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杜苟鹤
杜苟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著名诗人。
苟鹤七岁知好学,资颖豪迈,传说是唐代大诗人杖牧之庶于。牧于会昌未自齐安移守秋浦(今池州),时妾程氏有孕,妻逐之,适长林乡士杜筠而遗腹生苟鹤。杜牧作“示阿宣诗”曰:“一子呶呶跨相门,宣乎闻此若而入。长林管领闲风月,却有佳儿属杖箔。”
苟鹤出身寒微,生活潦倒,常以“布衣”自称,并自谓“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青年时代苟鹤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遭失败,只能以诗自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应怜住山者,头白未登科”,一直到四十六岁(唐大顺二年)才中进士第八名,故时人称“九华山色高千尺,未必高于第八枝”。苟鹤曾为宣州节度使田颗的从事,但仕途并不得志,《梁史》本传云,“既擢第,复还旧山”。晚年在五代后梁出任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
苟鹤生活在唐未政治昏暗,军阀混战的年代,所写的许多诗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现实,如《赠崔道士》诗中写道:“四海兵戈无静处,人家贬业望烽烟”;《山中寡妇》诗中写道:“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芒衣衫鬓发焦。桑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研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谣。”此外,在《蚕妇》、《田翁》、《乱后逢村受》等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酷吏的憎恶感情。苟鹤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认为诗歌可以起传播教育的作用,并可以影响后代,所谓“雅篇三百首,留作后来师”。他的诗平易委婉,如活家常,有着张籍、白居易的近体风格。
苟鹤著有《绿窗琐碎》若干卷(一作“琐翠”)。晚年编定的《唐风集》共三百二十三首,清初被收入《全唐诗》。
李痞祥
李爆祥(1554年前后在世)字密严,明代贵池源头(今石台贝田乡源头村)人。正德九年(1514)中进士,授户部主事,旋任山东布政司金事。嘉靖十三年(1534)迁任河南布政司参政,十四年春晋浙江按察使,未几,晋为江西右布政使,后转任四川左布政使。
嘉靖十三年适逢山西上党青羊山农民暴动,拯祥受命总四道兵马前往镇压。事后奏报朝廷析壶关等县地另设县制,得明世宗准旨设立了平顺县。嘉靖年间,四川“世庙多营建,伐川中巨木,山谷骚然”,“云南抚按檄为征安南,坐川伐木造战船”,使百姓“财敝于征求,力竭于工役,连年不得休息,流离飘散,莫能安养”。为此,拯祥“入觐抗疏”,力陈伐木营庙之弊,结果,“上罢采木之役然”。
箍祥事官四十年,“谢事旋里,岁值大饥,解带熔金购谷施赈乡人”。时士大夫作《解带记》赞之,卒后葬于坷田虾形山。著有《恭川遗集》、《源头李氏文献存稿》及《拯样工书十六帖》。
毕锵
毕锵(1517—1608),字廷鸣,号松坡,明代石域七都(今石台县河口乡)人。
毕锵自幼好学,喜读《春秋》,通览诸子百家,不唯一家之言。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人,翌年中进士,名列第五,授刑部主事。嗣后曾任户部郎中、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广西布政司右参政、按察使、浙江布政司右布政使、湖广布政司左布政使。穆宗即位(1567)召毕锵回京任太仆寺卿,旋即任应天府尹。此时毕锵与江南巡抚海瑞等人一起,在江南积极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实行量地计丁,丁粮全部交官,官府一年所需的力役,由宫府金募,付给工食费,其他杂税土贡也与税粮混为一条,计亩征银,由宫府折办。海瑞赏识毕锵才能,推荐他担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后又相继任珊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等职。不久升任为南京户部尚书。
