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位于中朝准地台与扬子准地台结合地带。在长期地史发展过程中,地壳运动频繁,褶皱和断裂构造大量发育,加之火山喷发与岩浆岩的侵入,构筑了一幅错综复杂的地质景观。
一、地层
全区地层自庐江县城西到巢湖市苏家湾一线,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为扬子地层区,西区为华北地层区。地层出露齐全,由新至老依次为:
(一)新生界包括第四系和第三系
第四系(Q)由全新统(Q4)、上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下更新统(Q1)组成。
全新统(Q4)本层为现代冲积、湖积物组成,多沿河湖展布,构成海拔20米以下的Ⅰ级阶地和湖盆;其次在山前、山麓发育有残坡堆积、洪积堆积。岩性自下而上为:灰白色砂砾、细——粗砂层、杂色砂质粘土,局部地区夹薄层泥炭,层厚一般为10—60米。
上更新统(Q3)本层多属河漫滩相,以冲积为主。主要分布在远江、近山及龙王顶一带,组成海拔20—40米Ⅱ级阶地。其岩性为棕黄色粉砂质粘土,疏松多孔,柱状节理发育,含较多的铁锰结核及胶膜,内部常有网纹状粘土再搬运的产物——灰白色斑块;局部地区形成粘土矿床(如含山东关)。层厚一般在15—25米。
中更新统(Q2)本层主要分布在丘陵边缘和小阜一带。岩性以棕黄色砂质粘土夹砾石层为主,并呈现上、中、下分异特征,其下部为棕黄色粘土夹砾石层,砾石成份随地区而异,粘土中稍显网纹状;中部为棕红色网纹状粘土夹砾石层;上部为砖红色粘土砾石层及粉砂质粘土层,局部可作简易泥浆。层厚一般为17—31米。
第三系(R)岩性主要为红色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简称“红层”),其中厚层砾岩多呈半胶结状,所含砾石成份因地而异。该红层主要分布在和(县)无(为)盆地、巢县夏阁及庐江黄泥河一带。一般厚度为96—253米,最厚达600米以上。
(二)中生界包括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
白垩系(K)上部岩性为陆相砖红色砂砾岩,分布在庐江县龙王顶、罗河、泥河一带,巢湖市、含山、和县丘陵亦有出露;下部为火山岩,以粗面质凝灰岩、角砾岩为主。厚度为500—800米。
侏罗系(J)本系地层发育完好,分布广泛。上部以砾状火山岩系为主,在庐枞火山岩盆地分作龙门院组和砖桥组。下部为河湖相含煤碎屑岩沉积,以含砾石英砂岩、炭质页岩为主,不整合于上三叠统拉犁尖组之上,分作磨山组和罗岭组。厚862—3000米。
三叠系(T)本系地层上部为陆相灰白色砂岩夹炭质页岩(煤线或煤层),分布在和县、含山交界地带的丘陵地区;下部主要为海相碳酸盐沉积,岩性为薄层条带状灰岩、泥质灰岩、钙质页岩等,巢湖、含山、和县、无为等县市的丘陵地见有出露。厚800—1200米。
(三)古生界包括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
二叠系(P)本区二叠系发育较完整,以海相碳酸盐岩和海陆交错相含煤沉积为主,但煤质较劣,并受构成影响分布在紧闭线状褶皱带中,出露不稳定,可供开采者甚少。本系地层在和、含交界地带丘陵区分布较广,厚500米。
石炭系(C)本系地层经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化石丰富,发育良好。尤其上统地层在江北紧闭线状褶皱带中,常呈带状出现。厚150米。
泥盆系(D)本系为一套陆相石英碎屑岩沉积,其岩性坚硬常突出为山脊或峭壁,可作为追踪构造线的标志层,含山、无为、巢湖市发育较广泛。厚350米。
志留系(S)本系地层以浅海相泥质碎屑岩为主,岩性松软易剥蚀,多出露于泥盆系两侧坡洼地,厚1400米。
奥陶系(O)本系地层上部为页岩,下部海相泥质灰岩,主要分布于和县、含山、巢湖市山丘区,常构成岩溶洞穴,造就地下水通道。厚240—300米。
寒武系(ε)本系地层上部为浅海相薄层灰岩,下部为海陆交互相泥、钙质页岩,分布上大面积出露于和县金城庙至含山昭关一带山丘区北侧和巢湖市黄山丘陵区东部地带。其次,在江北线形褶皱带中,也有零星出露。厚度大于1200米。
(四)上元古界仅有震旦系(Z)地层发育,上部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下部为陆相火山岩及碎屑岩沉积,分布于巢湖市苏家湾至庐江白兔山狭长地带。厚度大于2000米。
(五)中元古界(Pt2)为一浅变质岩系(又名“肥东群”),以角闪斜长片麻岩、白云质大理岩为主,主要分布在巢湖市西北部与肥东县交界的山丘区,厚1500米以上。
(六)上太古界(Ar2)为深变质岩系(又名“阚集群),以钾长片麻岩(具混合岩化)为主,主要分布在巢湖与肥东县交界之山丘区,厚1200米。
