,故饲养比较普遍。
1973~1983年,还陆续引进过狄高鸭、卡基——康拜尔鸭、樱桃谷鸭近千只,目前正在部分地区繁育推广。
2、鹅:小白鹅是县内传统品种,被毛洁白,抗病力强,觅食力好,生长快,成鹅3~3.5公斤,年产蛋50~60枚,蛋重120~130克,饲养量占绝对优势。
1986年农业部在无为县兴建种鹅场,引进四川白鹅。该品种毛色全白,颈、腿较短,公鹅头部无明显肉瘤,具有体大、生长快、产蛋多等特点。成鹅重5~6公斤,年产蛋70枚左右。有取代小白鹅的趋势。
其他品种,如四季鹅,一年中分春、夏、秋、冬4批饲养,饲养量占全县鹅总量的5%左右;狮头鹅、雁鹅,于1985年引进,因无明显优势,两年后被淘汰。
3、鸡:本地鸡为县内传统的当家品种,毛色有黄、白、黑、灰、花等之分,成体重2~2.5公斤,年产蛋120~160枚,平均蛋重50克,就巢性强,民间户户饲养,饲养量占家禽总量的50%。阉割仔公鸡,是县内传统的育肥方法,阉后增肥速度快,体重超过自然生长的30%,且肉质细嫩,可与母鸡媲美。
80年代,县内引进来杭、罗斯、希赛斯、新浦东、新波罗、新杂288、新杂579等鸡种,并相继出现了一批养鸡专业户,1984年高峰期全县养鸡专业户达324户,饲养各个品种鸡6万余只。这些引进的鸡种育肥快、产蛋多,但抗病力弱,耐粗性差,终因饲养设备、管理技术跟不上,导致死亡率不断增高而逐渐萎缩,1985年90%的养鸡专业户歇业,其中80%严重亏损,目前汤沟区有部分农家小规模饲养。
4、家禽孵化:县内家禽孵化,习惯以母鸡孵鸡、鹅、鸭卵育雏,解放前全县有孵坊10多家,专为饲养鹅鸭的棚户孵化幼雏。50年代以后有较大发展,一般建土缸(用泥草混合制成土缸),用木炭加温的传统方法孵卵。进入80年代孵坊生产大幅度上升,除缸孵外,水孵、电孵相继问世,土洋结合,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1983年全县有各类孵坊41家,1986年发展至124家,年孵化苗鹅、苗鸭2000万只,其中有1200万只销往海南岛、福建、内蒙、山东和东北等地,为全国水禽苗生产基地之一。
三、其他品类
1、蜂:蜜源有紫云英、油菜、棉花、槐树等十几种。每年春季,江苏、浙江一带大转地养蜂入境数达4万多箱。60年代县内开始有少数群众养蜂,品种有意大利蜂、中国蜂。80年代有所发展,目前全县有32户养蜂,养蜂1100多箱,并进行大蜂群转地追花放养。
2、鹌鹑:1984年城郊养鸡专业户附带试养鹌鹑,1986年粮食部门办起鹌鹑饲养场,饲养鹌鹑500只,1987年城郊一带共饲养2000多只。
3、水貂:1970年官镇公社和无城蔬菜大队各办了1个养貂场,养貂200余只,后因饲养管理不善而停止。
四、饲草饲料
1、阔草:县内草山草场面积小,分布散,类型简单,等级一般。据1984年调查,全县有草山草坡6.96万亩,全年产草3232万公斤。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南的民权、汪田、昆山、蜀山、关河、鹤毛及西北的石涧、黄龙、严桥、响山等地。但县内农隙地草场面积大,等级高,产草多,是畜禽的主要放牧草源。全县有农隙地草场32.5万亩,年产草12亿斤,以趴根草为主,属一等三级草场。其中无为大堤土壤肥沃,草场集中连片,面积近万亩,是优良的天然牧场。
另外,各种农作物秸秆可作饲料的,每年约为5亿公斤。
2、饲料:养禽的精料有水稻、大麦、小麦、玉米、蚕豆、黄豆、山芋等,连同米糠、麦麸、菜籽饼、棉籽饼、糠渣、豆渣等,年产量合计约1.6亿公斤。
饲养家禽的青饲料有山芋藤、花生秸、紫云英、水浮莲、水花生、浮萍、水草等,此外虾、贝、蚯蚓等动物饲料也十分丰富。
3、加工:1957年开始用青饲料切割机加工饲料,1959年开始使用饲料粉碎机,到1980年,两种机械总数达249台。1983年成立县饲料公司,1984年建成年生产能力达0.5万吨的配合饲料加工厂。同期各基层粮站都具有一定的生产混合饲料的能力,基本解决了县内禽畜饲料问题。
五、疫病及防治
1、疫病:牛的多发病有流感、瘤胃滞缓、风湿症、难产、心衰竭、锥虫病等,但死亡率较低。其他局部地区病和突发病有:炭疽病,1959年7月始发于凤河公社新城大队山头生产队,死牛1头,发病7人死1人,1973~1984年,全县曾多次出现此病,共死去耕牛15头,人畜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锥虫病,随外购耕牛带入,1980年4月首发,连续5年爆发性流行,波及全县大部分农村,耕牛发病率高达20%;水牛产气巴氏杆菌病,1978年在石涧公社刘涧生产队首次发现,也是全国首例。该病经省农业厅、国家农牧渔业部、卫生部镜检确认,主要症状是高热潜留,呼吸道患病明显,肺、小肠充血、溢血,疫情蔓延迅速,前后两年全县病牛达5000头,1980年扑灭;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白茆、虹桥、襄安、牛埠等区的沿江和竹丝湖一带,解放前肆疟成狂,解放后逐步得到控制。
猪的多发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蹄疫、猪水泡病、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支原体肺炎、蛔虫病、姜片吸虫病、囊虫病等。50年代到70年代,生猪死亡率在10%左右,80年代控制在5%以内。突发性的“五号病”,又名口蹄病,1977年首次发病流行28个公社,病猪837头,死亡43头。1983年再次暴发,流行64个乡(镇),病猪6300多头,死亡900头,并有520头耕牛及11人受感染。
禽病常见的有鸡新城疫、禽霍乱、鸭瘟、小鹅瘟等,年死亡率在20%左右。
2、防治:解放前,有少数民间兽医为猪牛治病和进行阉割。解放初全县有兽医30人。1952年成立县兽医协会。1958年成立区兽医诊所,工作人员达80人。1962年成立县畜牧兽医站,下设家禽配种站。1970年撤消区兽医诊所,成立公社兽医站。1980年增设区兽医站。1981年区、社站上升为大集体,人员转商品粮户口。1984年县兽医站升格为公司级,下辖12个区(镇)站及73个乡站,共有畜牧兽医人员413人,其中国家技干50余人,大学本科毕业生6人,专科毕业生9人,中专毕业生11人;畜牧师5人,助理畜牧师3人。
1953年国家首次拨专款免费进行春秋两季防疫。1987年全县各区站均配备冰箱保存疫苗,实现了以鸡新城疫为主的常年防疫,并扩大至牛炭疽、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鸡马立克、禽霍乱、小鹅瘟等10多种疫病的防疫。
医疗手段由解放前单一的中兽医发展到如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986年建立了县化验室,提高了诊治水平。全县有四分之一的乡实行承包诊治。医疗基本普及。
1963年起开展市场和运输检疫,“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1980年恢复检疫,全县设4个检疫哨卡,32个检疫点。
1964年县兽医站成立血防专业队,每年在沿江血吸虫病区普查普治,累计查治2000头牛以上。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