万历初年(1573),政治家张居正担任首捕,毕锵因与张政见不合,为避风险上书神宗,极力求退,辞去官职,回到故里。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后,毕锵重新入朝,先后任南京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北京户部尚书。其间,他上疏痛陈时弊,提出除弊布利九条:“节财力、核边费、停召买、定催征、清滥冗、正风俗、戒纷更、崇道德、尚俭勤”。
万历十四年,毕锵年老多病赢弱不堪,请求“致仕”,神宗初不许,后一日上朝,毕锵忽然失足跌倒,遂又再次上疏乞休,“上知意不可夺,从其请”。他回故里后,神宗仍不时征询他对朝政的意见。《毕氏宗谱》载毕锵回归后“二十余载,以恭让节俭表正乡阎”,置义馆、布仓凛,“膊不举之丧,掩不葬之锵”。
万历二十四年五月初五日,毕锵八十寿辰,为他撰写寿文和前往祝寿的有南京锦衣卫掌卫梅应魁叔侄、广东布政司左布政使郎中施晓臣、池州知府张晓文、同知傅国材、通判吴嘉宾、推官王纪国、石壕知县陆养浩等官员达数十人之多。
万历三十年神宗下诏“加毕锵为太子太保,命有司存问于家”。至万历三十九年七月初七日,即毕锵死后三年,明神宗下诏遣使者赴石埭悼念他,诏书中有“尽瘁半生,绰有助勤伟绩”的赞誉并赠太子太保,溢恭介。史书称他“齿德并优,名声俱泰”。著有《僵生集》传世。
吴应箕
吴应箕(1594—1645)字次尾,号楼山。贵池大演(今石台大演乡高田)人,明末文学家和政治家。
应箕祖父吴国珍,以文学名于时,父吴思周,布衣任侠,好与贤豪长者交游。应箕幼从学于骨鲤而又饱学的舅父李首川,16岁参加科举考试,20岁补为博士弟子生员,后八试南都(南京)不第,直至49岁才考上副榜。
应箕交游遍及海内,与著名的明季四公子(归德侯方域、宜兴陈定生、如皋冒辟疆、桐城方以智)结为挚友。他交结师友,多以政见相同者为前提,如崇帧五年(1632),礼部主事周镰疏论不当专仕阉党,受到革职处分,他闻讯前往,与周结为净友。崇帧十五年,大儒黄道周滴戍过南京,寓居石城桥,他以弟于身份前往拜见,盘桓半月之久。
应箕生活在明朝衰亡的时代,由于他坚贞爱国,敢斗好党,主张抗清而深罕众望,开始被人们誉为“秀才领袖”,后来成了爱国社团“复社”的领袖人物之一。崇帧十一年在明朝留都南京,他执笔撰写了由他和顾桌、侯朝宗、黄太冲等一百四十名知名人士署名的《留都防乱公揭》,揭露和讨伐了魏忠贤好党头目阮大诚持权当道、破坏抗清的罪恶勾当。崇帧皇帝死后,清军占领皇都北京,阮大锨兵权在手,报复心切,在南京进行大搜捕,应箕闻讯逃回家乡。
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渡江,扬州失守,史可法殉难,弘光帝出走,南都亡。是年闰六月,应箕在家乡起兵,与徽州金声义兵相呼应,配合抗清,曾一度占踞贵池、石埭等地。是年秋未冬初,他率义军在贵池县泥湾山口阻击渡江南下的清军,因寡不敌众,败退回山,最后退守在压气培(今称鸟鸦培,在大演乡新龙村境内)兵败被擒,十月十六日被杀害于池州城外石灰冲(又称鸡罩山),终年52岁。其家人百余口和义军将士全部壮烈捐躯。应箕抗清殉难后,有许多人到他被害地点吊唁,并立了一块“吴次尾先生殉难处”的长碑石,将池州城的西大街改名为“楼山街”,称为江南才于的侯朝宗(名方域)在《祭吴次尾》中称誉他“面冷而苍,髯怒以张,言如风发,气夺电光刀。应箕著述甚丰,有《国朝记事本末》、《东林本末》、《嘉朝忠节传》、《留都见闻录》、《读书鉴》二卷、《读书种于》二十卷、《复社姓氏录》二卷、《友鉴录》、《续舰不肌录》、《宋史》五十卷、《盛事集》三十卷、《读书止观录》等等,今传有《楼山堂集》二十六卷。
杨文会
杨文会(1837~1911),字仁山,石像夏村岭下杨家村(今划属黄山市)人,晚清著名佛学家、出版家。
文会禀性颖悟,十四岁能属文赋诗,青少年时期性情任侠,经常与一些知交结社吟诗,驰射击剑,不喜功名科举,好读奇书,举凡音韵、历算、天文、地理以及黄老诸家学说,莫不涉猎。
文会曾萌发过实业救国思想,并为之奋力。同治二年(1863)他经理曾国藩伤办的谷米局。光绪元年(1875)又经理汉口盐局工程。他还两度出访英、法,考察其政教工业。但后来见清廷腐败不堪,国力衰微,“世事人心,愈趋愈下”,理想无法实现,从此“誓不与政界相往还”。
同治三年,文会回石埭安葬父亲后回到安庆,其时一尼姑送他一卷《金刚经》,他怀归展读,卒难获解,觉甚微妙,之后又在书肆中得到一卷《大乘起信论》和一卷《楞严经》,于是就凭几而阅,爱不释手。从此以后,文会遍求佛经,潜心佛学。同治四年,他在安庆营造屋字,从事佛经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曾与河北正定的王梅叙、湖南邵阳的魏刚已、江苏阳湖的赵惠甫和武进的刘开生。广东岭南的张浦斋等佛学界人士密切交往,互相讨论,深究宗教渊源。同治五年,文会到南京创办金陵刻经处,日则经理工程,夜则潜心佛学,并亲自勘校刻印,苦心经营,使刻经处初具规模。同治十二年,李鸿章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曾聘请文会前往任职,但坚辞不就。文会曾访普陀、走洞庭。赴南岳,到古刹名寺搜求经卷。数年之后,所刻经卷渐多,于是在金陵北极阁建屋藏刻经板,家道也因此而贫困。光绪四年,文会受聘任参赞随曾纪泽出使英、法两国,其后又随刘瑞芬出使英国,回国后,闭户研读经书,不再涉足政界。光绪十六年,日本名僧南条雄文到中国访求佛经的古刻本,与杨文会相识,杨得到南条雄文的帮助,从日本得到了三百多种我国佛教逸经,并择其善者加以翻刻。光绪二十年,文会与英人李提摩太把《大乘起信论》译成英文。光绪二十一年,日本佛学者真宗在南京设本愿寺,讲经论佛,杨氏常驰书辨伪补正,书犊往来,不惮万言。光绪二十三年,文会又在南京延龄巷筑室,贮存经版,光绪三十三年秋,在刻经处开办佛学学堂,取名为抵恒精舍,他自任佛学教师。不久,文会与同人创立佛学研究会,被举为会长,研究会每月开会一次,每七日讲经一次,听讲者踊跃雀至。
