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无为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无霜期长,但雨量年际变幅大,旱涝频繁。
一、四季特征
1、春季,平均在3月16日始,5月20日终,共71天(系1957年至1988年平均数,下同)。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温度回升不稳定,天气多变,雨水增多,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雨日14天,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32%。4月份极端最低气温0.7℃(1963年4月8日),极端最高气温32℃(1964年4月20日),变幅31.3℃。
2、夏季:5月21日开始,9月20日终,共118天。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初夏梅雨期,梅雨显著,常有大雨、暴雨出现,造成水涝灾害;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盛夏,晴热少雨,温度高,日照多,蒸发量大,易出现伏旱;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夏末期。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39%。
3、秋季:9月21日始,11月20日终,共61天。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气温呈波状下降,昼夜温差大,雨水减少,多秋高气爽天气。降雨量约占全年的18%。有利晚秋作物结实、成熟。
4、冬季:11月21日始,3月15日终,共115天。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急剧下降,多晴冷干燥天气,雨雪较多,偏北风多,气候寒冷。极端最低气温-15.7℃(1969年2月6日),多年最低气温≤0℃的天数在40天左右,降雨量约占全年的11%。
二、温度
1、气温:全县历年平均气温15.8℃。年际变动在15.1~16.9℃之间,变幅1.8℃。
常年最热月为7月和8月,一般最高气温在36℃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5℃(1966年8月7日)。最冷月为1月,一般最低气温在-7℃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15.7℃(1969年2月6日)。
2、候温:最冷候一般出现在每年1月第3候,候平均气温2.1℃,此时正处“三九”;最热候出现在每年7月第5候,候平均气温29.4℃,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4候,候平均气温达29.0℃,正是中伏。
县内各地气温差异很小,年平均东南乡仅比西北乡偏高0.1℃。
3、积温:即温度的累计数。按县内气候常规和各类作物的生长特征,一般认为:气温稳定在≤3℃的初终间日期是油菜,大、小麦越冬期;≥10℃的初终间日期为喜温作物安全生长期;≥12℃的初终间日期为棉花、麻类安全播种期;≥15℃的初终间日期为水稻、棉花的大田安全生长期;≥20℃的初终间日期为粳稻安全齐穗期;≥22℃的初终间日期为杂交水稻的安全齐穗期。
4、地温:热量垂直分布,地面温度一般高于地中温度和空中温度,冬季的空中温度和地面温度则垂直向下逐渐上升,600米高空温度最低,到20厘米深处为最高,差幅在4℃左右。深5厘米地中温度年平均17.4℃,一年中有8个月在10℃以上,5个月在20℃以上。
三、降雨量
县内平均年降雨量1170.5毫米,1983年最多,为1982.8毫米;1978年最少,为697.7毫米;年际差幅1285.1毫米。平均年雨日为126.6天,平均3天有1天下雨。一年中3、4月雨日最多,32年的月平均值为13.7天。西南山区多于东北平原区,三公山雨量最多。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份,7月份雨量最大(西南部山区常出现在6月份)。
县内梅雨显著。梅雨期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平均长23天。
最早入梅的是1956年,为6月3日;最迟出梅的是1954年,为7月30日。1954年梅雨期最长,达48天;1958、1965、1978三年空梅。
梅雨期雨日多,暴雨集中,易积水成灾。1954、1969、1983三年涝灾,即因梅雨量过大所致。1969年7月15日一天降雨量达248.2毫米,为历史上罕见。而干旱年又与“空梅”、“少梅”年相吻合。
空气湿度,年平均值81%,年际间和季节间变化不大,一年中有8个月(3至10月)≥80%。
无为县1957~1988年各月平均、平均最高、平均最低及极端气温

无为县1957~1988年各级界限温度初、终日和活动积温

无为县1957~1988年各月地上、地中平均温度

无为县1957~1988年各月平均雨量、雨日及最大、最小雨量和一日最大雨量

无为县1952~1988年梅雨情况

四、辐射日照蒸发
1、太阳辐射:平均每年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13.7千卡。1958年辐射量最多,为每平方厘米123.7千卡;1957、1977、1980三年最少,为每平方厘米104.7千卡。一年中夏季辐射量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
无为县1957~1988年平均各月太阳辐射量

2、日照:平均每年日照时数为2002小时,年日照率为45%。各月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为238.8小时,日照率为58%。日照时数在年际间变化是;1958年最多,为2288.3小时;1975年最少,为1718.6小时。32年来日照趋势,1957年至1968年12年中,年平均日照时数2145.8小时,1969年至1978年10年中,平均日照时数减少至1925.2小时;1979年至1988年10年中,平均日照时数继续减少至1905.7小时。一年中以夏季日照时数最多,冬季最少,春季多于秋季。
无为县1957~1988年平均各月日照时数及日照率

