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学
南宋绍兴年间,知县江在县署的右侧兴建县学,继任者赵登善建成。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初,桂廷用重建,明末大半倾毁。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教谕魏侯聘锐意修举。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以后,多次重修。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县学与县署均遭兵燹毁废,全县生员请以县署旧址改建学宫。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知县蔡家馨劝捐,继之者有知县陈炳、方家藩、盛安等集资兴建,大成殿、大成门、崇圣祠、明伦堂、东西两庑、泮宫,皆次第竣工。
民国以后,迭遭兵乱,墙圮屋漏,少有修葺。所幸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建国前夕,改为县夫子庙小学,今为市立二中所在地。现二中礼堂就是在原大成殿基础上兴建。东西两庑,几经修缮,现作宿舍用。
二、书院
巢县旧有书院三所,即巢湖书院、东山书院和凤仪书院。
巢湖书院,旧为义学。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知县华湘、凃宁先修建,并置田为延师课士之资。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兵燹废毁。邑人将书院并入考棚,一地两用。巢邑无考棚,由来已久,县试则以县试大堂并各科,加以甬道两旁,搭盖席棚,权宜从事,历数百年。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邑人欲建考棚,苦于无资;欲别造书院,又难得其地。适定林寺毁于兵火,基址宏敞,于是全县学界知名人士向知县提出请求,捐募资金建起大堂五楹。东西文场四棚、龙门一道、平时则为讲堂,县试则为锁院。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科举。其后,知县黄绍将书院改设巢县高等小学堂,以书院旧有田租及地方结余款作为办学常年经费。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县府又将其改为官立中学堂,辛亥革命后停办。民国2年复设,为今市第一中学前身。
该院共有租田820亩,每年额租700多石,都是历年官绅及热心办学人士捐助。嘉庆十年进士杨欲仁(字体之)曾任院长,为院门题联一副:
凭山脊以为堂,士品宜从高处立;
藉湖光而作鉴,文风须向上游争。
凤仪书院。建于清代中期,在城南三里许望城岗,遗址已不可寻。
东山书院。在东山下,不知建于何时,其址已不可识。
三、私塾
清末,巢县虽开办有公私立高等、初等小学堂,但班数不多,学额很少,因之,几乎每个大的村庄都有私塾,多者至三、四所。民国时期,学校数量虽逐渐有所增加,但仍不能解决青少年入学难的问题;加之许多家长怀古念旧,不愿让子弟进入学堂,故直至抗战前夕,私塾在全县初等教育中仍占重要地位。
民国19年(1930)《巢县教育概况》第七项“私塾状况”记载:“巢县私塾仍甚发达,曾由县教育局派员调查,全县私塾共计二百八十余所,教授管理各方面,均有纠正整顿之必要;亟应严密督促,大加改进,并由县督学负责随时加以指导。”
此后数年,政府三令五申,限期改良,并提出改良措施。有些私塾,开始废除读经,改教国文课本,并增加珠算、笔算、常识等科。
据民国24年统计:当时全县有私塾345所,其中已改良的128所,未改良的217所;学生6905人,读已改良私塾的2565人、未改良私塾的4340人。在塾师中,受过师范教育的有12人,受过中小学教育的有51人,其余282人,均为旧私塾出身。
经过8年的抗日战争,和3年多时间的解放战争,直至建国初期,遍布四乡的教学点主要仍然是私塾。此后,随着小学数量的逐年增加,私塾随之减少,直至于无。
四、幼儿园
幼儿学校,晚清期间称蒙学院或蒙学堂;民国时称幼稚园;建国后改称幼儿园。入学幼儿年龄一般是5岁,学习时间2~3年。
民国19年,在县立第一女子小学内附设幼稚园1所。园址在孔庙前侧,园长由女小校长尹粹贞兼任。仅1个班,教师1人,学生31人(男8,女23)。
民国27年春,日军攻占巢城,遂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复设幼稚园1所,也只1个班,学生四、五十人,崔家娴、蔡舜英先后任教。
建国后,皖北行署巢湖行政区曾在巢城办过机关托儿所1个,入托幼儿25人,保教工作人员5名。
1952年,县教育部门办起1所幼儿园。最初附设于城北小学。仅1个班,收幼儿30人。第二年单独设立,园址迁至城河街,定名为“巢县卧牛幼儿园”,发展成4个班,入园幼儿增至200人。1954年因遭大水,停办半年。1955年发展到6个班,入园幼儿293人。1956年又发展到8个班,入园幼儿达400人。其时,柘皋镇也办起1所民办幼儿园。
1958年,盲目发展幼儿园、托儿所,当年猛增至515所,1959年减至491所;1960年又增至641所,入园幼儿达2.2013万人,教职工总数1246人。在641所幼儿园、所中,教育部门办的2所(城关1所、幼师附属1所),其他部门办的2所,人民公社办的637所。后者因教养员文化水平低,工资无保证,绝大多数于1960年后相继停办。