文会为中国的佛教文化的刻印、传播竭尽平生精力。他的刻经处,集中:收藏全国各地的佛典木版十余万片,计流通经典达百余万卷,还聘请画工、刻工刻制了极乐世界,大悲观音等图像十八种之多。他逝世前遗言“经版所在,灵枢所在”。
文会佛教著述有《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十宗略说》、《观经略论》、佛教散论《等不等观杂录》等。他对孔孟诸家也有所研究,著有《论语发隐》、《盂子发隐》、《道德经发隐》等。
文会整理和校刊的佛经,至精且当,赵朴初为重印的《净土四经》作序说:“杨仁山居士遗著,开佛教一代之风气,为居士著述之先河,有功于我国近世佛教之发展者至矩”。
陈惟彦
陈惟彦(1856~1925),字助吾,石球二都人(今广阳乡境内)。
惟彦性刚毅,官终知府,曾选授为贵州省开州知州,调署姿川县开缺和似知府充任贵州厘金提调,署黎乎府。肩窗后在贵州省为宫七年,声名远播。在开州,逐教首卢复生,断决士司杨××在婆川昭雪陈春元冤狱;守黎平有革票差催粮恶习,破获鸭贩彭三等血案。远近惊为“神明”,凡邻县久积难断讼事,均往往越境向其投诉。
惟彦在贵州任职期间,竭力提倡工艺教育,主张兴学育才;创设“体人堂”,救济老弱孤寡;戒种鸦片,戒妇女裹足等,并视此为官府的当务之急。光绪二十九年(1903),惟彦离开贵州到江苏任道员,翌年,受两江总督周蠢慎(周萌)的委任,总办南京厘捐局,其问曾规定奖惩条例20条,后因厘捐局的人事安排和奖罚措施难以实行,遂引疾离任。在南京厘捐局任职期间,惟彦曾被委派赴芜湖驳斥美国商人筑油池和约束日商抢购赈济大米的行为。宣统元年(1909),他被授为湖南财政正监理,官加四品卿衔,不久,因被弹劾而解职休养,随之又被度支尚书载泽委办两淮盐政,曾任过大通督销盐运使,后至扬州创设淮南盐政公所。民国元年(1912),惟彦曾被安徽都督孙疏殇荐举为财政司长,未赴任。自是寓居上海10余年。
惟彦曾在芜湖开有茶庄、烟店和洋货店等。民国6年(1917)秋,他与人合伙,开始在芜溯集资筹办裕中纱厂,陈以其在大通督销盐运使任内吞役的一笔20万元税款作为开办基金,宣告成立裕中第一纺织股汾有限公司,并公开招得股金50万元,然后便向英国订购机器设备,在芜湖陶沟狮子山外购得厂址,聘请英国工程师绘制建厂图纸,动工兴建厂房。翌年冬,厂房竣工,开始安装机器设备。民国8年11月,正式开工投产(该厂于民国35年宣告破产,出卖给了上海申新公司)。
寓居上海期间,惟彦曾为家乡公益慈善事业作有贡献,民国7年,得悉石埭兴办崇实学校之举,遂即资助了办学基金6成立校董会时,他被公推为董事长。翌年春创立了石埭私立崇实小学,民国14年增加办学基金扩办为石嫁私立崇实初级中学。他病故前留下遗嘱,划拨10幢洋房给校董会,以房租作为历年办学经费。后学校设“劭吾图书馆”,以资纪念。
民国12年由惟彦倡议,并捐银2.4万元在舒溪河上架设了一座名为“永挤桥”的钢筋混凝土联拱桥,沟通了徽(州)宁(国)古道和省(安庆)屯(溪)公路。另外他还捐资设立了“育婴堂刀、“体仁堂”以及社仓。民国14年9月22日(农历八月初五),惟彦病逝于江苏如皋,是年冬归葬于石漆二都荒田垄。著有《强本堂汇编》、《石壕体仁堂记》。
李汉璋
李汉璋(1910~1933),又名有兴,阿田乡源头村人。

汉璋8岁起由父亲李绍先教读孔孟之书,民国13年(1929)考入贵池县第八高等小学(址设阿田乡彭溪、后迁至丁香西溪)。在校学习期间,汉璋学业优异,思想活跃,深受老师李景山(中共地下党员)的器重,同时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逐渐成为进步青年。20年春,经余菊如介绍,汉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小学毕业后他回乡务农,积极深入劳若大众中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培养了李有源、汪金龙等20余人参加中国共产党和农民团组织,并成立了党支部,他被选为支部书记。21年7月14日孜,中共秋浦县委书记李鸿鸣、组织部长金步瞻和李寄文等集中在李汉璋家开会,研究如何组织革命武装,适时举行农民暴动等秘密工作。不料会议内容被汉璋胞姐李风娥偷听,李凤娥对其弟召集人在家里开会公开表示不满,言欲告发,为了保注党的组织,保守党的秘密,保护革命同志,汉璋毅然请求组织,对其胞姐进行果断处置。
