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传杨欲仁
杨欲仁(1766~1848),字体之,号唯唯道人,世居柘皋镇太平坊。清嘉庆十年乙丑科进士。做官前曾精制红字匾额“克承清白之风”悬挂于杨氏宗祠门上。他历任睢宁、赣榆、泰兴、砀山、丰县等县知县。在任职十余年中,公正廉明。
公务之暇,从事著述。著有《孝经集解》、《大学中庸性道图说》、《四书精义说贯》、《金刚经注释辨疑》、《寻乐上、下篇》、《观心堂文稿》等。离职后,苏北人士非常尊重他的品德学问,挽留他主讲宿迁钟吾书院,后来又主讲颖州清颖、六安康扬等书院。晚年返因故里,任巢湖书院院长。
他平日除讲学外,兼治书画。他的画以墨梅为逸品。善用指头画梅花,因而又自号铁梅道人。遗作精品有百幅梅花百首诗。杨欲仁的书法清润,曾为人书写“寿”字中堂多幅,虽握管挥毫时间不同,而幅幅字体大小相等,因历经兵火劫余,流传极少。他的诗,无刊行本,仅《居鄛诗征》内录存“题墨梅”、“荷花”、“霜柳”、“八十自寿”等五、七言律绝40余首。
张遇春
张遇春(?~1864)字山樵,号斌,夏阁镇张村人,武举出身。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攻下巢县后,他曾一度带领团练在东关防守。同年十二月,随李鸿章进攻含山。咸丰十年,他又率春字营驻守徽州祁门县。在羊栈岭打败太平军。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七月,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率陈炳文、郜云宫等部攻上海,张遇春据守新桥(距上海30里)。清江苏巡抚李鸿章派程学启等攻泗泾,张遇春在李的率领下,深夜疾行,进行夹击,太平军断桥扼守,张奉令列阵桥畔以牵制太平军兵力。二十一日,太平军将领陈炳文、郜云官等部数万人分12支出击。一部与清军战于新桥,其余各支曾占领法华镇、徐家汇等地,前峰逼进上海。同时围淮军将领程学启部,进逼其他各营。李鸿章率领张遇春等往援,在徐家汇与太平军发生遭遇战。张遇春率部向前,举刀砍杀太平军将领,继续突进。
同治二年,李鸿章为解太平军攻常熟之围,命张遇春攻福山、新泾,战于西塘及太湖内的东山、吴江县的同里等地。八月,李鸿章攻苏州,命张遇春等进军,战于苏州盘门。九月,太平军谭绍光率部来援,在盘门与张接战,太平军失利。困守苏州的太平军因受到淮军水陆二路夹击,加上英国人戈登派遣克根木、马格里带炸炮轮船助攻,太平军损失重大。此时张遇春又带领两个营进驻苏州附近的宝带桥,断绝了葑门的通道。十月,张遇春由五龙桥向盘门进攻,毁太平军6个营垒,不久又被太平军夺回。李鸿章急令杨鼎新带洋枪队千人增援,会同张遇春再次攻占。后来他随李鸿章攻破苏州。
同治三年,张遇春因旧伤复发而死,时官提督衔总兵,赏有“资勇巴图鲁”勇号。死后,清政府追赠“太子少保”衔,世袭都尉兼一等云骑尉。
陈炳文
陈炳文(生卒年月不详),原名冬林,后名虎臣,下汤乡坝堰陈村人。幼年家贫,18岁在茶馆里当佣工。20岁参加太平军,隶属李秀成部。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四月中旬随李秀成由芜湖到含山。八月,前军主将陈玉成、后军主将李秀成决定通力合作,共解天京之围。两军会师于滁州(今滁县)乌衣,前后夹击清将德兴阿,大破江北大营,又击败清总兵冯子材援军,直下浦口,斩清副都统乌尔都额、台裴音保,总兵安勇等;陈炳文参与了这一战役。咸丰十年二月,陈炳文随军攻占广德后,留守广德,封郎天安(太平天国九门御林殿后军总提)。六月攻克浙江嘉兴,出谕嘉兴及兴塍镇四乡人民,安居复业,并不准士兵下乡滋扰。咸丰十一年十月,随李秀成驻军余杭,十二月晋封朗天义。同月二十九比陈炳文等在李秀成督率之下,从凤山、候潮、望江、清波四门攻入杭州城,被封忠孝朝将,镇守杭州。同治元年(1862)三月,取江苏金山。四月,李秀成第二次进攻上海,决定在取得七宝、泗泾后,由忠孝朝将陈炳文、六王宗李明成攻取松江,并令陈炳文赴吴淤口相地安营,屯兵把守。之后,陈炳文会同谭绍光战于七宝、松江、泗泾等地,封听王(殿前秋季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听王豪千岁)。五月,太平军太仓之战告捷,进围嘉定,清军调上海“常胜军”援救。李秀成调听王陈炳文带万余众到,当及与之交锋,大败外国雇佣军,当即克服嘉定城,继而收复南翔、泗泾等地。这时陈炳文又率部攻青浦,六月九日克青浦城,擒“常胜军”副领队法尔思德,前锋逼近上海。十一月又激战于嘉定黄渡、青浦白鹤岗一带。清江苏巡抚李鸿章对陈骁勇善战非常畏惧。他在密奏中称:“三可虑者……惟嘉兴陈炳文部贼较多而悍”。
同治二年,陈炳文退守杭州。八月清军来犯,并分军攻余杭。他同余杭守将康王汪海洋连营40里,东起杭州,西到余杭,抗拒清军。十月十八日,坚守杭州的听王陈炳文、归王邓光明督率精锐万余人,自杭州江边、馒头山、九曜山、雷峰塔等地分四路向清军进攻,被洋将实得稄及浙江布政使蒋益澧所败。十一月二十八日,陈、邓率领来自嘉兴的援军,乘大雾出杭州,由万松岭进攻清军,被“常胜军”所阻,进展不大。同治三年三月三十一日,陈炳文弃杭州,出武林门走德清,后进围徽州(今歙县),攻屯溪。五月二十五日,他由婺源进至江西德兴,占弋阳,围贵溪,败于铅山,走东乡,受到清军提督尾追歼击。八月十三日陈炳文于金溪附近白杆村向鲍超投降。清督办江西、皖南军务杨岳斌,江西巡抚沈葆桢会同奏准清政府,赏给参将衔。他的部属经鲍超挑选精锐1800人,分为三营,仍由陈统带,余众6万多人全部解散。
陈炳文晚年居住青阳县。
班广盛
班广盛(1837~1903)字复斋,坝镇乡班家村人。年少时,与长兄光启、四弟湘斋均以勇略闻名于时。清成丰初年,太平军占领巢县,分兵进入巢南。其父年老家居,太平军劝降不从,被杀。班广盛兄弟闻讯,星夜奔回,趁太平军疲睡之际,夺其兵刃,连砍数人。后闻李鸿章驻军上海,前往投靠,被分配在吴长庆部下,随吴转战于江淮之间,因多次打败太平军,由千总晋升都司。后又攻下滁州、来安、六合等县,屠杀太平军七、八千人。同治十三年(1874),浦口反清人士举事,班广盛雪夜往剿,屠杀为首5人,镇压了起义,因而受到吴长庆赏识,提为游击。之后,他又连下天长、盱眙、五河、泗县等城,升参将。太平天国失败后,授湖南沅州协副将,驻军浦口。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班广盛受两江总督张之洞委派,统领清军盛字营驻防吴淞,兼辖海口各炮台。他建议增筑炮台,增购快炮百余门,以固海防。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中,他扼守黄浦,英人以军事相威胁,要他停止修筑炮台及防守工事,他密令部属日伏夜作,仅20天就把炮台筑好。英人诡计未逞,又扬言各国以海军夺取吴淞。班广盛沉着坚定,不为所动。不久,俄、英两国欲借吴淞驻兵,由于他坚决反对,而未得逞。后经两广总督上报清政府,赏戴花翎,授予“毅勇巴图鲁”勇号。李鸿章在赴沪阅兵还京后奏保,委班为浙江处州总兵,他没有赴任,仍留驻吴淞要塞。
光绪二十九年,班广盛因病卒于军中。
李信仁
李信仁(1844~1903)苏湾镇大李村人,武童出身。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投入清军洙泗营,充当勇目。他在上海一带与太平军作战卖力,江晟舍、泗苏巡抚李鸿章赏记六品军功。次年,随军攻打浙江省湖州、长兴、安及安徽广德等城镇,又航海援闽,打下漳浦,升千总,准戴蓝翎。同治五年,随同清军在皖、鄂、豫、鲁、苏等省,镇压捻军将领任国柱、赖文光等部,升守备。同年九月,捻军在河南许昌开过军事会议后,张宗禹率军西上,清军跟踪追击,李信仁在这次战役中,负责筹饷、制造、采办、转运等后勤工作,竭力效劳,提升都司,并赏加游击衔。
同治十三年,李信仁受清军新庆营统领吴长庆委派在江阴修筑炮台,竣工后,任新后营哨官。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调赴浙江,任浙江抚标及清兵小队等营的前哨哨官,驻扎定海,修河道,筑炮台,加强海防。中法战争爆发时,他因攻击法船获胜,晋升游击。光绪十二年调赴四川,川督委派其管带督标亲兵,提辕行营巡捕,代理越巂营参将,调任建昌镇标会盐游击。卒于光绪二十九年九月。
周正峰
周正峰(1881~1909)夏阁镇燕窝周村人,皖江九烈士之一。
周自幼父母双亡,由长兄尚文抚育,7岁入学,读书10年。他平时喜爱使拳踢腿,乡人传之能飞墙走壁。青年时,受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进步思想影响,参加“岳王会”组织。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安徽招募青年300人为武备练军。周正峰与范传甲、石德宽等数十人均被入选。不久,结识熊成基、倪映典、柏文蔚等。后由南京武备学堂毕业。次年,安徽筹办新军,范传甲、周正峰等在新军中开展活动。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病死,清统治集团内“群情震骇”。十九日下午,新军中革命志士集于杨氏试馆,举行秘密军事会议,公推熊成基(炮营连长)为起义军总司令,兼率炮营;周正峰、田激扬均为马营排长,率马营。当晚9时,两营举火为号,同时举义。炮营管带陈镛昌出面阻止,被士兵枪杀。周正峰砍倒马营管带李玉椿。两营会师后至菱湖嘴弹药库取得子弹。此时,驻城外步、辎各营队下级军官纷纷响应起义,约2000人,直奔安庆城。由于巡抚朱家宝防范严密,加之又以重金笼络士兵固守,起义军只得猛攻猛打,炮弹日久失灵,效力不大。围城一昼夜,数次冲锋,久攻不下,伤亡惨重。二十日,水师督陈从周带领5艘军舰赶到,发炮轰击,将起义军阵地摧毁;江督端方又调7个营逼近城郊,使起义军腹背受敌,于二十日夜10时向集贤关突围,分三路北撤,欲夺取合肥为根据地,以图再举。但终因孤军无援,损失惨重。熊成基、周正峰率领的一支起义军,到达庐州境已不满百人,不得不遣散余部分头隐蔽。
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下令缉拿周正峰。次年春,周正峰在家中被官府发觉,于突围时受伤被捕,三月二十日就义于安庆。
周正峰被捕后,在供词中有“我死之后,当化生几千百万之革命党。尔等亡国之徒,尚不知耻,以我们党人血来染你的红顶子,恐为天理所不容”等语。
马炮营起义虽然失败了,孙中山先生却给予高度评价,说:“乃长江下游在辛亥革命前一次规模很大的武装起义,”起义震骇了清廷,鼓舞了民众。民国成立后,柏文蔚都督迁九烈士遗骸葬安庆西平山头。民国12年(1923),孙中山先生遣使致祭,并亲笔为皖江九烈士一一题写了墓名。
李慰农
李慰农(1895~1925)原名李尔珍,方集乡油坊郑村人。幼时家境贫寒,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入私塾读书。慰农念书用功,“言语有序,文辞有章”,体现出不平凡的才华。光绪三十四年,13岁的慰农在柘皋万人集会上慷慨陈词,指责清政府无能,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扬名全县。
民国元年(1912),李慰农考取芜湖第二农业中学。赴校前,更名尔珍为味农,后又改名慰农。在校期间,曾出游采石矶,写下“高风轻势利,大节傲王侯”,“问谁敢击中流楫,舍却吾侪孰与俦?”等诗句。民国4年夏,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农场管理员。
留校期间,正是新文化运动普及之时,李慰农受《新青年》、《湘江评论》、《每周评论》等书刊影响,从一些进步书刊中接触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是芜湖学生运动的组织人之一。是年夏,与胡浩川等联系各校学生,促使芜湖各界联合会组成。
同年秋,“华法教育会”在安徽招生,李慰农以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12月,与蔡和森等一道赴法国勤工俭学,次年初进入巴黎鞋刷厂做工。民国9年春,联络安徽籍同学组织“工学励进会”,后改为“工学世界社”,宗旨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式的社会革命”。民国10年5月,转入蒙达尔吉(蒙达尼)制胶厂做工,参加在旅欧学生和华工中筹建党组织的工作。次年9月,参加在巴黎西郊布伦森林召开的旋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大会。同年冬,随组织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国12年2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李慰农是总部成员之一。
留法期间,李慰农一边做工,一边自学了法、德、俄文,努力研究革命理论,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认识到“中国革命正轨只有共产主义一条路……除此之外,不是错误,便是梦想”。“但打倒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打倒军阀也是中国任何革命前的先决问题”。在旅欧学生中他有“农民博士”之称。