“文化大革命”中,幼儿教育遭到破坏。“文革”后期,随着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要求入园的儿童越来越多,公办的1所幼儿园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相继增办了几所属于单位、企业或民众集体的幼儿园。
1980年全县共有幼儿园10所(教育部门1所,其他部门1所,集体办8所),20个班,入园幼儿907人。1981年5月,县成立了“幼儿保教委员会”,幼教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到1985年上学期止,全市共设独立幼儿园19所,幼儿班59班,总计112班,在园幼儿3750人,教职工193人。
1958~1961年,为培养幼教师资,黄麓师范普师班、柘皋初师班、县城幼儿师范,共计招生20个班,学生总数976人。以后20多年中,幼教师资除由黄师正常培训外,办过几期幼师短期培训班。
在教学和设备方面,市中心幼儿园、市委机关幼儿园、柘皋镇幼儿园等几所幼儿园比较正规,其余幼儿园(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简陋。
附:巢湖市中心幼儿园
市中心幼儿园创办于1952年3月,时称“城北小学附设幼儿班”,园址在城北小学内,1个班,入园幼儿30人。
以后,园名变更数次,园址也数度搬迁。1973年迁北大街今址后,规模逐渐扩大,设备得到充实。全园班级数、幼儿数、教职工数发展很快,先后入园受教幼儿总数为1.06万人。
1985年,全园共有10个班,其中大班4班,中、小班各3班;入学幼儿485人。有教职工31人(园长、副园长各1人,教养员22人,保育员5人,职工2人)。
1980年,新建教学楼1幢。全园共有房屋33间,建筑面积926平方米,总面积1620平方米。1984年,该园又平整了操场,安装了自来水管,购置吊扇24台,儿童午睡板100张以及一些大型儿童玩具。
五、小学
清末,境内有几所私立小学堂,一为花山学堂,在今槐林区,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由崔其成创立;一为龙华小学堂,在今黄山区,光绪二十五年由刁叔屏创立;一为新民学堂,在今半汤镇,光绪三十一年由李芳吾创立;一为育英学堂,在今柘皋镇,周监三创立。
改书院为学校始于光绪三十一年四月,时有公立小学1所,私立女子小学1所。三十二年增设公立小学3所、私立小学2所。三十三年增设公立初小8所。三十四年又增设公立小学8所、私立小学6所。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高小为县立中学。至此,全市共有中学1所,公立高等小学又所,公立女小1所,公立初等小学19所,私立初等小学10所。辛亥革命后,上述中、小学一度停办。后相继恢复,并稍有发展,至民国19年(1930),已有县立小学4所,私立小学4所,高小2所,区立初级小学24所,私立初级小学47所。总计公私立各级学校81所,教职员197人,学生3622人。民国23年,经过整顿,校数减少,而在校学生数则有所增加。县立小学7所,私立小学4所,县立初级小学34所,私立初级小学17所,总计62所,在校学生4803人(男3325人、女758人)。抗日战争时期,全境出现三类性质不同的小学,即巢南抗日根据地的小学,国民政府管辖区的小学,日伪盘踞的县城及淮南路沿线的日伪小学。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小学校数及在校学生数,较之战前均有所增加。据民国36年度省教育厅的统计数字,当时全县共有28个乡镇,220个保,计有乡中心国民学校31所,196个班、学生6666人;保国民学校124所,327个班,学生8115人。总计学校155所,班级523个,学生1.4781万人。
在民国时期的38年中,前26年小学数量虽少,办学质量虽差,但还都能按时开学上课,遵章办事;其中有一部分学校,由于主持人热心教育,尚有一定之成绩。后12年,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通货膨胀,民生凋敝,学款空虚,教师月得工薪,不能维持个人最低生活。因此,不少农村小学徒有其名。
民国38年1月,巢县解放。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前,由于战争原因,全县公私立小学曾短时停办。不久,人民政府遵照“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指示,接管了县城和区镇的几所公办小学,并积极鼓励和扶植群众办学。当时全县有公立小学5所,入学儿童342人;民办小学38所,入学儿童954人。遍布四乡的教学点主要是私塾,总计有854所。
1951年土地改革后,广大工农群众要求子女入学的愿望迫切,党和政府采取了免费入学的办法,广泛动员学龄儿童入学。公办小学发展到11所,民办小学发展面更大,增加到188所。到1952年下半年,乡镇民办小学,经费由政府拨给。全县小学数达430所,入学儿童4.16万人,教职工数为2070人,与1950年相比,学校所数增加7.4倍。
1953年,省教育厅以巢县烔炀大高、河滩两学区作重点调查,作为制定全省整顿小学方案的依据(县文教科参加调查)。提出在不减少学龄儿童入学的情况下,学校数减少到330所,教职工数减少到1859人。经过整顿,学校布局比较合理,教学秩序趋向正常,教学质量提高。到1958年,在学校和教师均未增加的条件下,班级数发展到1506班,在校学生增加到6.77万人。