民国22年,珂田一带的中共地下组织遭破坏,汉璋被捕关入贵池县监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是年3月在贵池县北门城墙边英勇就义。
黄道开
黄道开(1899~1935),字学贤,化名王子藤,珂田乡新店村人,祖籍潜山县。

道开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幼时曾入私塾读书8年,能写诗作赋,由于他为人耿直,急公好义,被推举为“六邑(怀宁、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同乡会”会长。
民国19年(1930)冬,道开以“同乡会”会长的身份常与大别山区转移来本县的中共党员接触,接受了革命道理,翌年7月,经中共秋浦县委书记李鸿鸣、宣传部长汪清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曾先后担任源头、甘爵、彭溪等地农民团总团长等职。他以“同乡会”会长的身份为掩护,在阿田仙寓山、甘爵等地秘密发展农民团成员300余人,先后介绍农民团中的骨干邓志良、汪世顺、李金元等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参与组织和发动农民暴动。一次,由他率领农民团30余人,与红军游击队27人配合,包围了祁门半坑,活捉土豪李金明,缴获土布2000多丈,银元1000多枚。他们沿途张贴“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土地改革”、“共产党万岁”等标语。民国24年7月,道开率领红军游击队和农民团共50多人,冒雨行军,包围了罪大恶极的国民党源头保保长李汉臣居地,活捉李汉臣,打开粮仓,让穷苦农民分得了粮食和食油,当地群众拍手称快。是月,地方反动势力李钟玉、李经纯勾结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团,逮捕了黄道开。审讯时,道开身受酷刑,坚贞不屈,后在坷田源头河坡滩上被杀害,时年36岁。
胡绍箕
胡绍箕(1894~1935),字道美,小河镇胜利村人,原籍潜山县。
绍箕本姓林,因家境贫寒,1岁左右被胡春发买为养子,幼读私塾,唇为塾师。其为人性格豪爽、耿直,爱交结朋友。民国15年(1926)左右被地方推荐为贵池县仁三保(今小河、革田境内)民众自卫团团长。民国19年春,绍箕与以教书为掩护的中共党员储希文结为朋友后,思想日益倾向革命,是年9月,经储希文、储奎成介绍参加农民团,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经地方推选担任了贵池县第七区七十二保保长8民国23年,中共皖南特委派夏金良到贵秋东一带进行党的活动,成立了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绍箕任军事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书记。为建设革命武装力量,举行“年关”暴动,是年10月,他以“保长”合法身份为掩护,借“强化社会治安”为由,亲自出面借来长短枪4支,收集各种土枪30余支。因暴动计划被泄露,党组织采取应急措施。翌年1月27日晚,由一支红军游击队、农民团佯袭绍箕家,砸烂其家俱,砍断电话线杆,取出了藏在他家的枪支,有效地保护了他。1月29日,800多农民在郑村举行了公开暴动。民国24年,遵照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指示,绍箕以“合法”身份,又秘密参与筹备了以高山为中心的秋收暴动计划。3月,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贵池县长王镇淮,指挥县保安队来山区“清剿人红军时,因地主告发,5月16日,绍箕被捕入狱,7月21日在贵池县北门外英勇就义,时年41岁。
徐建生
徐建生(1869~190),字笠云,别署律购,晚号迟庐老人。石埭广阳人(今属黄山市),清末寄居金陵,民国初定居安庆。
建生曾任安徽省长公署秘书、参议等职,早年在南京南洋方言学堂任监学国文教习,民国后受聘于安庆任安徽高等学堂国文教习,晚年任安徽大学国文讲师,授文字学。抗日战争爆发,安庆沦陷,乃避居于桐城大龙湾(今属安庆市郊杨桥镇)。民国29年(1940)农历除夕,日军窜犯,家遭抢劫,建生被驱于冰天雪地之中,并毁其文房四宝和金石章刻,弃其书籍字画于庭外,因极度悲愤和恶受风寒卧病二日即逝世,时年71岁,后葬于大龙山东麓乌观尖山下,勒有墓碑。