民国12年底,李慰农被送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民国14年初回国,被中共中央派往山东省委工作。4月,又被派往青岛市委工作,领导工人运动。
李慰农到青岛后,化名王伦,住进工人最集中的四方村。他通过夜校、工人俱乐部对工人进行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工人的理论水平,油印了《共产党宣言》,在《青岛公民报》上连载,并向先进工人推荐《响导》周报、《中国工人》、《新青年》等书刊。李慰农注重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到四方村后立即组建起党支部,自任书记。同时,十分注重工会的作用。刚到时,便着手整顿和加强原有的工会组织,通过工会把工人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并在各厂秘密成立了罢工委员会。
民国14年4月19日,大康纱厂罢工。为了声援大康纱厂工人,李慰农派人联络四方村其他各厂采取行动。23日,内外棉纱厂工人首先响应。次日,隆兴纱厂随之停工。东镇、沧口一些纱厂、丝厂,或罢工,或怠工,积极支援。到29日,参加罢工的总人数达到1.8万多人。民主人士胡信之在《青岛公民报》上刊载了罢工消息,全国各地纷纷声援。日本资本家迫于强大的声势,于5月9日与工人签订了有“改善工人待遇”、“抚恤受伤工人”、“不拷打辱骂工人”等内容的九条复工条约。闻名全国的22天青岛工人联合大罢工第一次取得胜利。在罢工斗争高潮时期,李慰农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
罢工斗争的胜利,引起了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极大恐惧和恼怒,一面威胁军阀张宗昌,一面强令取缔工会,开除50多名工人代表。李慰农立即召开各厂党组织和工会紧急会议,发动大康、隆兴等三个纱厂的工人再次举行罢工。29日,胶澳军警3000人包围了三个纱厂和工人宿舍,对罢工工人进行了血腥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青岛惨案”。它与上海“五卅惨案”合称“沪青惨案”。
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李慰农领导工人予以坚决还击。根据全国斗争形势,组织了“沪青事件座谈会”,发表了“誓死援助上海工商学各界;对英日实行经济绝交;为促进同胞觉悟,召开国民大会;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租界”等四项反帝救国决议,得到青岛市各界拥护。全市学生罢课,其他各行业也相继罢工怠工以响应。9月30日,有30多个团体参加了追悼青沪汉粤各地死难烈士大会。不久,又成立“青岛外交促进会”。7月6日,青岛工界联合会(即青岛市总工会)正式成立。
日本帝国主义者用30万元贿赂张宗昌,要他杀害李慰农。当消息传出后,同志们提醒他注意时,他却说:“不用考虑我,目前刻不容缓的是警惕起来,保卫工会。”
7月26日,他在小鲍岛召开秘密会议,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布置了应变措施。回家途中发现敌人包围了四方村宿舍区,正在进行搜查。他没有躲藏,而是赶往家中烧毁了党的文件和组织名单。敌人发现火光,冲进去逮捕了他。
在敌人法庭上,李慰农毫无惧色,激昂陈词:“我来青岛的主意,因为青岛是山东的咽喉,我希望国民打倒帝国主义,要先从青岛开始。”当敌人要他交待党组织时,他严词拒绝:“你问支部内有多少人,请不要追究,我只说我的事,我不挂连他人的。”敌人对他施以酷刑,百般拷问,但他只是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7月29日凌晨,敌人将他杀害于团岛。
汪胜友
汪胜友(1871~1926)原名胜久,中国共产党员。出生于槐林镇大汪村一个贫农家庭,父母早故,他和两个哥哥相依为命,靠帮工度日。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汪胜友经人介绍到汉口江岸铁路工厂当工人,后来转到京汉铁路郑州机务段大厂当镶配工。
民国12年(1923)2月7日,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汪胜友参加武汉工团到江岸慰问罢工工人,后来还参加了万人示威游行。罢工遭到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汪胜友受通缉。罢工后,在党的领导下,汪胜友和司文德(工人)秘密组织工会小组,常于夜间在郑州至新郑铁路线上破坏敌人交通,支援北伐战争。在同军阀及其走狗的斗争中,汪胜友赢得工人群众的爱戴,被选为京汉铁路总工会郑州分会委员长。
民国14年8月初,党组织派汪胜友、司文德协助豫丰纱厂工人领导工人罢工。次年,吴佩孚下令严禁“赤化”,缉捕工人领袖。由于叛徒乔金生、工贼张世荣出卖,10月6日,汪胜友在布厂街一个小院里遭反动军警逮捕。审讯时,敌人用尽酷刑,他坚贞不屈。10月15日被害于郑州五胡庙外。
李祖荫
李祖荫(1868~1927)字竹吾,号我园,亚父乡人,客居汉口。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甲午科进士。历任湖北省建始、大冶、钟祥、恩施、蕲春、襄阳等县知县,荆门直隶州知州。
光绪二十六年二月,李祖荫就任襄阳知县,严缉境内盗匪,惩办恶霸,对当时权势极大的宰相单懋谦家也敢顶撞,使襄阳的单、杨、吴、涂、段五大家族均有所忌惮。他常常化装查访,公正断狱。对无端滋事的不法教民,也毫不留情。一扫过去惧怕洋人,偏袒不法教民的恶习。时值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浪潮波及全国,襄阳城内又传说天主堂内洋人残害儿童,群情激愤,要求砸教堂,救孩子。李祖荫予以支持。7月8日,市民2人在天主堂与教民发生争执,意大利籍神甫毕世修竟凶相毕露地将此2人扭送县署,李祖荫问明情由后,将肇事双方各责40板,未肯偏袒教民。毕世修见教民挨打,心不甘服,继续取闹,激起百姓义愤,纷纷涌向天主堂,县署差役也随往助威,捣毁天主堂门窗什物。27日,黄龙垱的天主堂被群众扒毁。
事后,法国驻汉口领事出面干涉,而义和团运动又告失败,清政府被迫于光绪二十七年派安、襄、郧、荆兵备道与法国驻襄、郧主教签订所谓《湖北襄阳议结天主教堂案合同》,将李祖荫撤职,并“不准复官郧襄”。
后来李祖荫曾从事湖北省志编纂工作,担任湖北省通志馆典掌。辛亥革命后,任湖北省政府秘书、湖北省官纸印刷局局长。晚年热心公益,为旅居湖北的皖籍同乡服务,被选为安徽会馆馆长。民国16年病故于汉口。
万诚
万诚(1897~1927)号心斋。又名静斋,柘皋乡上万村人,安徽法政学校毕业。
民国8年(1919)5月6日,安庆市各校爱国学生代表齐集法政学校,召开紧急会议,声援“五·四”爱国运动。万诚时为法政学校代表,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的组织工作。5月上旬,“安徽学生联合会”成立,他是该会的成员之一。在两次游行示威中,万诚不畏风险,走在队列前面高呼口号,痛斥军阀。6月中旬,万诚在巢县旅外学生联谊会和各界代表于巢城儒学场召开的大会上讲话,号召民众积极响应北京青年学生的爱国正义行动。民国10年4月,他与安徽省学联副会长周新民在安庆同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出席了“芜湖会议”(安庆市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会议)。
万诚于法政学校毕业后,曾在安庆的政府机关工作,后来任太和县界首镇警察局长等职。
民国13年国共合作形成,次年安庆成立国民党左派市党部,万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左派。民国16年春,他受国民党左派安徽省总部派遣回巢县,秘密组建巢县县党部,发动民众迎接北伐军。3月中旬,国民党安徽省“一大”召开,他以巢县代表身份出席会议。3月23比蒋介石来安庆亲自策划指挥“三·二三”亭变,捣毁安徽省党部、安庆市党部,万诚身受重伤。蒋介石离安庆后,万诚复回巢县秘密进行革命活动。5月11日,他在欢迎北伐军大会上公开成立国民党左派巢县县党部,广泛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拥护北伐,积极组建工会、商会、学生会等群众团体。在北伐军七军某师政治部支持下,万诚在巢城福音堂主持对反动县长刘用琛,反动劣绅马仲五、贾干臣等的斗争。此举深受民众拥护,各界代表选举他为巢县临时县长。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波及巢县,原巢县国民党左派县党部解体,革命人员星散,万诚被迫离巢。民国16年,万诚在芜湖锦华旅馆被国民党特务密捕,装进麻袋,沉入长江。
陈原道
陈原道(1901~1933)又名慎三,号伯康,青岗乡陈泗湾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就读私塾,勤奋苦学,深得塾师的赞扬,被荐到龙华寺高等小学学习。民国8年(1919)考进芜湖安徽省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学习,因受“五·四”运动和恽代英、肖楚女等的影响,参加“芜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活动。
民国10年,安庆“六·二”惨案发生,陈原道发动芜湖各校学生组成“六·二惨案后援会”,公祭被害学生,并游行示威,声讨军阀罪行。嗣后,他又组织学生迫使芜湖商会会长汤善福签署不卖日货条约。他在编写《抵制日货广告》一文中说:“国家贫富,兵戎强弱,固视乎国民心之热忱何如,而亦视之坚持与否耳?苟坚持之,小利不能动其心,私欲弗能夺其志。身可杀,而爱国热血不可消;头可断,而救国苦衷不可灭……”。
民国12年,陈原道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和共产党员薛卓汉等组织领导学生联合会,举办工人义务识字班、职工义务夜校、工人子弟小学等,在工人中普及文化知识。发动进步学生支援芜湖黄包车工人罢工,反对军阀统治和进行抗捐抗税斗争。领导各校学生,特别是发动教会学校进行反帝爱国活动,谴责帝国主义在华实行文化侵略。
民国14年,“五卅惨案”发生,他以芜湖工会、学生联合会为基础,联合各民众团体成立“芜湖各界‘五卅’惨案后援会”,组织仇货检查队,严厉查禁日、英、美等国货。在斗争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月,到上海参加第七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10月,被中共中央选送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努力学习俄语,研读《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由于成绩优异,兼任第九班俄语翻译。民国17年结业后,留校教授汉语。
民国18年2月,陈原道由苏联回国,任中共江苏省宣传部秘书长。次年2月,调任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长兼秘书长。民国20年1月,陈原道参加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被补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此后,担任河北临时省委组织部长。
同年4月8日,陈原道和一批省、地、市负责同志正准备召开重要会议,因叛徒告密被捕。敌人将陈等转解北平,并押于草岚子监狱。在狱中,他不断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同殷鉴等同志建立秘密党支部。
民国21年9月,陈原道出狱不久,便由中共河北省委派往宜南巡视工作,指导农民运动。11月,调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上海革命工会党团书记。
民国22年1月7日,上海失业工人举行反失业示威游行,游行总指挥李兰平当场被捕,立即叛变,供出了党的秘密联络点,陈前往联系工作,遭到敌人逮捕。敌人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在狱中,他教难友们唱《囚徒歌》、《上海工人们》等革命歌曲,还编演《审判蒋介石》小剧;他用先烈不怕牺牲的事迹,教育难友们严守节操。他常说:“监狱是我们的学校,我们要在这里考验自己,更好地认清敌人!”
