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渔业水域分江河、湖泊、水库、沟塘等四种类型。1980年,全区有水面241.9万亩,其中巢湖113万亩,长江36.9万亩,为本区水产品的主要捕捞水域。
一、品种
建国后,本区对鱼类资源曾作过四次普查,共有97种,隶属于11目21科。计有:鲟鱼科、白鲟科,银鱼科,鳗鲡科,鲱科,胭脂鱼科,鳅科,鱼危科,鲶科,舌鳎科,科,鱼将科,刺鳅科,虾虎科,塘鳢科,鲇科,合鳃科,针鱼科,攀鲈科,鲤科等。
在97种鱼类中,鲤科占全产量85%以上,主要是青、草、鲢、鳙、鲤、鲫、鱼白、鳊等。其次,鳝、鳅、银鱼、鲚类等资源较为可观,占10%左右。鲟、鲥、长颌鲚、胭脂鱼等资源40至70年代较为丰富,现已日趋减少。中华鲟、白鲟已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胭脂鱼为二类保护动物,鲥鱼列为重点保护动物。
附:巢湖三珍
银鱼主要产于巢湖和长江水域,有长江银鱼、大银鱼、太湖短吻银鱼、银鱼四种。体呈圆筒状,无鳞,透明无色。大银鱼体长15—20厘米,小银鱼体长4—7厘米。银鱼是巢湖定居性鱼类,多以浮游生物为食。每年5月成熟,微风细浪最宜下网捕捞。
70年代以前,巢湖每年产银鱼50—80吨。70年代后期,采取调整捕捞期、改革渔具等办法,使银鱼资源逐年增长,1985年产量达275吨,近几年则稳定在300吨左右。
中华绒螯蟹又名螃蟹,是本区重要水产品之一。50年代以前,区内河蟹资源丰富,到处都有。自1962年巢湖闸和1969年裕溪闸相继建成后,幼蟹和成蟹回游通道受阻,资源锐减。70年代,捕捞上海崇明蟹苗放养巢湖及其它水域,河蟹产量一度直线上升。80年代初,天然蟹苗短缺,河蟹产量降至年产5万公斤左右。1985年后,由于开展池塘养蟹与大水面放养并举,投放开然蟹苗及幼蟹、人繁蟹苗等措施,河蟹产量回升。1987年产量达301吨,1990年产量达365吨,为历史量高水平。
秀丽白虾又名白米虾,在巢湖虾类组成中约占80%,广布于敞水湖区,以浮游生物及动植物残渣为主食。繁殖一般从春季延续到秋季,寿命一般仅一年。1986年,白米虾产量约55万公斤,1990年约60万公斤。
二、养殖
(一)鱼苗繁殖
本区鱼苗生产,1973年前以张捕天然鱼苗为主。1973至1980年,以张捕和人工繁殖并举。1980年以后以人工繁殖为主,张捕天然鱼苗为辅。
区内长江段,是张捕天然鱼苗主要地域。每年春夏之交,沿江遍设鱼棚、弓京木、绠网,所产鱼苗质量好,成活率高,生长快,闻名全国。1952年,无为县的姚沟、汤沟、三官殿、刘家渡、二坝及和县的姥桥、白桥、裕溪口、金河口等地共有张捕户307户。1958年以前,平均年捕捞10亿尾以上。1959至1973年因天然资源锐减,年产1—5亿尾,已远远不能满足水产养殖业日益增长的需要。1973年后,区内普遍实行鱼苗人工繁殖,当年即繁殖鱼苗12000万尾,以后逐年增加,1990年繁殖鱼苗达53001万尾。
(二)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在本区历史悠久。1949年前,多粗放粗养、人放天养,且限于小沟小塘,投入大,收益低。一般亩产成鱼10公斤左右。村前屋后的“烟火塘”,亩产也仅达50公斤上下。
1949年以后,成鱼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单产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90年,成鱼已可在池塘、河沟、湖泊、水库、稻田中养殖。其产量约占总产量的80—85%,是全区渔业生产的支柱。同时,又开辟了网箱养鱼、围网养鱼、档网养鱼等成鱼养殖新领域。1985至1988年,全区利用外资合人民币400万元,建成1.35万亩连片渔塘,亩产成鱼200—500公斤。全区池塘总面积47万亩,可养水面39万亩,1990年达到专业鱼塘标准的仅约4万亩,占可养水面的11%;全区湖泊面积64703亩,可养水面3.1万亩;1990年养殖面积2955.5万亩,占可养水面95%。水库养殖始自五十年代末,1990年养殖面积达44284亩,产量达813吨,平均单产18公斤。稻田养鱼始于1982年,1990年稻田养鱼面积为1054亩,产量达67吨。