在1957~1958年“反右”斗争中,全县小学教师有365人被划为右派,还有22人交“五人办公室”处理,39人受降级降职处分。小学教育受到严重摧残。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后,受浮夸风影响,曾宣称巢县已基木普及了小学教育。但根据1961年统计,当时在校学生已由1958年的6.77万人减少到4.34万人。1962年,认真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调整学校布局中,撤销小学9所,精减教师736人。1963年,贯彻中央“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创办起耕读小学1378所,学龄儿童入学率由原来的56.2%提高到85%。到1965年,耕小发展到1968所,2014班,教师2013人,学生3.56万人,其中学龄儿童2.74万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耕读小学全部停办。公办小学虽未停课,但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质量不能保证。1967年春,小学下放到大队交贫下中农管委会领导。1971年,小学校数增加到665所,在校学生增加到7.15万人;1975年,校数增加到1037所,学生增加到12.32万人。公办教师不足,由初中、小学毕业生中选拔充任,极少数民办教师甚至仅有小学文化程度。小学教育的盲目发展,致使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粉碎“四人帮”后,根据实际情况,作了适当调整。据1979年统计,全县小学减至467所,在校学生12.63万人。对全市民办教师,通过考试和考核,能胜任的发给合格证书;勉强能教课的继续留用,使其在工作中提高;少数确实不能胜任的则予以辞退(发给一次性补助)。截止1985年,全市共有中心小学56所,一般小学426所,省、地、市厂矿职工小学18所。在3812名专任教师中,中师、高中毕业及高于中师、高中毕业学历的2349人(其中中师毕业的1110人),中师、高中肄业及初师、初中毕业的1312人(其中初师毕业的154人),初师、初中肄业及以下学历的151人。随着师资质量的提高,加之各项政策的落实,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学质量逐年上升。目前,除少数乡、村尚有少数学龄儿童未入学外,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
小学年度基本数字统计表

附1.抗日时期巢南根据地的小学
随着巢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培养革命干部的需求,在槐林、银屏两地先后创办了近十所小学。
张山小学,创立于民国30年,校址在今秀芙乡张家祠堂。第一任校长是张远升。创校时只1个班,学生30余人。后来逐年发展到5个班(五、六年级合班上课),学生167人。
课程有语文、算术、历史、音乐、美术、军事知识等科。教材有临时编写的,有从旧教材中摘编下来的。民国32年下半年开始用皖中行署文教处统一篇印的教材。语文、历史两科教学时,多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军事知识课,除传授武术和一些军体知识外,还经常到野外作侦察、隐蔽、送递情报等项训练。教师和学生中各有1个中共党小组。
学校经费,从银屏区学租内拨给。校长月米200斤,教师120斤。
大岭小学。创办于民国31年,校址在银屏乡大岭村周姓祠堂,共有房屋八、九间。首任校长蒋则天。两个班,学生五、六个人,课程设宣和选用教材与张山小学同,实际上是张小的分部。
学校根据学生家庭条件,酌收学米,最多的交米一石,最少交米三斗,贫户免交。教师工资,每月发米。不足之数,由全村各户捐助。
遇日伪“扫荡”时,分散教学。平时,也派学生轮流站岗、放哨、送情报。校门外远处高地插一竹竿,上系松枝,竹竿一倒即预示发现敌人,师生立即转移。
关河小学。前身是县第六高等小学,校址在海如乡傅家祠堂,后迁到今坝镇乡王家祠堂(有屋数十间,为全县最大祠堂)。校长陈振华,教导主任龙卓云。
该校是一所完全小学。共有6个年级5个班(三、四年级为一复式教学班)。学生多数来自附近村塾或初小,总数约百人。课程与张山小学同,教材以旧国民课本为主,时势政策课由皖中行署文教处编印或教师自己摘编。
学校经费由湖东办事处文教科统一筹集。教师每月领取大米一石多,比当地塾师略高。
民国34年10月,新四军七师北撤,上述各校先后停办。
附2.巢湖市东风路小学
东风路小学是巢湖市规模最大的一所重点小学。校址在巢城东风路西段南侧。1985年有6个年级24个班,学生1700多人,教职员工65人(行政人员7人、教师49人、职工9人)。
该校历史,可以上溯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当时校舍狭窄,设备简陋,教师一、二人,学生二、三十人。清末一度停办,民国初年始改创学堂,首任校长曹华韶。开设2个班,学生50余人,教师3人。民国19年,学校改名为“巢县县立第一女子小学”,开4个单班,学生150余人,教师8人;校长为尹粹贞。同时,附设一幼稚园。民国24年前后,增建土木结构楼房一座,上下共4个教室,开6个班,教师13人。为了满足学生课外活动需要,从路南校园架设一座天桥至路北卧牛山麓,辟一广场,外筑围墙,内备各种运动器具。民国27年巢城沦陷,日本侵略军为推行奴化教育,将学校改为日语小学。开两个班,学生数十人,由日本人任日语教师。以后又改称示范小学。原建天桥,毁于战乱,运动器具,荡然无存。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更名为巢县城中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共开14个班,学生近700人,教职员30人。中级部设在民众教育馆内。次年底,改名中正小学。