民国22年4月10日拂晓前,陈原道等18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被押赴刑场。他在走出监狱前,向难友们作最后赠言:“望同志们保重身体,坚定立场,为着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到底。”接着高呼口号,带头唱起悲壮的《国际歌》,英勇就义。
刘原道
刘原道(1865~1938),名笠僧,巢城人,廪生。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任帮办武卫军务李鉴堂的幕僚,后历任江南制造局主事、江南水师学堂监督。民国6年(1917),曾一度任扬州十二坪盐务监督,襄助许世英办理扬子江赈务。
刘原道工诗文,平时家居养静,仍不废吟哦。他与国内名流金坛冯梦华(煦)、无锡钱名山(振锽)、修水陈三立(散原)常有诗文往来,颇为时人推重。其生平著作有《居鄛诗征》、《庚子劫余草》、《洒然庐吟草》等诗集。现仅存《居鄛诗征》,余均毁于抗日战争。
所著《居鄛诗征》,辑录上自元末明初下至清末巢县名流的诗作3000余首,遇有好诗,虽断句亦录,并附作者小传,介绍其生平事略。这部著作是他继清道光年间周鉴溪所编《居鄛诗略》之后,纂集巢县明清二代名家诗作而成,对保存地方文化遗产起着重要作用。
刘原道晚年热心地方慈善事业,倡办育婴、赈饥等工作,还带头捐资修建松毛河避风船塘。
民国27年4月30日,日军攻陷巢城,刘原道避难于巢南,不久因病去世。
方纯一王子龙
方纯一(?~1938),庙岗乡方冲村人,自幼在村中读私塾,后参加革命,任巢县黄山抗日游击大队第二分队指导员。民国27年被杀害。
王子龙(1908~1938)又名王凌云,夏阁镇万山埠人,幼读书。民国16年随冯玉祥将军任警卫排长。抗日战争初期回巢开展抗日活动,任巢县黄山抗日游击大队第二分队队长。民国27年被杀害。
抗战初期,冯玉祥将军派冯宏谦(即马忍言)、冯文华和王子龙3人先后从武汉回巢县汪家桥,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王子龙回巢后,即协助冯文华、张恺帆、舒正海等组织巢抗游击队,响应者有十几人。巢城沦陷后,冯文华率数十名战士在小佛岭打响了巢北抗日的第一枪。从此,队伍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到200余人,成立了巢县黄山抗日游击大队,冯文华任大队长,张恺帆为政委,方纯一任第二分队指导员,王子龙为队长。部队活动于夏阁、尉子桥、黄山一带。这是中共领导的皖中第一个抗日地方武装。
游击队在发展过程中,叛乱分子曹仁民混人我游击队后,又积极引荐16名川兵(从南京溃退下来的)加入游击队伍,不久妄图篡夺游击队领导权。为此,游击大队进行整顿,在整顿中将曹开除。曹被开除后竭力策动川兵伺机报复。事过2天,游击队移驻刘庵附近宿营时,曹仁民等带领一伙川兵杀害了方纯一、王子龙。
事后,当地民众掩埋了烈士遗体,巢县县长冯宏谦组织巢县各界人士在乌云庵召开悼念烈士大会,并将当时在巢县抗日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罗恩长、王有庆、杭之正、胡崇元等人一起合葬建碑。
1979年,巢县人民政府迁烈士遗骸于花庙地杏子山,重建陵墓,并由“刘庵事件”中险些被害的张恺帆书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文。
丁筱樵
丁筱樵(1877~1938),下汤乡丁孙村人。清末毕业于安徽省自治讲习所。民国初年,历任河北省徐水、南皮等县科长,安徽歙县典狱员等职。晚年归里,督于经商,对于地方公益事宜,尤能劳怨不辞,深得乡人敬重。民国25年(1936),冯玉祥将军返里祭扫时,曾邀丁被樵至竹柯村晤聚,商量地方上的农田、水利、教育等方面的兴革事宜。临别,冯将军曾亲自撰书楹联以赠。
民国27年4月30日,日本侵略军坂井支队攻陷巢城后,于5月1日分兵占据夏阁镇,其前锋一小股进驻丁孙村。丁筱樵随村民避居黄山炭洼。日本侵略军为达到征夫、派款、勒索财物、统治地方的目的,勒令当地人民成立维持会,因奸人献策,指名要丁被樵任会长,欲借其名望,笼络人心,并扬言:“丁筱樵如不出山任职,不但焚屠夏阁,而且要派兵搜山。”丁听到以后,义愤填膺,说:“头可断,家可毁,伪职决不任!”深夜乘人酣睡之际,独到炭洼旁的小河投水自尽。
丁筱樵死难消息传到武汉,当时《大公报》以大字标题头版披露。冯玉祥将军于汉口召集同乡开会追悼,并吊以长歌:
老先生,丁筱樵,我巢县,大贤豪。家住夏阁年七十,人品学问均极高。近月来,倭寇到,丁老丈,被抓着。逼要壮丁做工事,更要妇女供胡闹。丁老丈,把头摇,这种事,办不到,杀我剐我全可以,大中华人不屈挠。小倭寇,限期到,不交人,不得了。老丈思前又思后,决心一死把国报。嘱家人,记恩怨,快努力,去抗战,惟有拼命才能生,要做乡人好模范。话说毕,字写完,一条绳,梁上悬,口中大骂强暴者,从容就义命归天。(当时,冯将军对丁筱樵死因不明)我巢县,有高贤,丁老丈,名占先。一死足以寒敌胆,一死留芳亿万年!
张本禹
张本禹(1900~1938),字文衷,生于建麓乡洪家疃,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少年时父母双亡,依靠舅舅做活糊口。后随长兄张治中参加孙中山的护国军,因见黄埔军校大门上的对联“真革命的请进来,不革命者滚出去”,对军校产生兴趣和向往。通过刻苦自学,民国14年(1925)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后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副官,参加北伐。
“四·一二”反革命事变时,张本禹以学兵团副连长身份参加“反宁拥汉”活动。“七·一五”事变后,掩护一部分共产党员离开武汉。后历任陆军教导二师警卫营少校营长、中央军校第八期学兵总队中队长、独立第四旅上校团长等职。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时,潜心学习军事知识,竭力宣传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民国24年,张本禹担任陆军十三军四师十二旅少将副旅长。次年8月,随军援助傅作义将军的绥远抗战。在百灵庙战役中,率部打外国,英勇沉着,身先士卒,奋勇作战,节节挺进,阻击了日军南路增援部队,使中国军队得以一举收复百灵庙。这一战役,张本禹荣立战功,受到了嘉奖。
民国26年8月,张本禹新婚燕尔,暂住南京。突闻芦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平津告急。他毅然告别已有身孕的妻子。北上张家口,参加抗战。8月中旬,张本禹奉命向北平前进,援助前线中国军队。13日开始,在南口与日军坂垣师团展开激战,一举击败日军。由于战斗猛烈,阵地为敌突破,张本禹从旅部组织一个排,亲自率领赶到前沿阵地,猛打猛冲,与敌展开肉搏,终于消灭敌人,夺回阵地因前线弹药紧缺,张本禹奉令前往太原催运,并负责押运回南口。8月30日,弹药在车站卸车时,遇敌机轰炸。张本禹一面指挥紧急卸车,一面指挥车头诱开敌机。因车箱中弹爆炸,张本禹不幸牺牲。
民国26年10月,巢县各界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公葬张本禹于巢南银屏山麓。1980年,中央统战部追认张本禹为抗日烈士。
刘毓璠
刘毓璠(1915~1942)巢城人。民国21年(1932)于巢县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后,进入江苏扬州中学高中部学习,民国24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获特等奖学金。在校期间,他常以“黄河古流”、“古流”的笔名向南开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刊物投稿,宣传抗日。“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发生后,他先后参加铁流文艺社、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天津大中学校“五·二八”大游行、支援绥远抗日将士募集寒衣运动、营救“七君子”签名运动、争取天津洪帮组织共同抗日活动。他还到天津附近的王兰庄出席学生集会和政治军事活动。
民国25年秋,刘毓璠在南开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时,他刚结婚不久,即毅然离家弃学从军,奔赴山西八路军总部,由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往新五军十一团任政训室副主任,从事政治工作,宣传统一战线,重点争取该军团长王天祥抗日,该团后来起义投入八路军。他虽身在国民党杂牌军队中,却能一尘不染,每月薪金,除生活开支外,全部交给党组织。民国28年底,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刘毓璠根据组织决定回到中共北方局工作,任宣传部材料科长,负责编辑《党的生活》、《材料汇编》、《敌伪研究》等刊物,宣传团结抗日,反对投降分裂,报道日伪暴行,激励军民抗战,对太行山区抗日革命根据地影响很大。
民国31年5月,日本侵略军对太行山区进行大扫荡,刘毓璠随八路军总部及中共北方局,在左权县反扫荡战斗中于十字岭突围时壮烈牺牲。
胡海如
胡海如(1921~1943)原名经珠,海如乡海如行政村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早故,随寡母及两个妹妹过日子。年幼的胡海如衣不蔽体,过着要饭、放牛的生活。
民国26年(1937)底,巢县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16岁的胡海如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8年3月,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进入巢南,在槐林开展建党工作,胡海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任大胡村党支部书记。民国30年后,历任槐林区游击队长、区委委员、抗联主任等职。
胡海如常向人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他说:“干革命,就要不怕死,为了抗日胜利,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就要头拎在手里干!”他工作大胆,行动果断。一次在大塘埂村外草滩上开斗争地主大会,乡亲们参加的很多,胡海如在会上高声宣读党的减租减息政策,发动群众对地主进行揭发斗争。
民国32年4月2日,大雾茫茫,日军扫荡槐林。胡海如和徐××隐蔽在曹庄保长家。这时叛徒谎称巢南办事处通知胡、徐二人去井头江村开会。当他二人被骗到红五行政村尕尕圩心时,叛徒们凶相毕露,拔出匕首,抽出绳索,出其不意将胡、徐二人捆绑起来,用匕首对着其颈部,妄图逼迫胡海如交出区委和游击队成员名单、枪支及机密材料。胡海如只字不吐。叛徒在他身上捅了60多刀,头部胸部无一处完好。胡海如牺牲时年仅22岁。
建国后,柳山乡人民为了纪念烈士,改柳山乡为海如乡。
叶苑芳尹大姐
叶苑芳(1924~1945)又名媳姑,高林乡马厂村人。她出生3天就被别人抱去当童养媳,饱尝旧社会封建礼教和阶级压迫之苦。抗日战争初期,盘踞巢城的日伪军不断向巢南山区进行清乡扫荡。她目击日伪军的残暴行为,非常愤恨。新四军七师进驻巢南,叶苑芳受到革命影响。民国31年(1942)次年春,七师组建的大江剧团到姥山乡演出时,她和尹大姐主动参加宣传活动,宣传减租减息,动员青年参军。她们为人民子弟兵做军鞋、绣慰问袋,挨村串户催收慰问品,积极投入劳军运动。民国32年春,叶苑芳经七师五十五团连长苏长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担任了侦察员。
尹大姐(1924~1945)名学珍,槐林乡山向村人,家境贫苦,17岁结婚,婚后随其夫陈印平到高林乡任家湾、竹园村等地帮工。
抗日战争初期,日军侵入巢城,不断发动清乡扫荡。她痛恨日伪军的残暴行为,又受到党的教育和启发,主动参加大江剧团搞宣传活动,结识叶苑芳,成为亲密朋友,为新四军做侦察工作。
民国34年6月中旬,叶苑芳接受了七师五十五团交给她的侦察任务,要在短期内查明盘踞在巢庐公路附近小南山、六谷山的日伪军情况。她受命后,到姥山乡乡政府(设在訾胡村)去联系,恰好尹大姐也在这里。叶向尹说明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征得组织和尹大姐本人同意,两人化装卖梨子深入虎穴,了解敌情。
叶苑芳、尹大姐离开乡政府走到卜庙附近大塘埂上,被伪军张绍棠部哨兵发觉,遭到逮捕,当即被押送到汪伪区政府。数日后,用汽艇解送巢城日军指挥机关——弘部。日军对叶、尹二人进行严刑审间,始终一无所获。不久,叶苑芳、尹大姐又被弘部押送到汪伪和平军第一方面军四师三团(原刘占魁的十二团)前沿防地望城岗,她俩在那里受尽了残酷折磨。
6月下旬,伪军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叶苑芳、尹大姐。
刘卫民
刘卫民(1900~1946)原名刘广志,环城乡桥东瓦子圩刘村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租种为生。民国27年(1938)5月参加革命,任新四军江北游击挺进纵队侦察员、侦察队长。次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协助中共巢县县委书记纪正建立巢北抗日独立大队,任参谋,负责人员组建,收集枪支弹药和保障部队给养。
民国29年10月,为打击津浦路西国民党顽固派,巢北抗日独立大队奉命开赴定远藕塘地区,留下一个连改名巢湖独立大队,刘卫民任大队长。年底转入巢湖南岸散兵镇、郭家山一带活动。嗣后,刘卫民带领独立大队转战巢湖南北,瓦解日伪,打击顽固派,壮大革命武装力量。“皖南事变”后,为加强新四军七师与二师的联系,由他开辟了巢北交通线,并多次将“皖南事变”中突围的干部和电台、钱票等送往津浦路西藕塘根据地。
民国32年调新四军七师任侦察科长。次年秋,部队缺少弹药,他不顾个人安危,智取日军龟山炸药库,运出了大批炸药。民国34年9月,刘卫民随七师北撤,为保证部队及时、安全、准确地渡过巢湖做了大量的工作。民国35年初,任六合军分区副司令员。
民国35年6月,刘卫民奉命返巢含地区开展白区斗争,7月8日夜间途经凤阳县殷涧小熊庄时,因地方保长告密,被敌人包围,不幸牺牲。
张克东
张克东(1909~1946)原名怀毅,又名金龙、敬农,烔炀乡螺滩张村人。幼年家境贫苦,仅读私塾7个月。9岁丧父,13岁往芜湖方村学机匠,17岁随堂叔张永福到上海杨树浦三友厂(土机毛巾厂)做工。民国26年(1937)春,工厂拖欠工人工资不发,他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带头闹起罢工。
“八·一三”淞沪抗战,张克东返回家乡。次年4月,日本侵略军攻占巢城,淮南路沿线乡镇相继沦陷,他参加了巢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同年冬,中共安徽省委刘顺元等在柘皋东乡大庙桥举办干部训练班,他参加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被派到柘皋区动员委员会任指导员。不久,调柘皋区(后称巢二区)任区长、区委书记。次年秋冬间,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派马斌任巢县县长。马到任之后,连续调派柳觉禅、吴启发接充柘皋区区长,形势急剧恶化。为适应新的情况,原中共领导下的大部分工作人员转入独立营,张一度留在地方坚持地下党的工作,后又随独立营活动。
民国29年,张克东任中共巢县县委委员兼民运部长。秋间,巢县一、二区党政干部迁进巢无根据地,张克东和方茂初负责筹办巢北区党员训练班。民国32年2月,张克东调任巢二区区长。为了开辟新区,区政府设在靠近日伪统治区附近的康集,进行伪军的策反工作。被国民党保安团侦悉,配合县常备队约三个营兵力,分三路向康集进攻。在张克东的筹谋下,区警卫队得以脱险,并计诱驻在六埠山、龙泉山的日军炮击保安团。日军与保安团激战约二小时,保安团败退。自此以后,国民党桂系138师不断出击,形势益加恶化,巢北三个区的党、政、军干部撤到巢南,张克东代表中心区委负责领导。
民国34年秋,张克东随新四军七师北撤到定远县齐家岗,当时因病在地委机关休息。巢北工委成立后,张克东调回巢县,在庙岗乡大吴村附近休养。
次年5月,李刚率皖江联络队南下,他和李刚取得联系之后,立即建议捕杀了叛徒吴谷山,使国民党内部大受震动。7月初,他配合方茂初以“修谱”方式开展通讯联系活动,向津浦路西四地委黄岩汇报敌后情况。5日,由于叛徒戴传和出卖,被敌人逮捕。张克东被押送到巢城,敌人严刑拷打和高官引诱都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国民党县长曾愈亲自劝降,也被他严词痛斥。8月26日夜,敌人秘密将张克东杀害。
董金福
董金福(1922~1947)银屏乡后洞行政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28年(1939)参加大别山剿匪。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1年春参加巢南游击队。民国34年5月,游击队改为巢无大队、董任组长。民国36年8月,董金福带20多人住在银屏山仙人洞里,上级写信要他率部队转移。送信人当天未将信及时送到。第二天中午,由叛徒周自生带路,国民党无为自卫团和乡公所200多人将前、后洞围住,董金福因掩护同志未能冲出。面对敌人刺刀,董大骂敌人:“老子是共产党,怕死就不干共产党!”威武不屈,壮烈牺牲。
吴屏周
吴屏周(1916~1947)又名玉生、正藩。板桥乡汪家桥人,自幼聪颖好学,在家庭生活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然断断续续地读完小学。因无力升初中,考进芜湖职业中学。民国25年(1936)考入芜湖铁路局机务段,接受火车驾驶技术训练,结业后当了司机。次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占芜湖前,芜湖铁路局公司经理多次派人劝他留下开火车。他说:“我宁愿饿死,也绝不替日本帝国主义干活!”毅然带领年迈的双亲和家人返回故里。
