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无为县除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山丘地带有基岩出露外,绝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纪冲积层覆盖。
一、地层
震旦纪末期以来的各时代地层,基本上均有零星出露。
1、上元古界震旦系(距今800~600兆年)
见于银屏山区南部和井头山等地。仅出露顶部之灰白色白云岩,含硅质条带或团块。发育结核状、葡萄状、纹层状构造。含叠层石等遗迹化石。厚度不明。
2、下古生界
①、寒武系(距今600~500兆年):布于龙骨山——毛公山间。由深灰色厚层白云岩夹少量浅红色灰质白云岩组成,顶部具硅质条带或团块。含少量三叶虫、腕足虫和藻类化石。厚450米。
②、奥陶系(距今500~440兆年):以猪头山、沿山、芝麻山等地出露较好。除下部白云岩和顶部硅质岩外,主要由灰岩组成。含头足类、腕足类、三叶虫、笔石和牙形剌等化石。厚近300米。
③、志留系(距今440~400兆年):见于关河——龙骨山东缘及银屏山区。由黄绿色页岩和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含笔石、三叶虫、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鱼类等化石。厚约750米。
3、上古生界
上古生界各系,相伴分布于关河——古楼一带及银屏山区。
①、泥盆系(距今400~350兆年):仅有上统。下部灰白色石英岩状砂岩,普遍有底部砾岩;上部泥质粉砂岩夹砂岩和粘土矿数层,局部夹凸镜状赤铁矿层。含植物和叶肢介、腹足类化石,下部含少量腕足类。厚154米。
②、石炭系(距今350~285兆年):除下部夹有少量白云岩、砂岩和泥岩,局部有凸镜状赤铁矿外,皆由灰岩组成。富含、珊瑚、腕虫类等化石,下部还有植物化石。厚100余米。
③、二叠系(距今285~230兆年):下部灰岩,中上部砂岩、页岩和硅质岩,局部夹凸镜状煤和粘土矿。含、珊瑚、腕虫类、菊石、双壳类和植物等化石。厚300米。
4、中生界
①、三叠系(距今230~195兆年):分布于银屏山区和蜀山东部。仅有下统和中统下部层位。主要为中薄层灰岩,底部多页岩,顶部局部保留白云岩和岩溶角砾岩,其内含石膏矿。含菊石、双壳类和牙形刺等化石。出露厚度400米。
②、侏罗系(距今195~137兆年):分布于鹤毛河——汪田一带和蜀山以东零星地段。下部灰白色岩屑石英砂岩,局部夹凸镜状煤;中部紫红色为主的砂岩和页岩;上部为粗安质为主的中性火山岩系。含双壳类、腹足类和植物类化石。厚3300米以上。
③、白垩系(距今137~67兆年):在照明山南侧和江家老山等地可见其上统层位。主要由紫红色含泥钙质细粒长石砂岩夹砂砾岩组成。出露厚度仅74米。
5、新生界
①、第三系(距今67~2.5兆年):仅有下第三系。零星出露于照明山——石涧一带。岩性为棕红色砾岩、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含腹足类、介形虫、轮藻等化石。出露厚度50米。
②、第四系(距今<2.5兆年):全县80%以上为第四系覆盖。石涧——牛埠以西主要为上更新统棕黄色粉质轻粘土,局部有小块孤零的下更新统砾石、轻粘土和中更新统含砂砾粘土。上述地区以东,为全新统冲积层,主要由砂、砾和轻粘土组成,中部夹泥炭层。最大厚度在开城与无城之间,可达120米以上。
无为县地层层序和简要特征


注:地层名称栏内的波纹线、虚线、实线。分别表示地层间的不整合、假整合、整合接触关系。
二、岩浆岩
岩浆岩出露于西南边缘。分侵入岩和火山岩二类。
侵入岩皆为燕山晚期(白垩纪)形成的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类。分布于郑河西和昆山南。主要有黄梅尖、焦冲和黄屯岩体等,均延入邻县境内。黄梅尖岩体出露面积120平方公里,大部在枞阳县境。北东东向延长,侵入侏罗系中。接触带有宽数十米至1000米以上的触变带。岩性主要为石英正长岩和正长岩。矿物成分以钾长石和石英为主,有少量黑云母等。自中心向外,总体粒度变细(部分出现斑状结构),石英增多。多数岩石含二氧化硅60~68%,氧化钠4~5%,氧化钾6%强。经不同方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其年龄在100~130兆年之间。
火山岩形成于燕山中期(晚侏罗世),广布于庐枞盆地,县内者处于其东北边缘。属中性火山岩系。以玄武粗安质——粗安质少量粗面质熔岩类和凝灰岩类为主。分龙门院和砖桥2个喷发旋回,总体由偏基性向偏碱性岩浆演化。岩石含二氧化硅50~58%左右,氧化钠和氧化钾各4~5%左右。
三、地质构造
无为县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坳。
1、褶皱
境内褶皱构造有线形褶皱和坳陷或断陷(盆地)两种形式。