建国初,学校直属江淮五专署,开6个班,学生200余人,教师20余人。1949年秋,学校改名巢湖专员公署直属新城小学;并收城南原南口乡中心小学为校分部。1950年,在校本部对面卧牛山脚下新建校舍2幢,4个教室。1951年,城南分部改称新华小学。1953年教育整顿后,定为县重点小学,牛麓小学(原万慈小学)并入,成为一分部,全校扩大到18个班,学生1000多人。次年,县政府以湖滨镇公房与该校交换卧牛山下的4个教室,成立两个分部,学校分成三处:五、六年级设在本部,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各在一个分部。1954年遭大水,三处均被水淹,上学期提前放暑假,下学期集中在一分部上课。1955年,学校将一分部校舍与巢县初中交换教师宿舍,扩大了二分部的面积,二分部改成校本部,而将原来的本部改成分部。暑假期间,拆除部分旧屋,新建平房7间,增加2个教室,全校扩大到21个班,学生1100余人,教职工32人。1957年秋,增加到23个班,学生1200多人。1960年,学校被评为红旗小学,校长张靖到北京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受冲击,教学受干扰。
1966年,拆去学校前面平房,建起两层楼房1幢,上下共12个教室。1975年,又拆去后面平房,建起三层楼房1幢,每层4个教室,共12个教室。1979年,改建了学校大门,用砖铺平了校内场地。1984年,又在城西分部新建二层有8套住房的教师宿舍楼1幢,8户教师于1985年暑假前搬进了新居。该校现有印刷厂1所(1975年初创时与教育局合办,1981年起由学校独自经营)。
该校师资力量较强,历年毕业生升学率较高,课外活动开展得较好。1983年,“五四中队”获全国少先队“快乐中队”荣誉称号。1984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中队,受到共青团中央表扬。1985年7月,“四三中队”的“感谢你,啄木鸟大夫”的主题中队活动,在全国万名“创造杯”竞赛中,获最佳活动奖,再次受到共青团中央表扬。
六、中学
本市中学教育始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原巢县高等小学堂(由巢湖书院改)为中学堂,后因辛亥革命而停办。
民国2年(1913)复创中学堂,校址仍在原巢湖书院,杨味勋任学监(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招生两期,共招4个班,学生100余人;民国3年,因招生来源不足和教育经费支绌而停办。
民国18年,民众倡议复办中学,经过短期筹备,于3月5日成立巢县县立初级中学。此后,虽经八年抗日战争,该校迁至多间,办学一直没有中断。民国36年,开始招收高中班,改名巢县中学。至巢城解放,巢中由最初的4个班、学生100多人、教职工26人,发展到9个班、学生300多人、教职工40人。
抗日战争期间,巢南革命根据地(今高林乡境内)曾办过无为中学1所,有初一、初二、师范各1个班,学生100多人。此外,日伪在县城亦办过初级中学1所,有初一、初二各1个班。抗战胜利后,经过甄别测验,分别并入巢县中学相应年级。
民国36年下半年,天主教会开办私立皖光初级中学1所,校址在巢城北大街天主教堂内,最初招3个班,两个男班,一个女班,合计130多名学生。
建国初,人民政府接管了巢县县立中学和私立皖光初级中学。1949年下学期,在柘皋镇增设民办柘皋初级中学1所,1951年迁至黄山龙华寺,改名黄山初级中学。1953年,皖光、黄山两校合并,改为巢县初级中学,校址在巢城夫子庙。1956年,增设柘皋初级中学。1957年,中学校仍为3所,但高中班由建国初的2个增至10个,在校高中学生由60人增至515人;初中班,由建国初的7个增至37个,在校初中学生由329人增至2221人。
1958年“大跃进”,又在黄山、槐林两区各建初中1所。此外,还建初级农业学校1所(在姥山怀大徐村),小学“戴帽”初中(在小学中办初中班)22处。总共有110班,学生5628人。1959年,又在烔炀、圆山、赵集、银屏、坝镇5处各设初中1所;1960年,又在庙岗、团山、黄麓、中垾、沐集、高林、平顶山7处各设初中1所;并在巢县初中增设高中部,改称巢县第二中学,原巢县中学改称巢县第一中学。由于中等学校发展过多过快,致使教育事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师资和设备跟不上,影响教育质量。自1961年起,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过调整,到1962年全县保留公办中学7所(即一中、二中、柘初、烔初、黄初、圆初、槐初),有高中16班,学生693人;初中62班,学生2821人。保留民办中学2所,学生101人(银屏初中并入圆山初中,赵集初中并入黄山初中,其余学校一律停办)。1963年后,由于贯彻执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普通中学虽未增加,而半农半读的农业中学则大量兴起,到1965年已发展到36所,60个班,学生2048人。