二、地质构造——褶皱与断裂
本区在构造上属淮阳山字型前弧之东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先后经历大别山运动、皖南运动、加里东运动、华力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历次的构造运动使本区的构造形迹形成以北东——北北东纵向为主、以北西——北北西横向为辅的“多”字型构造格架。
(一)褶皱本区褶皱发育,在不同部位其形态各异。巢湖市与肥东交界之变质岩山丘区以同斜、倒转褶皱为主,局部形成肠状褶皱;巢湖市黄山区为扇状复式背斜、向斜;和县、含山、巢湖市、庐江及无为沿江一带为北东——西南走向紧闭线状褶皱。
(二)断裂本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郯庐断裂带和下扬子破碎带的夹持下,次一级断裂亦甚显著,按其展布方向可分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及北西—北西西向断裂。
北东——北北东向断裂:
郯城——庐江断裂带是我国东部最为著名的一条深大断裂带,形成于元古界皖南运动,是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带、成矿和地震带。它南起太湖县大别山麓,向北东过桐城县入本区,穿巢湖至肥东县出境,再北经骆马湖,山东省郯城、沂水、潍坊,向莱州湾方向延伸。目前,各家大多认为其属洲际性体系构造,具左旋平移性质。
南港断裂带位于郯庐断裂带西侧,自庐江东侧汤池作北东70°方向延伸,长约26公里,止于白山镇,接郯庐断裂带,为高角度向东南倾斜衔断层。
中垾——塔山断层由庐江乐桥附近入境,北东40°方向延伸,经马尾河入巢湖,至古河东出本区,过境长约112公里。断面陡直属微向东南倾斜正断层。
盛桥——菖蒲山大断层自庐江南菖蒲山起以北东40°方向,经沙溪、六岗、三山至盛桥入巢湖,与中垾——塔山断层相接,长约80公里,属向东南倾斜高角度正断层。
罗河——仙踪大断层自枞阳县义津桥东北以北东30°方向入本区,经罗河、金湾、白湖、巢湖市城西、仙踪,于三汊河附近出境,过境长约170余公里,是控制罗河铁矿矿床的重要构造之一。
蜀山——乌江大断层自庐江县黄家院入境,经砖桥、黄屯、无为县蜀山、严桥、和县关门镇至乌江出境,过境长160余公里。
下扬子破碎带自枞阳县普济圩进入本区,经无为县三官殿、和县白渡一线,以北东50°方向出境,过境长145公里。控制沿江中、新生界盆地形成,对内生矿床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北西——北西西向断裂自含山东关至巢湖市龟山嘴一线,断层面陡直,控制巢湖东北湖岸发育,使北东方向断层发生错位。
此外比较发育的还有庐江——土桥断层、黄泥河——黄梅尖断裂带,均使北东向断层发生错位。
三、岩浆岩(火成岩)
本区岩浆岩有侵入岩、脉岩、超浅成岩等。
(一)侵入岩本区侵入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侵入时期有皖南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其中以燕山期活动最为强烈、频繁,成矿作用也最显著。
皖南期侵入岩主要分布于巢湖市以北太子山——大横山一带,呈岩枝、岩株状侵入,出露面积均小于5平方公里。岩性为片麻状闪长岩片麻状石英闪长岩、片麻状斜长角闪长岩,再经历不同程度变质作用,形成碎裂构造。
燕山期侵入岩早期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庐江县沙溪、缺口、冶父山,巢湖市黄山、无为县泥汊等地,以复杂岩脉、杂岩体侵入。主要岩性为闪长玢岩、闪长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等。晚期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庐江砖桥、柯坦、矾山及无为县焦冲、新胜店等地,多为岩基、岩床状侵入,主要岩性为正长岩、二长岩、石英正长岩等。
喜马拉雅期侵入岩在本地区分布不广,含山县南部稍有发育。如:东关有辉绿岩、盘石岗有橄榄辉绿岩、太湖山有辉绿岩等。
(二)脉岩主要分布在庐江县境内,如砖桥、黄树堡多见群状正长斑岩;柳峰山、牛王寨以闪长玢岩、辉石闪长玢岩、安山玢岩为主;何家冲、穿山洞则以基性玄武岩、拉斑玄武岩为主;雾顶山以煌斑岩类为主。
(三)超浅成岩(潜火山岩)本区以粗面安山斑岩、斜长粗面斑岩及闪长玢岩较常见。其中以粗面安山斑岩分布较广,如砖桥、何家大小岭、牛头山、石门庵等地均有发育。斜长粗面斑岩分布在鲍家店、黑山、杨祠等地。
全区地史概况简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