在家乡,吴屏周耳闻目睹日军的暴行,极为愤恨。民国27年冬,中共巢县县委举办青训班,他参加学习,表现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任巢县农民抗敌协会理事长、中共黄山区委书记,先后组建了长山洼等五个党支部。次年春,任中共巢县县委委员兼组织部长,秋季,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巢县游击大队(后改为巢县独立营)成立,吴屏周任教导员,积极开展巢北地区的武装斗争,打击日、伪、顽军,为巩固游击区,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政权作出了贡献。民国29年,任定凤怀县委书记,后调任津浦路西区党委组织科长。
民国30年,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淮南地区战火四起,加上日、伪军的封锁扫荡,处境艰难。淮南军区为解决武器弹药自给,于民国32年组建军工部,调吴屏周任该部政委,领导军工生产。他和军工部同志们一超钻研,不断克服技术力量不足的困难,筹建了一座年产60万发子弹的兵工厂;继之又进一步攻克技术难关,生产出手榴弹、迫击炮弹、地雷等弹药;后又试制成功枪榴弹、小口径平射炮等武器,有力地支援了淮南地区后期抗战和反顽斗争。
民国35年,吴屏周调华中军区军工部任副政委。当时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解放区,而华东战场则是进攻的重点,战斗剧烈频繁,急需武器弹药。中共华东局决定由吴屏周在大连筹建军火工厂。他历经艰险,通过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线,到了大连。在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下,筹办裕华铁工厂,担任厂长兼党委书记。民国36年5月间,他领导厂里工人在甘井子海边荒僻的龙头山下,利用日军撤走后遗留下来的一座破烂不堪的胶合板厂办起了兵工厂。他一面建厂,一面生产;搞试验,攻难关,废寝忘食,常和吴运铎一起研制弹药、武器。此间,他又同厂里的材料股长吴学忱共同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炮弹,增强了华东、东北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的攻坚力量。
民国36年9月22日,吴屏周在排除炮弹故障时不幸牺牲。
董照聪
董照聪(1917~1947),银屏乡董山村人,长工出身。
民国28年(1939)5月,董照聪参加民兵组织,民国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民兵排长、战斗组长、爆破排长、游击大队长。同年深秋,董照聪夜入散兵伪保长班自堂住宅,劝他为人民做些好事,设法宴诱伪军。数日后,董照聪等装作班家佣人,送酒菜进入敌碉堡,乘机缴获机枪一挺;继又折回班家,缴获醉意朦胧的伪军的步枪十余支。民国32年10月,董听说旱田冲碉堡伪军队长带人外出,即率二人扮成卖烟叶的到堡下,伺机行动。伪军见卖烟叶,要他完税,董随其进入堡内,见众伪军正在聚赌,当场击毙1名,缴枪20多支。次年初春的一个夜晚,董带2名民兵去割散兵公路沿线的电线。破坏敌人交通,突见20多名伪军迎面而来,欲避不及,这时一位民兵机智地横伞当枪、喝令缴枪不杀。董假令“一排向左,二排朝右,进入战斗”,敌闻声惊恐,四散逃命。董照聪率民兵屡袭日伪,名震巢南。
民国34年秋,新四军七师北撤,董照聪奉命留守。12月间,在一次反击敌人扫荡中不幸遭敌包围,负伤被捕。5天后董照聪越狱,不久又潜回巢南,重新开展武装斗争。次年5月,巢无国民党军扫荡银屏根据地,董等数人化装短工,日行60里,悄无声息地摸掉国民党无为城郊宋庙乡公所、
民国36年10月,因叛徒出卖,董照聪在芜湖万春圩被捕。敌先以高官、金钱诱降,董回答:“这些都是脏东西,共产党人不要。”敌人又施以酷刑,董骂道,“打断老子的骨头,打不烂老子的心,共产党人是买不动,吓不倒的!”12月22日,董照聪被杀害。
冯玉祥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祖籍夏阁镇竹柯村人,出生于河北省青县兴济镇。12岁当兵,由士兵升副目、哨长、队官、营长。后受到反清思潮影响,组织了反清团体“武学研究会”,秘密宣传革命。武昌起义后,发动了滦州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后,任左路备补军二营长。民国3年(1914)由团长升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袁世凯复辟时,拒绝在北洋军旅长以上拥护帝制的电文上签字,并且促成四川独立,脱离帝制,将军队改为护国军第五师。民国6年,张勋复辟,冯玉祥由廊坊誓师讨逆,率部进攻北京,与讨逆军共同恢复共和制。
民国7年9月,通电反对徐世昌就任总统。次年上海和平会议召开时,主张消除国内矛盾,一致对外,抗击日、英。民国10年至11年,冯玉祥先后担任十一师师长,陕西和河南督军。民国11年10月,升任陆军检阅使后,专门训练军队。
民国13年,曹锟贿选总统后,发动了第二次直奉大战。冯玉祥上书曹锟、吴佩孚,反对内战,遭到拒绝。这时的冯玉样已接受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主张改革。11月22日,发动北京政变,废除曹锟,驱逐溥仪出宫,改军队为国民军。并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会议组建新政府。段祺瑞和张作霖竭力反对,重新点起战火。冯玉祥为挣出军阀混战的泥潭,出游苏联。
民国15年9月16日,国民军联军在绥远五原组成,冯玉祥就任总司令,誓师参加北伐革命。平定了甘陕。民国16年5月1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玉祥为司令,出师潼关,进入河南与奉军作战,进占郑州。
在郑州会议和徐州会议上,冯玉祥促成了“宁汉合流”。民国17年就任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部长。民国19年爆发了蒋、冯、阎中原大战,冯军事集团解体。
“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通电全国,提出了抗日救国的十三项主张。“一·二八”抗战后,冯玉祥看清了蒋、汪妥协卖国的嘴脸,隐居泰山。民国22年5月,冯玉祥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于张家口组织了抗日同盟军,在长城以北打击日寇。8月,由于蒋介石的破坏,冯玉祥被迫离开同盟军回到泰山。自此到民国24年11月,冯玉祥在泰山读书学习,并请李达、许德珩、陶行知等著名学者上山讲学,研究政治、经济、外交。其间曾支持福建省政府,劝川军刘湘部联共抗日。民国24年10月,致电蒋介石,提出开放党禁,解放言论,团结抗日。12月,出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民国25年3月,冯玉祥回故乡,从南京带回了几千棵桑树苗,赠送给父老乡亲,绿化家乡和发展桑蚕业。并在家乡创办圆山学校,设立一个小型农事试验场。
民国25年11月,章乃器等七君子遭逮捕,冯玉祥竭力营救。次年2月,中共提出了合作抗日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冯玉祥即在国民党三中全会上与宋庆龄等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团结御侮案》,经过斗争得以通过。此后,又进一步开展促进中苏友好和实现国共合作抗日的活动。
民国26年春,冯玉祥再次回到故乡,捐资买了百万棵松树苗,发动群众绿化万家山和圆山,留下了六、七千亩郁郁葱葱的树木。并先后捐资修建了夏阁镇附近的祝家坝和半汤温泉浴室。
民国26年8月15日,冯玉祥出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指挥淞沪抗战。9月,改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从中捣乱,使冯王祥认清了蒋介石消极抗日的面目,把抗日希望寄托在共产党、八路军身上。此后,冯玉祥致力于宣传抗日,派遣一部分人员到延安学习。办《抗日军报》,出版《列宁全集》、《论持久战》、《新华日报社论》等。民国27年9月,冯玉祥为督导长官,视察国防和各地抗日情况。并力劝原部属处理好与共产党的关系,协力抗日。向全国人民宣传同心抗日的意义。并与何应钦等反共投降派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民国31年12月19日,冯玉祥组建全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总会,并陆续在各地成立分会,次年10月14日更名为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会。亲自写字画义卖,作为献金。民国32年11月到34年2月,冯玉祥先后游历四川20多个县,广泛发动献金救国运动。在倡导献金支持抗日的同时,又组成了“利他社”,宗旨在募捐抗日,促进民主,提倡科学生产,普及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冯玉祥主张国内和平建设,反对内战。希望国共合作共建国家,竭力反对蒋介石重开战端。内战爆发后,于民国35年9月2日出国赴美,宣传反对内战,主张成立国共联合政府,反对美国援蒋反共。民国36年1月到37年2月,考察了美国8个州。他憎恨美国的民族歧视政策,同情黑人和印第安人,并认清了美帝国主义的假民主嘴脸,开始了反美反蒋的宣传活动。民国36年5月26日,蒋介石镇压学生运动,冯玉祥发表了谴责蒋政权的《告同胞书》,主张停战议和,受到李济深、何香凝等进步人士的响应。同年10月10日,在中华民国国庆演讲会上招待新闻界,扩大和平民主宣传,并担任旅美中国和平民主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冯玉祥的反蒋反内战宣传始终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和威胁。民国37年1月,被国民党开除党籍。不久,冯玉祥接连发表了《为什么要反对援蒋》、《我为什么与蒋介石破裂》等文章。4月,又在费城以《中国需要和平与民主》为题发表演讲,并作了随时遭到暗害的准备,写下了遗言,说明反蒋的事实真象。
民国37年7月31日,冯玉祥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准备由苏联回国,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建民主中国。不幸于8月22日在黑海于轮船上遇难。民国38年冯玉祥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召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题词哀悼。1953年10月15日,冯玉祥骨灰安葬于泰山。
汤邦富
汤邦富(1921~1948),出生于海如乡蒋家冲村的一个中农家庭。幼年在私塾读书,民国29年(1940)考入巢县中学。民国32年参加革命工作,任湖东县沿河乡办事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任该乡乡长。民国37年5月,中共湖东县委任命汤邦富为尚礼区副区长。同年底,上级指示,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暂转移到无为,汤邦富因收拾文件未能同行,被敌人逮捕。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要汤邦富交出区政府工作人员名单,汤始终不开口。当敌人要拷打同时被捕的通讯员时,他说:“他是老百姓,是我逼他带路的。”敌人把通讯员放了,将汤邦富绑在房间的柱子上,用刀剖腹挖心,残酷杀害。
敌人走后,群众将烈士遗体埋葬在山上。
杨士彬
杨士彬(1895~1948),庙岗乡小王岗村人。幼年读私塾,民国6年(1917)考人芜湖第二农业学校蚕科学习。民国8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留法期间,他在法国蒙达永吉制胶厂做工。其间,他受法国革命运动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郑超龄、李慰农三人在一个党小组,从事党的活动。
民国14年回国,任芜湖第二农业学校教员、中共芜湖党支部委员。同年5月11日,芜湖酝酿已久的收回教育权,反对奴化教育斗争,在圣雅各、萃文两校爆发。这次运动,是在中共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杨士彬同宫乔岩、阿英、李克农、佘小宋、王稼祥、甘天沐等始终站在运动前列。后为救济圣雅各、萃文两校被迫令退学的学生继续入学,经安徽省教育界爱国人士公决,由“五卅惨案”后援会拨款筹建新校,他和刘希平、佘小宋、张秋人在鲁港租校舍,创建新民中学,任训育主任。民国15年10月前后,他是中共芜湖特支(属中央管理)负责人之一。次年3月,杨士彬任国民党左派芜湖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四·一八”事件(捣毁国民党左派芜湖市县党部事件)发生,芜湖反动当局大肆捕人,他离开芜湖,隐蔽在宣城。5月间,中共安徽省临委在武汉成立。8月,省临委部分委员回到芜湖,杨士彬参加省临委。同年冬,被派往宣城,任中共宣城县委书记,其主要任务是争取陈金文部队,建立农民武装。他首先派人和该部大刀营联系,不料于民国17年1月23日(农历正月初一)下午3时许,被国民党宣城县城北公安分局逮捕。
杨士彬被捕后,国民党宣城县公安局于次日将其解送宣城县政府,县长潘廷干亲自审问后,押送安庆,转解南京卫戍司令部,后判刑入狱。在狱中,杨士彬受到残酷迫害和折磨,以致精神失常。
民国37年,杨士彬逝于浙江省丽水县。
李霞亮
李霞亮(1928~1953),独山乡小方村人,民国17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帮地主放牛。国民党政府崩溃前夕,被拉去当壮丁,于民国38年5月在福建生溪被解放,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华北军区所属之十一军三十二师九十五团一营一连。李霞亮随军转战于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同年12月在四川重庆双胜场歼敌作战时,右手、右面颊受伤,但他不顾伤痛,仍带领全班战士顽强战斗,终于打败敌人,在火线上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月在进军西南中立二等功一次;同年3月,在剿匪战役中立二等功一次。先后任副班长、班长、副排长等职。该军驻防山东时、李霞亮奉调益都学习6个月,升为排长。
1951年,李霞亮赴朝鲜参战,任特工队长。10月,在行军中又立二等功一次。1953年7月19日夜,志愿军十六军军部决定派小部队深入敌后,袭击驻在朝鲜平康郡一带的美李军,以打乱其作战部署。李霞亮积极报名,带领小部队深入到敌人后方,进行奇袭。在完成任务的当天,率部返营地渡河时,因河面宽,水流急,又遭敌人炮火密集封锁,李霞亮为掩护战士安全渡河。不幸中弹落水牺牲。遗体由该军三十二师九十五团在激烈战斗中找回,安葬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
翟宗文石锦昭子
翟宗文(1898~1957),曾用名周新潮,柘皋乡翟家桥人。民国7年(1918)就读于芜湖萃文中学。“五·四”运动后,积极参与组织学生运动,当选为学生联合会会长,带领学生游行示威,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
民国11年东渡日本,攻读于明治大学法律科,在此期间加入国民党东京支部,担任驻日总支部常务委员。他信仰三民主义,鼓励华侨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得到孙先生的赞扬,并与其合影留念。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与西山会议派及国家主义派作坚决斗争。日本出兵山东,他在东京参加抗日示威游行。民国18年回国,先后任上海法政学院教授、交通部法规委员会委员、外交部编译和兼职律师。在进步人士周新民、朱子帆的影响下,倾向共产党。民国27年3月,担任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总干事,11月1日在中共地下党支持下出任庐江县长,联络新四军四支队八团歼灭了反共的庐江县长李志强部。13日即被国民党撤职。次年3月,由于不满国民党的政治腐败,被开除出国民党。民国30年至31年,先后执教于立煌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霍邱省立第一师范。民国35年下半年转到芜湖中学、安徽学院执教兼执行律师。此时翟宗文与中共地下党联系,鼓励进步青年投奔革命,掩护交通大学学生和外省青年渡江北上参加革命。民国38年解放军渡江前夕,有人密报翟私通共产党,国民党蓄谋杀害他,由于中共地下党的保护,未能得逞。
建国后,翟宗文历任芜湖市芜关中学校长、安徽大学教授、皖南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委员会委员、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土改委员会委员、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民政厅副厅长、省民革常委等职。1957年12月5日逝世。
