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校教育
(一)书院、私塾
书院本区开设最早的书院,是宋创办的无为县“芝山书院”,院址在今无为县城紫芝山。宋以后,各县又陆续兴建一些书院。清雍正年间,区内各县普遍创办书院。
全区书院设置表

私塾汉代首创,称“门馆”、“坐馆”、“东馆”,称塾师为“先生”。明、清已广布民间。民国24年(1935)《安徽教育要览》记载:无为县有私塾385所,塾师323名;巢县有私塾385所,塾师282名;庐江县有私塾365所,塾师283名;和县有私塾125所,塾师92名;含山县有私塾162所,塾师131名。建国初期,从1950年春至1952年秋,对私塾进行改造,大部分并入公办小学,多数塾师转为公办教师。
(二)幼儿园
本世纪20年代初,和县于百福寺内设幼稚园,附属于县中心小学,开本区幼儿教育之先河。民国17年(1928)前后,无为县城3所小学增开幼稚园。民国19年,巢县、含山县开办幼稚园。含山县共办3所幼稚园,分别设在县立第一实验小学、县立赵城垅初级小学、私立戴氏求实小学内。
民国27年春,日军侵占本区后,和县、含山、巢县三县幼稚园被迫停办。无为沦陷期间,民国县政府迁至鹤毛河时,曾开办过1所幼稚园,专门接纳国民党官员子女入园。抗日战争胜利后,巢县、和县各恢复1所幼稚园,直到解放时止。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幼儿教育十分重视。1950年2月,和县县政府接收王惠如私立幼儿园,并在城区小学附设幼儿园。同年,皖北区巢湖专员公署开办机关幼儿园,入园幼儿25名。同年秋季,含山县环峰、运漕两所小学增设幼儿班。1952年巢县县政府从柘皋迁回巢城,在城北小学内开设幼儿园。同年,无为县在县城和襄安镇各建1所幼儿园。和县乌江、姥桥两镇小学也开设幼儿班。该年全区共有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1887名。1955年,庐江县在庐江公园创办县幼儿园,开大班及中班,招收适龄儿童150人。1956年,本区第一所民办幼儿园在巢县柘皋镇创立。1957年,全区共有10所幼儿园,计31个班,入园幼儿1317人。
1958至1960年,区内幼儿教育一度发展到2590个班,入园幼儿达7.85万人。终因师资、校舍、经费不足,多数于1961年相继停办,各县仅保留了少数建园较早、条件较好的县城和大集镇办的幼儿园。“文革”后期,又再兴“红儿班”热,终因条件限制又相继停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区幼儿教育获得新生。1980年后,全区各县成立了幼儿保教委员会。区内有幼儿园41所,附设在小学内的幼儿班有143个,共484个班级,在园幼儿达1.54万名。为了发展幼教事业,经省政府批准,1986年和县师范改为幼儿师范,每年向全区幼儿园输送100多名教师。巢湖市和各县城幼儿园都建起教学大楼,更新教学设备,增添活动场地,配备生活卫生用具,并根据幼儿教育大纲开设汉语拼音、语言、计算、音乐游戏、手工劳动和体操等课目,按照全国统编教材教学,使幼儿教学走向正规化。农村幼儿教育一般采取在小学里附设学前班的形式,发展速度较快。1990年,全区共有幼儿园208所,在园幼儿19769人。全区达到区镇、街道有幼儿园,乡村中心小学有学前班,形成布局合理的幼儿教育网。
附:巢湖市中心幼儿园
位于巢湖市团结路。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城北小学附设幼儿班”,翌年单独设园,迁至城河街,更名为“巢县卧牛幼儿园”,有4个班,入园幼儿200人。1956年发展到8个班,入园幼儿800人。此后,先后更名“巢县幼师附设幼儿园”、“巢县实验幼儿园”、“巢县幼儿园”,1984年定名为“巢湖市中心幼儿园”。
1980年兴建两层教学楼一座。1989年又兴建三层办公、教学楼一幢,教职工36人。1990年占地面积1620平方米,建筑面积926平方米,有大班5个,中班6个,在园幼儿750人。建园至1990年,累计入园受教幼儿1.36万人。
(三)小学
在“洋务运动”影响下,清末,巢县开办三四所私立小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书院为新式学堂,区内各县陆续成立公办和私立的初等、高等小学堂多所。宣统年间,全区有小学堂60余所。民国以后,小学教育逐渐发展。民国19年(1930)全区有公、私立初、高等小学250所左右,学生1.71万人。但由于战乱和经费不足,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不少学校时办时停,教育质量不稳。至解放前夕,全区仅有小学400多所,且多已停办,私塾在全区初等教育中仍占相当大比重。
1949年初,各县人民政府接管原有的公立小学,鼓励开办民办和私立小学,并逐步改造私塾。原有的400多所小学至秋季全部复课。1951年,各县相继建立辅导区(即中心小学),加强对民办、私立小学的指导和对私塾的辅导、改造,使私塾逐渐变成民办小学。1952年,各地对民办小学和私塾实行调整,由国家接管或合并撤销。能胜任教师的民师和私塾先生转为公办教师,至此,小学教育全部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同年底,全区小学发展到1590所,在校学生达14.19万人,与1949年相比,小学校数增加了近4倍。