1966年,“文革”开始,各校停课闹革命,及至1969年各级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始次第复课。一中下迁到兆河农场,二中下迁到青苔山农场,柘皋初中一分为六,烔炀初中一分为四,银屏初中一分为四,圆山初中一分为三。原来的农业中学,只保存5所,余均以学校所在公社名改为××公社中学,上普通中学课程。1969年一中、二中迁回城内,合并成巢城中学。1971年9月,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发挥各地办学的积极性,实现农村“上小学不出队,上中学不出社”。自此以后,许多初中改为完中,许多小学戴帽办初中。师资不足,就把原小学、初中的骨干教师层层上拔;同时,还大量吸收了一批民办教师。据当年统计,高中由原来的2所增加到14所,初中由原来的50所(包括农中43所)发展到100所(包括戴帽初中67所),高中在校生增至1474人,初中在校生增至1.01万人。此后数年,无大增减。1976年,中学共61所(高中16所、初中45所),在校学生1.16万人(高中1330人、初中1.03万人),教职工1463人。
普通中学年度基本数字统计表

粉碎“四人帮”后,1979年,教育行政部门贯彻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学校布局,确定初中规模,压缩普通高中,逐步改变中等教育结构。到1985年底止,全市共有完中和高中15所、初中39所,基本上做到每乡1所初中,每区1所完中或高中(五中、银屏高中、青山中学3个学校已改为中等专业学校)。此外,省、地两级在本市办的中学有巢湖师专附属中学、7410厂学校(完中)、巢湖水泥厂学校(完中)、安徽省维尼纶厂学校(完中)、东风石矿学校(初中)、巢湖油泵厂学校(初中)等6所。巢湖市一中于1978年被重新定为省重点中学。巢湖市二中在1978年、1979年间曾一度定为县重点中学。
附1:抗日时期巢南根据地的中学
民国31年初,中共巢南根据地党组织抽调后奕斋、刘芳、姜景、张玉田、胡溪涛、章尚忠、陈亚纯等人筹办根据地中等教育。拨款12万元(当时使用的纸币)和公粮1.8万斤,用于整修校舍和购置教学用品。校址选在无为与巢县交界的高林桥镇附近的蒋家冲,校名为无为中学。
学校于次年3月开学。初创时,仅设初中班,不久即分中学、小学及师范三部。中学部设在蒋家冲,小学及师范部设在丁村。小学为无为中学的附属小学,由中学部教师和部分高年级学生担任小学教师。无为中学首任校长后奕斋。5月,由刘芳继任校长。7月,皖中行署成立,学校更名为皖中各县联立中学。民国32年3月17日,日寇6000多人分9路向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以后大小扫荡不断,学校遭到破坏。鉴于敌伪扫荡频繁,根据地难以找到较安全的村庄办校。7月,区党委决定学校停办,学生就地分配。一部分参军,一部分留地方参加工作,年龄小的动员回家。次年初,皖江区党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又决定复办,改名为皖江联立中学,把校址迁往无为恍城区下庄村的陈家祠堂,校长由皖江行署主任吕惠生兼任。民国34年10月新四军七师北撤,学校停办。
中学部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音乐、体育、武术(即军事常识);小学部开设政治、语文、算术、音乐、体育等科。教材有翻印解放区编的,有教师启编的,大部分仍选用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印的教材。
学校以培养抗日干部为主要教学宗旨,坚持开门办学,经常向学生进行拥政拥军爱民教育,强调要尊重群众,拜群众为师,做人民大众的好学生。讲形势任务,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完全中学及职业中学概况表1985年

附2:巢湖市第一中学
巢湖市第一中学座落在巢城卧牛山东麓,倚山傍湖,风景优美,具有80多年的历史,是全省24所重点中学之一。1985年,全校从初一到高三各4个班,共24个班,学生约1200人,教职员工150多人,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设备比较齐全。建国30多年来,高初中毕业生超过万名。
学校前身为巢湖书院,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又改为中学堂。辛亥革命后,停办一年。民国2年(公元1913年)中学重建,杨味勋任学监,第一年招3个班,招生80余人;次年招1个班,招生20余人,不久,因经费困难,生源不足而停办。
民国18年春,中学恢复,改名为巢县初级中学。3月5日正式上课,此日为校庆日。校长陈灌芜、教务主任张九荪,所聘教师多学有专长,连续几届毕业生多考入省内外高一级名牌学校,首届毕业生11人中有陈其五、叶尚艽二人考入全国闻名的扬州中学。
学校设备因得到县内外一些热心教育的人士赞助而优于附近各县中学。张治中将军捐赠《二十四史》1部,冯玉祥将军捐赠《万有文库》1部,刘子卿(北洋军阀统治时任过财政厅长)捐赠理、化仪器各1套。这些在当时省立中学中亦难多见。
