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学制
建国前县内普通中学学制为初、高中各3年。建国后承袭前制。1968年,中学学制改为“二、二制”,即初、高中均缩短为两年。1972年始,改为“三、二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二年。1983年秋,初、高中学制均恢复为3年。
2.课程
民国13年(1924),私立崇实初级中学设有国文、理化、史地、生物、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建国后,本县中学的课程设置经过多次变革。1953年,县立初级中学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12门。1956年语文分设为文学、汉语两科,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课。1958年,文学、汉语又合并为语文,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工农业基础知识课改上生产基础知识,高中增开立体几何。
1963年,学校把劳动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规定全学年劳动七周。是年秋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执行了教育部1963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计划(草案)》和新编各科教学大纲。同期,中学使用了教育部重新修订的教科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学“停课闹革命”。1968年中学复课后,按四年制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工农业常识等课程,同时取消升学考试制度。
1972年,中学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语、农机、卫生、军体、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学工学农时间每年增至八周,尤其在1975年至1976年“学朝农”(朝阳农学院)期间,学工学农时间更为增加,课堂教学时间大力减少。
“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县中学所设课程的教材大多为省编教材,有的学校还自行开设了医药、财会等课。教材内容偏重于社会应用和生产技术,如数学注重农村应用方面的计算,物理课讲授“三机一泵”的知识,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1978年秋,根据教育部所颁《全日制十年制中学数学计划试行草案》和新的教学大纲,本县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农业基础、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并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
1981年起,按教育部修订的中学教学计划开设13门课,同时规定政治课内容为:初一设《青少年修养》,初二设《法律常识》,初三设《社会发展简史》,高中开设《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上一篇:(一)普通中学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