1953年,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根据政务院提出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定前进”的方针,各县制定和改进小学教育规划,着重调整布局,提高教学质量。1954年,区内5县均受水灾,广大师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坚持灾区教育。灾后恢复和修建校舍的工作亦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全部完成。1956年,区内贯彻执行教育部提出的“加速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小学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1957年,全区小学1545所,在校学生23.78万人,教职工8239人(其中民办512人)。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小学教育大为发展。有学校2262所,是1957年的1.46倍;学生36.82万人,是1957年的1.55倍;教职工8804人,是1957年的1.07倍。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全区小学减为1338所,在校学生14.88万人,比1958年在校生减少近50%。教职工7013人(其中民师246人),为1958年教职工总数的80%。
1964年,全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耕读小学如雨后春笋,学生半耕半读,教师半耕半教,国家对耕读小学教师实行定额补助,社队按中上劳力给予记工报酬。1965年,全区原有小学加上耕读小学计1.04万所,是1962年的7.8倍;在校小学生37.18万人,是1962年的2.5倍;教职工1.59万人(其中民办8213人),是1962年的2.27倍。
1966年秋,城里小学一度停课,1968年开始复课。农村小学则下放到大队办。1974年,农村小学全部改由贫下中农组成的学校委员会管理,改变了学校的管理体制。
1978年秋,开始使用全国统编小学教材,各年级增设思想品德课,执行《全日制小学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学校教学工作进一步走上正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取消小学“戴帽”初中班,充实了小学师资力量,同时对民师进行考核,不能胜任的予以辞退。学校恢复了备课、考试、学籍管理等规章制度,重新建立公社中心小学,并确定一批重点小学。1980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决定》,各县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普教规划。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制度改革的决定》公布后,区内各县(市)、区、乡又层层制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巢湖市于1985年,和县、含山于1990年先后完成了普及初等教育任务,并经省验收合格。无为县、庐江县1990年也达到了普及初等教育“四率”(乡村干部包入学率、普及率,学校校长、教师包巩固率、毕业率)的要求;巢湖市花塘乡,无为县江坝乡、羊山乡,和县濮陈乡,含山县张公乡,庐江县牛首乡还获得了省“基础教育先进乡”的称号。1990年,全区有小学2435所,在校学生44.3万人,教职工1.995万人,其中民办教职工1.0059万人。
附:东风路小学、环峰小学简介
巢湖市东风路小学
东风路小学位于巢湖市东风路西段。1990年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23人,二级教师12人,三级教师11人。6个年级26个班,学生1795人。
该校前身是巢县新城小学,约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末曾一度停办。民国初年改办学堂。民国19年,定名“巢县县立第一女子小学”。民国27年4月巢城沦陷,日寇为推行奴化教育,将该校改为日语小学。民国35年底改为“巢县中正小学”,1949年秋,改名为“巢湖专员公署直属新城小学”。1951年该校划归巢县领导,命名“巢县新城小学”。1953年被确定为县重点小学。1960年学校派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83年,该校“五四中队”获全国少先队“快乐中队”荣誉称号;1984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中队,受到共青团中央表扬。1985年该校“四三中队”开展的“感谢您,啄木鸟大夫”主题中队活动,在全国“创造杯”竞赛中,获最佳活动奖,再次受到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含山县环峰小学
环峰小学位于含山县城北门横街,面积2.3万平方米。1990年有6个年级29个教学班,学生1647人,教职工7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26人。
该校创办于光绪三十年(1904),时名为“斌农学堂”(官办),后几易校名。民国25年(1936)始定校名“含山县立环峰小学”。日军侵占含城时停办,抗战胜利后复课。1949年含城解放,定名为“含山县环峰小学”。“文革”期间,一度改名为“含山县印刷厂小学”、“含山县东方红小学”。
从1963年起,该校被确定为地区重点小学。80年代在推广普通话活动中,获省“汉语言文学”奖并金杯1只。1983年获省“体育优秀奖”。1986年被评为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
1969年该校开办塑料工厂,1990年厂有吹塑、注塑和热合三大车间,产品几十种,年产值40万元左右。1988年被国家教委、计委、劳动部和财政部四家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集体”。
(四)中学
