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国前工业
本区工业起步较早,唐中宗年间(约705—709)庐江县矾山镇境内即开采明矾石,并提炼明矾,为安徽省“化工之母”。北宋时期,随着明矾在医药、净水、染织、绘画等领域的应用,明矾需求量增加,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宋仁宗皇佑年间(1049—1053),庐江矾山已成为全国第三大产矾区。
宋代,冶铁、冶铜、陶瓷以及蚕丝布、土纱、土布等业,在区内兴起,形成本区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元、明时期,区内工业发展缓慢。其间,明矾生产出现萎缩现象。但砖瓦烧制、铁木农具、竹编等业开始兴起。和县石跋河生产的大方砖经桐油浸泡49天,干燥后击之如铜声,断之无孔,在明代被列为贡砖。
清代,随着民族资本的出现,境内的工业再度崛起,主要是小窑煤开采、炼铜炼铅、碾米磨面、糟坊酿酒、土纺土织、石灰烧制和陶器制造等。乾隆年间,无为县境内就有百姓在打鼓白牡山、青苔浪尖山等地打井采煤。同治三年(1864),和县卜集办起油坊。光绪三十四年(1908),无为县城办汇文石刻印字店。同期,和县办“文英堂”,用旧式木刻活字印刷私塾书本及签柬。此时,磨坊、油坊、染坊、酱坊、烛坊、粉坊、水作坊、糕点坊等手工作坊遍布各地,并生产出无为板鸭、乌江霸王酥、含山墨子酥、庐江小红头、巢县一品玉带糕等名特产品。
民国时期,区内陆续兴办一批初具规模的现代工业企业。民国9年(1920)前后,无为境内兴办大东印刷厂、横埠桥制油厂;和县境内陆续出现大达公米厂、新记碾米厂、公和米厂、正昌机米厂、万丰米厂、天成米厂、通利米厂、益农米厂。民国16年后和县境内又陆续兴办“民生工厂”、“福和书店”、“金华斋”机器印刷厂以及卜陈轧花碾米厂、乌江轧花厂等。民国21年(1932),无为兴办智明电灯碾米公司、虹桥制油厂。民国26年庐江县人张汉举办第一民生织布厂,拥有土机20张,雇工30多人;唐世享等人办民生卷烟厂,生产“双狮”、“醒狮”牌香烟。民国28年,国民党第八游击纵队司令龙炎武及其下属军官,合伙在庐江县白山镇兴建一座小型兵工厂。此时,庐江矾山明矾生产开始采用“晚锅连续生产法”,并使用土硝爆破采矿,产量迅速增加。民国34年全镇大小矾厂总数增至66家,年产明矾高达5000吨,居全国第一,当时资本最大的有义记、恒泰、兴大三家。民国时期,全区工业总体水平虽有所上升,但工艺落后,生产力水平很低,加之日、美等国的轻纺工业品充斥市场,全区工业发展速度缓慢,工业基础薄弱。1949年,全地区工业企业共计302家,基本上都是手工业坊或矿坑。行业有碾米、面粉、榨油、酿酒、日用陶器、纺织、铁木农具制造、砖瓦建材等。主要产品年产量为原煤7640吨,发电量2.5万度,砖368万块,瓦128万片,中小农具41件,日用陶器3.6万件,明矾5021吨,白酒799吨,棉布316万米,毛巾6万条。
民国31至34年,为打破日伪顽的封锁,解决军需民用,增加财政收入,在皖江抗日根据地内兴建了造纸厂、印刷厂、榨油厂、被服厂、烟厂。并把民间铁匠、木匠、皮匠、泥水匠组织起来,织毛巾、生产农具、制鞋等。民国32年在无为办兵工厂,修理制造步枪、掷弹筒、枪榴弹、迫击炮。民国34年来自上海的资本家潘以三,在无为开办肥皂厂、煤窑。
二、建国后工业
1949年4月本区解放,刚成立的各级地方政府,有计划地接管官僚资产,并没收一部分罪大恶极的大地主财产,建立国营工业。和县接管国民党中央纺织公司乌江轧花厂,建乌江农产品加工制造厂。无为县没收大地主丁世银的丁同兴炉坊,兴办无为县人民冶坊。庐江县以刘家桥郑敦武私人糟坊为基础,开办国营庐江县酒厂。巢县将原鲍家糟坊改造成为国营巢县酒厂(今巢湖市柘皋酒厂)。
1951年5月,巢县邵国鉴、吴林智等12户铁匠铺,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合并成立了“城关铁器生产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是全国最早组织起来的三个铁器生产合作社之一,全社工人48人,红炉12张,资金0.5万元。随后,全区各地多种形式的生产合作社、组相继成立,基本上实现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各级政府还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采取同类合并、联产联销、公私合营等措施,将全区分散的小作坊、小工厂联营合并,组成初具规模的专业工厂。1952年,和县将西梁山私人经营的6家小砖瓦窑厂合并,成立西梁山砖瓦窑厂(今国营和县砖瓦厂)。1955年庐江矾山义高、裕大、兴太、新生4家私人矾厂与私营珠宝坑矿、国营工农矾厂合并,成立“公私合营庐江矾厂”(即今庐江矾矿),合并后固定资产10多万元,职工1000多人。同年,和县将历阳修配社、刻字社等合并,成立历阳机械厂。1956年,无为县将私营汇文印刷所、大东印刷所与4家私营纸厂、2家私营裱画店合并,成立公私合营印刷厂(即今无为县印刷厂)。1957年底,全区私营工业基本上都实行了公私合营。
1953~1957年,区内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机具制造为重点,兴办了一批工业企业,到1957年,全区工业企业发展到368家。其中:全民企业99家,集体企业269家。工业总产值达到6592万元,比1949年增长1.07倍,年平均递增9.53%,全民工业产值达到3612万元,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1%上升到66%,集体工业产值1354万元,占整个工业产值的25%。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0.86%上升到11.77%。
