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医院
(一)综合医院
巢县卫生院建国前为县办卫生院,坐落于巢城样巴街,有医护人员10余名,备有简单医疗器械,设有内、外科室,对外门诊,无病床,不收住院病人。建国后,巢湖专署接收后迁至巢城东河街,改为专区卫生院,对外开诊并接收住院病人。除院本部外,还在北大街开设门诊部及公费医疗门诊部。1952年,因专署撤销而改为巢县卫生院。1958年,巢县卫生院除留6人并入县人民医院外,其余医护人员调往淮北。
巢湖地区人民医院现隶属行署卫生局。其前身系由皖南军区陆军医院和安徽省军区野战医院的1个所于1952年9月合并而成,定名为“安徽省第四康复医院”。院址在肥西县。1954年3月,迁到巢县北郊七里墩。新建6个病区和1个门诊部,有病床300张。设有内科、外科、肺科等,并拥有200maX线诊断仪1台。收治对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志愿军伤病员。1959年,更名为“安徽省立巢湖医院”,隶属省卫生厅,病床增至400张。1969年,更名为“巢湖地区人民医院”。1990年,占地总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8万平方米。设有内科(心血管、消化、内分泌、血液、神经),外科(普外、胸外、脑外、泌尿、肝胆、烧伤),骨科,妇产科,传染病科,儿科,精神病科;并设有麻醉科,手术室,急诊室,针灸室,理疗科等。医技科室有药械科,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功能科,医学摄影室,同位素室等。医技科室用房达3000平方米,行政用房为800平方米。1990年,全院有职工63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58人;开放床位500张,床位使用率为85.4%。全年门、急诊平均15.4万人次,住院8685人次,出院8006人次。
巢湖市人民医院前身系抗美援朝志愿军休养医院,始建于1952年。1954年开始收治休养人员,时有工作人员297人,病床400张,名为“安徽省第三康复医院”,隶属安徽省康复医院管理局。1956年8月,改为“安徽省慢性病医院”,隶属省卫生厅,专收治全省享受公费医疗的慢性病患者,床位减为250张。同年10月,第六康复医院并入。1957年7月,改称“安徽省立第三医院”,恢复原400张床位。1958年,又增加简易病床20张,合计为420张病床,改为综合医院。1984年,改称“巢湖市人民医院”。1990年,建门诊大楼1幢,面积5046平方米。全院总建筑面积达5.7万平方米,有职工50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0人,床位380张,使用率为100%。全年门、急诊人数21.07万人次,住院1.16万人次,出院1.07万人次。该院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含新生儿)、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中医科、传染科、骨科和老干部病房等。
和县人民医院1950年在原县卫生院基础上组建。1958年,医院建立了手术室和放射科,购置1台30maX线诊断仪和万能手术床等设备,设床位40张。1965年,接收芜湖专署下放的床位50张及25名医务人员。1972年建住院楼1幢,面积3129平方米,设病床200张。1986年门诊大楼建成,面积2496平方米。至1990年,占地面积为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5万平方米。有职工24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2人。床位215张,使用率为73.3%。全年门、急诊人数达6.58万人次,住院5639人次,出院5321人次。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传染科,骨科,口腔科,保健科,针灸推拿科,皮肤科,麻醉科,急诊室,手术室以及药剂、放射、检验、病理等科室。并设有心电、心动、A超、B超室、胃镜、脑电图等医技科室。
含山县人民医院前身为民国时期含山县立救济院附设医疗所。1949年11月15日由县人民政府接收,改为含山县人民医院。时有房屋13间,简易病床10张,医护人员7名。1990年,该院占地总面积2.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职工23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5人。病床210张,使用率为56.2%。全年门、急诊人数6.57万人次,住院4776人次,出院4159人次。设有内科,中医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传染科,理疗科及检验室,病理科,放射科,药剂科,心电图室,超声波室等。