3、蒸发:平均每年蒸发量为1469.0毫米。一年中7月份最大,为215.8毫米;1月份最小,为51.3毫米。1966年蒸发量最大,为1708.1毫米;1980年最小,为1262.7毫米。
五、霜雪
1、霜,平均每年无霜期为236天,最短年为208天(1978年),最长年为278天(1961年),初霜日一般在11月13日,最早为10月26日,最迟为12月5日。终霜日,一般在3月21日,最早为2月18日,最迟为4月9日。
无为县各月霜日及无霜期

2、雪:历年平均初雪期在12月20日,最早的出现在11月15日(1957年);最迟的出现在2月24日(1971年)。历年平均终雪期在3月8日,最早的在1月26日(1975年),最迟的在4月7日(1963年)。历年平均初终间日数78.5天。
六、风
县内1~6月份以东北东风为主,7月份以东南风为主,8月份以后又以东北东风为主,全年平均风速3.4米/秒,相当3级风,风力≥8级,即风速≥17米/秒的大风,平均每年出现16.3次。1976年4月22日出现1次瞬间风速达21米/秒的最大风,风向为西北西。各月都有大风出现,春季最多,夏季次之,秋季少于冬季。
无为县1957~1988年各月平均风速、大风日数

七、灾害性天气
对无为县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有:低温、连阴雨、暴雨、旱涝、冰雹、龙卷风。
1、低温、连阴雨:春季低温阴雨和连阴雨:连续3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10℃,无雨,为干冷型低温;日平均气温<12℃,降水量≥0.1毫米,或每天日照时数<2小时,为湿冷型低温。在县内,干冷型低温4月上旬10年3遇,中下旬没有出现过;湿冷型低温,4月上旬6年2到3遇,中旬12年1遇,下旬24年1遇。4月中、下旬出现低温,虽然机遇很少,但危害甚大,如1980,年4月下旬曾出现过一次,造成全县大面积烂秧,受害严重的田块烂秧率达60%左右。连阴雨,连续阴雨5天或以上,4月上、中旬4年1遇,下旬3年1遇,连阴雨最长达11天,出现于1957年4月17日至27日。秋季低温和连阴雨: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或以上在20~22℃,为低温天气,常出现在秋分边。9月中旬出现低温6年1遇,下旬,8年5遇。连续5天或以上连阴雨,9月份6年2至3遇,10月份8年3遇,11月份3年1遇,连阴雨最长达15天,出现于1965年9月28日至10月12日。影响晚稻的颖花发育。
2、暴雨:雨量大,来势猛,并常伴有大风,易积涝成灾。县内1954、1969、1983三年的大水灾,就是暴雨所致。日降雨量100毫米及以上的大暴雨,6月份4年1遇,7月份6年11遇,8月份12年1遇,10月份24年1遇。日降雨量200毫米及以上的特大暴雨,1957年以来出现过2次:分别是1964年6月25日(218.6毫米)、1969年7月15日(248.2毫米)。连续3日最大降雨量,出现在1964年6月25日至27日,为427.4毫米。
3、旱涝:县内多年来非涝即旱,或先涝后旱,涝多于旱,涝重于旱。涝灾:特大涝灾为1954年,百年一遇;重大水灾有1969年、1983年2次;一般水灾有7次,5年一遇;局部水灾多出现丘陵山区,3年2遇。1957年至1988年,不同程度的涝灾共出现过21次,其中大面积涝灾11次。
旱灾:特大旱灾为1978年,春旱连夏、秋旱,百年罕见;大旱有10次,3年1遇;局部干旱常出现在山区,2年1遇。1957年至1988年,共出现过18次旱灾,其中大面积干旱10次。
从旱涝季节分布看,夏多涝,秋多旱。夏涝主要是梅期暴雨所致。梅雨结束,县内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常出现伏秋旱和秋旱,往往一年中出现先涝后旱。
4、冰雹:冰雹是一种局部性的灾害天气,其范围不大,时间短促,但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解放后,县内先后共出现过16次。
5、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积雨云底部猛烈旋转着的圆形空气柱,俗称“挂龙”,风速可达100米/秒,自云底呈漏斗状云体下垂,一旦达到地面,所经之处房屋、树木等,均可遭受严重破坏,但持续时间很短,影响范围也较小。解放后,在县境内仅出现过一次龙卷风:1965年7月5日发生在仓头公社季闸、张广大队及凤河公社张村。
上一篇:第二节 地貌
下一篇:第四节 水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