1958~1960年,区内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工业骨干企业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期间兴建的。主要有巢湖水泥厂、巢湖铸造厂、巢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巢县麻制品厂、无为纺织厂、无为冷冻厂、无为县中心机械厂等厂家。同时还新上了一批钢铁及与钢铁有关的工业企业。主要有位于巢县的省皖江钢铁厂、省政法钢铁厂、巢县钢铁厂、巢县民兵师钢铁厂;位于无为县的大江钢铁厂、大江通用机械厂及无为在淮南办的炼焦厂;位于和县的西梁山铁厂、大山白云石矿;位于庐江县的石门庵铜矿、东顾山铅锌矿、杨山铁矿。各地兴办的小型钢铁企业和辅助原材料企业更多。据统计,1958年仅巢县就有1.5立方米以下的小土炉727座,宝塔式土炉54座,坩锅47只,2立方米小热风炉8座,8立方米以上的高炉12座,约10万人参加了这一运动。到1960年,全区工业企业猛增到838个,全民职工达到2.8万人,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7年的11.71%,上升到23.85%,其中重工业占42.44%,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区内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1965年,全区工业企业减少到493个,全民职工精简到0.89万人,工业生产形势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当年工业总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1.2倍,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19.6%,重工业比重下降到24.26%。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区内工业设厂明显减少,新建的企业只有巢湖化肥厂、无为齿轮厂、安徽风机厂、白湖阀门厂。
1969至1973年,是建国后区内工业发展高潮时期。先后新建巢湖油泵油嘴厂、安徽维尼纶厂、7410工厂、巢湖船厂、无为纺织厂、无为制药厂、无为电机厂、无为电扇厂、无为县无线电元件厂、和县造纸厂、和县阀门厂、庐江化工总厂、庐江风机厂、庐江县活塞厂、庐江县锁厂、白湖阀门厂、白湖造纸厂等骨干企业。70年代,区内兴办一大批小化肥、小农机、小水泥、小钢铁等“五小”工业企业。主要有巢县水泥厂、庐江县水泥厂、无为水泥厂、和县水泥厂、巢湖化肥厂、庐江化肥厂、无为县化肥厂、和县化肥厂、无为县昆山煤矿等。这一大批骨干企业及“五小企业”的建成及投产,进一步完善了全区工业布局和行业结构,奠定了全区工业的基础。
80年代初,农村推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农具市场萎缩,绝大多数农具修造厂转产。1980年,和县雍镇研磨厂定名为和县砂轮厂;1984年,和县农业机械厂与阀门厂合并,成立阀门总厂;同年,巢湖市农机厂更名巢湖市水泵厂;无为县三宫殿拖拉机站迁至无为县城,更名无为机械厂;无为县无线电元件厂更名安徽省传感器厂。
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84年全区乡镇企业仅有4562个,其中工业企业2733个,总产值2255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4305万元。1990年底,全地区乡镇企业总数增至14.11万个,其中工业企业达6.35万个,总产值20921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3533万元,就业人数40.2250万人,当年实现利润4085万元,其中规模较大的乡镇工业企业有巢湖市蜂宝营养品厂、巢湖市槐林电器厂、和县农药厂、含山江淮漆包线厂、庐江乐桥羽绒厂、庐江泥河黄酒厂、无为新沟互感器厂、无为江坝油脂厂等。
同期,国营工业企业加强了生产经营管理,强化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开展对外横向联合和技术引进,大多数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技术改造。新建庐江矾矿铵明矾车间、硫酸铝车间、硫酸分厂、速凝剂分厂,新建安徽油泵油嘴厂总成车间,无为齿轮厂精工车间,地区水泥厂4.4吨水泥生产线,地区化建矿8.8万吨水泥生产线,庐江化工总厂4万吨硫酸生产线,和县水泥总厂,省巢湖水泥厂第4号窑,巢湖铸造厂水泥分厂,安徽维尼纶厂经轴分厂,白湖阀门厂精密铸造车间。全区4家小化肥厂也分别进行了技术改造。经过技术改造,区内有1个厂进入了国家大型企业行列,16个厂进入了国家中型企业行列。
1990年,全区共有工业企业1846个,建材、机械、纺织、化工、轻工、食品、冶金、煤炭等11个工业部门的33个工业行业,其中大型工业企业1个,中型工业企业16个,小型企业1824个;固定资产原值11.87亿元,净值8.3亿元,水泥生产能力250万吨,硫酸生产能力12万吨,合成纤维生产能力0.3万吨,造纸生产能力2万吨;工业总产值21.6亿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