无为县人民医院建于1949年,时仅有4名卫生技术人员。1952年设立门诊室、药政室、检验室、妇保室、手术室、调剂室、医护办公室。1962年住院部设内科、外科、传染科、妇产科;门诊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小儿科、中医针灸部。1965年增设放射科。1990年,占地总面积4.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职工364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1名。病床330张,使用率81.1%。全年门、急诊人数11.23万人次。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传染科,保健科,中医科,门诊部,手术室及药械、检验、供应、胃镜、B超、心电、病理、制剂等科室。
庐江县人民医院1950年在县政府门诊所基础上筹建,1954年正式对外开诊。同年,院址由县政府大院迁至马厂巷。1958年更名为“庐江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49名,设内、外两科,能作一般简单手术及孕妇难产处理。1968年,县人民医院与防疫站、保健站、药材公司合并为“庐江县人民卫生防治站”。1971年恢复县人民医院。1990年,占地总面积13.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职工362人,其中医技人员281名。病床270张,使用率97%。全年门、急诊人数14.42万人次,住院8846人次,出院8168人次。设有内科(含呼吸道、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血液等),外科(普外、胸外、泌尿、肝胆、烧伤),骨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此外还另设有观察室、手术室及药剂、检验、放射、理疗、心电、超声波等科室。
(二)专科医院
巢湖地区骨科医院1990年8月建立,隶属巢湖行署卫生局,是全省唯一的伤骨科专科医院。该院融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内设有伤骨科研究所,伤骨科发明协会,北京针灸伤骨科学院巢湖教学医院,巢湖康复资源开发总公司等。开设矫形外科、伤骨科及手术室、放射科、检验科、理疗科、心电图室、整复室、注射室等。床位100张,职工85名。
无为血防医院始建于1983年,是全民所有制血防专科医院,隶属无为县卫生局。1990年占地总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五官科、计划生育指导室,病床40张。
(三)中医院
和县中医院前身系和县历阳镇卫生院,建于1956年。当时有房屋5间,职工20名,其中医生5人。1968年,该院自筹资金2万元,购置了原县人民医院门诊部房屋18间,由小西门迁入新房,人员增至36名,内有医生11人。开设有西医内科、中医科、妇产科、口腔科等。1973年添置了30maX线诊断机1台及简易手术床,建立了手术室,设病床15张。1977至1983年间,自筹资金16万元建成住院楼2幢,总面积840平方米,添置了50ma、200maX线诊断机各1台,万能手术床1台,床位增至60张。1984年改称和县中医院。
庐江中医院建于1983年6月。1990年底,占地总面积为3.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87平方米。全院有职工60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1名(中医药人员27人,占卫技人员总数52.9%)。开放床位40张,使用率达76.8%。全年门、急诊6.75万人次,住院1367人次。设有中医内科、外科、推拿、痔瘘、小儿科、烧伤针灸等科,并设有西医内科、外科、妇产科、泌尿科、骨科、皮肤科、五官科、口腔科及急诊室等。医技有放射、检验、B超、脑电、胃镜、手术室、中西药房等科室。
巢湖市中医院1984年7月经巢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城关医院基础上成立。1990年底,仍处于筹建阶段。对外开诊仅有中医科,未设其他科室,也无病床。但下辖4个门诊所及推拿针灸门诊部,均正常对外开诊。
(四)厂矿医院
