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造纸
区内造纸工业始于70年代,在此之前,仅有少数民间手工生产作坊。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6408部队兴建的白湖造纸厂投产,同年无为县造纸厂动工兴建。1972年全区共产机制纸及纸板1053吨。1975年和县造纸厂建成投产,以棉杆为原料,生产水泥袋纸,1978年改用木浆生产牛皮纸、包装纸。1978年全区共产机制纸及纸板6615吨,其中白湖造纸厂3643吨,和县造纸厂2032吨。
80年代,各厂均改产包装纸和文化用纸。各县乡镇企业也兴建了一些造纸厂,他们以生产卫生纸、餐巾纸为主。1990年全区拥有独立核算企业15家,年创产值310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650万元,职工2835人。
二、印刷
解放前,全区印刷业多为私人经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无为县有汇文石印刻字店。民国9年(1920),该县又创建无为大东印刷所。清末民国初,民间印刷业有所发展,和县有私营文英堂印刷社,用旧式木刻活字印刷私塾书本及签柬等文化用品。民国16年以后,该县又有民生工厂、福利书店、金华斋等三家机器印刷厂出现。含山县有仁记印刷社,主要经营石印、木印、兼售文具纸张等文化用品。解放初,巢县首先成立印刷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有5台印刷机,主要是印刷一些文件、资料和地方报纸等。1951年和县成立县印刷厂,系地方国营企业,开始设备只有5块石板,两把切刀。1952年起,地方政府陆续投资20多万元进行扩建和改造,添置设备,使手工操作逐步转为半机械化生产。1955年庐江县成立地方国营庐江印刷厂,有职工10余人,系手工操作,业务量小。1956年无为县将大东、汇文等私营印刷社合并,成立公私合营无为县印刷厂,1966年11月转为地方国营企业。1958年含山县成立印刷厂,建厂时只有固定资产0.46万元,职工28人,主要印刷报纸。1968年庐江县印刷厂由国家投资11.31万元进行扩建。
70年代,全区印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1979年,和县印刷厂集资26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增添照相、制版彩印、压痕、电化铝等14台先进的印刷设备,实现机械化生产,能够承印各种彩色印刷品的印刷任务。80年代,区内的印刷业发展加快,产品质量、产量规模都上了一个新台阶。1990年全区有独立核算印刷工业企业35家,职工1473人,创产值1762万元,利润总额15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为1215万元,其中全民企业5家,职工508人,总产值1273万元,利润总额113万元。
三、文教体育用品
解放前,区内只有一些私营笔店生产大、小楷毛笔,兼营少量文具用品。1960年,无为县始建无城文具厂,生产浆糊、墨汁、粉笔、毛笔等产品。1974年无为体育器材厂成立,当时只生产羽毛球拍。1980年增设羽毛球车间,生产羽毛球。1982年4月,上海市文教用品公司、安徽家具工业公司以无为体育器材厂羽毛球车间为基础,成立上海羽毛球厂无为分厂,当年产羽毛球5万打。其中航空羽毛球因造型科学,飞行稳定,被定为汤姆斯杯比赛用球。1990年,全区有独立核算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企业9个,创产值454万元,职工人数354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