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一、气温
(一)平均气温
全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5.7—15.9℃。从地域分布看,巢湖沿岸气温明显偏高,中庙多年平均达16.℃。从季节分部看:
春季候平均气温10—22℃。年均日期为3月26日至5月20日,历56天,其间冷暖空气进退不定,乍暖还寒,时雨时睛,天气变化无常。
夏季候平均气温高于22℃。年均日期为5月21日至9月20日,历123天。其前期梅雨显著,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多大到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
秋季候平均气温20—10℃。年均日期为9月21日至11月25日,历66天。其间大气层受高压控制,结构比较稳定,天高气爽,碧空万里。
冬季候平均气温低于10℃。年均日期为11月26日至翌年3月25日,历120天。频受北方干冷空气影响,气候干燥寒冷,气温较低,雨雪天少,偏北风占优势。
从月度分布看,1月气温最低,为2.4—2.7℃;7月气温最高,为28.4—28.7℃。各地年较差为25.7—26.1℃。
逐月平均气候及年较差表

(二)极值气温
本区各地年均气温变幅在2℃左右。以巢湖市为例,最高年17.2℃(1961年),最低年15.3℃(1972),相差1.9℃。历年最高气温平均为37—38℃。极端最高气温在39℃以上,以庐江县(1959年8月23日)为最高,达41.3℃。
各地平均最高气温与极端最高气温表

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在-7.6—-8.4℃之间,极端最低值为-15.7℃(1969年2月6日,无为县)。
(三)霜期
初霜日在11月5—15日,终霜日在3月12—23日。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32—247天,但年际变化较大。
各地初、终霜日期及无霜期

二、降水
(一)降水量多年平均在1000—1158毫米之间。地域分布为北少南多;年际变化上,极值比达1∶4左右;在年内分配上,7月最多,12月最少,主要集中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4—10月。
各地年降水量极值表

各地多年逐月平均降水量表

(二)降水日数
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3.5日,但年际变化较大,最多153日(庐江县1970年),最少88日(含山县1978年)。在一年中,以春季最多(38—45日),冬季最少(25—27日);夏季降水虽多,但降水强度大、降水日数反比春季稍少,秋季略多于冬季。在降水总雨日中,小到中雨占90%,大雨占6—8%,暴雨2—3%,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一般不到1%。
(三)梅雨
每年六七月间,本区常出现一段较长的阴雨天,湿度大、日照少、风力小、降水多而频。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俗称“梅雨”。
区内平均入梅期为6月16日,出梅为7月12日,梅雨期平均为27天,降水量280毫米。最早为5月30日(1971年),最迟为7月30日(1954年)。最长57天(1954年),共发生四场大暴雨,降水900毫米;最短10天(1961年),个别年分如1958、1977、1978年“空梅”。
(四)降雪与积雪
本区降雪初日一般在12月中旬,终日在3月上旬,降雪日数为12天。年际变化很大,1968、1969、1976三年均在11月上旬见雪;终雪最迟可拖到4月中旬,遂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最大积雪常在15—18厘米之间。
各地最大积雪深度表

三、蒸发
全区各地年均蒸发量为1469—1629毫米。由于蒸发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气温、风速、阴睛等要素,所以又表现出较强的季节特征: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季多于秋季。
各地逐月平均蒸发量表

四、风
本区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从各县市的情况看,以庐江季风性最为显著;而其他县市由于受湖泊、地形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风向的季风性特征均受破坏,除夏季仍以西南风为主外,其它季节皆多东北到东风。年平均风速为3.0—3.4米/秒,春季最大为3.4—3.7米/秒,秋季最小,为2.6—3.2米/秒;极端最大风速为28米/秒(10级风·1968年3月4日,庐江),平均每年出现8级以上大风17次。
下一篇:第四节 水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