建生自幼喜临碑贴,20岁前圃于行楷及汉隶,30岁后始学篆字,师承二李(李斯、李阳冰),经过40年的朝夕钻研,终于对小篆书法(俗称“铁线篆”)取得了很高造诣和成果。主要著述有:《迟庐杂存》(诗词歌赋集)、《迟庐字话》、《篆字辨误》、《迟庐闲话》(散文、传说故事集)及《迟庐小说》(又名《血儿传》)各1集。其中,《迟庐杂存》曾专册刊印行世,其余各集,除《篆字辨误》未发表外,均曾分别连载于南京《中央日报》“泱泱”副刊和安庆《新皖锋报》“小合罗”副刊。还有大、小楷书《模范字贴》各1册印行于世。其篆字巨制有《金刚经》两部,分赠于安庆迎江寺和庐山大林寺。1952年春,其子徐实居曾将《迟庐字话》全报1份、《迟庐杂存》一书及篆书手迹3种寄赠安徽省博物馆。另有《迟庐杂存》一韦的部份行、楷墨迹和铁线篆书立轴4幅(刘禹锡《陋室铭》)存于世。
1986年4至5月间,安庆市迎江区文化馆和市书法协会及市博物馆曾联合举办“徐建生书法遗作展览”,参观展览的各界人士达千余人次。
沈谱前
沈谱前(1882~1941),字赞臣,石埭七都人,中医。
谱前自幼入私塾读书,十八九岁时,因父母相继去世而辍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谱前随做官的亲戚沈某到重庆,从师学习中医内、妇科,学成之后,在重庆行医。其间有一官员身患疑难危症,多方求医不愈,后经谱前悉心救治得以痊愈,赐以重赏,他拒不接受,只求准他参加异籍秀才考试。此官员为感他救治之恩,特令破例入试,考中了秀才。
宣统三年(1911)左右,谱前回乡行医,平时衣着古朴,待人诚挚热情,每当临床之际,详察症状,细参脉象,立方遣药,十分审慎。因病人经其治疗痊愈者甚多,而医名远播,默县、太平、贵池、青阳等县的病人,均不惮道远,前来求诊。谱前对前来就诊的病人,不论贫富,一概热情接待,从不恃术骄矜。他规定每月的三、六、九日在家门诊,余日不避风霜雨雪,出门诊治。当时有些富商地主,备有“肩舆”来请他出诊,他概辞不坐,问他何故不坐轿?他指着舆夫说:“我亦人,彼亦人,天生我两足,亦生彼两”足,同具行路之能,何可我坐彼抬,造出人不平等之恨呢?”因此,每遇出诊谱前总是挟一伞、执一中,安步当车。若有急病,随请随到,不论富贵贫贱,一律同等看待,若遇家境贫寒的病人,往往慨然施金赠药,直至治愈。一次,出诊行经甲子岭,见一乞丐病卧于亭中呻吟,他连忙停步蹲下问诊、按脉、开方,并取出银市2元给病丐,后托亭傍住户素识者,给丐购药和护理,叮嘱再三而后离去。远近病人称他为“菩萨医生”。民国30年(1941),谱前病逝,时年59岁。
孙梅轩
孙梅轩(1897—1946),又名伟福,石埭县广阳镇人。民国7年(1918)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历任私立崇实小学、崇实中学教员、校长以及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县政府第三科科长、皖南民众动员委员会委员、石埭县民坎动员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梅轩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民国7年毕业回乡,与在沪从教多年的桂承之(绍烈)筹建“崇实学社”,提倡崇尚实际,研究新学术、新知识,并分赴各私塾,运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学童讲课,向群众宣传新学。民国8年,在陈惟彦的赞助下在县城孔庙内创立了石埭私立崇实小学,以“敦品励学”为校训,聘苏志仁任名誉校长,孙等人任教员。翌年春苏辞职,孙继任校长,至民国14年鉴于山区穷苦子弟远途上学之困难,孙与桂承之、陈范存等创办了安徽省私立崇实初级中学,孙兼任数学教员。原“崇小”易名为附属小学。民国30年秋,崇中增设高中部,学校更名为安徽省私立崇实中学。
梅轩办学的指导思想是:“救国应从开发民智入手”、“教育为唤起民众,为国家社会造就人才”。他经常教育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人生以服务为目的”、“要爱国,崇中出来的学生不能有一个当汉好的”。他将陶行知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名言书写于校门两旁,并常与教员一起带领学生种菜、养花,参加稻田收割,他说:“功课考了一百分,只说明你对这门课学会了,重要的是要能学以致用”。
民国16年,梅轩与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取得联系后,一方面以公开身份积极办学,一方面掩护和秘密配合党的地下工作者开展地下活动。民国18年5月4日,他支持学生联合举行“五四”运动十周年纪念大会,开展驱逐腐朽官吏的斗争。民国20年,“九·一八”事件和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带领学校师生先后三次深入乡村,运用演讲、访问、办墙报、画刊和唱歌、演剧等形式,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民国23年石壕大旱,饿浮载道,民不聊生,县内发起成立抗旱委员会,他自告奋勇到天津等地募捐。有次在一同乡家谈及家乡灾荒,梅轩泣不成声,同乡感于他的为人,纷纷解囊相助。