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稽诸史籍,本县修建农田灌溉工程始于唐代,且向以陂塘为主,以隔堰为辅。县内最早的引水设施始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修筑的青山潭堰。
民国期间,农田灌溉全恃山涧渠沟塘坝塥堰。民国20年(1931)设立县水利工程委员会,负责督导各地修治沟渠塘堰。民国23年大旱,田地龟裂,全县依靠塘堰蓄水灌溉,粮食作物获得了五成以上的收成。民国29年兴建塘堰32处,共可灌田1679亩。民国30年先后投12.40万个,兴建塘堰24处。民国35年,全县兴修塘堰63处。
建国后,兴修水利一直处于县政中心地位。1951年初,县设水利委员会,是年冬,县人民政府号召全县人民自力更生,大力开展塘坝塥堰的整修和兴建。1954年县设水利科。(1965年12月县设农林水电科,1970年单设水利电力局)。至1954年,全县共修复和兴建塘坝1195处,渠道161处,水井30眼,受益面积3.84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61.2%。经过1955年至1972年的建设和1973年至1985年续建配套,基本形成了以蓄水、引水为主,辅以提水的灌溉体系。据统计,1952年至1958年和1971年至1985年,国家用于水利建设的经费达1138万元,共建成水利水电工程3820处,有效灌溉面积4.73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84%。
小水电建设和水土保持逐渐得到重视,县设农业区划和水土保持办公室,指导全县进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