卢沟桥事变前,冯玉祥将军回乡,曾莅校讲演,号召青年投笔从戎,奋起御侮,并书赠对联一副。上联为“教育英才,造福桑梓”,下联为“唤起民众,还我河山”。当时巢中师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爱国活动。致电声援“一二·九”运动,清查日货,惩治汉奸,组织“战时青年工作团”等等。
民国27年4月巢城沦陷后,学校停办一年多。次年9月,学校迁至巢北圆通庵复课。民国29年秋,因日本侵略军骚扰,学校迁徒巢南魏家坝。一年后,复迁回巢北圆通庵。民国31年秋,曾在庐江县县城另设分校,招3个班,学生100余人,至抗战胜利止,计办3期。
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学校迁回城内,校本部、庐江分校和县城日伪初中三部分学生合并为一,因原有校舍悉毁于战争,借夫子庙先行上课。同时,在学校原址重新建校。民国36年秋,增设高中班,改名巢县中学。
1949年巢城解放,政府接管了学校。在短短几年间,先后成立了青年团、学生会、教工会等组织。扩大学校面积4万多平方米,新建了礼堂、科学馆和学生宿舍,增置了图书、仪器,扩充了学校规模(由7个班增至18个班),培养和储备了一批骨干教师,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自1953年起,学校工作转入以教学为中心后,学校提倡“勤、恒、细、严”的学风。所以,尽管受到1957年反右扩大化和“教育革命”中政治活动多、生产劳动多的严重影响,学校4个高三毕业班在1959年的高考中,升学率仍获得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当年10月,校长常曼克出席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会议,受到国务院嘉奖;次年4月,又在学校召开全省教育工作现场会议,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桂林栖到会讲话,并为学校题词。自此以后,为了确保“红旗”,大抓智育,一度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偏向。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师生中开展“大字报、大辩论、大批判、大串联”活动,两派“造反组织”相互对立,争着夺权。直至1968年下半年,工宣队、军宣队相继进驻学校,组成革委会,招生复课。同年12月,学校下迁巢南兆河农场。大部分教职工和6个排(班)学生一同下迁,留2个排(班)年龄小的学生及其任课教师在城内。1969年暑期大水,下迁师生全部迁回。同年冬,与二中合并,改称巢城中学。1971年年底,两校又分开。“文革”十年,教育质量急剧下降。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澄清是非,拨乱反正,学校开始走上恢复和发展的道路。
1978年,学校被重新定为省重点中学。教职员中的冤假错案全部得到平反;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领导力量和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教学质量逐年有所上升。1985年的高考升学率已上升到71%。校容校貌有较大改观。完成大的基建有:4层教学大楼1幢,3层教师宿舍楼1幢,5层校办工厂办公楼1幢和两幢3层讲师住宅楼。图书楼藏书5万多册。理、化、生各科实验仪器,足够全班两人一组分组实验之用。自定为地区开放学校以来,先后有日本、法国、西德等国家代表团4批来校参观。
七、中等专业学校
(一)师范学校
黄麓师范学校
建国前,黄麓师范是境内唯一的中等专业学校。
民国22年,张治中经省教育厅同意在家乡——洪家疃村其原先捐资创办的黄麓小学校基础上,创办了安徽省立黄麓乡村简易师范(简称黄麓乡师)。面向全省招收高小毕业生,修业年限4年,首期招两个班,共100人,为农村培养中、低年级教师,首任校长为许锦帆。
民国24年,经教育界专家梁漱溟介绍,张治中从山东请来杨效椿任校长,学校规模日益扩大,师生达200多人。民国26年冬,京芜失陷后,学校停办。民国35年春,省厅将抗战期间在全椒办的古河师范迁至原黄师旧址,仍称安徽省立黄麓师范学校。同年秋,招新生3个班:2班高师(即中师)、1班简师,连同原古河师范来的4个班,师生共300余人。民国36、37两年,连续招收新生,直至巢县解放时止。从民国36年起,有几名中共地下党员受聘任教,联合进步师生,开展多项活动,学校面貌为之一新。
建国初,黄麓师范仍属省直接管理。1950年后,县内先后办起巢湖师范、巢县初师各1所。1953年夏,黄麓师范迁至合肥,与合肥师范合并;巢师、巢县初师两校,同时合并迁往原黄师校址,仍沿用黄麓师范校名,归芜湖专署管辖。当时,巢湖师范共有6班(中师4班、速成2班),在校学生245人(中师165人、速成80人);巢县初师共有5班(初师4班,速成1班)在校学生253人(初师205人,速成48人)。合并后,共计11班,学生498人。1955年,发展至14班(中师初师各6,轮训班2),学生640人(中师278、初师266、轮训96)。1966年下学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办。1969年,北京外语学院下迁,借黄师校址上课。1970年,外院回京,巢湖专署在其址办“五·七大学”。同年,县革委会决定以青苔山原巢湖农校校址新建巢县师范。1973年春,因“五·七大学”停办,巢县师范迁至黄麓师范旧址,改称黄麓师范,自此迄今,一直属县管辖。1985年,该校设12个班,有学生519名,教职工93人。该校总占地面积82亩,建筑面积9020平方米。50多年来,这所学校先后毕业学生3737人,轮训教师1541人。