石锦昭子(1901~1985),原籍日本国,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于日本枥木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她中学毕业后,在东京明治大学医务处任护士。民国16年同在日本留学的翟宗文结为伴侣。民国18年秋随翟宗文一起来到上海,跟随翟宗文在上海、南京、芜湖等地参加进步活动。
民国26年“七一七”事变前夕,日本军国主义当局发出通令:凡侨居中国的日本人,一律限期回国,否则作为叛国论处。石锦昭子毅然留在中国,并与翟宗文积极响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到立煌县(今金寨县)参加安徽省抗日动员委员会筹建工作,她在妇女委员会进行抗日宣传,以实际行动反对日本侵略中国,在民众中特别引人注目,影响很大。民国27年10月,省动委会在立煌县召开动委会周年庆祝大会,石锦在大会上作了演讲。她以一个日本人的身份,从亲身的所见所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三光政策”的罪行,坚决支持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她在芜湖支持和协助翟宗文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建国后在合肥工作。她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被选为安徽省政协委员。1980年她回日本探亲时,亲友劝她定居日本,她说:“我在中国有一个幸福家庭,现在不仅儿孙满堂,而且是四代同堂;我和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共产党对我在政治上尊重,生活上关心,我要把骨灰留在中国。”她在日本只住了4个月,提前2个月返回中国。
1985年4月,石锦昭子在合肥逝世。
程熙载
程熙载(1876~1958)字咨予,晚年自号翁,柘皋镇人。家境贫寒,幼年从名师张兰溪、孙镜湖,勤奋攻读,潜研经史,17岁时考取秀才。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考中拔贡。时值清末,他目睹清政府外交失利,内政腐败,又受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影响,曾于辛亥革命后,到扬州随营讲堂任教,讲授文史,向学生灌输“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理,惟明理才能救国”的进步思想。继又在汉口高等审判厅工作,后到察哈尔多伦镇守使署任执事官。因军阀割据,人民生活极其痛苦,愤而返里,设馆课徒,舌耕自给。他制撰自书一联:“愧无媚骨投人意,喜有春风到我门”悬在塾馆里。
民国27年(1938)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柘皋镇,程熙载避难于清水涧。日军示意筹组“维持会”,汉奸按日军支使,要程熙载出任柘皋镇维持会会长。程即严词斤责来人说:“我宁死不当汉奸,不作顺民。”不久,日军退出柘皋,程熙载仍回镇继续任教,经常对学生进行抗日救亡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以“伯夷、叔齐”命题,指导学生作文,启发他们继承夷齐遗风,“誓不与日本侵略者共存”。并在一学生作文簿上批语:“空山风雨,兄与弟共食薇蕨而安;世俗迁移,人与事徒增想象之感。今日者,外寇凌夷,中原板荡,吾侪当以亡国为耻,夷、齐是法,决不与倭寇共戴三光也。”一次,在桐荫镇与故友相逢,谈到国民政府丢失大片河山,义愤填膺,不顾日、伪统治下的气氛,慷慨陈词:“一城一旅,夏少康卒至中兴;甲盾五千,越勾践终灭强吴。我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一致抗日,定能驱逐倭寇出中国!”
民国30年,程熙载到三河镇教书,抗日战争胜利后返里。
建国后,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53年4月聘请程熙载任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他虽已年逾古稀,仍然全心全意从事省文史的收集、研究和鉴定工作。他曾审定《巢县志》手抄本,专题撰写地方水旱灾情考证。1955年6月任政协巢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副主席。1956年12月当选柘皋镇第二届人民代表。1958年因病去世。
程熙载著有《庐诗稿》8卷、《庐拾零》2卷、《随营讲稿》2本。存稿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高植
高植(1911~1960),柘皋镇人,著名作家、翻译家。他自幼勤奋学习,追求新知。13岁时,就读于芜湖萃文中学,后又转入南京金陵大学附中读完高中。民国21年(1932)毕业于中央大学社会系。曾在凤阳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中山文化馆编译。抗日战争开始后,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任教。
1946年至1954年间,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任主任。1958年调北京时代出版社工作,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及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
高植通晓英、日、俄文,尤致力于俄罗斯文学的研究。他在青年时期就从事文学创作,18岁即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杂文,嗣后,他的作品常在报刊杂志上刊登。民国2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了他的小说集《树下集》和中篇小说《黄金时代》。抗日战争时期,他埋头研究翻译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巨著《战争与和平》,他的译稿得到郭沫若的赏识,并为之作序。1952年以高地为笔名与郭沫若合译《战争与和平》,由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发行。当时,他是将俄文原著直译为中文的第一人。这本译著问世之后,得到读者的普遍赞誉,高植从此成为一个有名的翻译家。以后,他进一步研究托尔斯泰作品,译出《幼年·少年·青年》、《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和不少中、短篇小说。此外,还著有《论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一书。
建国后,高植在继续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同时,还写了大量歌颂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文章。大部分刊登于《人民日报》。他的杂文集《千字文》,1958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1960年,高植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于北京。
李克农
李克农(1898~1962),烔炀乡中李村人。幼年在芜湖徽州小学读书。宣统三年(1911)黄花岗起义及辛亥革命,使他的思想受到很大震动。“五四”运动时,他在教会办的芜湖圣雅各中学结识了进步青年蒋光慈等,积极参加进步活动。
“五卅”运动发生后,他参加组织外交后援会,创办报纸,展开反英斗争。受中共委托,与几位同志创办了民生中学,在学生、工人和士兵中,大力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教育,输送了不少学生到黄埔和武汉军校。民国15年(1926),李克农经阿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李克农一面领导群众开展反对蒋介石、陈调元等新旧军阀及其爪牙豪绅地主的斗争,一面派人打进流氓帮会内部,配合斗争,营救被捕同志。民生中学被封后,他摆脱了敌人的追捕,于民国17年到达上海。
李克农到上海后,开始了白区的地下斗争,担任中共沪中区委宣传委员。民国18年12月,参加周恩来领导的特科,根据党的指示,与钱壮飞、胡底等人打入蒋介石政权在上海的情报机关——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并利用陈立夫、徐恩曾为搜集情报要设立公开机关的机会,在南京、天津建立了以通讯社形式出现的中共情报机关,及时掌握国民党的情报。国民党的许多重要情报,包括蒋介石对江西红军第一、二次“围剿”等情报,都通过他们传送给中共中央和苏区。李克农在上海,还多次完成护送中共中央负责人的工作。刘伯承就是由他护送出上海的。
民国2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出卖了中共中来政治局机关及中共在上海的秘密据点。李克农从钱壮飞那里得到这一情报,立即转送周恩来,中共中央采取紧急措施,抢在敌人到来之前,迅速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破坏中共领导机关的阴谋。
事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李克农由上海到了江西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等重要职务。民国23年10月,参加长征。途中对中共中央的安全保卫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等职。
民国25年初,在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东北军和西北军感到“剿共”无出路,对蒋介石反共内战政策不满。中共中央派李克农为代表与东北军张学良谈判。3月初,李克农到东北军“剿共”指挥部所在地洛川,首先与张学良的代表王以哲军长谈判,达成了军事上停战、互不侵犯,经济上开放口子、保护中共物资运输的口头协议。4月初,李克农随周恩来再到洛川,同张学良面谈,进一步表明了共产党联合抗日的立场,促使张学良同意了“李、王协议”。“西安事变”后,李克农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团秘书长,随周恩来赴西安谈判,协助周恩来为和平解决事变,争取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做了大量工作。民国26年2月,中共西安办事处成立,李克农负责该处工作。
同年夏,李克农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处长,在半公开的情况下,为要求国民党释放“政治犯”,曾对被关押的共产党人、爱国人士等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他们释放后的安排办法,“八·一三”事变后,出任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处长。从办事处成立到撤退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在叶剑英的指导下,李克农具体组织从上海、南京托运了数百吨物资到西安;向国民党“反省院”保释了数百名共产党干部和进步青年、爱国人士,开展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协助筹备《新华日报》的出版,完成了许多紧急而繁重的任务。
次年,李克农在武汉担任中共长江局秘书长,对处在国民党特务包围中的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人,尽一切力量保护。当年底到民国30年春,李克农负责主持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工作。办事处成为中共建立在该区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后方联络中心和中共至华北、华南,及至香港、海外的交通枢纽。
民国28年冬,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停发八路军、新四军的一切军需。李克农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利用中共在后方人民群众和国民党中下层人员中的威信,通过合法斗争,筹集军需,及时托运给八路军和新四军。民国30年初,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李克农针锋相对地开展斗争,一面积极进行上层的统战工作,揭穿敌人阴谋,以争取各方对共产党的同情和支援;另一方面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和精心部署地下工作,并利用一个国民党上校特务的“护送”,安全抵达重庆。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李克农担任社会部部长、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委员兼秘书长等职。
建国后,李克农历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4年和1959年,当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同时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坚持执行中共中央的对外政策,团结了朋友,打击了敌人,坚持了国际主义原则,对保卫我国建设和巩固国防有显著的功绩。1956年当选为中共八大中央委员。
1962年,李克农因病在北京逝世。
徐道中
徐道中(1884~1964),字恕甫,黄麓镇军徐村人,自幼随父诵诗习文。青少年时期,立志学医。初学外科三年,后转学内科。早年在庐巢一带行医,精研脾胃学说,博采诸家之要,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对内、外、妇、儿、时病、杂病的治疗经验丰富。
1953年任第一康复医院中医顾问,1954年当选为肥东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55年调至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学工作。在此期间,精心整理教材,编写了《伤寒摘要》,执简驭繁地将六经串解、译注、小结,受到学生的好评。1958年当选为省人大代表。中医学院成立后,担任本科学生的临床指导,还接受组织上安排的带徒工作。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徐道中行医50余年,以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提倡中西医结合。在医学实践中,坚持“守其常,达其变,师古而不泥古”。注意博采众长,不拘一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肺结核及内科杂病的医疗有独到见解。在对肺结核的治疗中总结出:“补肺体,宣肺气,和血络,理劳伤,调荣卫”五种方法,根据不同病理,辨证施治,往往奏效。对小儿疳疾,他自研一种“消补散剂”,使消化不良的患儿得以获愈。他医德高尚,视人之疾如己疾,见人之忧如己忧。坚持德、术兼施,疗效显著,在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晚年,曾拟将自己的经验整理成书留传后人,不幸因病,遗愿未遂,于1964年8月17日在合肥逝世。
童雪鸿
童雪鸿(1909~1966),原名鸿彦,字安(后改万安),号印隐,著名金石书画家。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出生于城郊上童村。6岁念私塾,并初习雕刻。民国10年进芜湖萃文中学就读,民国13年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攻读美术,民国15年转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民国18年毕业,受聘于巢县中学,教美术课。抗日战争爆发后避难湖南,在麻阳国立第八中学教书,次年到重庆国立第九中学任教。民国34年抗战胜利,回皖任教于安庆女中。1950年回巢县中学任教。1952年调至合肥二中。1956年执教于安徽艺校,同年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8年担任安徽艺校艺术系副主任,1961年提为主任。1963年被选为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及省政协委员。1966年9月15日受迫害去世。
童雪鸿以金石、书、画“三绝”著称。为我国最早的金石篆刻组织——西泠印社社员,后期习徽派。篆刻从秦汉玺印八手,吸其精华。在吸取各家特点,尤其是皖浙两派优点的基础上,自成风格。他一生中治印数千方,作品古朴中藏精巧,老辣中有新意,朱文劲拔凝炼,白文朴质素雅。民国25年由黄宾虹等人题签的《雪鸿印谱》五集问世。1965年,对外文委主办的现代中国书法展在日本展出时,他所作印谱一件,深受好评。金石大师邓散木称赞童雪鸿的作品“诸小印极精,工力深稳,信足压倒侪辈,不胜钦佩!”
