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购入
本地收购建国前,本县药材由私营国药店收购,品种和数量甚少。农民除采挖一些季节性较强的中草药提供药店外,大部分地产药材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
建国初期,药材主要由合作社代收,部分由私营药店购入。收购点均设专柜陈列样品,悬挂收购牌价,标明规格等级,抓住季节适时收购。1971年,县医药公司下设七都、小河、七井3个收购站,另在部分公社(乡)、镇供销社设收购点,以方便农民采挖投售。是年,药材收购量达500担。此后,县医药公司采取向集体、个人预约收购品种和数量的方式,鼓励农民积极生产和采挖药材,使地产药材的收购计划得以完成。1983年收购实绩创历史最高纪录,收购量达3090担,收购金额完成35.47万元,是1973年收购金额的9倍。由于县医药公司加强对药材生产的经济扶持,使家种药材的收购量大幅度上升,1984年达到1065担,占全县中药材收购总量的51.2%。同时,多次调整了枣皮的收购价,由原来每市斤1.20元上浮到1985年的每市斤13元,促进了生产,增加了收购量。1985年,全县药材收购量为1841担,品种主要有枣皮、蕲蛇、银耳、薏仁米、石耳、徐长卿、白蚤休、八角莲、绿梅花、白苏子、车前子、二丑、陈皮、杜衡、千里光、杜仲、厚朴、防已、天花粉、益母草、石苇、蜂蜜、紫丹参、前胡、大活血、小活血等。
外地调入建国前,县内药店所需的中成药,如膏、丹、丸、散等,一般自安庆、贵池、芜湖等地批发购入。西药仅“致和堂”药号和西医诊所自外地购置少许,以备病家之需。
1955年后,本县药品货源均由国营百货公司组织供应。1971年以后,药品统一由县医药公司组织调配。10余年来,调入的中西药品种和数量逐年增加,至1985年,调入中药品种有没药、乳香、鹿筋、珠参、进口人参和其他中成药160余种,调入西药品种有药片18类、371种;针剂10类、113种;消毒防腐药16种;粉、酊、水、糖浆成药9类、113种。是年中西药购进金额为65.25万元,比上年增长47.7%。
2.供销
批发建国前和建国初期本县未有中西药批发业务。1956年由县百货公司经营批发业务,并于1965年设立药材站。1971年始,这项业务改由县医药公司经营,是年中西药批发金额为0.8万元。嗣后,批发业务逐年增加,至1985年,中西药批发金额增至118.5万元,是1971年的148倍。
零售建国前,中药零售均由私营国药商店经营,西药仅有广阳镇“致和堂”药号零售少许。1965年开始,由国营药材站经营中西药零售业务,1971年后,由县医药公司所属城关中西药门市部经营零售。1971年零售额1.8万元,1985年增加到12.5万元。西药由300种增至507种,中药由300种增至442种,中成药由120种增至221种。

上一篇:(四)药材加工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