他外出募款购回大米:万余担,赈济乡里。民国27年新四军军部设皖南径县后,他与中共地下组织和新四军的联系更多,曾掩护党的干部黄诚、谢云辉、魏今非、刘烈人、方休、陈希龄、吕月华、朱光、刘和展等在崇实中学先后举办了两期“青年救亡干部训练班”。由于梅轩的秘密配合和掩护,中共皖南特委派员到石埭建立了中共崇实中学支部。民国27年至29年,梅轩曾多次秘密前往注县新四军军部联系工作,曾由新四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黄诚引见过叶挺、项英、袁国平、邓子恢、粟裕、李步新、曾三等负责人。他动员崇实中学的许多学生参加了新四军。皖南事变后,他冒着风险掩护新四军政治部于部方休和一名营长住在深山之中,后设法护送到铜陵敌后湖击区,同时掩护了中共党员周默罕、曹欣安等在崇中任教,保护了盛丽生等学生中的中共党员。
民国35年元月,梅轩病逝,其生前友好、原石埭县县长孙岱亭作挽联道:“识于陵阳,别于陵阳,回首陵阳悲若梦,生也教育,死也教育,终身教育了见斯人”。
王炳元
王炳元(1921~1951),一名小秉,辜田乡三义村人。

炳元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放牛,成年后在家于农活或替人帮长工。民国37年(1948)他在给本乡东庄宋家帮工时,被保长抓去给本乡地主胡为纲抵卖壮丁而入国民政府部队当兵。民国3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时,炳元随所在部队改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事技术训练中成绩优异,曾多次受到表彰,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0年,炳元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在二三八团机枪连,奔赴朝鲜战场。在朝鲜新兴里战斗中,他英勇顽强地运用火筋炮,四发四中摧毁了敌方4个火力点,打死敌人20多名,接着又两发两中摧毁敌人的一座堡垒营房,为部队完成战斗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部、政治部为王炳元记特等功一次,授予团甲级模范光荣称号。后在咸兴里战斗中,炳元奉命配合侦察部队愉袭敌营捉俘虏,为了掩护战友,他用火筋炮猛烈袭击敌坦克时,被敌方蜜集的火力击中而壮烈牺牲,时年31岁。
桂承之
桂承之(1882~1954),字绍烈,石壕广阳(今属黄山市)人,青年时代,就读于南京两江师范和格致书院,毕业后执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早年有《招纸图说》、《油画真诠》等著作问世,中年改攻哲学。
民国6年(1917)承之回里,得悉县劝学所所长汪少川有贪污教育经费、中饱私囊之劣迹,义愤填膺,遂开“邑庙”门召集士绅会议,并邀请县知事参加,揭发汪少川的贪污事实,迫使汪辞去了所长职务。
承之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民国7年与孙梅轩积极筹建“崇实学社”,研究新学术,新知识,提倡崇尚实际,办好家乡教育事业。翌年,在陈惟彦赞助下,创立县私立崇实小学,并在天津成立了“崇实学校校董会”,他被公推力驻校董事并聘为该校教员。民国9年始,承之任教导主任,与校长孙梅轩同心协力,多方奔走,办理建校及教务事宜,虽诸事草创,任务繁重,仍坚持每年秋冬之际,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恳亲会”,邀请社会人士和学生家长参加,由学生当众表演在校学习心得和技能。表演开始,校方请来宾命题,限时10分钟由学生写出百字左右的短文,表演项目还有书法、图画、算术、珠算及讲解石埭地方志,集体表演歌咏和团体操等,同时将学生平时作业成绩,分门别类地张贴于展览室和走廊里,供来宾参观,受到社会人士和学生家长的赞扬。他执教风度和教学方法深为学生敬仰折服,讲课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每在课后,学生多模仿其书法。
民国14年,他应天津华新纺织公司邀请,担任公司会计主任。
民国27年为避战火,承之回乡隐居六都夹木庵,终日诵经,以慰晚年。建国后他曾任石埭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秘书。1950年至1952年任石慷县文教科长,后被选为石嫌县人民政府委员,兼任安徽省文史馆员。1954年承之病逝,终年72岁。
汪琴北
汪琴北(1874—1960),榜名湛恩,字瘦仙,号承伯。别号惺惺子。石嫁七里斗文山(今石台七里乡同心村斗文山)人。
