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人团体
1950年3月14日,成立皖北行政区总工会巢湖办事处。1950年5月,区内各县成立了工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3年9月,各县正式成立工会联合会。1962年2月,县工会联合会改称县总工会。
1965年7月,复设安徽省总工会巢湖专区工会办事处。1968年4月22日巢湖专区革委会成立后,工会工作由政工组负责。1970年11月成立地区工代会、农代会、红代会办公室。1973年底工代会由“三代会”划出,设地区工会办事处。1977年3月改称巢湖地区总工会。1979年8月又改称安徽省总工会巢湖地区工会办事处。
1990年底,全区有基层工会1217个,工会小组7826个,工会会员达11.54万名。
建国以来,各级工会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组织工人参加工厂(企业)的民主管理。1953年,各县工会联合会推荐工人参加工厂管理委员会,工人代表在管委会成员中约占40%。1979年,地区工会在巢湖油泵油嘴厂试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和由工人民主选举干部的试点,1980年后在全区厂矿、企业推行。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颁布后,区内各厂矿、企业认真贯彻落实。1990年全区建立厂级职工代表大会制单位763个,其中已建立三级民主管理制度的单位289个。各级工会还组织职工参加物价监督检查。1987年4月巢湖市成立职工物价监督领导组,下设职工物价监督总站、分站,培训职工物价监督员 131人次。到1990年共处理伪劣、乱涨价案件600余起,荣获由全国总工会、国家物价局、国家“三查”办授予的“全国物价大检查先进集体”称号。
在职工中开展学文化、学科技活动,提高职工文化科技素质。建国初,有三分之二职工为文盲、半文盲。50年代开展以工人夜校为阵地,以推行“速成识字法”为主要形式的扫盲活动。从1974年起,各县总工会办“七·二一”工人大学,1975年6月统计,全区有职工学校115所,参加学习的职工达1.02万人。其中“七·二一”工人大学无为县有22所,巢县有10所。1989年巢湖市职工学校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先进集体”。1990年全区有99个基层工会开办职工学校,有专职教师88人。随着职工文化素质的提高,各级工会还组织职工开展读书活动,鼓励职工自学成才。1990年全区建立职工自学指导委员会738个,参加自学的职工达3.2万人。
组织职工参加劳动竞赛。1951年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1953年开展“红旗竞赛”。1979至1980年开展“小指标赛”、“五定一奖劳动竞赛”。1984年地区成立劳动竞赛委员会,在全区开展以“创佳、创优”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86年在服务行业开展“创优竞赛”。从1987年起开展以“双增双节”和“提合理化建议”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90年在全省“创最佳经济效益”竞赛中,巢湖市农机厂、无为齿轮厂、运漕酒厂、庐江硫铁矿、巢湖砂轮厂、巢湖铸造厂、巢湖水泥厂获“夺魁单位”称号。安徽油泵油嘴厂、安徽活塞厂、安徽维尼轮厂、和县阀门厂、含山县瓷厂、巢湖市橡胶厂获“先进单位”称号。
开展业余文化体育活动。建国初期,职工业余文体活动以工人夜校为阵地,在有500名以上职工的城镇建立工人俱乐部。1972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有关厂矿、企业组织职工文艺演出队赴省及各地巡回演出。1974年普遍开展讲革命故事活动。进入80年代,县、市及地直工会均建立了工人文化宫,组成美术、书法、摄影、桥牌、棋类、球类等协会,开展小型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1990年,全区基层工会建立文化宫、俱乐部共71个,其中地、县(市)文化宫6个。
二、青少年团体
(一)青年团体
1949年9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皖北区巢湖地方工作委员会。1950年,各县均成立了青年团委员会并在区以下建立基层组织。1957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65年7月,复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巢湖地区工作委员会。1970年11月,青年工作由“三代会”管理。1973年3月复设共产主义青年团巢湖地区委员会。各县县团委相继恢复。
1990年底,区内设团地委1个,团县(市)委5个,基层团委445个,团总支300个,团支部5508个,团员共16.37万人,其中女团员5.97万人。