区内创办最早的中学是和县中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和阳书院改为官立和州中学堂(初中),民国28年改为完全中学。其次是庐江中学,光绪三十年(1904)由旧试院改为庐江中学堂(初中),民国33年(1944)改为“完中”。再次为巢县中学,宣统三年(1911)由高小学堂改为中学堂(初中),民国36年(1947)秋,改为“完中”。无为中学创办于民国14年(1925),先为初中,民国35年(1946)改为“完中”。含山县于民国32年创办县立初中,民国35年(1946),省立十三中学迁至含山县,改成含山中学(完中)。解放前夕,区内仅存巢县中学、庐江中学、无为中学3所完中,另有初中5所。解放后,中学逐步恢复,1949年底,区内有巢县中学及私立皖光初中、和县初中(1949年春,民办的绰庙集初中并入和县初中)及私立新生中学(初中)、含山县立初中、无为中学及私立力群补习班、庐江中学及新民初中(由私立四维初中更名)。另外,巢县在柘皋镇增设民办初中1所。其时,全区共有中学9所,其中完中3所,初中6所。在校学生1808人,教职工145人。1952年,除无为县力群补习班外,其余私立中学皆转为公办。和县初中改为完中;庐江县新民初中迁至矾山镇,更名为庐江初中;巢县将皖光初中与黄山初中合并,改名为巢县初中。同年底,全区有完中4所、初中4所,学生4829人,是1949年中学生数的2.67倍;教职工403人,是1949年的2.77倍。
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1956年新办了巢县柘皋初中,无为县县城初中,庐江县汤池初中;1957年又新办无为县襄安初中,和县功剩桥初中。同年底,全区有完中4所、初中9所,学生8934人,教职员工649人。1958年,全日制中学、半工半读学校及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均有发展,当年办农业中学83所。1959年,巢县中学取得高考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的好成绩,并派代表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国务院嘉奖。1960年,区内中学增加到36所(完中7所),是1957年的2.76倍;在校高、初中生2.35万人,是1957年2.63倍;教职员1776人,是1957年的2.74倍。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至1962年,普通中学调整为34所,在校生1.24万人,教职工1532人。农业中学则大起大落,1962年全区仅存农中5所。1964年以后,贯彻中共中央“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指示,农业中学又有大发展,1965年,全区计有农中147所,在校学生6399人,教职工500人。
1966年,中学下放到区社管理。区内中学由1965年的36所(完中6所)增加到259所(完中12所),在校生由1965年的1.44万人增加到2.54万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各校停课“闹革命”,教学秩序大乱。1968年后,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逐步“复课闹革命”。1969年,巢县一中迁到兆河农场;和县中学迁到石杨,改名“和县石杨中学”,在绰庙、善厚开了两个教学点;含山中学一分为四,原校仅留四个教学班,改称“含山县农机厂中学”,将其余教师、学生下放到三官、九连、包山等公社办学;无为中学在城内停办,除在尚礼公社丁万村办分校外,大部分教师下放到汤沟、石涧、檀树、风河等初中任教。1971年,为了实现“读高中不出公社,读初中不出大队”的要求,各地又大办初中、高中。1972年,全区有完中66所,初中123所,在校生6.14万人(高中生1万多人,初中生5.14万人)。但普遍存在无教材,无教学计划,教学质量很低等问题。
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后,全区教育事业有较快发展。1978年,巢县一中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庐江中学、和县一中、无为中学、含山中学、巢县二中被列为地区重点中学。同时大力进行初中布局调整。1984年,全区基本上做到每乡有1所初中,每区有1所完中(或高中)。同年,庐江中学被列为省重点中学。1990年全区有完中(含厂矿中学)51所,其中六年制中学49所,五年制中学2所,在校高中生2.58万人;初中251所(其中小学附设初中班28所),在校初中生14.38万人。
自1982年起,逐步调整和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新办和改办了一批职业中学,至1990年,有9所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有8所普通初中升格为职业高中。
附:巢湖市一中、庐江中学简介
巢湖市第一中学
巢湖一中是省属重点中学,坐落在巢湖市区卧牛山东麓,占地约5.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校内有教学楼、实验楼、电教馆、图书馆、礼堂、教师宿舍楼、微机室和语音室等,有24个班级,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156人,教师102人(其中特级4人、高级35人、一级52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1%。
巢湖一中前身是明代建立的“巢湖书院”。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高等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改为中学堂。后因战乱一度停办。民国18年(1929)复校后,改为初级中学,民国36年(1947)增设高中部,定名“巢县中学”。建国后,曾三易校名,1984年,巢县改为地辖市后,始用今名。