附:巢湖师范专科学校
巢湖师范专科学校,座落在巢湖市半汤镇。创于1978年底,1983年初经国务院正式批准,隶属省教育厅。其前身为1977年成立的“安徽师范大学巢湖大专班”。
至1985年,学校已设有中文、英语、数学、物理、电器技术、化学、体育、美术8个专业,学制为2~3年。设有马列主义、教育科学两个教研室,25个教研组,6个实验室,1个图书馆。开设必修课119门,实验课14门。在校学生777人,专任教师131人(内有讲师30人,助教1人,教员100人)。
校内党群机构有:组织部、宣传部、党委办公室、工会、团委;行政机构有:教务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附设机构有:夜大学、附属中学、幼儿园、水泥预制厂、劳动服务公司等。
学校占地面积150亩,校合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有简易体操房1座,篮球场5个,200米田径场1个。图书馆藏书约7万册。
建校至1985年,已为国家培养了1554名毕业生,分配在全省各地中学任教。
(二)专业技术学校
除师范教育以外的中等专业(包括技工)教育,是本市整个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自60年代初起,省、地、县三级曾在境内先后办过一批中专、中技。1960年办的有安徽省卫生学校、安徽省保育护士学校、巢县中级农校、巢县黄麓园艺中学。1965年办的有安徽省巢湖供销商业学校、安徽省巢湖水泥厂水泥工业学校、巢县兆河农垦学校、巢县元山农业技术学校等。上述这些学校,除安徽省卫生学校外,其余各校有的在“文化大革命”中停办,有的则因专业教师缺乏和毕业生分配有困难而停办。
80年代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以来,省、地、市三级兴办的中专、中技学校迅速发展起来。截至1985年止,省、地两级办的学校有安徽省巢湖卫校、安徽省巢湖建筑工程学校、安徽省汽车运输技工学校、巢湖地区商业干部学校、巢湖农校、巢湖地区机械中专班、巢湖财政学校、巢湖行暑技工学校。巢湖市办的有巢湖市卫生学校、巢湖市红旗高级职业学校、巢湖市凤凰山高级职业中学、巢湖市银屏高级职业中学、巢湖市青山高级职业中学、巢湖市黄麓中学附设农技班、黄山中学附设农技班、巢湖市三中附设体育班。
八、业余学校
(一)农民业余学校
建国后,为了帮助工农大众在文化上翻身,对扫盲工作抓得较紧。农民业余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办冬学,以后转为常年民校。
1949年,参加冬学的农民为3000人。1950年增至3.92万人。开设冬师训练班,培训冬师100多人。成立冬学工作领导团,分赴各区检查冬学工作。1951年,成立县,区业余教育委员会和乡文教委员会,大抓冬学,培养冬师400人,参加冬学农民4.95万人。转为常年民校的共107所,学员3400人。1952年,是农民入学的高峰年。共办冬学民校562所,1218班,学员2.18万人(其中读完农民识字课本的有2799人)。烔炀区开速成实验班(用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教学)33班,参加学员909人。实验结果,有752人能识2100个字,摘掉文盲帽子。1953年,由于常年民校逐渐增加,冬学相应减少,据7月份统计,共办冬学199所,416班,学员7967人。西乡办速成识字法实验班18个,学员461人,学习4个半月后,80%的学员摆脱文盲状态,其余由文盲变成半文盲。1954年,整顿常年民校,以恢复和巩固为主,截至4月底,共有民校80所,教学初步走向正规。正常上课的扫盲班439个,学员9560人;高小班28个,学员441人。1955年,在合作化高潮中,农民普遍要求学习文化,各区先后训练文化扫盲骨干2084人,组织回乡中小学师生投入扫盲运动,民师总数达到8228人。1956年上半年,全县共有民校及识字班1041所,1587班,学习小组455个,包教包学送字小组107个,入学农民4.66万人。其中高小61班,学员1052人;初中4班,学员89人。当年未能完成扫盲计划。据1955年统计,全县尚有文盲18.3万人,除当年扫盲毕业2000人外,尚有18.1万人。1957年,参加冬学的3.4万人,坚持常年学习的5770人,扫盲毕业的2925人,冬师1870人。1958年,在“大跃进”影响下,民校增加到2700多所(班),办业余高小班400所左右,还办了各类“红专”学校多所。1959年,在全县小学中,附设(农民)业余小学139所,286班,501个学习小组,入学人数达7655人。1960年,参加业余学习的农民增至15.52万人。高小班在学人数由3.56万人上升至7.02万人。据当年年底统计数字,在全县青壮年文盲半文盲中,已脱盲11.66万人,占总数的82.7%,非文盲数已达91%,荣获无盲县称号。1962年,经过调查核实,不仅青壮年中尚有9.5万多文盲,少年中也尚有大量文盲。实际脱盲数字,1957年前为5312人,1958年后为1242人,合计6554人。1963年,培训冬师1703人,办冬学3884所,入学人数12.18万人,占青壮年总数17.30万人的70.4%。1964年,参加冬学人数13.76万人。办常年民校188所,300个班,学员6125人,教师332人。其中:识字班215班,4455人;高小班68班,1382人;初中班17班,288人。