琴北幼承家学,勤奋好读,清光绪十九年(1893)吴院入学一名郡文阵生,光绪二十九年科试绵院拔取一等一名补凛,翌年人金陵两江大学就读,同年冬派出留学日本,因“家报促止”未赴,“负籍归来,纵情诗酒”。嗣之,琴北往来于石埭、贵池、青阳、祁门等地致力于教育30余年,曾任石壕县高等小学校长、石埭私立崇实中学国文教员、青阳陵阳师范国文主任。、当时的许多士人都与他结为至交。
民国27年(1938),琴北参与续修《石埭县志》,他“朝夕勉从役,殷骰复拳拳”,主张修志要“征访不厌详,简核著其义,文以约而明”,“循名必核实,执两在用中,毁誉均弗受,守直道不穷,洒然对先哲,一意贯初蛰”。
琴北秉性腕挚,弱不胜衣而豪气磅腐。平生肆力诗文,擅长楷书,自两杠大学毕业后,淡于荣利,喜欢作诗自娱和与挚友唱和往来。他的诗清丽平易,浑厚雄奇,其中有些诗反映了战乱年代生活的痛苦,寄托着对人民的同循。他在《伤乱》诗中写道:“妖氛荡城郭,千里蔽昏黑。栖息无宁字,举足尽荆棘,硕鼠惯贪残,何处是乐国”。有些诗则是感叹个人的沦落,世运佃衰微,他在《四十初度》一首诗中说:“少时锐志立功名,潦倒名场困一生。风景闲闲人易老,道途仆仆事无成。家贫尽力支危局,囊涩何心作远征。负却壮年无建树,悲歌灯下泪纵横”。琴北著有《梦蕉山房诗钞》七卷、《梦蕉山房同钞》一卷留存,建国后曾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德高望重,裸得乡人敬慕。1960年4月23日琴北病逝,终年86岁。陈冬菊
陈冬菊(1888—1956),女,本县六都乡雍溪村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冬菊与石域县武术世家出身的许锦城结婚,嗣之随夫学习伤科接骨技术。其夫专司“万隆号”布店后,遂由她承担起医治跌打损伤任务,且医技渐趋情湛,尤以“点穴推拿”技术和自制的伤药“玉真散”备受称道。经她治愈盼严重腰椎骨折和颈椎骨折者数十例,治愈手臂、腿足骨折及各种劳损者无。计,声名远播。
冬菊秉性温和,素以助人为乐。从医50余年,经常为抢救骨折患者废寝忘食,照料病人亲如家人,民国20年(1931)后,她研制成的药粉“玉真散”治疗伤痛劳损有特效,此后30余年中,常将该药分装成小包免费奉送患者。贫者求其治疗,不收分文费用。晚年,人称其“好老奶奶”。1950年,初,冬菊调入本县七都医院龙田门诊部(后建为六都卫生院)任骨科医生,1956年6月始,先后当选为本县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65年2月1日病逝。
张宗保
张宗保(1915—1985),祖籍安徽潜山县,民国8年(1919)随父逃荒迁来本县矶儿滩(今矾滩乡矾滩村)定居,自幼家贫,8岁起帮人放牛,14岁丧父后为生计所迫,遂以帮长工求生。
解放后,宗保满怀激情投入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中共三合大队支部副书记,1964年起任中共矾滩大队支部委员,1973年起任矾滩大队林场场长。
宗保为人诚实、憨厚,热心集体事业。1971年冬,生产大队为逐步绿化2万余亩荒山,决定在老山岭建立林场。老山岭是个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地方,加上治山建场任务艰巨,迟迟无人敢挑这副重担。1973年3月,大队将任务落实到了58岁的张宗保身上,他接受任务后说:“苦干10年,树木成株了我再下山!”当月,他就带领几名青年上了山。上山后,他和小青年一起住茅棚、烧土灶、睡地铺,起早歇晚采集林种,建立茵圃,垦复荒山,实施头年种粮,翌年造林方案。当年,林场收获玉米5707斤,高梁52.5斤,芝麻4247斤,总收入2900余元;翌年春营造杉木林300余亩,成活率达95%。1974年,宗保老妻及小孙女相继病逝,、社队领导动员他下山,改任林场顾问,儿媳也劝他回家安度晚年。宗保虽心怀伤妻失孙之痛,却始终为绿化荒山奋战不息。后来群众给他编个顺口溜:“共产党员张宗保,60多岁不服老,老山岭上舞大锄,造福子孙立功劳”。宗保管理林木,铁面无私,一次他家孩子上山砍了3棵青桐树(俗称芦皮),被他知道后硬是要记工员扣自己工分作罚款处理。为看管林木,他办场12年,在林场过了8个春节。1983年起,宗保食欲渐减,病魔缠身,但他仍坚持垦山造林,直至病逝前两个月,还在苗圃里挪着身于拔草。至1985年,该场共育茵61万余株,造林1300亩,其中种茶54亩。1974年春栽植的杉木已经主伐、间伐木材130立方米。现林木总蓄积量达5000立方米,群众称赞林场是“绿色的银行”。
宗保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作出了贡献,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1980年被评为县劳动模范,1981年特邀为地区和县林学会会员,1982年当选为石台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6月24日,宗保因患食道癌医治无效逝世。
尤忠乐