童雪鸿在书法上造诣颇深,始终坚持临帖,对钟鼎、汉碑、隶篆、正楷无所不精。作品碑意隶笔、楷形篆法兼容,流而不滑,遒劲方刚,清癯挺拔。所作“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篆书联,曾在日本展出。
童雪鸿绘画作品以梅,竹、兰、菊、荷、山石、雀鹤为题材者最常见,尤精梅、竹、菊。童雪鸿笔下的菊花有其独到之处,曾受到名家好评,有“童菊花”之称。1959年第一届全国国画展览会曾展出他的“菊花”和“蟹”,并送波兰、苏联展出。
金石书画大家王东培曾称其“金石精刻,扯古挦今,是应首屈一指;工画佛像具足庄严,亦其专长,虫、鱼、鸟、花卉、竹、树更所夙擅;又工八法,篆隶分行,儒毫染素,的传皖派。”童雪鸿一生作品有1万多件,生前在《人民日报》、《文汇报》、《安徽日报》和香港《大公报》等报刊上时有发表。去世后,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了《童雪鸿书画选》。《中国书画》第九期、《安徽画报》1980年第二期、《群众画页》1979年第二期都选刊了他的遗作。
曹树华
曹树华(1917~1967),原名金榜,又名周化名,歧阳乡西宋村人。少年时就读于唐嘴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从事农业生产。
民国27年4月,日军攻陷巢城,曹树华约同本村青年乔治、张业等参加黄山小殷洼中共举办的训练班学习。次年春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安徽省动员委员会第三十工作团工作。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随工作团往善厚集(和县)、赤镇埠(全椒)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冬季,调任中共含山工委组织部长。民国29年2月,含山工委改组,他回到巢北,参加中共巢县县委,4月任组织部长。同年秋,任中共巢含工委书记。次年调无为,任第五区农抗会书记、第二区教导员等职。
民国32年5月,曹树华任中共巢北工委书记。这期间他对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巢北根据地,发展党组织,保护二、七师交通线做了大量工作,民国33年6月,国民党派驻柘皋的中统调查室骨干邓进三,企图策动李刚叛变投敌。李刚向曹树华作了汇报,经过他分析研究和周密部署,于25日(农历端阳节)邓来王家岗时将其擒获,经过审讯,就地处决。
民国34年秋,曹树华随新四军七师北撤。次年冬,他受命化装来巢北,联系上巢合支队(后改称巢含支队)并随部队行动。民国38年1月,巢县解放,曹树华任中共巢县县委书记兼巢县总队政委。1952年6月调华东党校学习。后任中共华东局组织部组干科科长、副处长,1955年1月调任中共上海市杨浦区组织部长,2月任该区委委员、常委,1956年任杨浦区区委副书记,1967年病故。
冯文华
冯文华(1909~1968),幼名镇远,夏阁镇竹柯村人。幼年读私塾,民国13年(1924)进入西北军军办小学学习。民国18年毕业于西北军军官学校,任西北军见习参谋、排长。民国21年任冯玉祥组织的抗日同盟军警卫连长、营长。民国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初,由冯玉祥保送到国民党军官学校高教班受训。在军校里,他得知“西安事变”消息,喜形于色,遭到国民党当局禁闭,并被开除。他虽受到打击,但绝不为国民党权威所屈报,毅然回到冯玉祥身边。
“七·七”事变后,冯文华向冯玉祥要求到抗日前线去,未获允准,遂只身离去,跋涉到河南,协助赵敬先开展民运工作。民国27年4月,他经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彭雪枫介绍,到皖中与新四军四支队联系。途经家乡时,正值日军攻陷巢城,便主动与李世农等在天齐庵开会,决定组织难民西撤和组建敌后抗日武装。接着,又和张恺帆、马忍言、舒正海等以抗日干部训练班学员为骨干,组织难民西撤。5月2日,在烔炀河小学集合难民开会,他和张恺帆发起组织抗日武装,成立了由32人组成的巢县民众抗日游击队,当日夜间开赴西峰庵。这支游击队在他和张恺帆的领导下,伏击日军,袭击粮站,组织群众扒粮。部队迅速发展到200余人,遂成立了巢县黄山抗日游击大队,冯文华任大队长。6月下旬,巢抗游击大队编入东北抗日流亡挺进队。8月间,冯文华离开挺进队,与新四军四支队取得了联系,被派和时生一道回巢北协助巢县县长马忍言组建巢县民众抗日自卫军司令部(简称“巢抗”),任副司令。民国28年2月,“巢抗”配合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在东山口、方老人洼痛击日军,其后又与八团二营配合,在含、和地区进行抗日活动。不久,巢县县长马忍言离职,“巢抗”编为新四军二纵二大队,冯文华任大队长。4月,与八团警卫营一部合编为八团一营,冯文华任五支队副参谋长。民国29年1月在梁园反顽战斗中负伤。10月,调新四军二师任参谋处长。次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改为抗大八分校,冯任教育长。民国33年任抗大四分校副校长兼教育长。
民国34年5月,冯文华任四师参谋处长,解放第二军(酂城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参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大规模的全面内战,他于民国35年任淮北东二师九旅及华东野战七纵队参谋长、三野教导师师长等职。解放战争中,冯文华受党的派遣深入敌人内部做争取和瓦解敌军的工作,机智地完成了任务。1949年5月,冯文华任华东海军司令部军训处处长,后调军委海军司令部训练部任副部长,1952年定为准军级。1955年4月,他被授于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调任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航海运动部部长,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1958年,国防体协与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合并,冯文华任国家体委航海运动司司长。1965年离职休养。
1968年11月,冯文华因病在北京逝世,遗体葬八宝山公墓。
张治中
张治中(1890~1969),族名本尧,字文白。出生于建麓乡洪家疃,祖籍靠山张村。张治中6岁时在今肥西县丰乐河念私塾,后回乡跟读于舅父洪子远,曾考科举未中。16岁时,到丰乐河镇吕德盛号杂货店学徒。此后,在扬州十二圩和安庆当过一段时间的盐防营备补兵和备补警察。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到扬州巡警教练所学习。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参加学生军,不久由南京入伍生团编入武昌陆军军官第二预备学校,两年后转入保定军校三期步科。民国5年(1916)毕业,分到安武军中任见习官。张勋复辟时,逃离军队,到广东参加护法军。次年至民国13年,颠簸于滇、川、桂军中,曾任警卫队长、连长、营长、旅参谋长、师参谋长。其间曾在上海大学学习,并协助桂军成立军官学校,负责训练、教学。
民国13年12月,张治中进入黄埔军校,任第三期入伍生总队副、代理总队长。次年调为东征军总指挥部上校参谋,回广州后,兼航空局长、军事处处长、航空学校校长、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团长、第二师参谋长、广州卫戍司令部参谋长等职。在军校受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影响较大。中山舰事件时,与邓演达、恽代英、高语罕被称作“黄埔四凶”,险遭逮捕。
民国15年,以北伐军总司令部副官长身份参加北伐,曾劝蒋介石要注意搞好国共两党的合作,共同完成北伐大业。北伐军攻下武昌后,组织学兵团;接着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宁汉分裂”时,辞去职务。民国16年至次年,用8个月的时间游历了欧美一些国家。回国后,担任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厅长,不久任中央军校教育长。
民国18年10月出任武汉行营主任,次年5月就任教导二师师长,参加中原大战。民国21年,“一·二八”抗战爆发,十九路军孤军战于上海,张治中向蒋介石请求增援,主动担任第五军军长,率两个师奔驰上海参战。在庙行、浏河、葛隆镇战斗中重创日军。
民国22年,担任第四路军总指挥。民国25年,兼任京沪区司令长官,布防淞沪一带,以备对日作战。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前夕,率军进驻上海。淞沪大战爆发,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指挥前线作战,由于受到陈诚等排挤,中途辞去军职,离开战场。
年底,张治中出任湖南省主席。八路军长沙办事处建立时,张治中与处长徐特立开诚相见,关系融治。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喉舌《新华日报》创刊时,张治中题词赞誉:“笔锋舌剑,助我鹰扬,以保疆土,以固国防。”鉴于国共磨擦发生,次年9月,上书蒋介石,主张“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允许中共公开活动,以减少无谓磨擦,加强两党团结,必有利于抗战大业”。反共顽固派对此大加攻讦。
“长沙大火”后,张治中调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主管军事。民国29年调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后兼三民主义青年团总书记长,先后将反共的綦江战干团解散,将带有反共色彩的《扫荡报》改名《和平日报》。他曾反对发动“皖南事变”。事变后,他竭力反对取消新四军番号,遭到白崇禧等严厉指责后,上书蒋介石,指责发动事变是“未具远大之眼光”,“始终为一种错误之冲动所支配”。主张为了抗日,要与共产党“以让步求得解决”。民国31年,与周恩来商谈共产党合法地位和扩大武装问题。民国33年,抱着“最大的热忱和希望”到西安与中共代表林伯渠进行谈判,接着又为联合政府问题进行了第三次谈判。三次谈判都因蒋介石无诚意而毫无结果。中共《解放日报》称张治中“为国共团结与中国和平民主事业奔走风尘,不辞劳瘁。”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治中反对内战,奔波于调解国共两党的关系中,民国34年8月27日,代表蒋介石去延安迎接毛泽东主席到重庆谈判,并将自己的公馆腾出来让毛主席办公。作为国民党的谈判代表,张治中与中共一致努力,才使得《重庆谈判纪要》得以签字发表。谈判结束,张治中护送毛主席回延安。
新疆“伊宁事变”发生,张治中代表国民政府赴新疆谈判,对少数民族代表晓以民族大义,希望他们共同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其间闻知蒋介石要毁协议打内战,即上万言书,指出“内战是违反人民愿望”,如果一意孤行,“职殊未敢苟同”。民国35年1月,参加停战谈判,在签订整军方案时,周恩来称其有“很大功劳”。接着与周恩来、马歇尔组成三人军事小组,进一步解决停战问题。谈判中,张治中始终力主和平解决国内问题。毛泽东主席称他与周恩来“做了许多有益于中国人民的事业,一句话,就是帮助中国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同年,张治中出任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负责西北五省的行政军务。应周恩来之请,释放了被关押在新疆的一批共产党人,并以专车护送到延安。内战爆发后,张治中认为这是“违背时代潮流”的“倒行逆施”,仍不忘和平,愿意再度赴延安谈判;劝行政院长宋子文对外“改善中苏关系”,对内“力谋恢复和平”。因此,张治中被誉为“和平使者”、“和平将军”。
民国38年4月,张治中作为国民党的首席代表赴北京,与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谈判。最终使和谈协议草案得以通过。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张治中留在北京。6月,张治中发表了《对时局的声明》,宣称脱离国民党阵营,走向人民阵线。9月,致电陶峙岳将军和包尔汉主席,促成新疆和平解放。
建国后,张治中出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致力于西北的和平建设。后历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
1955年,张治中随同贺龙出访苏联、波兰和朝鲜。同年国庆节,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9月,张治中随同毛泽东主席视察大江南北。
张治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真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参政议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亲密诤友。
1969年4月6日,张治中病逝于北京。
张治中生前还十分热心桑梓教育。民国18年,他以私人积蓄在家乡洪家疃创办了黄麓学校(黄麓小学),并把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儿张素我派往学校任教。民国22年,张治中征得当时安徽省教育厅的同意,在原黄麓学牧的基础上,又捐资创办了黄麓乡村简易师范。民国27年,周军侵占巢县前夕,黄麓乡村简易师范被迫停办。至民国34年秋,抗战胜利后,张治中再次拿出巨款,积极进行复校工作。学校恢复后,定名为安徽省立黄麓师范学校(简称黄师)。自张治中亲手创办黄麓师范以来,学校先后有5千名学生毕业,他们中间多数成为教育骨干;还有的已成为党政军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及教授、工程师、学者、企业家、医师、艺术家等。
刘迺敬
刘迺敬(1893~1969),字觉凡,半汤镇人,后迁居巢城小西门迎仙巷。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幼年时,他勤奋好学,喜读英语。青年时代对古诗文有浓厚兴趣。他品学兼优,毕业后获得学校推荐,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院,攻读教育学,获文学士学位。先后任金陵大学讲师、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民国10年(1921)前后,公费出国,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学科,获教育硕士学位。