安徽省白湖农场医院前身系安徽省地方国营白湖农场卫生所。1956年4月,改称“白湖农场卫生院”。初建时有病床40张。截至1990年,拥有门诊大楼和住院大楼各1幢,科室27个。1967年,购置300maX线诊断机1台,1983年再购同功率X机1台;1986年添购XA—S纤维胃镜,XF—1纤维示教镜及其辅助设备;同年还购置SX—851型超声显像仪1台,救护车1辆。全院职工2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2人。病床200张,使用率为66.1%。全年门、急诊人数1.97万人次,住院1220人次,出院954人次。设有内科,外科,传染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中医科,理疗科,手术室以及检验、放射、病理、药剂、内窥镜、心电图、超声波、供应等科室。
庐江矾矿医院前身系庐江工农矾厂医务室,建于1953年春。1956年公私合营后,医务室与当地一家私人诊所合并,为工人保健所,隶属总厂行政科。1957年时有职工20人。1958年9月,成立庐江矾矿职工医院,隶属矿本部领导。1970年建门诊部,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同时相继建成住院部和行政楼。1971年设病床30张,购置200maX线诊断机1台。设有骨科、五官科及超声波、心电图、理疗、制剂等科室。1973年床位增至40张。1986年,开始筹建拥有32张床位的尘肺疗养院。截至1990年,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全院职工50人,其中医技人员39名。病床60张,使用率为59.8%。全年门、急诊5.22万人次,住院1278人次,出院1038人次。设有内科,外科,妇科,骨科,五官科,理疗科及放射、检验、超声波、制剂、药剂等科室。
巢湖铸造厂医院该院隶属安徽省劳改局第五劳改支队,建于1959年。前身为省建筑厅第二医院,后改为安徽省劳改局中心医院。1964年,改为巢湖铸造厂医院。1990年,有职工7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7人。病床140张,使用率为25.2%。全年门、急诊8.34万人次,住院400人次,出院348人次。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理疗科,心电图室,超声波室,放射科,检验科等。
安徽省维尼纶厂职工医院1970年9月,厂建设指挥部建立了医务室,时仅有护士2人。1971年底,增加1名护士和2名医生,购救护车1辆。1972年10月,医务室更名为医务所,使用房屋面积80平方米,医护人员19名,其中医生11人,护士8人。1976年8月,正式定名为“安徽省维尼纶厂职工医院”,有医护人员39名,定编床位70张,购置200maX线诊断机1台,并于西生活区增设医务室。1982年5月,新建职工医院大楼1幢,建筑面积3730平方米,定编床位70张,实际开放病床100张。1986年又购B超1台。1990年,拥有职工280人,其中医技人员67人。病床100张,使用率14%。全年门、急诊7万人次,住院421人次,出院394人次。
(五)区、乡卫生院
建国前,区内广大农村长期缺医少药,除少数个体亦农亦医或专职个体医生外,基层无卫生医疗组织。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农村逐渐建立区、乡卫生院。1951年,各县采取民办公助相结合的办法,将分散在社会上的中医、西医人员组织起来,建立民办公助卫生所8个,公办卫生所2个。1952年,公办卫生所增加到11个,集体办卫生所1个,联合诊所23个。1953至1957年,全区有城镇联合医院1所,区、乡卫生所68个,公立卫生所80个,联合诊所227个。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在原区、乡卫生所和联合诊所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公社卫生院,基本实现了社社有卫生院。
“文革”期间,全区社队普遍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精神指导下,城镇医疗卫生单位纷纷组织医疗队深入农村,除送医送药外,还大力帮助农村建立新的医疗队伍,开展“一根针,一把草”(即针灸和中草药)的传统医疗运动,兴起了“赤脚医生”热,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长期少医缺药状况。但由于体制不够健全,技术力量不足,1978年12月,国家卫生部、计委、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局等单位,联合颁发《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卫生院暂行条例》,区乡卫生院逐步走上正轨。
