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后,本县主要集镇有广阳镇及区政府所在地的夏村乡、龙岩镇(今七都)、横渡镇等。1951年这3镇1乡共有工商户291家。集镇街道全为条石铺设,房屋多为砖木结构的老式民宅。
1965年设立石台县后,县内主要集镇有县治所七里及七都等。1985年,县内主要集镇有占大、小河、丁香、七都四镇。
1.占大镇
位于县西南28公里,镇址设叶村。公信河和香(口)源(头)公路穿境而过。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7989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
叶村,历史上曾是依山结庐,聚族而居的大村落,房屋多为砖木结构的“齐檐封火”式楼房。后因屡遭兵燹和血吸虫病危害,人亡(逃)村毁。至民国38年(1949)初,全村仅有10余户居民,房屋总面积不足600平方米。
建国后,叶村住户逐渐增多,并先后为区、乡人民政府和人民公社的机关所在地。60年代初香源公路修通后,山村日渐繁荣。
1985年2月,占大由乡改为镇,成为本县西南山区的物资贸易集散地和经济、文化中心。镇所在地设粮站、中心卫生院、电影院、供销社、中、小学、工商所、财政所、邮电支局20多个单位。1985年9月由民办公助兴建的公信河大桥落成,将镇内村庄连成一片。是年,镇所在地面积0.6平方公里,房屋建筑面积17354平方米,人口10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0人)。镇办企业6家,职工117人,年产值63万元。2.小河镇
位于县城西北31公里,东邻矶滩乡,西连莘田乡,南接丁香镇,北与贵池县交界。殷新公路穿镇而过。1985年2月撤乡建镇,辖14个行政村,人口11836人,面积94平方公里。
小河,原称小河口,因两条小河于此汇合得名。民国25年(1936)国民政府十一路军“楚营”驻扎丁香、小河一带,征派民侠修筑防御围墙(俗称“围子”)、炮楼,百余亩“围子”内仅有2家油坊、几家杂货店和豆腐店。时莘田乡公所和联防队驻此。
建国后,小河口先后是区、乡人民政府和公社机关所在地。1958年后,镇直单位以新建殷新公路为街道,先后在公路两侧建房。至1985年,建有2—3层楼房10幢,在公路附近建小河中学教学大楼1幢。镇所在地有企事业单位20余个,镇办企业有农机修配厂、水泥厂、冰棒厂、木材加工厂、水泥预制厂及电影院等,镇办企业年总产值65万元。现小河镇已成为本县西北地区的重要集镇。
3.丁香镇
位于县城西20公里,东与七里镇接壤,西与东至县毗邻,南连珂田、占大界,北邻小河镇。1985年2月,改乡为镇,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0036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
清末至民国年间,在西溪河畔的丁香老街设有饭店、肉案、酒肆、油坊、中药店、布店、日用杂货店、豆腐坊、面坊等30多户,是贵池和石埭两县邻近地带农副产品的集散地。街面宽4米,以石板铺就。民国时期,老街曾是丁香区、乡公所驻地,民国24年(1935)国民政府十一路军,强征民工在此修筑围墙和碉堡。30年秋,创办洁莹中学,后因兵匪骚扰,难以施教,于36年迁至贵池灌口,集市亦随之冷落。解放前夕,镇内居民仅50余户,人口250人,房屋建筑面积约1万余平方米。
建国后,丁香镇先后是区、乡人民政府和人民公社所在地。1958年后,镇直单位相继在过境的殷新公路两侧建房,形成了长达400米的新街。1967年,县林业局出资在街南建了一座长达15米、宽5米、高5米的两孔钢筋混凝土桥梁,沟通了镇南简易公路与过境公路的交通,形成“T”形街道布局。桥北大街两侧设企业单位20个,桥南有丁香中学、轧钢厂、印刷厂、砖瓦厂等单位,老街为居民区。集镇占地面积0.7平方公里。1985年,镇所在地人口12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3人),建筑面积37409平方米,现有楼房7幢;镇供销社年均购销额为100万元,镇办企业年产值269万元,已成为初具规模的农村新型集镇。
4.七都镇
七都镇距县城48公里,东与黄山市交界,南与黟县接壤。西南与河口乡相连,西北与七井乡、东北与六都乡为邻。大青公路穿境而过。1985年2月,改乡为镇,辖5个行政村,人口5402人,总面积为85平方公里。
七都昔有“小小石埭县,大大七都村”之称。建国前,镇内分上街、下街、前街、后街、十分街,均用条石铺设,沿街店铺30余家,其中比较有名的店铺有:坤和、华新、永和祥三家布店,元大、信誉、翠丰三家糕讲店,俞德新、厚康、致和恒三家水杂店,茂和烟草店,兴隆烟酒店,永茂杂货店,齐丰、聚源两家油坊,福聚、福泰、如意、安顺4家客栈等。
民国期间,七都历为区、乡公所驻地。民国25年(1936),国民政府驻军在镇内修筑城墙1座,高6米,宽2米,周长2.5公里,城墙上建有碉堡1个,是年,七都乡易名为龙岩乡。民国32年,石埭县政府迁址于此,改名为龙岩镇,解放前夕,全镇居民300多户,1000余人。
建国后,建立龙岩区,1952年7月恢复“七都”称。长期来一直是区、乡人民政府和人民公社机关所在地。过境公路南可通往屯溪和江西景德镇,东可抵达芜湖、铜陵等城市,交通比较便利。“文化大革命”期间,集镇建设受挫,市面萧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少农户务工经商,集市日渐繁荣,成为本县东部地区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1982年冬,当地政府拓宽4条街道,改铺水泥路面,疏浚排水沟6条,镇旁壬癸河上建有长12米、宽3米、高5米的拱桥1座。
1985年,镇所在地设有新华书店、中学、林业站、汽车站、血防组、工商所等单位20余个。镇村办企业16家,年总产值72.02万元,实现利润23.4万元,其中镇办企业7个,年产值44.30万元,实现利润12.3万元。镇供销社年均购销总额70.47万元。是年,镇所在地面积0.7平方公里,房屋建筑面积23976平方米,其中楼房4幢;人口222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67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二)农村民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