民国16年,他回国任金陵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长,兼中央大学(令南京大学)教授。
“七·七”事变后,金陵大学迁至四川成都,他仍在该校任教,同时兼任华西大学教授。民国30年,国民安徽省政府教育厅聘请他担任安徽省政治学院院长。自此以后,历任安徽师专校长,安徽学院、安徽大学等院校教授、教务长等职。他知识广博,教学经验丰富,是国内较有声望的教授。
民国38年4月23日,芜湖解放。暑期,南京军管会高教处指示皖南区党委,把安徽学院和安徽大学合并改组成立新安徽大学,聘刘迺敬为教务长、校务委员。1951年,涂适吾、李则纲介绍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年。任安徽省文教厅副厅长。次年,任民盟安徽省委员会常委、民盟芜湖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被选为安徽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1955年定为二级教授。
1957年反右斗争中,他的学术思想受到批判。1961年退休,寓居上海。1969年12月4日去世。
著有《教育统计学》一书。
张孝华
张孝华(1896~1970),出生于钓鱼乡东张村,12岁起随父在水上飘流。年岁稍长,受雇于江南双桥镇船主李长云、吕宗贵两家,为佣24年,饱尝压迫、剥削之苦,但却成了经验丰富的船工。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准备渡江南进,在皖西巢湖分区支前司令部统一运筹下,征集木帆船和船工。张孝华带领独生儿子张友香应征,表现积极,被推选为船队组长。农历元宵节前,奉命开往无为。不久,解放军中路大军将巢、含、和三县船队混合编组,张孝华被提为中队长。他率领船队,驾着自己的7吨木帆船按时到达渡江集合地无为泥汊,毫无保留地把驾驶木帆船本领教给指战员,为部队培训出一批水手骨干。他又在首长教导下,学会使用望远镜观察对岸敌情,熟悉登陆地点,为强渡长江作好准备。
4月21日,抢渡战斗开始,解放军中路大军组织渡江突击队,重点突破荻港国民党军防线。张孝华负责运载第一突击队第一组26名解放军战士强渡。晚7时,强渡令下达后,他奋力划桨,率领船队向前猛进。船打漏了,堵住再划;儿子中弹负伤,他也来不及过问。当木船驶进对岸坂子矶时,敌军炮火密集,弹如雨落。他为鼓动船员勇气,带头打起号子,一呼百应,声震夜空,大长了我军民同心杀敌的勇气。他一鼓作气,率先冲过枪林弹雨,靠近沙滩。战士们舍舟登陆,扑向敌人,迅速占领滩头阵地,冲垮国民党吹嘘的“天险防线”。是役,他荣立一等功,获“渡江支前模范”称号,他驾驶的船被命名为“渡江先锋船”,现陈列于首都中央军事博物馆展览大厅。
渡江胜利归来后,1950年张孝华被任命为东张村水上行政村村长。1954年,他积极组织互助组。1956年带头加入巢城水运社,被选为社务委员。他在行政村、水运社任治保委员时,忠于职守,维护人民利益。1960年,他由于年事已高不能再从事水上操作,担任了造船厂保管员。在此期间,他勤劳奉公,珍惜物力,在工地上拾边角余料、碎木、废钉、刨花等。为船厂节约了1000多元。1964年冬,县人民武装部组织民兵在巢湖水上练兵演习,他冒着风雪严寒,带领巢县望城公社水上民兵班驾船掌舵,练习登陆本领,激励民兵以解放军为榜样,把“渡江先锋船”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同年获民兵荣誉奖,被选为巢县城关镇人民代表。
张孝华自工作以来,先后七次被评为巢湖地区航运局及区、社“先进生产者”和“五好社员”。1965年出席安徽省工交系统第一次“五好集体”、“五好职工”代表会议,荣获省“五好职工”光荣称号。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孝华受到冲击,郁郁致病,于1970年4月去世。
周辛夫
周辛夫(1904~1971),原名樵,又名新夫、莘夫,别号启福,烔炀乡黄傅村人,出身塾师家庭。民国15年(1926)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后即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民国18年,张治中在家乡创办黄麓学校,周辛夫任该校教员。民国23年,黄麓简易乡村师范筹建成立,周辛夫任附小副校长,推行“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办起乡农学校,采用“小先生制”教学,结合进行抗日宣传。
日本侵略军攻占巢城后,周辛夫随同学校师生流亡到长沙、重庆等地。民国34年,日军投降后,周辛夫任国立荣昌师范教员、上海中纺八厂子弟小学主任。民国37年秋,回乡执教于长临河小学。
建国初期,周辛夫任肥东尖山民办教师。自1951年起,一直在黄师附小任教。在此期间,合肥一中、二中、巢县中学曾相继聘请,均被他婉言谢绝。黄师领导调他到师范部教毕业班语文,他宁愿身兼二职,也不放松附小的教学任务。1955年,在合作化运动高潮中,他利用假期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以平时节余的工资买了一部双轮双铧犁赠送给黄傅村农业合作社。周辛夫教学认真,工作勤奋,被选为巢县第四届政协委员。
1964年,周已年届花甲,学校党组织劝其退休,他说:“春蚕到死丝方尽,我的余热还未用完呢!”仍继续留校工作。
周辛夫喜爱藏书,善书法篆刻,于教学余暇,从事治印,著有《古封印集》(淮南辛夫篆刻)四集。
“文化大革命”中,周辛夫受到残酷迫害,含冤而死。
刘启怀
刘启怀(1922~1977),青山乡上刘村人,贫农出身,读过私塾。民国31年(1942)10月参加革命,次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担任湖东县龙庵乡农会理事时,积极宣传“二五”减租的意义,发动群众斗争地主。民国32年秋季的一天深夜,刘启怀带领数人秘密返回上刘村了解敌情,因保长告密被捕,受到严刑审问,但他始终不暴露身份,并设法逃出了虎口。民国33年,刘启怀任槐林区区委委员,发动群众修建横龙山、马头嘴等地碉堡;组织儿童团站岗放哨,监视敌人活动。同年下半年,任白湖兵团政治处特派干事。民国34年秋,渡巢湖北上以后,任鲁南铁路局、站工会主任、华东野战军兵站部一分站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组织转运军需物资,供应前线。渡江胜利后随军入城,任上海市军管会铁道处汽车管理厂军事联络员,上海铁路局机关协理员、科长、副处长。后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二处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教育局副局长等职。
1977年8月,刘启怀因患癌症在广西南宁逝世。
郑重
郑重(1920~1979),原名基俊,高林乡竹园村人。幼年在私塾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长临河学校读书,因秘密阅读革命书刊被人告发遭逮捕,受到严刑拷打,后经保释回家。从此他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积极与中共槐林区地下党联系。他的革命活动引起了父母的疑虑,被禁锢在家中。不久,郑重离家奔向抗日民主根据地。
民国29年(1940)10月,郑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任中共巢南高林乡党支部书记。11月,任中共巢南区委会干事兼高林乡中心党支部书记。民国31年4月,入区党校学习,结业后,先后任中共槐林区委委员、区委副书记、书记、湖东县委组织部长等职。在此期间,他和蒋天然二人领导湖东总队和槐林民兵,智取盘踞高林桥的汪伪军张绍棠部第三中队,生俘伪中队长孔绍华以下官兵40余人,获长枪41支及部分军用物资。民国33年底至次年夏,郑重常带人于夜间潜至国民党桂系顽军驻地盛家桥、刘家桥一带放冷枪、埋地雷,神出鬼没,使顽军穷于应付,不敢轻离防地。
民国34年秋,郑重随军北上,参加胶东战役,任鲁南铁路工委组织部组织干事,后调任鲁南华县和麓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鲁南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华东国区部组织科组织干事。民国37年3月,任淮北阜南县中岗区委书记。他带领武工队员深入国民党统治区,依靠群众,经过几个月的战斗,迅速扩大了游击区,发展了人民武装力量。12月调任皖西湖东县委组织部长。次年,在渡江战役中,领导支前支队,荣立战功。7月任巢县县委组织部长,此后历任巢县供销社主任、县委副书记等职。
1953年6月,郑重任巢县县委书记。次年,发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特大洪水,他亲临防汛前线指挥抢险。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同群众一道抢险护堤。冬季大雪,他走村串乡,访贫问苦,急救灾民。1956年,调任宣城县委书记。他发动群众造林,绿化山区。1958年6月,当选为安徽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1959年反右倾中,他受到错误批判。1961年9月任芜湖专员公暑党组成员、副专员。
1979年3月,因患癌症在芜湖逝世。
吴绍青
吴绍青(1895~1980),花塘乡上吴村人。3岁丧父,由其舅父抚养,读过私塾和教会中学。民国4年(1915)考入长沙美国人办的湘雅医学院,插班跟读,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工部局传染病医院、芜湖弋矶山医院、南昌医院、重庆中央医院、国立上海医学院任职,历任医师、主任、代理院长、院长、教授、中国防痨协会总干事等职。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结核和呼吸系病杂志副总编辑、中国红十字会分会理事等职。一直任教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中国医科大学),担任附属中山医院肺科主任并兼上海胸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顾问。
吴绍青是我国卓越的肺病专家,中国防痨事业的先驱,一级教授。早年研究血液,20年代撰写的论文收入美国名著《西塞尔内科学)。后专攻肺病学。1951年国外异烟肼刚问世,吴绍青即会同有关方面研制试用,成功后在全国推广。1955年研究耐药性问题时,提出了耐药菌致病力同时降低的论说。1957年论文在国际会议上宣读,得到赞赏。晚年,提出了肺科“疫性大转变时代”到来的预见,认为在肺结核和肺部炎症性病变的发病率得到控制以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将成为突发性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远见卓识的预防性见解。
吴绍青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1952年主编的《实用肺结核病治疗学》一书,曾多次再版。1956年首先在国内开展肺功能测验研究,编著了《肺功能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我国填补了一项空白。1959年又主编了《结核病学》一书,作为高等医学院教材。后又参加国内内科学名著《内科学》和《实用内科学》等书的编撰工作。
吴绍青毕生致力于我国的防痨事业,民国35年从美国回国后,四处奔走,恢复成立中国防疫协会。卡介苗接种一开始在国内很少运用,吴绍青积极加以推广,并进行结核病学调查,用X线设备活动车到工厂、学校给工人、学生进行肺部缩影X线普查,协助成立集体自办疗养室。组织上海市肺内外科医师,利用星期天、假期赴浙江嘉兴讲学,他自己连续三年,寒暑不辍。南京军区解放军第117医院肺科也是在吴绍青的帮助下建立的。
吴绍青对后辈的培养,循循善诱,从不保守。40年来培养出的一批肺科专业人员遍及全国,其中许多人成为专家。他直到临终前的那天上午,还在指导学生翻译国外文献。
1980年3月16日,吴绍青病逝于工作岗位。
沐育满
沐育满(1920~1980),沐集乡皂角树村人,工人出身,初小文化。民国25年(1936)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沐育满参加革命后,随军转战于大别山区、津浦路东、山东、淮北等地,参加涟水、莱芜、渡江等战役。民国30年11月,沐育满随新四军二师在来安县相官集对敌作战时,受伤不下火线,坚守阵地,直到后续部队赶到,击溃敌军。
民国26年至35年,沐育满历任新四军四支队游击队通讯员、排长、连长、营长。民国36年6月,参加华东军政大学学习,同年9月,位新四军南下干部大队代理参谋长,以后任淮南军区二分区警卫营营长、教导大队大队长、营参谋长等职。1955年至1957年,任中国石油公司山西省榆次储油所副主任、榆次市工会主席等职。
1962年4月20日离休返回故里,于1980年2月病故。
周心抚
周心抚(1905~1982),出生于花塘乡周家疃一个农民家庭,曾用名周济平、周景明等。12~21岁时就读于芜湖南峰小学、南京华中公学等教会学校。“五卅”惨案发生,担任校“五卅”惨案后援会委员,募捐支援工人,并由此而认清了教会的真面目,烧毁学校未遂,被迫离校返家。
民国14年(1925)由胡祖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到武汉参加安徽党务干部学校学习。次年7月,到芜湖从事中共地下党的工作,担任中共东门区委书记。10月,回巢县组织青年成立巢县青年革命同志会,目的在于反帝、反封建、反对土豪劣绅,争取自由平等,反对压迫剥削。一个月后,周心抚回芜湖担任中共芜湖市委书记,在中央派任弼时调查安徽情况时,他批评了王兢博的领导错误,被罢免职务,并不准参加党的活动。民国17年冬,周心抚到含山张什一村(今张石村)教书养病,在巢含一带吸收党员,发展党组织。民国19年被任命为巢含县委书记。次年2月,被调为省巡视员,由于省委被破坏,新成立的省工委不接受周心抚。他便与黄革非、任惠群、周鸣畏等组成临时“皖南县书联席会议”,周心抚被推为书记。民国21年,中央处理安徽分裂活动,周心抚受留党察看处分,回家种田,从此与党组织脱离关系。次年冬,被任惠群请到无为仁泉小学教书,一面办新型学校,一面等待机会。民国24年,由于叛徒出卖,遭到逮捕,写了“自首悔过书”、“共同声明”,后被保释出狱。