1979年,全区开始有计划地、按经济状况、人口分布、地理特点、交通条件、技术力量以及病员流向等情况,经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先后在基层建立了21所中心卫生院;并重点加强区级卫生院的技术力量、医疗设备、房屋等三配套建设。1990年,全区农村卫生院发展到274所;其中,中心卫生院21所,区卫生院22所,乡卫生院231所。设有病床2849张(中心卫生院693张,区卫生院406张,乡卫生院1750张)。床位使用率分别为46.9%,28.5%,25.2%。职工人数3925人,其中医技人员3437人。共计有200maX线诊断机28台;50—100maX线诊断机55台;10—30maX线诊断机56台。手术包204件(其中乙种刀包37件,丙种刀包105件,腹部刀包62件)。高倍显微镜209台,综合手术床94台,冰箱91台,心电图仪36台,A、B型超声诊断仪12台,电动牙科治疗机29台。
此外,全区还设有医疗点2879个,其中村办或群众集体办的345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合办的101个,区乡卫生院设点56个,乡卫生院医生和乡村医生联办的8个,个体医疗点2369个。
(六)疗养院
安徽省半汤疗养院始建于1953年,以理疗、体疗为主。坐落在巢湖市半汤镇。1958年,原设于合肥市的省干部疗养院并入该院,属省管辖。1966年一度下放巢湖地区,1990年隶属省卫生厅管辖。1990年底,占地面积2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核定病床330张。临床科室设有风湿科、皮肤科、伤骨科、心血管科、老年病科、中医科等。医技科室设有物理治疗科、运动医学科、药剂科和门诊部。有职工264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17人,主治医师24人,医师60人。主要收治各种皮肤病、关节病和风湿、类风湿疾病。在全省最先运用大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享有盛誉。
安徽省工人疗养院又名“安徽省职工矿泉理疗医院”,坐落在巢湖市半汤镇。筹建于1957年,1964年12月15日正式接收疗养人员。1990年,占地总面积为8.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有疗养楼5幢,床位600张。拥有国内先进的声、光、电、磁等理疗设备70多台套,已形成以治疗慢性病为主,开展水疗、藤疗、体疗、泥疗、巨针、棒疗、抬压复位等多种综合疗法,对皮肤病、风湿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同时,还综合疗养、休养、旅游等服务于一体,为八方造福。该院所研制的“雷公藤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达95%,获省科技成果奖。
空军巢县医院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南京军区,收治驻皖空军以及其他兵种病员。始建于1965年,1969年建成,坐落在巢湖市半汤镇。1987年4月撤销。
安徽省电力职工疗养院始建于1983年,1986年建成。坐落在巢湖市半汤镇。当年即收治系统内疗养人员46人。1989年1月,经上级批准,增挂“安徽省电力职工康复医院”牌子,隶属安徽省电力工业局。1990年,有职工82人,其中医技人员51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3个病区,实际开放床位120张。
安徽省地质疗养院筹建于1976年,是一所以温泉水疗为主的综合性疗养院。坐落在巢湖市半汤镇。1990年有职工102人,其中医技人员58人;病床150张。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该院收治各种慢性疾病,以温泉水疗为主,同时进行中药藤疗、光疗、电疗、针灸推拿及体疗。对风湿纤维组织炎、肌腱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疼、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症等,疗效均显。此外,也收治一些内脏器官严重衰竭病人。该院系地质系统职工疗养医院,隶属于省地矿局。
此外,在庐江县汤池还建有省、县财政系统及工商系统两所疗养院。
二、医疗队伍
(一)中医