尤忠乐(1932~1986),本县丁香镇新中村人,12岁入私塾读书,15岁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务农,1952年任龙泉乡副乡长,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嗣之先后任乡党总支、公社党委组织干事。1964年忠乐任中共红星大队支部书记,1980年新中生产队从红星大队中划出建为生产大队后,改任中共新中大队支部书记。

忠乐敏悟好学,性格刚毅,工作之暇,喜欢吟读诗文或练习书法,在任期间,勤于政事,廉洁奉公。一次,有个窑师傅为达到撕毁一份烧制砖瓦合同的目的,送上200元人民币,被他严辞拒绝,并当场表示要坚决按合同办事。担任基层干部30余年,他家中除有3间土墙屋外,别无长物。1968年,忠乐为了改变新中穷山恶水的落后面貌,走遍荒山野沟,白天勘查,晚上设计定规划,发动群众讨论制订出“高山远山栽杉木,近山缓坡种茶叶,石头缝里植棕涧,房前屋后栽果木”的治穷致富方案,后来又在实践中摸索出筑拦上坝,开排洪沟,建蓄水池等控制水土流失的办法。
由于工作操劳,家境窘迫,自1970年起忠乐身体逐渐瘦弱,但仍坚持着与群众一起治理荒山。其间,几经曲折,困难重重,有的认为造林种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不愿出工,有的则多方指责,有的劝他撒手,但他总是说:“办事情关键在于一,定要看准,看准了的事情就要大刀阔斧的干下去,不能怕这怕那”。在他带领下至1985年全村累计投18.18万个,完成上石方6.24万立方米,采取垒坝护坡、建梯式茶园,挖“挖鳞坑”栽杉木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是年,全村有杉木林1100亩、茶园835亩、棕搁200亩、毛竹150亩、油茶170亩、桑园105亩、生漆20亩、果木40亩,人均纯收入由1967年的50元上升到500余元。新中村成为全县治山治水的典型,多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群众称赞村党支部和老支书为新中创立了一个“绿色银行”。
忠乐因积劳成疾,于1985年病倒,1986年6月4日去世,终年54岁。
洪国顺
洪国顺(1893~1949),祖籍怀宁县,清末随父迁届贵池县仁三保雷打岭(今石台苹田乡雷岭),年轻时以务农兼推独轮车贩油为业,因其性情凶悍、身体高大,绰号“洪张飞”。
民国15年(1926),洪国顺投靠青红帮头目侯老五(侯玉山)后广交地痞流氓、,结伙抢劫,开始了土匪生涯。
民国19年春贵池县长王继猛收编各股土匪,成立地方武装第四中队,国顺任稽查,旋任二排排长,驻丁香镇。其间,因其打死了第一排排长洪炳渲被投入监狱。民国23年洪国顺越狱潜逃投奔于在巢县任区长的同乡郝斯龙当上巡官,旋因触犯了某军长家属,被告下狱,后经其姘妇殷翠英贿赂狱头释放回家。嗣后,洪国顺经常流窜于东流、至德(今合并为东至县)及贵池、安庆、石埭等地,纠集徒伙,打家劫舍,强奸民女,无恶不作。民国32年,洪在至德县葛山镇开山收徒,几年内其门徒布及邻近各县,地方豪绅富户为得到保护,相继与洪勾结。翌年,洪被任命为贵池县第四联防中队副队长,后任大队副,民国36年底,调任丁香区第四联防区署副主任。
解放初,洪国顺慑于革命形势,曾到贵池县人民政府进行登记。由于解放军渡江后继续南下,地方留守部队不多,洪以为有机可乘,便于民国38年6月起开始秘密网罗匪徒,搜拣武器弹药,纠集千余人,建立起反革命组织——“人民自济军贵至东祁石边区游击指挥部”,并以丁香树为据点,密谋策划武装暴乱。7月初,洪匪先后攻占了葛公镇(区政府所在地)和小河口(今石台县小河镇)后,气焰更加嚣张。嗣又袭击贵池县白洋区人”民政府,纵火烧毁公草20余万斤。杨坑、横渡、丁香、小河、灌口、葛公等乡公所遭袭击后,有20余名革命干部和无辜群众惨遭杀害。此时,洪匪患及贵池、东流、至德、祁门、石埭等县,蔓延20多个区乡,匪众达2000人左右。8月中旬,匪首洪国顺在丁香胡村主持召开了有100余名骨干分子参加的“第一届军政联席会议”,会上决定了组织名称和征派粮食物资、进行反革命宣传等事项,将其组织更名为“中国人民自济军池徽边区游击指挥部”,洪国顺自任总指挥官,下设13个大队、6个直属中队、1个独立分队,建立了匪乡、保组织和情报网,公开与人民政府为敌。
是年8月15日,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二二一团开赴池州,与池州军分区及所属各县联合开展了剿匪斗争,经过两个多月的围剿,全部歼灭了洪国顺上匪“自济军”,缴获各种枪支100余件,枪弹2力万余发,稻谷11万斤。当时,洪国顺本人逃脱,剿匪部队为擒匪首,彻底根除匪患,派出侦察员日夜跟踪追迹,经过20多”天的围追,洪走投无路,于10月28日躲进苹田乡雷岭一亲戚家屋后的阴沟里。其间,根据侦察和其亲友揭发,当夜8时左右,解放军20余名战士赶往捕捉。洪走投无路,被围毙命,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