民国27年夏,周心抚与党取得联系,重新加入党组织,担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二连指导员。民国29年至次年,任无为三、五区区长,先到襄安、开城桥一带,后到湖陇、土桥、牛埠一带,辟游击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民国31年夏,参加巢湖工委会,到桐黄区做争取张绍棠的工作,并建立地下武装巢北大队,发展党组织,担任张疃区区委书记。民国33年回巢南担任新四军七师参议室槐林站主任,做情报工作,并争取过境商旅采购武器弹药。次年随军北上。民国37年又随军南下,担任肥西县县长。建国后,一直从事文教工作,曾任巢湖地区文教科科长、皖北水利干校校长。1952年秋,筹建合肥二中并担任校长。1958年担任安徽省图书馆馆长。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被“劝”退党。1963年平反,任安徽省文史馆副馆长。1982年3月22日病逝。
方原
方原(1914~1982),原名赵方远,歧阳乡唐家嘴人。17岁时,在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经济系肄业。后考取警官高等学校,因不愿充当国民党反动工具,毅然投身革命。民国22年(1933)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中共北平中国大学支部领导,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次年夏,方原在警校毕业,经组织上批准于同年7月间赴香港,任导群中学国文教员。秋间,国民党驻香港特派员王纲勾通导群中学校长强迫方原自首,他坚决拒绝。次年,王纲等继续进行迫害,方原被学校解聘。民国25年束装返里,途中受到国民党特务的暗中监视,抵家数日,即遭国民党巢县县党部逮捕,押送安庆省党部。在狱中,方原受尽折磨,坚贞不屈。民国27年2月,安徽省政府西迁六安时获释。3月,方原到达汉口,由李克农介绍去延安,先后参加抗日军政大学、中央组织部训练班、中央行政人员训练班学习。他与党脱离数年,于民国28年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恢复党籍。同年6月至次年3月,任中央组织部干事、巡视团团员。
抗日战争时期,方原历任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秘书兼民政科长,代理怀远县长、县委常委、皖东北专员公署第一科科长、苏皖边区淮北行政公署主任秘书、淮宝县县长、中共淮宝县委书记、独立团政委等职。他一直坚持在抗日前线,转战于豫皖苏边区和淮北,从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党建政工作。
民国35年,方原任中共华中五分区第四中心县委书记兼淮宝县委书记、四支队政委。当时正值内战开始,国民党军队到处寻衅,在顽军74师全军压境的严重情况下,他仍坚持在淮宝县境内,开展游击斗争。
解放战争中,方原任新四军七师民运部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长、三野七纵队后勤处政治委员、后勤处长以及山东潍坊、兖州、济南军管会军实部长、秘书长、分会主任等职。他参加了淮北、莱芜、南麻、临朐、孟良崮、胶阿等战役。1949年初,中共华东局组织干部1.5万人成立青州总队,方原任参谋长,随军南下渡江,准备接收华东各省、市工作。
民国38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方原随军进入市区,任上海市军管会财经委员会秘书。嗣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华东水产管理局副局长、农业部水产管理局副局长等职。他在兼任上海水产学院院长时,竭尽心力发展水产事业,培育水产干部和专业人才。1953年,方原因所谓包庇反革命分子等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判处徒刑的错误处理。1956年刑满,被分配在安徽白茅岭农场任副场长、科长。1961年12月调上海水产学院任教。
“文化大革命”期间,方原受到张春桥、吴法宪等迫害,于1968年2月被投入监狱,身心受到摧残。1979年3月经公安部复查,给予平反,恢复名誉,恢复工作。1981年3月任上海水产局顾问。同年,又经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查,中共上海市委批准撤销1953年的判决,宣告无罪;经中共上海市委、市纪委和中央纪委批准,撤销原决定,恢复其党籍。
1982年2月,方原因患脑溢血症抢救无效,病逝于上海,骨灰安置在龙华寺革命公墓陈列馆。
茆家宽
茆家宽(1927~1983),方集乡茆中份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年幼时,父母相继病故,他给地主放牛,打长工。民国34年(1945)茆家宽回到茆中份村佃田耕种,虽终岁勤劳,仍难温饱。1949年,巢县全境解放。他参加清涧乡民兵组织,次年任乡民兵中队长。1951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任清涧乡团支部书记。在此期间,西大山一带土匪“九路军”活动猖獗。他接受乡党支部交给的侦察任务,经过深入调查了解,摸清情况,报告县公安局,逮捕了首要分子。
1952年,茆家宽带头在本村组织互助组,次年又在原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山茆农业生产合作社,任社长。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期间,成立清涧农业生产合作社,茆家宽任主任、乡党委委员。他为改变丘陵山地的生产落后面貌,积极从事农田基本建设和兴修水利工作,当年被评为县二等、省三等模范。1956年,路联社并入清涧社,在他规划治理下,粮食增产。1957年,他将原来的33个生产队划为122个生产小队,将原社主任下放任大队长,亲自参加生产,实行包产包工到队,试行田间管理包工到户,严格执行增产归队,减产赔偿政策。还大力兴修水利,先后兴修了大小塘口271口、水沟32道、坝子27道,其中最大的工程是筲箕洼水库,巢云山和北山口两道水沟(各长4华里);水库蓄水量由20亩增加到1000亩,扩大了灌溉面积,保证了粮食增产;当年全社粮食总产量比1956年增产15.9%。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省农业劳动模范,出席省劳模大会。
1958年10月,庙岗人民公社成立,他任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委员,合浦农场党支部书记。
1962年,茆家宽因病住院治疗,次年秋出院,任方集公社九李大队党总支书记。1972年,任方集公社医院院长。1983年病故。
陈其五
陈其五(1914~1984)原名刘毓珩,巢城人,蒙古族。陈其五幼年随从祖父刘原道在家塾攻读经史,稍长受到北伐军的影响,追求新知识。先后在巢县中学、江苏扬州中学高中部学习。民国23年(1934)秋,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学习,不久,被选为清华学生会主席。在此期间不断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和自然科学知识,与校内中共地下党人武衡、黄诚等人接触,倾向进步,成为有影响的学生代表人物。
“九·一八”以后,救亡运动普遍深入,陈其五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任学生救国会副主席。在此前后,加入共产党领导的北平社联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之后,陈其五代表清华、燕京两校学生和其他学生代表一起南下,向国民党政府请愿,与国民党教育部长朱家骅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还在南京、芜湖、武汉等地向各界同胞及武汉大学、省高等院校学生报告“一二·九”运动情况,发表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讲演。民国25年5月间,他返回清华继续参加学运,在中共的领导下向学校当局提出教育改革要求。由于当时环境险恶,陈其五经组织决定为暂避国民党政府缉捕离开北平。离校后,清华大学当局将他和黄诚等数名学生运动领导人布告开除。
民国26年,“七·七”事变时,陈其五在家乡和金戈及其兄弟从事抗日宣传和抗敌后援工作。11月间到武汉与八路军办事处取得了联系,根据叶剑英的意见,被派到山西卫立煌部工作,任秘书和战地工作团主任。陈参加中条山战役后,随卫部退至冯家堡一带休整。次年2月途经延安时,由任天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8年1月,经组织决定离开卫部,由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介绍到彭雪枫部(即后来的新四军四师)工作,2月在皖北亳县观音堂书案店地区正式参军。历任团政治部主任、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四师兼淮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拂晓报》社长兼总编辑等职。
民国34年秋,中共华东局和新四军军部北上江东,中共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在淮南成立,11月间,陈其五调任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民国36年2月,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成立,陈其五任前委委员、政治部宣传部长兼新华社华东前线总分社社长。这一时期,解放战争逐步发展为大兵团作战。陈其五随军转战于苏皖边区,抗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参加过涟水等战役,参加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重点进攻和外线出击,参加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在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中起草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该文于1948年12月27日发表,后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对瓦解国民党军起着重要的宣传作用。
民国38年4月下旬,解放军胜利渡江,陈其五在常、苏、沪等地参加接管工作,曾任上海市军事接管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同年7月起,在担任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和华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的同时,兼任地方工作;历任中共南京市委委员、宣传部长,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党组书记、第一副部长、上海高教科学工作部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1956年起,曾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在此期间,陈其五在上海从事党的宣传、教育、理论、文艺战线上的领导工作。1962年,陈其五在上海主持传达周恩来、陈毅在广州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受到张春桥的追查。1963年,在上海第二次文代会上支持巴金向党交心的发言,遭到左倾路线的迫害,1965年被错误开除党籍,调到江苏农学院任教务处副处长。“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害致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中共上海市委复查,决定给予平反,恢复党籍,恢复名誉。
1981年,陈其五重新工作,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虽然身患癌症,仍然带病工作,1984年9月,他因公出差,途中突然发病去世。
张琼
张琼(1916~1984),原名德梦,夏阁镇张村人。幼年时读私塾二年、小学一年,在圆山学校初中学习一年转入师范班。她在中共圆山地下党的培养教育下积极要求进步,曾多次协助黄育贤(桂蓬)、李默予、舒正海等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民国26年(1937)秋,张琼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巢县抗日干部训练班妇训及生活管理等工作。4月30日巢城沦陷,张琼随舒正海、马忍言等率难民西撤,途中她积极进行宣传活动。6月,张琼任巢县抗联妇女队长。后任巢县、无为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妇女部长,巢南区委书记,巢、无、桐、庐四县妇抗理事长等职,积极组织儿童团、开展抗日锄奸宣传活动。
民国34年秋,新四军北撤,革命斗争非常艰苦,张琼为着革命,忍痛把儿女弃于路旁,自己随军行动。建国后,女儿寻回,男孩终无下落。她在任芜湖救济院副院长时,在收容救济儿童、妇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62年,张琼从北京调任广东省委统战部联络员、广东省农工民主党组织副处长。在任广东省工商联组织科长期间,负责民盟、民革、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的联络工作,宣传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方针。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琼受到冲击,后患糖尿病医治无效,于1984年10月22日在屯溪逝世。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英名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