线形褶皱发育于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基岩区,形成于印支期(三叠纪末)。褶皱由震旦纪至三叠纪地层组成。呈30°左右延伸,平面略呈“S”形。西部构成龙骨山——毛公山复背斜东翼,北部的银屏山区则背斜向斜并列。多数褶曲的轴面近直立(80°以上),枢纽微向南倾伏。翼部地层倾角20~40°居多。
盆地占全县80%以上的范围。主要为白湖——祁雨山盆地和无为盆地。
白湖——祁雨山盆地位于西南部,属庐枞盆地的东北缘。主要由侏罗系组成。地层倾角20°以内为多。盆地基底为古生界和三叠系。
无为盆地属沿江断陷的片断。由第三系组成,其上广为第四系覆盖。地层倾角一般10°以内,盆缘略陡,局部达20°。盆地基底为上古生界至侏罗系。盆缘通常为断层接触。
2、断层
银屏山区断层极发育,以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为主,构成共轭“x”断层,飞来峰构造发育为显著特点。这两组断层(尤为前者)一般经历过先扭性兼张性,后压扭性,最后为强烈张性的发育过程。规模较大者,北东东向有庙后村——东山脚——郎村断层、网布厂——高老村断层、汤家村断层、照明山——东关断层、高林桥——石涧断层等;北西向有统岭山——养虎山断层、弄口村——大山断层、姚庄——胡家祠堂断层等。此外,西部还有北北东向万村——老塅湾断层,以及少量近南北向和东西向断层。
严桥——周家大山地区,断层发育程度较银屏山区差。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西——近东西向。北北东向断层以压性和压扭性为主,均属逆断层,断层面西倾,倾角50°左右,主要有龙骨山断层、猪头山断层、猪头山东断层等。北西——近东西向断层虽数目多,但一般规模小,以单一的平移断层为主,唯白石山——周家大山断层和庐江南一蜀山断层规模较大。
四、矿产
县境内已发现16个矿种,共有矿床(点)51个,其中大、中型矿床各1个,小型矿床4个,矿(化)点45个。以煤、明矾、耐火粘土、石膏及铀较为重要。
1、能源矿产:包括燃料及放射性矿产。前者有煤、泥炭、天然气,共有矿床(点)11个;后者有中型铀矿床1个,矿化点6个。
昆山煤矿:位于无城镇226°39公里。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角5~20°。煤层产于下侏罗统磨山组,含煤5层,厚0.15~0.60米。半暗半亮煤。灰份23.3~25.9%、挥发份7.36~9.18%、硫<1.0%、发热量8394~8398卡/克。属无烟煤。成因类型为生物化学沉积——腐植煤,系小型煤矿。为省内同时代地层中最好的矿床。
2、金属矿产:有铁矿(化)点12个,铜及多金属矿(化)点5个。
朱家山前铁矿:位于严桥58°0.2公里。产于上泥盆统五通组上部。含矿2层,透镜状。矿体长150米,厚0.2~2.0米。主要矿物为赤铁矿、褐铁矿。矿石呈鲕状、充填胶结与碎裂结构。块状、角砾状、皮壳状构造。含全铁29.82~49.88%。规模为矿点。
芦柴岭铜矿:位于牛埠253°11.1公里。产于上侏罗统砖桥组安山岩中。有含铜石英脉5条,断续相连。长680米,宽0.3~1.5米,复脉最宽达8米。矿石中有黄铜矿、孔雀石、渴铁矿等。含铜0.20~0.35%。成因为火山热液型,规模为矿点。
3、非金属矿产:主要是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及建筑材料等非金属矿产,有石灰岩、萤石、耐火粘土、硫铁矿、明矾石、石膏、石英岩等,共计矿床(点)16个。其中大型矿床(石膏)1个、小型矿床(明矾石、耐火粘土、石英岩)3个、矿(化)点12个。
革古山耐火粘土矿:位于石涧43°9.2公里。矿体产于上泥盆统粘土岩中。呈层状,长1100米,厚1~8米。矿物组份为高岭石和水云母。三氧化二铝15.45~31.26%、二氧化硅46.38~73.60%、三氧化二铁0.53~7.68%、烧失量3.50~12.34%、耐火度1480、1690℃、可塑性6.9~7.1。成因类型为胶体化学沉积。为小型矿床。
三公山明矾石矿:位于蜀山镇210°22.5公里。矿体产于上侏罗统砖桥组凝灰岩中。具明矾石化、硅化、高岭石化等。有矿体2个,呈似层状。长300~800米,厚2.17~46.70米。矿石由明矾石、石英、黄铁矿、高岭石等组成,块状构造。含明矾石59.81%。成因类型火山气液型。为小型矿床。
汤沟石膏矿:位于无为县汤沟。矿体产于中三叠统东马鞍山组白云质灰岩中。已控制矿体长度1590.61米,最大厚度703.83米,延深1400米。矿石矿物主要为硬石膏、石膏、软石膏。平均含硫酸钙85.9%。成因类型蒸发沉积。为大型矿床。
泗洲寺石英岩矿:位于石涧9°6.7公里。含矿层位属上泥盆统五通下部细粒石英岩状砂岩。矿体1层,厚21米。含二氧化硅96.52~96.81%、三氧化二铝0.78~0.99%、三氧化二铁0.80~1.71%、氧化钙0.06—0.11%、五氧化二磷0.012~0.014%。成因类型属机械沉积。为小型矿床。
除上述矿床点外,余者见下表(铀矿床点未列入)。
无为县矿产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地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