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有山水形胜19处,大小溶洞49个,怪石59处,间歇泉3眼,瀑布9处,奇松古树38棵;人文景观有古文化遗址8处,碑碣15座,崖刻6处,古代名人墓葬28座,古建筑31幢,古桥梁38座。按地域可划分为西部、南部、东部、中部等4大景区(外附九华山景区)。
一、西部景区(含五溪、九华、庙前、杜村四乡)
本区山明水秀,以自然景观为主,主要有“五溪山色”、“六泉秀水”,“舒潭印月”、“碧桃瀑布”、“云门奇观”、“观音岩”、“黑虎松”等。人文景观主要有刘冲石刻、九华行祠、柯乔门坊等。
五溪山色“五溪山色”旧为九华十景之一。五溪为龙溪、濂溪、漂溪、舒溪和双溪的合称,汇流注入九华河,汇流处为五溪乡政府驻地,是出入九华山的门户。河上建有五溪桥,登桥远望九华群峰,“萧然九仙人,缥缈凌云间”。近处,青山映绿水,绿水浮青山,一派江南风光。春季,山花烂漫,万木争秀;金秋时节,原野铺金,稻花飘香。元文宗图贴睦尔巡游此地,曾写诗赞叹:“昔年曾见九华图,为问江南有也无?今日五溪桥上望,画师犹自欠工夫。”明清时期香客、游人多在此驻足,观赏山色。民国时期,此地游客亦多。
五溪桥西有状元墓、望华亭,亭边建有典雅平房数间,供游人下榻。桥东有“望华楼”,其东、西、南、北开有八格扇楼窗,专供游人观赏五溪山色。
位于五溪乡云山村的无极洞,洞高2米,入洞20米有一大厅,约22平方米。左行7.7米,又有一厅,长20余米,洞内钟乳石悬挂,夏季极为凉爽,正待开发。
六泉秀水由五溪南行4公里,至六泉村。村中有一清泉,滃仰出地表,且出水丰盛,久旱不涸。此泉甘冽味美,清澈见底。村中居民围水成池,池方圆不足2丈,内有6个泉眼。
六泉曾为历代古战场,明徐达率军痛击陈友谅,其大将常遇春精选勇士万人,埋伏于此,陈友谅部溃不成军。至此,六泉又有太平寨之称。此地环境幽美,为古人喜游乐道之地,清代诗人袁旭东来此一游写下:“山钟九华秀,水爱六泉清”的诗句。明清两代,游人不绝。
六泉泉水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矿物质,现庙前乡在此开办矿泉水厂,生产优质矿泉水,销往全国各地。
舒潭印月舒潭位于九华乡柯村东1.5公里的翠微峰下,系上雪潭、下雪潭和璎珞潭的合称。三潭源于一泉,旧有“舒姑化鲤入泉”的传说,故名舒姑泉。溪水自舒姑庙(旧址)挟裹云雾奔泻入广胜峡谷。至谷口,青石溪床,明滑如玉,清流澄澈湛蓝,阳光照临水面,金银万点,过溪床,有一潭,名下雪潭。潭水自光滑石壁披落,如流苏缨珞,故名缨珞泉。由此而上,悬崖夹峙,激流跌崖撞石,阶梯落差,形成中雪潭和上雪潭。三潭各相距500米。中雪潭上瀑布高悬,跌入潭内,雪浪银涛,瀑帘上方有一浑圆巨石砥柱中流,俨然青龙戏珠。北有小钓鱼台,南有怪石状如鸡冠。上雪潭深不可测,瀑布尤为壮观。上方为大钓鱼台。三潭两瀑,大小钓鱼台连带青峦碧峰,天光水色,浑然一体。每当月圆之夜,一轮满月从翠盖峰冉冉升起,一月印水,三潭齐明,奇峰、怪石、松柏和翠竹的倒影在碧波鳞鳞的潭水中闪烁不定,甚为迷人。古往今来,游人不绝。
碧桃瀑布由二圣上行不远,即至碧桃岩。唐道士赵知微在岩下广种桃树,桃尽碧色,十里芳香。岩下一飞瀑倾泻而下,是县境第一大瀑,称“桃岩飞瀑”,唐代名人王季文曾赞曰:“翠屏横截万里天,悬水落成千丈玉”,此景亦谓“碧岩悬水”,堪称九华奇观。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此游览、赋诗作画者甚多。