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团组织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引导团员、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贡献。1979年下半年至1980年,以培养共产主义道德风尚为主题、以挽救教育后进青年为重点,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了争当新长征突击队(手)活动、影评、剧评活动及青少年科技作品、摄影作品展览。1982年开展了“送温暖”活动,全区有11.41万名团员、青年为6799户老红军、离退休干部、工人、军烈属等做好事,涌现出9个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1983年开展了振兴中华青年演讲活动,掀起读书热潮。1984年在青年中开展重点户、专业户的“一团两户”活动,全区组建青年致富报告团26个,成员161人。有青年专业户3.85万户,青年科技示范户7036户。1985年各级团组织开展了听英模报告录音、看英雄报告录相、给前线战士写慰问信等活动,对团员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中庐江县团委组织庐江籍英模报告团在城关镇和区、镇巡回报告,听众达二万余人。同年还开展了“助耕包户”活动,全区共组织包户队(组)4475个,参加该项活动的青少年达3.72万人,助耕包户对象为2.76万户。1986年先后开展优质文明服务、实用技术培训及“红旗青年之家”、“争当优秀团干部、创先进团支部、建设先进团委”等活动。1987年2月团地委在全区开展“争挂七五建功者奖章”活动,全区有528名优秀青年受到团省委表彰。同年团地委组织部分专业户成立“商品经济开拓者报告团”在全区巡回演讲,帮助青年在商品经济领域建功立业。1988年在全区开展“文明经营、规范服务”活动。1989年开展评选优秀青年厂长(经理)活动、“维护公德、友爱互助”活动及“争挂七五建功者奖章”、“读好书、唱好歌”、评选“信得过个体户”等活动。1990年开展了“学雷锋精神、做四有新人”活动及“114青年绿化工程”等活动。
(二)少年团体
民国31年至34年,在皖江抗日根据地内普遍成立了儿童团组织,7—14岁少年儿童大多参加了儿童团。儿童团员在文艺宣传、站岗放哨、查路条等活动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建国后少年组织由青年团组织领导。1950年后,在中小学成立少年先锋队。“文化大革命”中,少先队组织一度改称“红小兵”。1977年恢复少年先锋队称谓。1982年7月,团地委设学少部。
1981年6月1日,团地委与行署教委决定授予25名少先队辅导员为“巢湖地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授予90名少先队员为“巢湖地区三好学生”。
1983年8月,团地委成立巢湖地区理论研究小组,有成员13人。
1984至1985年,在少年中开展“创造杯”少先队竞赛活动。巢县东风路小学少先队获“最佳组织奖”。
1988至1989年,在少先队组织中,贯彻落实少先队教育纲要。1989年团地委与行署教委联合表彰了10名优秀辅导员,18名少先队员被命名为“巢湖好少年”。
1990年,在少先队员中开展“学赖宁,争做安徽小金童;学英雄,争做巢湖好少年”活动。同年9月,团地委获团省委授予的“学赖宁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区有17个少先大队获“全国红旗大队”称号,2个少先中队获全国红旗中队称号,4名辅导员获“全国学赖宁活动优秀指导者”称号,17名少先队员被评为“全国学赖宁活动先进个人”,21名少先队员授予“全省学赖宁活动先进个人”。
三、妇女团体
1950年3月成立皖北巢湖民主妇联筹备委员会。区内各县亦分别成立了妇联筹委会。1951年10月,正式成立皖北巢湖专区民主妇女联合会。同年底,无为县及和县分别成立了民主“妇联”。1953年3月庐江县成立民主“妇联”。1957年下半年,巢县、含山分别成立了“妇联”。1958年1月,各县“民主妇联”改称“县妇女联合会”。
1965年11月20日,设安徽省妇女联合会巢湖专区办事处,1970年3月后,各级妇联组织一度被“妇代会”取代。1973年年底,地、县妇女联合会相继恢复。1976年10月,地区妇联改称巢湖地区妇女联合会办事处。
各级妇联在党的领导下,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动员妇女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1951年全区选出劳动模范91名,其中妇女25名,占劳模总数的27.4%。在6个县中(含肥东)有40名女乡长。1979年全区办托儿所2133个(含肥东),有常年幼儿班222所,农忙托儿所1911所。1980年财政拨款27万元用于新建扩建幼儿园,全区有保教人员522人。同年,全区涌现出“三八”红旗集体9个,“三八”红旗手141名。1981年全区有托幼组织265所,入托儿童1.16万人,入托率达2.4%。其中城市幼儿入托率达17.3%,共有保教人员759人。1983年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和县戚镇公社陈玲等撰写的《我们要求第二次解放》的文章,经地委批准在全区开展了批判重男轻女思想的大讨论。同年6至7月及12月至次年1月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制宣传月活动。其中庐江县培训宣传骨干4万多人,受教育群众达40万人次;涌现出“五好家庭”7414户、“三八”红旗手2295人,“三八”红旗集体128个。其中受省表彰的红旗手为57人、红旗集体为6个,受全国表彰的红旗手为22人,红旗集体为3个。全区有各类幼儿园388个,入托儿童1.5万余人,占学龄儿童的4%。1984年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宣传月活动中,全区接待信仿3304件,处理3097件,结案率为91%。全区有各类幼儿园所581所,其中公办8所,街道办11所、机关厂矿办93所、区乡队办90所、小学附设352所、个体27所,入托儿童2.22万人,占学龄前儿童的6.7%。地区妇联召开“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简称“四自”)典型演讲报告会,有6名妇女参加演讲。1985年全区召开“四自”演讲会155场,受教育人数达4.7万人。