建国前,区内中医人员大都属半农半医或半商半医,散布于全区各县,其中不乏名医高手,如巢县山而山杨妇科名医杨九峰、杨植之,含山县项石坊外科高手李郎中以及李杏林、汤笠夫、祖聘候等。庐江县中医章浒笙对《伤寒论》研究颇有成就,曾著有《诊余随笔》刊行于世;尚有未刊行的《仲景选方比较观》8册存世。
建国后,中医中药再次得到高度重视。1953至1956年,各县均建有中西医联合诊所。1956至1961年,县人民医院及部分区乡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1958年,省卫生厅下发《关于继承老年中医学术经验及中医带徒的紧急通知》,区内各县采取传统带徒及培训等形式,带徒138人。1964年12月,和县召开中医药人员座谈会,鲁治平编写了《濒湖脉学释义》及《和县民间单验方集锦》,全县共献出单、验方121份。巢县卫生局整理了《刘鸣轩医案集》和《杨木斋医案集》。1958年,无为县农村以生产大队为基础办起“互助医疗”。1979年全区2782个生产大队共办2417个合作医疗组织,覆盖全区86%以上的大队。有赤脚医生5256人,其中女性2155人,以“一根针,一把草”(即针灸和中草药)为基础,以防为主,中西结合,肩负起防病治病任务。1977年9月,行署卫生局举办推拿理疗训练班,参训的学员共28人。1980年2月,全区经考试录取中医药人员49人,充实和加强了全区全民所有制医院中医机构。1986年4月,为81名中医药人员评定业务职称。其中中医师18人,中医士33人;中药师6人,中药士24人。
1990年,区内城镇共有中医药人员1055人,分布于各级卫生部门的218人,集体所有制的531人,中医药工商部门的306人。其中具有中医师以上职称的320人,中医士189人,其他7人;中药师以上职称的88人,中药士293人,中药药剂员91人。此外,个体中医药人员13人(中医师2人,中医士11人)。全区设有中医病床187张,属中医院的有107张,属各级综合医院的80张。
(二)西医
西医、西药传入本区较晚,初由外籍传教士传入,也有为数不多的本区人士开业施诊。如无为县的萧铁梅,早在民国10年(1921)即由外地来无城挂牌行医兼售西药。民国16年(1927),庐江县由外籍传教士开办“福音堂”,有一名西医,收治病员。曾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工作的江苏人刘质文,于民国18年(1929)春,来无城开办同仁医院,能施行腹部手术,蜚声该县医坛。同年,肥西人涂泮香在庐江县城开设西药诊所。民国31年,曾在芜湖弋矶山任工役的徐克斋曾一度在庐江县城开设“传爱医院”。民国23年(1934),由巢县城内天主教会创办的“普仁医院”,拥有20—30张病床,可收治住院病人,医护人员共10余人,是当时区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医院。
建国前夕,区内各县都开设有私人西医诊所,医技有所提高,其中巢县的钟文澜,孔光佑、张崇德、方子鳌等人影响较大。但当时诊所规模小,设备简陋。解放时,全区各类西医医务人员仅314人,经过三年恢复时期,医疗队伍日益壮大,1952年,医务人员已达4482人。1965年,医院数已增加到346所。“文革”期间,城镇的医疗单位增长缓慢,至1977年,全区仅留有医疗单位319所,但医务人员,特别是农村医务人员有较大增长。据统计,当年全区医务人员为7104人。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后,医院数有所减少。1990年,全区有各类西医卫生技术人员6856人。
若干年份全区医疗概况一览表

三、保健防疫
(一)保健
职工保健区内煤矿开采均为小窑煤井,设备简陋,尘肺病患者较多。自1972年起,每年都组织有关厂矿对接触矿尘人员进行X光胸透检查。1974年,地区成立了尘肺诊断组。1980年,成立地区职业病诊断组。1988年,进行全国尘肺病流行病学调查,本区尘肺病例总填卡率为100%,全项卡片合格率为99.67%,缺项卡片合格率100%,达到“流调”方案要求,获省卫生厅颁发的“安徽省尘肺流行病调查”全优奖。纺织、机械、化工等部门,在职工保健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同期,全区各类医院在参加“全国医疗照射频度及医疗照射剂量”调查时,查明在1984至1988年期间,全区19个各级各类医院以20台X光机,1台同位素肾图仪,检查漏错率仅为0.24%,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地区防疫站获省防疫站表彰。