1965年,参加扫盲学习的人为1.48万人;其中参加高小班的4554人,初小班的2599人。“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扫盲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1981年,全县12~40岁中的文盲半文盲数为12.11万人。当年计划扫盲数为1.43万人,实际扫盲数为6547人。业余中、小学入学数292人。1982年,巢湖地区要求所属各县每个区办农民业余技术学校1所,每校先办1班,每班50人,巢县有农村小学437所,每校办扫盲班1班,每班25人。应有1.09万人入学,要求有500人脱盲。1984年,全市办扫盲班385班,入学学生2.44万人,毕业2.10万人,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561人。
(二)工人业余学校
1949年,巢城有各业工人1800人。9月,施桥、南门两码头工人和店员徒工开设3个文化班;此后,轮船码头、西门码头和浴业工人组织了3个班。年底达9个班,参加学习的达171人,有专任教师7人、兼职教师11人。
1950年,柘皋镇成立工人夜校,3个班,学员80余人。1951年,发展到4所18班,学员1160人。巢城工人夜校有12个班,学员673人;妇女夜校9班,学员276人;民校1班,86人;共22班,学员1035人。教师由各中小学抽调。
1952年,巢城、柘皋、烔炀、龟山开办4所夜校,62班,有专兼职教师118人。海员工会单独办2个班,轮流抽调民船工人脱产学习,每期45人。暑期,巢城工校在工人中采取小先生制,“以工教工”、“以教就学”,举办了师训班。当年秋,县开办了速成识字法培训班,巢城工校有30名专职和义务教师参加学习。
全县从1952年11月25日起,开16个速成班(其中脱产两班)。到1958年3月底,脱盲(识500字以上)420人,达到阅读通俗书报和书写简单信件的能力。
1953年,成立机关业余学校1所7个班,学员292人。职工业余学校,上半年4所,44班,学员1523人;下半年减为3所,18班,449人。柘皋镇工人业余学校,从1954年起,设4个普通班,学员140人。
1955年,职工业余学校2所,一在巢城,7班,学员240人,一在柘皋,5班,学员136人。到1956年,职工业余学校增至5所(巢城、柘皋、夏阁、巢城搬运站及柘皋手工生产社各1所),共33班,学员1310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职工教育全面停顿。
1975年,曾在县农机厂、纺织厂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各1所,每所收学员30名,学制1年,一面生产,一面学习。接着又有8个厂矿办起了这类学校。
1979年,职工学校恢复,在巢城开办了初、高中文化补习班,初中级专业技术培训班,工会干部培训班。到1985年底,开办30期,74班,4000多人(次)参加学习,完成“双补”(文化、技术)职工总数50%。近年来,办学重点从文化教育逐步转移到岗位培训,变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办学(即由在职工学校内办,学员限于在职青工,转向基层企业办学,广纳社会青年就学)。
1979年,职工教育正常开展,各企业都组织了读书小组,1985年有541个小组,读书人数5259人。1984年,各单位共推荐123名职工参加市办的“振兴中华读书知识竞赛”,并选拔代表参加地区知识竞赛,获总分第2名。
九、函授电视学校
50年代,在县城创办教师进修学校1所,学员多为小学教师,毕业两期后改为函授学校。
1958年,吸收不及初师、初中毕业水平的小学教师680人分期分批参加函授学习,第一批入学的399人。1963年,函授学校开设8个班,学员338人,专职教师3人。1964年,参加函授的学员增为433人。1965年,为441人(小学教师112人,耕小教师270人,回乡知青59人)。
1980年,复设教师进修学校,有离职进修和业余进修学员959人,专任教师2人,兼任教师23人。又通过考试吸收837名小学教师参加中师函授学习,组织119名中学教师参加安徽师范大学办的物理、化学、中文函授班学习;聘请17名高中教师在中师函授部兼课,分区设立辅导站。1981年,有离职进修的中学教师51人。1982年,有离职进修的中学教师70人,小学教师55人;业余进修(函授)的923人。1983年,离职进修教师增加到250人;业余进修的教师300人。1984年,在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函授学习的小学教师297人。
自1980年起,中央电视大学巢湖分校在巢城设点教学,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均有职工通过考试参加学习。几年来,已有两届毕业生73人。1985年在校学员135人。
1984年下半年成人高等教育考试开始,本市有442人参加考试,单科及格的188人。1985年上半年,有405人参加考试,单科及格的217人;下半年有925人参加考试,单科及格的有686人(参加电大学习和成人高等教育考试中的人都包括一部分中小学教师)。
此外,在农村干部、职工、回乡知识青年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参加农民函授大学学习,仅花集乡就有17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