30年代,学校曾多次得到爱国将领张治中、冯玉祥的赞助和扶持。张治中将军曾两度推荐留日学生、著名教育家陈灌芜出任校长,并捐赠《二十四史》一部,钢琴一台;冯玉祥将军曾赠《万有文库》一部。民国25年(1936),冯玉祥亲临学校作抗日动员演说,号召青年“投笔从戎,奋起御侮”;并手书“教育英才,造福桑梓;唤起民众,还我河山”条幅相赠。这一时期,学校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李克农上将,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其五,原西藏军区副司令员邹鸿鸣,原南京军区二炮政委冯村,著名教育家刘乃敬(留美硕士)、刘乃诚(留英博士)兄弟,建国前首任省立安徽大学校长杨亮功,国际著名水利专家加籍华人吴朝玉博士等,都曾就读于此。
建国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各类人才培养,培养了初、高中毕业生1万多人,其中考入高等学校3000多人。1959年,学校被定为省重点中学。同年高考成绩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该校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荣获国务院嘉奖和邓小平题写的“先进单位”奖状。“文革”中,学校损失严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逐渐恢复元气,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0多年间,该校学生参加省和全国各学科竞赛,先后有60余人次获奖。1981年,学生汪晓红高考成绩居全省理科第一;学生陈瀚洋、陈晓阳、李蕊茹同胞三兄妹先后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日本“电视工作者同盟”为此专程来校摄制电视片,并在日本电视台播放。初中学生“小画家”岳阳7幅作品分别参加日本、捷克、波兰、希腊、西班牙、津巴布韦6国展览,受到广泛赞誉。在体育、卫生、绿化、勤工俭学等方面,先后被省、地、市各级授予先进单位称号。1986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
学校教学设备齐全,拥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共5个;语言、电教、微机室各1个;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教师资料室、学生阅览室有期刊300余种。
学校附设教学仪器厂。1990年生产各类教学仪器42种,远销全国27个省市,年产值为155万多元,利润近20万元,每年为学校提供一部分资金,大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
庐江中学
庐江中学位于县城文昌路太平街。占地6.67万平方米,校舍749间,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
庐江中学前身系庐江中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民国12年更名为“庐江县立初级中学”。民国33年(1944)秋增设高中班,改为“庐江县立中学”。1953年10月更名为“安徽省庐江中学”。1978年定为巢湖地区重点中学。1979年5月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同年12月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嘉奖。198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重点中学。自1978至1990年,该校为高等院校输送1292人。在该校毕业生中,有87人攻读博士学位,254人攻读硕士学位,有90余人出国留学。
1990年有24个教学班(高中14个班),学生1234人,教职工188人,其中教师99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5.1%,有高级教师28人,一级教师50人,教学设备比较齐全,有1471平方米实验楼一幢,内设语音室、微机室、理化实验室。图书室藏有中外文图书两万多册。还有校办农场和工厂,为学生参加劳动锻炼提供基地。
(五)中等专业学校
中等师范学校民国10年(1921)和县成立国语讲习所,利用暑假对本县小学语文教员进行培训。民国19年(1930),无为中学办师资养成所。
民国22年,张治中先生在家乡洪疃村办的“安徽省立黄麓乡村简易师范”(简称“黄麓乡师”),为区内开办最早的正规师范学校,时有师生200多人。民国33年(1944)春,庐江县创办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同年,无为县、和县创办简易师范学校。
1949年1月,皖西四专署接管“黄麓乡师”,同年9月皖北行署决定将学校改名为“安徽省皖北黄麓师范”。1951年2月,经无为县政府批准创建无为乡村师范,校址在现在的无为一中;同年8月,和县县政府在和县中学内附设两个初级师范班,1952年秋,正式建立“和县初级师范学校”;同年,含山县在含城办了1所一年制含山乡村师范(1952年并入和县师范)。1952年,庐江县兴办庐江初级师范学校(翌年并入无为初级师范)。1953年,黄麓师范迁往合肥,成立合肥师范,同时,将巢湖师范、巢县初级师范合并迁至黄麓,成立“安徽省黄麓师范”。1954年秋,和县初级师范学校撤销,学生并入和县初级中学附设师范部,1956年复建,直至1962年停办。1958年1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将“安徽省无为初级师范”更名为“安徽省无为师范学校”。同年,庐江县筹建庐江师范,至1962年并入舒城师范。