为了加强劳动保护,1986年地区卫生局劳动卫生科购置了大气、粉尘采样器及声级仪等监测仪器,进行劳动环境监测,以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妇幼保健1949年前,除巢县、无为两县私人开业的诊所中,配有个别助产人员外,区内无专设妇幼保健机构。1949年,专署卫生科负责妇幼保健工作。1953年后,各县陆续成立妇幼保健站。1975年,成立专区妇幼保健站。1990年,地、县(市)共建妇幼保健机构6所,职工总数110人。同时,各县(市)区、乡卫生院共配有妇幼保健人员338人。全区各县(市)行政村共有女性接生员2043人,女性乡村医生542人。
建国前,由于旧法接生,新生儿死亡率高达69.7‰,其中破伤风即占37.8‰。1949年后,县城及区镇普遍推广新法接生。1955至1958年宣传新法接生高潮期间,5个县共培训接生员(含原产婆)5861人。庐江县还在各乡镇成立了66个接生站、278个接生组。1957年,又在公社内普遍办起产院,进一步促进了新法接生。
1966至1972年,妇幼保健机构一度撤并。1975年后,地、县妇幼保健机构重新恢复,乡村卫生组织也都先后配备了妇幼保健人员。全区各县新法接生率平均达到85%以上。1981年11月,地区妇幼保健所在庐江县城关镇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试点。全镇50岁以下育龄妇女2103人,建立育龄妇女档案1889份,孕产妇联系卡40份,同时建立孕产妇联系卡的发放、使用和回收制度。1983年后,区内各县分别开展了孕妇系统管理工作试点。1990年,全区新法接生率已达97%,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4.4‰,孕产妇死亡率仅为2.4/万。
幼儿保健的重点是各级托儿所和幼儿园。1978年后,地区妇幼保健所配合工会、妇联在东关水泥厂托儿所进行保健试点,实行分毛巾、分杯碗和洗手、洗脸及喉头喷雾、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婴儿学步等措施,并召开了现场会进行推广。1990年底,卫生部门为入托儿童体检34.27万人次。
学生保健建国之初,区内各县完全中学均设有校医室,定期为学生体检,检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1982年,地区在和县一中召开会议,研究执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暂行规定”措施。决定对全区城乡在校学生的视力进行普查。会后,检测了巢县、庐江、无为3县33671名在校学生。庐江县城镇教室平均照度100LX以上占84.5%。低下视力城镇占20.54%,农村占10.01%;男生为13.81%,女生为18.18%。在同一时期,含山县还对学生的龋齿进行了调查,2157人中龋齿率高达55.96%。1985年,庐江县防疫站对在校学生患甲状腺肿大病进行调查,在23.86万人中(7—14岁)甲状腺肿大的4593人,占13.4%。同年,该县还对地氟病进行调查,9589人中患氟斑牙215人,占2.27%。1988年,和县抽样调查学生肠道寄生虫病,取样1021人,患病率9.88%。同期,地区对全区30所城镇中学用水、噪音及三废污染进行调查,符合标准的用水占70%,“三废”污染30%,噪音污染占50%。
(二)防疫
血吸虫病全区均有分布,是全省9个血吸虫病流行区之一。早在民国13年(1924),美国学者福斯特和梅莱勒报告称:安徽的庐州(即今合肥)、巢县等地,均发现血吸虫病患者。民国30年(1941),吴光、许邦宪再次著文,确认本区各地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建国后,专业人员经过多次调查,本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域,东起和县濮陈集,西至庐江县杨柳乡,北自和县绰庙乡,南达长江沿岸。流行区域涉及82个乡、镇,286个自然村。流行区内人口达49万。
自1956年起,各县相继成立血吸虫病防治站,经多年综合防治,到80年代中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各县(市)均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但到1990年,无为、和县又发现新的螺区,面积达11863.6万平方米,已查出血吸虫病患者388人。上述两项指标,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2.9%和2.9%左右。
头癣病1977年10月,省卫生防疫站在含山召开癣病防治工作会议。会后,在全区范围内对此病进行了防治。1977至1984年,查治头癣病患者达30315例,患病率占人口总数6.44‰。头癣病治愈率为99.6%,未发现一例新发病人,已达基本消灭头癣病的标准。
