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耕作机具
本县传统的耕作工具有犁、耙、耖、耧车、钉耙、锄头及耘草耙等。犁为铁木制,由扶手、犁底、犁键、犁铧、犁耳(又称壁耳)等部件组成。以牛力牵引,人操犁扶手进行翻土,一般一日耕地2亩左右。耙、耖(或耧车)均有铁齿,用畜力牵引,破碎土块,平整土地(楼车只用于水田作业)。锄头种类有挖锄、耨草锄,样式各异,分别用于挖地、中耕(茶园、旱地)、除草、作沟、整地、打穴等作业。耘草耙,为木制,装有铁齿,用于水稻田间除草、松土;刀具有砍刀、半砍刀、草刀三种,是“刀耕火种”的基本工具,目前多用于次生林改造和山林管理。
1953年,引进铁制七寸步犁。1956年引进双轮双铧犁14部。全犁生铁铸成,需二牛并拉,因不适宜山区小田块使用,未能推广。后引进上海Ⅱ型机动插秧机和江淮71型人力插秧机。1968年开始应用机动手扶拖拉机耕作,配套犁、耙耖和旋耕机。1976年全县有小型拖拉机421台,1977年,县内始有12台/48马力水稻插秧机,1978年增加到24台/94马力。1985年有中、小型拖拉机783台,机耕面积3.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6.86%。
2.植保机具
1952年,引进1架压缩喷雾器。1955年,开始使用单管压缩式与552丙型两种手动喷雾器。1956年,全县拥有单管压缩喷雾器30架,手摇喷粉器54架,小喷枪4架。1965年,全县有人力喷雾(粉)器362台。1973年引进机动喷雾器1台,人力喷雾(粉)器增至1694架。1976年引进1架东方红18型弥雾机。1984年河口农技站引进12架电动J型超低容量喷雾器。1985年,全县拥有机动喷雾器12台/26马力、人力喷雾器5710架、黑光灯2台。
3.排灌机具
建国前,本县山垄田多用竹笕引水灌溉,畈区均使用木制水车,其中以手车为主,脚车、风车、水力车次之。建国后,这些传统排灌工具仍有沿用。
1951年,于南屏首建一座二级机械抽水站,装机2台,功率36马力。1976年,全县拥有排灌机械379台,功率3913马力,农用水泵393台。1985年,全县拥有排灌机械464台,功率5130马力;农用水泵646台,喷灌机械35套。有效灌溉面积5.61万亩。其中机灌面积4118亩,电灌面积6442.2亩。
4.收获机具
本县传统的收割工具是月牙形镰刀(刀刃锉有细齿);脱粒工具多为木制戽桶(四方形,一般4人操作);翻晒扬谷多用晒簟、团箕和木制手摇风扇。1970年,引进机动脱粒机2台/10马力,其余多使用人力打稻机。1971年,全县有人力打稻机306台。1975年,县内始有机动收割机2台/8马力。1985年,全县共有机动脱粒机80台,计260马力,人力打稻机3357台。
5.农副产品加工机具
历史上,本县农民使用的农副产品加工工具主要是石碓、水碓、石碾、石磨、木(竹)砻及油榨。1956年,国营粮站首次安装机动碾米机、粉碎机、打浆机。1966年,农村社队开始使用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是年,全县拥有碾米机25台、磨粉机16台、轧花机37台。1970年,引进饲料粉碎机46台、榨油机3台。1985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总动力达837台/9356马力。配有碾米机、磨粉机、轧花机、榨油机,共936台。
6.运输机具
历史上,本县农业生产运输全靠人力肩挑背扛,少数地方辅以驴、骡或独轮车运载。建国后始用平板车和机动车辆运输。1965年全县有平板车192部;1971年,拥有木帆船36只、平板车1306部;1973年始有挂车3台,1975年始有农用载重汽车2辆(240马力)。1978年,全县拥有载重汽车3辆(315马力)、平板车1774部。1985年,全县有农用载重汽车65辆、大中型拖车8辆、小型拖车(1.5吨以下)508辆,简易运输车14辆、平板车7345部。
上一篇:(四)栽培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