“文化大革命”期间,师范教育一度停办。从1970年起,各县的中等师范陆续招收推荐的新生。同年,巢县革委会决定在青苔山原巢湖农村师范校址新建巢县师范,1973年春迁至“黄师”旧址后,改称“巢县黄麓师范”;庐江县以泉水中学为基础,建立庐江师范;1971年5月,和县于岚龙山“五·七”大学内设两个师训班;1972年,含山县在含山“五·七”大学内开设师范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等师范教育在区内得到稳步发展,巢湖市黄麓师范和无为师范均被列入省重点师范。黄麓师范还被定为省实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试点学校。1986年,和县师范学校改为和县幼儿师范学校。1989年秋,庐江师范和含山师范均改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附:黄麓师范、无为师范简介
黄麓师范学校
黄麓师范是著名的爱国将领张治中于民国18年(1929)春捐资创办的,为区内创办较早的1所中等专业学校。原为小学,名“黄麓学校”,坐落在巢湖市黄麓区洪家疃。民国22年夏,新建师范部,名为“安徽省立黄麓乡村简易师范”。民国24年,张治中从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请来杨效椿任校长。民国27年春,由于日军侵占巢县,黄麓师范被迫停办。
民国35年(1946)春,古河师范迁至巢县黄麓,命名为“安徽省立黄麓师范”。1949年1月,皖西四专署接管学校。同年9月,改校名为“安徽省皖北黄麓师范”。1953年,迁合肥,成立合肥师范。同时将巢湖师范、巢县初级师范合并成立“安徽省黄麓师范”。“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一度停办。1973年春,巢县师范由青苔山迁至“黄师”原址,改称“巢县黄麓师范”。1984年,改为“巢湖市黄麓师范”。
黄麓师范有着光荣的优良传统。建校之初,张治中亲任名誉校长,手书“敬、勇、诚、毅”四字校训(敬以待人,勇以行义,诚以存心,毅以立志)。30年代中期,陶行知举荐他最器重的学生马侣贤来校任职,积极宣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推行“小先生制”,在方圆几十里内,敷设了一个以“农村学校”为中心的农村教育网。梁漱溟亦题词勉励师生“教育不改造不得完成,社会不改造则教育目的亦落空”。一些进步教师和学生开展了“到农村去,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活动,还组织了一些秘密团体,如抗日救亡宣传队,辗转两千里到长沙,沿途宣传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一批进步教师和中共地下党员先后到“黄师”工作,他们利用公开合法身份在校内组织秘密读书会,传播进步思想。在农村小学建立活动中心,还在洪家疃村设立党的地下交通站,负责护送从宁、沪等地撤向解放区的中共人员渡过巢湖,进入解放区。民国37年,进步师生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粉碎了伪省政府下令“黄师”南迁休宁的计划,并于次年春组织了以进步师生为骨干的文工团,随军南下,以实际行动支援人民解放战争。
1955年、1964年,张治中在繁忙的国事活动中,曾两度视察黄师,并题赠锦旗“作育光辉”,纪念黄麓师范成立三十周年。1958年后,黄麓师范三次受到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表彰,成为“文字改革先进单位”。学校先后被省、市授予“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1986年被定为省实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试点学校。
1987年后,学校新建了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扩建了运动场地。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校舍错落有致,校园绿树成荫。1990年,学校编制12个班,有学生600余人(含函授生),教职员工近百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近20人,其余多为助理讲师,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设有附属小学和初中部。
黄麓师范在建校近60年中,为国家培养人才逾万名,且遍布全国各地。1989年,巢湖市委、市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420人中,有247人是黄师毕业生。据巢湖市教委统计,在全市500多所中小学中,有75%的校长是黄师毕业生。
无为师范
无为师范学校前身是1951年建的“无为乡村师范学校”。同年9月,更名为“无为初级师范学校”。1955年秋,初师停办改为初级中学。1956年秋,重办“无为初级师范学校”。1959年1月,“无为初级师范学校”正式定名为“安徽省无为师范学校”。“文革”期间,无为师范一度改名为“兴无师范”。1982年无为师范被省教育厅列为省重点师范。1990年,被省教委列为省中师首批实施《中师教学方案》的试点学校之一。
