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油料作物一向以油菜籽为主,芝麻次之,花生甚少。1949年,全县油料总产29.15万公斤(亩产38.1斤),1957年上升到52.15万斤,增长78.9%,其中油菜籽增长49.7%,1985年全县油料总产为440.89万斤(亩产107斤),比1965年增长57.5%,其中油菜籽增长47.8%。油料总产平均每年递增2.3%,其中油菜籽平均每年递增2%。
1.油菜籽
本县油菜籽常年播种面积占油料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0—80%,产量占油料总产量的80%左右。过去,油菜多与中、单晚稻连作(一油一稻)。70年代,双季稻面积扩大,油菜播种面积曾一度减少。为克服油、稻种植季节上的矛盾,县内适时推广了油菜育苗移栽技术,使栽种面积得以稳定在1.5万亩左右。1981年后,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合理调整水稻生产布局,将一部份单产不高、费工多的双晚稻田,改种一季杂交水稻和一季油菜,使油菜播种面积和产量直线上升。1985年,播种面积扩大到30186亩,每亩平均产量107斤,总产达324.44万斤,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本县油菜品种,过去多为传统的白菜型大乌籽、大花籽、小花籽。1957年引进甘蓝型胜利油菜。60年代初引进芜湖404、桂花籽。70年代引进的油菜品种有92、336、武油1号、浠水白、白油2号、五花籽、川油2号。1980年以来引进的品种有华油8号、军农1号、百油1号、甘油之号、广德761、上海809等。
2.芝麻
本县芝麻很少占用耕地,大多种在山脚地、“火子地”和田头、地角、沟边,以“火子地”播种面积最大。一般年份播种面积在3—5千亩左右。1981年和1982年超过1万亩。其中除一部份是结合造林、合理间作外,有相当多的部分是“打火子”播种的。为防止水土流失,各地已采取坚决措施,基本制止了“打火子”种粮、种油的问题。
县内芝麻均系当地品种。按其外壳颜色区分白芝麻、黑芝麻和茶色芝麻3种。其中以皮薄、出油率高的白芝麻种植面积最广,产量占80%以上。
3.花生
大多在山边、滩地零星种植。常年收获量在10万斤上下。最高的1985年达到39.8万斤。本县种植的花生品种有:麻壳花生(大花生)、小花生、匐地花生、二号花生、豌豆花生等。
若干年份全县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化表
单位:亩、斤、担

上一篇:(一)粮食生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