麻疯病建国前,区内麻疯病甚为流行,并一度被视为“不治之症”。1957年11月,庐江县在离城10公里的冶山脚下,利用6间旧房开办麻疯病院,1964年移到黄屯矾宝山。1961年,无为县在打鼓庙洋火山建立麻疯病院,占地11亩。1961至1962年,含山县、和县也先后建麻疯病院。1972年,省下拨给本区各县麻疯病院基建专款16.7万元,用于兴建巢县麻疯病院,并扩建各县的麻疯病院。1974年,地区成立巢湖麻疯病防治技术协作区领导小组,协调全区麻疯病防治工作。办公室设在无为县皮肤病防治站。1982年,地区防疫站开始承担全区麻疯病防治技术指导工作。1985年,地区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麻疯病防治工作和实行“报病奖励”制度的通知》,收效显著。1986年,地区卫生局向所属各县下发了《巢湖地区麻防工作考评标准》,对防治与管理规范化起到了促进作用。至1990年,经积极防治,庐江县已达到基本消灭麻疯病的标准;巢湖市、无为县、含山县、和县已基本得到控制。
血丝虫病1971年11月24至29日,省卫生厅召开了丝虫、钩虫、疟疾、钩端螺旋体“四病”防治会议,对各地区的查治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后,区内各县先后召开了区、公社医院负责人会议。此外,各县还成立了“四病”普查工作队,深入基层进行查治工作。据1972年底统计,庐江县丝虫病血检人数60.45万人,阳性血症3.29万人,阳性率5.44%;和县血检33.76万人,阳性血症1.57万人,阳性率4.65%;含山县血检18.22万人,阳性血症3760人,阳性率为2.06%;无为县血检49.51万人,阳性血症1.85万人,阳性率3.74%;巢县血检49.20万人,阳性血症12.7万人,阳性率4.83%。调查后,对丝虫病人进行治疗,全区血丝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1982年,地区卫生防疫站下发了卫防字(82)003号通知,要求在全区进行抽样调查,每县按东、西、南、北、中布点,抽查5个行政村,血检5000人份。在抽检的3320人中,阳性血症由1972年的5.66%下降到0.82%。1987至1989年,分别对和县、含山、巢湖等县(市)划层选点,按总人口10%进行调查,做到整、群配合抽样,共抽查17.74万人,检出微丝蚴血症308人,阳性率小于1%。
疟疾建国前疟疾不仅发病普遍,且死亡率高。建国后曾一度徘徊在对症治疗阶段,成效不显著。
到1972年,预防工作才全面展开。当年全区发病率为8.5%,农村普遍高于城市。1974年,根据中央卫生部倡议,由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组织省联防,采取“两根治,一预防”和防蚊、灭蚊综合措施,从1974年起,历时10年,在5省范围内采取大面积防治,全区发病率降至1.31%。1983年,和县绰庙乡大包村恶性疟疾呈暴发式流行,连续3年时有发生。为了摸清传染媒介,省防疫站疟丝科和地区防疫站地方病科于1985年在绰庙乡进行蚊媒调查,基本摸清发病原因。经过有效防治,1986至1990年,恶性疟疾未再发生。
天花民国时期,天花为区内常见传染病之一。当时,唯一防治方法是人工接种天花疫苗,方法落后,危险性大。30年代时,开始接种牛痘,但不普遍。广大农村“插红苗”(即人工感染天花)仍极流行。
1951年,全区发现天花693例,死亡55人。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开始接种牛痘工作。至1952年,仅发现12例,死亡1人。此后,区内各县普遍接种牛痘预防。至1980年,接种人数达488.5万人。1980年后基本绝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此病为本区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1951至1960年,全区发病人数为4606人,死亡307人,死亡率为6.67%。1961至1970年,发病人数为4.26万人,死亡率降至5.3%。1971至1980年,发病为4.34万人,死亡率为3.6%。80年代后,由于加强了预测预报工作,并及时注射预防疫苗。1981至1990年,发病人数仅为3569人;其中1990年流脑发病率仅为1.18/10万。
流行性乙型脑炎此病简称“乙脑”,与流脑同为急性传染病,尤其对儿童威胁更甚。全区1951至1960年,发病335人,占总人口的1.19/10万,死亡64人,死亡率为19.1%;1961至1971年,发病人数猛增到3894人,占总人口14.46/10万;死亡247人,死亡率6.3%。经过积极防治,1981年以后,发病率才逐渐下降。1989年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53/10万。1990年又有所回升。