无为师范自1956年重办至今,共培养出各类毕(结)业生5500多人,中师函授学员3500多人,为巢湖地区初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1982年被国家经委、计委、财政部和教育部评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同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民“文明礼貌月”先进单位;1986年被评为“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电教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1990年该校有9个班,学生382人,专职教师50人,兼职教师9人,其中高级讲师5人,讲师16人,助理讲师30人;配有理、化、生实验室、电教室,图书、资料室各1个,阅览室两个,实验电教设备较齐全,藏书五万余册。1980至1990年,无为师范教师编写教材10余部,发表各类文章300多篇,有20多人参加了30多个地级以上的学术团体。省中师历史中心教研组现设在无为师范。
其他中等专业学校1958年后,区内大办农业中学和各种职业学校。先后开办了庐江县卫生学校、庐江县初级体校、庐江县初级农校、含山初级农校、安徽省卫生学校、安徽省保育护士学校、巢县黄麓园艺中学、庐江农村中学、庐江县缺口农业技术学校、巢县兆河农垦学校、巢县元山农业技术学校、无为县初级农业技术学校、含山林业学校等中等专业学校。“文革”期间,区内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大多停办。70年代初,地区及各县均办有“五·七”大学,后陆续停办。
1969年后陆续新建4所中等专业学校。1969年,合肥卫校迁到巢县七里墩,改名为“巢湖卫校”;1978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建巢湖农业学校。1987年9月,学校从元山旧址迁至巢湖市区;1984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巢湖财政学校;1985年4月,创建巢湖建筑工程学校。
1990年,全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9所,其中师范学校5所(含教师进修学校),其他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共3626人。
(六)高等学校
区内仅有巢湖师范专科学校1所。该校始创于1978年底,坐落在巢湖市北郊半汤镇。其前身为1977年成立的“安徽师范大学巢湖大专班”。
学校开设有中文、英语、政史、美术、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八个普通专业和家用电器、工艺美术两个职业专业,另设有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科学3个教研室,全校共有教研组35个,实验室19个,开设必修课145门,选修课8门,实验课40门。
1990年,有教职工317人,其中教师163人,在校生1167人。在教师中,副教授19人、讲师75人、助教67人。在管理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61人。
图书馆藏书16万多册,另有期刊760余种。学校办有《居巢学刊》和《巢湖师专》报。
学校总占地面积23.0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图书资料用房1.3万平方米,生活等附属用房1.9万平方米。学校开设了设备较齐全的计算机房、电教室和理化实验室,建成了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开通了闭路电视。
学校的体育设施有400米田径场1个,体操房1座,篮、排球场12个。学校还有附属中学、幼儿园、车队、校医室、劳动服务公司等机构。
此外,1979年10月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在本区设巢湖分校,已开设过中文、法律、机械、电子、金融、财会等19个专业;1987年,安徽大学在巢湖设教学点,已开设过财会、生化、工商企业管理、历史档案、机械制造、经济管理等专业。
二、成人教育
(一)农民教育
建国初期,农民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冬学(夜校)。1949年,巢县参加冬学的农民为3000人,1950年增至3.92万人。同年,和县有冬学1392所,学习人数达3.57万人;庐江县有冬学2947所,学习人数达10.62万人。1951年,无为县在小河口集训冬学教师300人;巢县培养冬学教师400人。
1952年,各县均建立了扫盲机构,培训了一批专职教师,掀起了农民上冬学的高潮。巢县计有冬学562所,1218个班;庐江县有205所;无为有2106所;和县有1392所;含山县村村有冬学,户户有学员,县里还办起了《扫盲简报》。全区参加冬学人数达20多万人。
1954年,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区内农民业余教育在巩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1956年,巢县有民校1041所,识字班1578个,学习小组455个,包教包学送字小组107个,入学农民达4.66万人;无为县参加学习的农民约有14万人,其中妇女占50%以上,记工识字班发展到1057个;和县有675所民校,244个识字班,129个学习小组,参加学习的农民达3.29万人。庐江县农民业余学校有398所,1025个班,记工识字班2376个,入学人数达22.25万人。含山县有民校747所,记工识字班496个,学员计4.23万人。1957年,庐江县有9939人达到扫盲水平,无为县有8759人领到脱盲证书。