全区成鱼养殖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产量约占总产量的40—50%。70年代后,陆续引进了一批新的养殖鱼种。1990年,全区养殖品种约20余种,主要有青、草、鲢、鳙、鲤(包括引进的兴国红鲤、荷包鲤、镜鲤、荷元鲤),鲫(包括引进的白鲫、东北方正鲫,异育银鲫等),长春鳊、三角鲂、团头鲂(引进品种)、罗非鱼(包括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草胡子鲶(引进种)、鳝、鳖、泥鳅、罗氏沼虾(引进种)、淡水白鲳(引进种)、龟、河蟹、青虾等。
(三)特种水产品养殖
本区水面辽阔,水质良好,湖泊、池塘、河沟盛产河蚌,尤以三角蚌、褶纹冠蚌资源丰富。1970年,无为县、巢县作河蚌育珠试验。1980年,无为县襄安、陡沟、汤沟、神塘、爱国、三官殿、新沟及含山县运漕、海口等乡镇渔场、生产队均开展河蚌育珠,形成本区河蚌育珠高峰。1981至1984年,由于国际市场珍珠价格下跌,河蚌育珠滑坡。1985年后再度发展,1988年全区生产珍珠29594公斤,约占全省珍珠产量54%。但由于本区主要以褶纹冠蚌育珠,质量较差,售价低,影响了河蚌育珠的发展。1990年淘汰了褶纹冠珠,采用三角蚌育珠,生产珍珠6735公斤。90年代河蚌育珠已发展到全区各地,其中无为县发展较快,成为该县水产业的支柱。
三、捕捞
(一)捕捞水域及渔具
区内有长江渔区、巢湖渔区和沟、湖、塘、库水域三大渔区。
长江渔区以无为、和县境内各捕捞点为主,全长177公里,面积36.9万亩。具体分布是:无为境内有张家湾、太阳洲、蛟矶、土桥、刘渡、凤凰颈、姚沟、泥汊、黑沙洲、三官殿、姚王庙等;和县境内有东梁山、西梁山、姥桥河口、杜姬庙、金河口、冯家湾、大小黄洲、乌江等。巢湖渔区包括巢湖、裕溪河、西河、北河、白石河、烔炀河、柘皋河、南淝河的巢湖段等水域,面积130万亩,其中以巢湖为主要捕捞场所。全区小型沟湖河塘及水库,总面积约为40万亩,部分已作人工放养,并有少量捕捞。
捕捞渔具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完善。早在春秋时,就出现专业捕捞,所使用的渔具有钩网等十几种。汉末三国时,吴、魏争战于巢湖,吴军士兵把现今属江浙一带的先进捕鱼工具及方法传到巢湖。清光绪年间,本区已有网、箔、钩、钓、等几十种渔具和捕捞方法。网类系丝麻所织,延续到建国后。自60年代起,以聚乙烯、聚氯乙烯、锦纶丝等替代原有的丝麻原料。同时,渔具已增到57种,其中网类24种,箔签类3种,钓钩类12种,笼篝类5种,其它类13种。
(二)捕捞量
本区水产品捕捞,1980年以前,年均在万吨左右。1981年突破万吨,此后稳定增长。1986年起,年均总产值超过2万吨。1989年超过了3万吨。稻田养鱼每亩年均捕捞量为12.3公斤,其潜在能力尚待进一步开发。
若干年份全区水产情况统计表

四、渔政管理
解放前,区内渔民均为个体户,受渔霸、渔商的剥削和压迫。
1952年,渔民先后组织起渔民协会、渔业工会、渔业互助组。1954年组织渔业初级合作社,到1956年春全区大部分渔民加入了合作组织,1958年5月,成立巢湖国合联营水产养殖场(1959年改为巢湖水产养殖区),管理渔政。1963年1月撤销了巢湖水产养殖区,渔政由县管理。1966年对渔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渔船等生产资料折价收归集体所有,建立固定的生产、生活基地,走养捕结合、以渔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道路。1977年7月,成立湖泊管理处。1979年成立巢湖行署水产局。此后逐步实行渔业生产责任制,将零星水面、鱼塘由一户或几户承包经营、定额上交利润。国营渔场和水面较大的乡、镇、村的集体渔场,实行定水面、人员、产量、费用报酬等六定,超产奖励,减产处罚等。1980年1月,成立巢湖开发公司,制定了《巢湖管理办法》,加强了增殖保护措施,限制捕捞网目,改革渔具,严禁放毒、炸鱼以及电捕。进一步落实水面承包合同,稳定渔业生产,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第四节 畜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