副霍乱、霍乱副霍乱于1980年首次传入无为县。1983年,无为县发病145人,含山县发病59人,和县22人。1981至1990年,全区共发病357人,死亡6人。1981年8月25日,巢县黄山区团山乡傅冲村先后发现14例,健康带菌者7例。县、区、乡政府和卫生、公安、商业等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封锁疫区防治。1983年8月30日,巢县发现副霍乱病人55例,健康带菌者12例。此次疫点分布范围广,达34个自然村及5个驻巢厂矿单位,总计疫点48个,阳性水源8处。有关部门采取“早、小、严、实”的防治措施,并同时采取管水、管饮食、管粪便和消灭蚊蝇“三管一灭”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流行。
白喉1951至1960年,全区发病人数为1508人,发病率占总人口的5.34/10万;死亡305人,死亡率为20.2%。1961至1970年,全区白喉发病人数为617人,占人口总数2.29/10万;死亡64人,死亡率为10.4%。1971至1980年,全区发病人数为3545人,其中无为县发病人数1509人,占全区发病总数的42.6%;庐江县发病人数为1619人,占全区发病总数45.7%。无为、庐江两县组织人员认真进行白喉类霉素接种,1973至1980年期间,庐江县共接种80.25万人份,无为县接种102.75万人份,发病率也逐年下降。1980年,庐江县发病率为0.69/10万,1986年降至0.19/10万,1986年以后,无一例白喉患者。1990年,无为县的白喉发病率仅为0.24/10万。
百日咳1951至1960年,全区百日咳发病人数为1.43万人,发病率为50.57/10万;1961至1970年,为3.35万人,发病率为124.37/10万;1971至1980年,发病人数13.49万人,发病率为373.02/10万。1980年后,使用“百破混合制剂”接种预防,百日咳发病率逐年下降。1984年,发病率为74.14/10万,1990年降为5.61/10万。
麻疹麻疹是本区幼儿主要传染病之一。1951至1960年,发病人数为7.22万人,死亡2116人,死亡率为2.93%。1961至1970年,发病人数为8.30万人,死亡468人,死亡率为0.50%。1971至1980年,是建国后全区发病率最高年份,发病人数达23.01万人,发病率为636.35/10万。由于防治措施得当,死亡人数仅为576人,死亡率仅占0.25%。经过多年积极治疗和预防,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0年降至2.03/10万。
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1951至1960年,全区发病38人,发病率为0.13/10万;1961至1970年,发病137人,发病率为0.51/10万;1971至1980年,发病495人,发病率为1.36/10万。80年代后,大力推行脊灰疫苗及脊髓灰质炎预防糖丸等药物防治,发病率迅速下降。1981至1990年,全区发病仅为100人,发病率为0.27/10万。
四、药政管理
1978年9月,地区卫生局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品管理条例》,批准区内78家医疗单位使用麻醉品。
1989年5月,巢湖地区医药公司经省医药局的批准,作为三级麻醉品供应点,负责全区麻醉品供应工作。
1984年,根据中央卫生部“查处18种伪劣中药”的部署,本区查出8种。1985年7月,在区内医疗单位和医药部门查出由福建晋江制造的11种假药,当众销毁。同年9月,行署卫生局配合省卫生厅对无为制药厂、巢湖制药厂等企业,按卫生部颁布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许可证”验收核发工作。并对全区23家医院附设的制剂室进行整顿验收。取缔了15家医院制剂室的制剂资格,对符合条件的8家县以上医院、中医院制剂室,颁发了“制剂许可证”。10月,对区内各医疗单位及医药部门进行检查,查出价值相当于2.5万余元的过期和淘汰药品。1987年6月,在全区城、乡药品大检查中,查出不可供药用的品种240余种,价值2.5万余元。同年12月和1990年,先后两次组织药品监督员对全区15家药品批发企业和72家药品零售商店按照标准验收发放了“药品经营许可证”。
70年代初,本区无药检机构,无为制药厂和巢湖制药厂生产的产品由芜湖市和省药检所代检。1979年,经省计委批准,建立了巢湖地区药品检验所,担负全区的药品生产、经营、医院制剂以及药品市场等方面的检测。
1971—1990年全区急性传染病发病率统计表
上一篇:第一节 体育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