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明清时期,本县只有一些单家独户经营的手工裁缝、理发、木工、铁匠、窑匠等业。清末开始出现手工业作坊,其产品以广阳绢纱、雍溪粉丝、储村竹筷及高路亭酒曲较为闻名。民国以后,个体手工业逐步向城镇手工业店坊发展。民国朋年(1939)创办的私营裕洲、泰洲两家印刷商店,始有简单的机械操作。民国31年10月于舒泉乡(今六都)高路亭建立的“石埭县中心工厂”,是为本县最早的集体企业,额定资金10万元(法币)。民国34年6月于广阳建立的中国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烟厂,拥有香烟机1部,出产“黄山”、“大黄山”牌香烟,是为本县半机械化工业生产的开始。
1949年,全县私营工业企业12个,个体手工业519户,全部从业人员743人,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竹木器加工、铁木质农具、粮油加工、陶器、铁锅、制伞等生产,年总产值折合新人民币47.8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0.8%。1953年县人民政府设立工业科,翌年6月增设手工业管理科。至此,全县有国营工业企业1个,私营工业企业21个,个体手工业803人。工业总产值为123.50万元,其中国营工业产值5.40万元,占4.37%;私营工业产值56.60万元,占45.82%;个体手工业产值61.50万元,占49.81%。1956年,全县工业企业和手工业计84个,其中国营1个,集体和公私合营各2个;其余为个体手工业。是年,全县工业(含个体手工业)总产值52.25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1%。1957年元月成立县手工业联合社,基本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
1958年,掀起大办工业热潮,县内兴建一批地方国营和集体厂矿企业。同时,手工业集体经济“提前过渡”升级,转并为12个国营工业企业,后因设备简陋,原料缺乏,力量不足等原因,多数企业进行“关、停、并、转”。
1970年后,强调县办“五小”工业,绝大多数手工业社转成为县办大集体企业,同时新建了一批国营和乡镇集体企业。1978年,全县有工业企业54个,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下同)693万元,比1970年增长1.44倍。工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0.4%。其中,国营工业产值467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7.38%;集体工业产值226万元,占32.6%。
1978年后,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实行工业企业内涵改造的同时,推行多种经营责任制,开展企业整顿,增强企业素质和应变能力,大力发展集体工业和乡镇工业,使全县工业出现新的局面。1985年,全县有工业企业95个(乡镇工业63个),职工3280人,工业总产值277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4.82%,是年,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94%,比1978年增长近3.44倍,其中,国营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3.23%;县属集体工业产值占6.38%;乡镇工业产值占15.03%;农村村办和合作经营及个体工业产值占25.36%。工业利润16.3万元,比1978年增长6.76倍。固定资产原值862万元,其中生产用708万元。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71.93%,重工业占28.07%。
本县乡镇工业起步于1965年,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发展缓慢。至1976年末,全县仅有乡镇企业14个,总产值17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8%。是年12月成立社队企业局(1984年易名为乡镇企业局)。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1983年乡镇企业(1984年易名乡镇工业)32个(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办企业,下同),总产值159万元,比1978年增长近2%。1985年发展到63个,职工1219人,工业产值达417万元,比1978年增长1.67倍。全员劳动生产率3420元,实现利润34万元,上交国家税金4.50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资金21万元。
乡镇工业中主要行业有:木器20个,建材13个,机械维修7个,小水电4个,食品5个,造纸、印刷、工艺美术4个,粮油加工、制茶3个,针织、缝纫、服装3个,轧钢、元钉、陶瓷、鬃毛加工4个。
1949~1956年石埭县工业企业情况统计表

1965~1985年石台县工业企业情况表

1970~1985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