全区乡以上妇联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542期,参加培训人员达2.1万人次。1985年全区有各级女干部6726人,占干部总数的17.8%,县以上女干部14人,占同级干部总数的3.7%;城市儿童入托率达33%;1986年地区妇联组织“做事业和生活的强者”报告会,有218个区乡镇开展了“四自”演讲会,受教育人数达9.3万余人;评出五好家庭2.68户,占总户数的7.1%;全区乡以上妇联举办法律培训班236期,参加培训妇女达1.79万人;有幼儿园、所、班、组1394个,入托儿童4.55万人,入托率达15.7%。1987年开展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做表率、为儿童办实事的活动,全区为儿童拨款5.97万元,捐款6.33万元。1988年全区表彰“三八”红旗手2390人,“三八”红旗集体51个,五好家庭3.28万户,双文明户1.90万户;全区为儿童捐款4.72万元;地区妇联与教委联合举办巢湖地区儿童家长函授中心,办家长学校142所,学员达6756名,评出好家长936名。1989年北京地区发生动乱和反革命暴乱期间,巢湖市、无为、庐江、和县妇联发动妇女做军鞋等慰问品6205件,寄往北京戒严部队;表彰“三八”红旗手1744名,表彰“四自”典型874人,组织“四自”演讲会479场,评出五好家庭1.6万户;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斗争,解救被拐妇女75人;接待信访2825件,处理2739件,结案率达97%;举办家长学校148所,有8230人参加学习。
四、其它团体
(一)农民团体
1949年7月,无为县成立农民协会。9月,皖北行政公署成立巢湖专区农会办事处。1950年8月,巢县、和县成立农民协会。同年12月,含山县成立农民协会。1950年1月,庐江县成立农民协会。1954年9月,各级农会组织相继撤销。
1970年11月,成立地区“三代会”。1973年8月,召开第一届巢湖地区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安徽省巢湖地区贫下中农协会。1982年前后,地、县农民协会组织相继撤销。
(二)科技团体
1956年上半年,巢县、和县、无为县相继成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9年2月,庐江县成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61年9月,“科协”并入科委。
1978年3月成立巢湖地区科学技术协会。1979至1982年,科协隶属科委领导,两机构合署办公。1982年5月,科协与科委分设,成为独立的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1990年底,全区科协系统有32个自然科学学会(协会、研究会),拥有会员3863名,团体会员125名。
(三)文学艺术团体
巢湖地区文艺工作者联合会成立于1980年10月,有委员35人,常务委员15人。文联下设文学、戏剧、美术、音乐、书法、摄影等6个协会。
文联办有《巢湖文艺》季刊,并先后出过各种特刊和增刊。
(四)工商业团体
个体劳动者协会1983年区内各县成立了个体劳动者协会,职责是对个体劳动者进行思想、法制、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文明经商、优质服务;维护个体劳动者合法权益;开展业务培训;提供法律、信息服务;协助政府加强对个体工商业者的管理等。1985年5月,根据《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章程》规定,在各县(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基础上,成立了巢湖地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工作委员会。
消费者协会1987年区内各县(市)均成立了消费者协会。它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利益,指导群众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健康发展。
1989年3月成立了巢湖地区消费者工作委员会。任务是组织、协调、督促、指导所属县(市)“消协”工作。
1990年底,全区建立县级“消协”6个,消协分会2个,维护消费者权益联络站(监督站)51个,聘请义务监督员281人。
(五)统战团体
据1990年底统计,本区有台胞6000余人,港澳同胞2500余人,海外侨胞及外籍华人2900余人,遍布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的达300余人。他们在区内亲属达4万余人。
为了广交朋友、联络友谊、宣传政策、建设巢湖,统战部门曾多次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1991年5月,成立了地区海外联谊会。
1986年4月5日,成立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巢湖地区联络组。不久,改称安徽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巢湖地区联络组。随后,区内各县、市均成立了联络小组。1990年10月,成立巢湖地区黄埔军校同学会。共有会员127人。其中巢湖市56人,庐江县46人,无为县16人,含山县4人,和县5人。
1953年,区内各县相继成立了工商业联合会。“文革”期间停止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市工商业联合会先后恢复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