1959至1962年,由于三年困难时期影响,农村扫盲和业余教育陷入停顿。1963年后有所恢复。“文革”十年,扫盲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1981年后,扫盲工作重新恢复,利用农村中小学校舍和师资,采用“日校办夜校,普扫一肩挑”等形式,实行承包责任制,同时把扫盲与实用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1982年,巢县以437所农村小学为阵地,每校办1个扫盲班。1983至1984年,无为县文盲率由解放初的90%下降到29.6%;和县脱盲人数为893人;巢县脱盲人数为2.1万人。
1979至1989年,全区扫盲16万多人,青少年文盲率下降到20%左右。
(二)职工业余教育
1950年,巢县柘皋镇成立工人夜校,3个班,学员80余人。和县文化馆与工会在“和县一中”开办工人夜校2个班,学员80余人。另建立机关学校,计有高小班1个,初小班1个。含山运漕镇办了3所工人识字班。1951年,无为县创办县直机关干部职工文化补习学校。
1952年,巢县共办工人夜校15个班,学员470人。和县机关学校更名为“和县县直机关业余学校”,5个班,300余名学员。庐江县办职工业余学校26所,30个班,参加学习人数898人。
1953年,巢县成立机关业余学校1所、职工业余学校3所、市民业余学校6所。庐江县参加学习的职工为324人。1958年后,职工业余教育发展缓慢,“文革”期间则陷于停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重点搞好企业青年职工的文化补课和技术补课。1980年,和县总工会办起1所职工业余学校,4个班,学员300余人;参加业余学习的职工约有1万余人。庐江县办起职工业余中等技术学校3所,招收职工315人。1984年,无为县职工夜校已有高中班6个,初中班8个,机械绘图班1个,学员801人。截止1985年底,全区经过考核,文化补课取得合格证的有2.2万人,技术补课合格1.7万人,基本完成双补任务。
1986至1990年,开展“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和必要的学历教育为内容”的职工教育。全区共培训职工150多万人次(含乡镇企业职工),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1.4万人;全区大中型企业中层干部培训发合格证490人;中级工培训3.6万人,持证上岗2万多人。通过培训,职工技术能力平均提高1.5—2个等级。
(三)电视函授教育
50年代,巢县、和县曾开办过函授学校。
1977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无为县设立教学点。1979年,安徽省师范大学函授部在和县设立教学点。同年10月,在巢县半汤镇设立安徽省电视大学巢湖分校,分校在各县设教学点。1982年,各县教学点改称“电大工作站”。
三、教师
(一)教师队伍
1949年,全区中等师范学校教职工20人,普通中学教职工145人,其中教师86人,小学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教师1700余人。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为稳定和发展教师队伍,采取了多种措施。在接收各类旧学校的同时,留用了一批愿意继续在校工作的教职工;从社会上吸收一部分知识青年担任教师;加强师范建设,加快师资培养步伐。1952年,在原有1所中师的基础上,又兴办1所中师、5所初师,年招生数达897人;还将民校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全区转了近3000人。是年,全区教职工达6247人。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广大群众迫切要求送子女入学,学校办得过多,教师队伍增长过快。从1953年起,遵照中央指示精神,精简了一部分老弱或不称职的教师和冗员。
1958至1959年,由于教育盲目“跃进”,加上一批教师在反右斗争中被错误地处理,从而造成教师奇缺。为缓解矛盾,从社会上吸收了一批水平不高的人充任教师,并提前分配了一些尚未毕业的师范生,造成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1960年后,再次对师资队伍进行整顿,全区精简了一大批教职工。无为县精减1855人,庐江县精减846人。
“文革”期间,更加不切实际地盲目发展教育,特别是普通中等教育,教师需求量日益加大。为解决教师不足,在对原有教师层层拔高使用的同时,大量招聘民师、代课教师。教师队伍迅速膨胀,教学质量急剧下降。1978年起,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又进行整顿,辞退了一大批不称职的民师,对留用者逐人建立档案,发给任用证书,国家承认其民师身份。其后各县市又根据情况,对民师队伍多次整顿,加上先后几次民师考核转正以及师范招收民师学员,到1990年,民师从1978年的2.4万人减少到1.22万人,占教职工总数的比重,从1978年的70.3%下降到36.2%。
1990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计有教职工39470人(含3741名离退休公办教职工),是1949年的19.1倍,其中专任教师29644人,是1949年的16.5倍。
(二)师资培训
民国期间,因政局动荡,各县断断续续办过几期短期师训班。建国初,专区每年暑期集中举办教师教学研究会。70年代,区内有的师范学校设师训班。1989年秋,庐江师范和含山师范改为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除参加短期培训班和脱产进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外,主要是通过在职进修,如办星期学校,开展教研组活动,自学,参加函授等。自1986年起,各县组织普通中小学及幼儿园学历未达标教师参加《教材教法》和《专业合格证书》考试,系统内视取得“专业合格”证书者为岗位合格教师。1990年,全区专任教师中,小学具有中师及以上学历的占60.7%,初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48.8%,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55%。
(三)师资待遇
政治待遇民国期间,教师实行校长聘任制,教师职业无保障。
建国后,教师政治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公办教师列为国家干部序列;一批优秀的教职工被选为党代会代表、人代会代表、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前17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在1957年反右斗争、1958年“拔白旗”和1959年“反右倾”等政治运动中,伤害了一批教师。“文革”中,广大教师被污为“臭老九”,全区数以千计的教育工作者被打成“牛鬼蛇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县党委、政府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全区纠正教师中的冤假错案3500多件。明确提出教师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教师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大量先进分子被吸收入党。1983年,全区教职工中有党员3578人,到1990年,教职工中有党员915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3.2%。从1985年起,在每年的“教师节”期间,地委、行署及各县(市)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均深入学校慰问教职员工,并为教职员工办了许多实事。尊师重教已成新的社会风气。80年代,在中小学教职工中开始评定技术职称。到1990年,全区高校有副教授19人,讲师75人,助教67人;中专有高级讲师21人,讲师86人;中学有高级教师300人(其中一人在小学任教),一级教师1636人;小学有高级教师1630人(含民师84人)。另外,还有7人获中学特级教师称号,5人获小学特级教师称号。40余年间,有400多名教职工受到省级以上表彰。
工资待遇清末和民国时期,教师生活待遇低下。抗战前,以区内月薪最高的巢县来说,中学校长月薪在70元(银元)左右,小学校长月薪最高40元(银元),最低20元(银元);教员按课时数计算,中学一般在40—60元(银元)之间,小学一般在15—30元(银元)之间,其余各县均低于这个水平。其时物价比较平稳,只要保住教职,生活勉可维持。抗战爆发后,军需浩大,物资短缺,物价上涨,尤其是民国32年(1943)后,国民政府滥发钞票,物价朝一暮百,尽管多次增发补助费,但远远跟不上物价上涨指数。当时教师每月薪水买不上一担米。
建国后,人民政府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1949至1951年上半年,教师的报酬由政府逐月发给大米。中学教师月发米200—300市斤,小学教师月发米150—200市斤。1951年后,教师实行“工资分”制。中学校长月245—280分,教师月160—245分;小学校长月100—135分,教师月80—110分。每个“工资分”大约折合人民币0.22元左右。1954年,改发固定工资,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略有提高。1956年,全国普遍实行工资改革,普通教育和师范教育事业工资比照国家规定重新评定级别。工资种类分为:中学行政级、教师级;小学行政级、教师级;中小学工友级。这次工改较大地提高了教职工的工资水平,总额增长30%以上。1960年、1963年和1972年,分别对部分教职工(主要是低工资者)工资作了调整。
“文革”结束后,教职工工资有六次较大调整。1977年,调整面为40%,后又追加2%;1979年,调整面为40%。这两次被调者均增加一级工资。1981年,每人增加一级,有的还增加了两级。1985年,为理顺工资关系,又进行工资改革,实行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加奖励工资的结构工资制,教师同时增加教龄津贴,另有班主任津贴(1979年起实行)、洗理费、书报费等。1987年兑现教师职务工资。1989年每人普调一级后,90%以上教职工再增一级。此外,1985年以后,还进行过几次微调,工资收入项目和款额也有增加,如奖励工资、主要副食品补贴,中小学教师10%上调工资待遇等。特级教师还享受补贴,中学为月30元,小学为月20元。1990年,全区中小学教职工月均工资近120元。
教职工退休后,工资收入不少于在岗时的80%。公办教职工从1952年起就开始享受公费医疗。1983年起,国家将讲师和享受讲师待遇的中学五级、小学三级以上教师属农村户口的配偶、子女,逐步转为非农业户口。
民办教师的待遇,50年代主要靠地方筹集,一般略高于同等劳力。1963年起,国家开始给民师津贴补助。“文革”期间,实行国家补助、公社或大队统筹相结合的固定工资。中学民师不低于28元(国家补助15.5元),小学民师不低于24元(国家补助12元)。1985年,公办教职工工资提高后,民师工资作了相应调整。中学民师不低于月56元,小学民师不低于月52元,国家均补助一半,另一半由乡村自筹。1988年,评定技术职称后,工资亦同公办教师一样予以兑现,中学三级教师(初级最低档)月工资64元以上,小学三级教师(初级最低档)月工资52元以上,仍实行国家、地方各一半的办法。
1990年全区教师职称情况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科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