云门奇观从柯村徒步东行,过云门水库,即为云门峰。峰上,两阜对峙,如门中开,门中喷吐白云,一团团,一缕缕,悠然出入其间,遇雨如彩虹贯空,仿佛云门吐出的彩练,又称“云门吐虹”。月夜,一轮明月从云门里冉冉升起,如同巨龙含珠,金光闪烁,又有“云门孤月”之称。
峰侧云门古洞,广邃如堂,可容数百人,相传为陵阳窦子明父女和众聚会场所。周围山峦迭翠,怪石垒垒,号称“石海”。岩石多为飞禽走兽状,故称“百兽图”。东有“神仙吊酒”和“九曲洞”,西有“罗汉晒肚皮”等景观。“神仙吊酒”处有一天池,池水渗透石缝,从“仙人”口中滴下,常年不绝。如此奇异景观,令游览者叹为观止。
观音岩在九华乡刘冲入口处,有一岩石,形似观音,名“观音岩”,相传为观音娘娘遇见唐高僧后所化。游客到此,无不叫绝。
黑虎松在舒溪筷子桥前,有一千年古松,深扎岩隙,蟠根瘤节,宛若苍龙。主干高18米,粗4米。松鳞龟裂,并有黑晕周绕,冠幅投影200平方米,枝丫低垂,松针茂密,貌似黑虎踞临欲搏,故名“黑虎松”。
刘冲石刻刘冲在九华乡柯村少微峰下,地形狭长,面积约1平方公里。刘冲石刻群分布其中。这里风景别致,山色宜人,碧绿如茵的松林竹海、千姿百态的嶙峋怪石、芬芳扑鼻的香花异草,令游者心旷神怡。
自唐代进士费冠卿在此隐居后,隐居和题刻者络绎不绝,留下许多摩岩石刻。“刘冲”之名,系由宋处士邑人刘放而来。刘氏在其结庵处的陡壁巨石上刻有“清隐岩”三字,字径2尺许,字迹清晰刚劲。元明时期,文人墨客厌世避尘,寻幽探胜,纷纷至此筑室读书,摩岩题刻成为时尚。这些题刻,刻工精细,字体苍劲有力,形成著名的刘冲摩崖石刻群(参见文化艺术章)。
九华行祠在九华乡老田村。相传为金乔觉上九华山修行前栖身之处。祠始建于唐德宗年间,门楣石刻篆书“九华行祠”四个字,为唐人吴用之所题。明弘治年间重修,距今已500余年,已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柯乔门坊建于明嘉靖年间。门坊上方刻有“副宪”二字,下方刻有“嘉靖已丑科进士柯乔”九个大字,已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见文化艺术章)。
附:九华山景区。
山前区:游人乘车经五溪桥到二圣,即进入山前区。景点有二圣殿、一宿庵、无相寺(旧址)、桃崖瀑布、织锦瀑布、西竺庵、观瀑台、龙池庵、燕子洞、拴龙柱、照山枫林、高山民居、龙溪峡谷、赫云峰等十数处。该区风景优美,是游览九华山的前奏。
九华街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明、清以来,香客游人云集,老街店铺、寺庙林立,古迹众多。僧众共处,香火缭绕,石板古道连接各寺院,一派莲花佛国景象。是九华山人文景观荟萃之地。景点有:棋盘石、老虎洞、观音洞、奇松、古柳、银杏、金钱树、娘娘塔、放生池、无暇肉身、东岩、锦衣石、插霄峰、九华山历史文物馆、祗园寺、旃檀林、百岁宫、通慧庵、龙庵、上禅堂、肉身殿、小天台等20余处。
天台区:过慧居寺直达天台正顶,包括十王峰在内为天台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主要名胜有吊桥、小狮子峰、观音石、观音寺、古拜经台、大鹏听经石、地藏禅林、蜡烛峰、天台峰、十王峰、钵盂峰、宴仙台、捧日亭、无底洞、金龟朝北斗、仙人击鼓石等十余处。
花台区:该区为1986年新开辟的高山游览区,山花遍布,奇峰突兀,松石乖巧,以自然景观取胜,景点有仙座岩、古佛洞、莲台峰、大象石、天门峰、加冠峰、会仙峰、中峰、清凉台、问天石、杜鹃坞、绮霞峰、猫碗峰等十数处。
主要景点有以下几处:
化城佛国:九华街以化城寺为中心,东倚插霄峰,西临神光岭,南傍芙蓉峰,北依虎形山,天然屏障,环拱如城,古刹林立,佛教气氛浓郁,素有“莲花佛国”之称。老街店铺,保持晚清风貌。位于迎仙桥前,高9米,宽8.5米,四柱三开间、重80吨的大理石仿清古门坊(1986年建)是九华山风景的醒目标志。过迎仙桥,古柳夹溪,池莲亭亭。祗园寺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大雄宝殿琉璃瓦盖,金碧辉煌,是举行大型佛事活动的主要殿堂之一,寺内满堂佛象,姿态各异。楹联妙语连珠,机智警拔,于佑任先生手书“大雄宝殿”匾额和名人书画堪为山门增辉。祗园寺南,太白书堂旁的古太白井,泉水甘冽,姊妹银杏参天拔地。中秋时节,金钱树垂挂着扁圆果实,如串串铜钱,联想古人“李白手植金钱树,君若沽酒何愁钱”的诗句,妙趣横生。
化城寺四进殿宇,秩序严整,现是历史文物馆所在地。馆内有文物600余件,分盆景、金银瓷器、名人书画类等。后进的藏经楼收藏有明版大藏经和血经,是一座珍藏佛教文化艺术珍品的辉煌殿堂。石板铺面的化城寺广场,虽封闭却开阔,大型露天佛事活动多在此举行。四周店铺古朴,与寺庙浑然一体。广场中央有一口唐代挖掘的半月形山塘,称放生池,是僧尼香客放生场所。化城寺西面的碗檀林与龙庵,这两座不同年代先后建造的组合式庙宇,将宫殿建筑和皖南徽式民居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代表了九华山寺庙建筑的风格。
由龙庵经念佛堂、无量寺、广济茅蓬、洁净清舍和上禅堂,过正天门直达十王殿和肉身殿。十王殿内有“奈何桥”,桥后竖立着一块珍贵的花石碑。肉身殿突几于南台之巅,巍峨雄壮,沿“九九八十一难”台阶登上大殿后门,“东南第一山”五个镏金大字跃入眼帘。大殿中央高矗七层棱形木塔,每层供奉八尊金地藏塑像。塔下安放着金地藏的肉身,两旁神台上分立的十殿阎罗,冠冕堂皇,对金地藏作参拜状。殿外环形回廊,精雕细镂,彩饰斑斓,殿宇四周绿树环抱,更是古朴庄严。农历七月三十日是金地藏诞辰日;信徒朝拜不绝于途,他们绕塔轮转,颂经拜佛,通宵达旦。每年这一节日前后,九华山都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庙会,组织商品展销、民间文艺和大型佛事活动,内容丰富多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人前来观赏。
在肉身殿西南0.5公里处的小天台寺,僻静清幽,视野开阔,是观赏西部云海和日落的佳境。
“西岭夕阳红艳,东岩暮蔼翠浓。化城蒲牢一杵,声满九十九峰”(清周赟诗)。昔日“化城晚钟”是九华胜景之一。如今,每当夕阳西挂,街内灯火辉煌,寺庙内击鼓鸣磬,木鱼声声,僧尼颂经声,婉转悠扬。而东岩幽冥钟声则清越宏亮,回荡山谷,整个化城沉浸在佛国氛围之中。
东岩晏坐:东岩在化城寺东面的东峰之北。相传金地藏苦修时,常打坐岩上。明代王阳明两次来九华,每日来此岩晏坐,留下《岩头闲坐漫成》诗句:“尽日岩头坐落花,不知何处是吾家?静听谷鸟迁乔木,闲看林峰散午衙”,后称“东岩晏坐”。东峰上有“云舫岩”,形如古代船舫,并有王阳明所书“云深处”和船舫石刻。岩边还留下王阳明和周经和尚下棋的石凳、石桌。岩南有小观音峰。峰顶有观音庙,庙内天然石壁上刻有南海普陀山的观音像,裙带飘舞,维妙维肖。峰下有龙女泉,泉水清冽甘美。
天台晓日:天台峰,海拔1306米,在一线天西,峰险景奇,“一峰高出众峰外,盘空鸟道通天台”。峰顶为平台,长7米,宽3米。建有地藏禅寺,寺前洞门之上书有“天台正顶”,门左为陡峻险绝的摩岩,岩壁上携有“非人间”和“中天世界”等醒目石刻。与摩岩隔沟相峙者为玉屏峰,峰顶有一亭,高出云表,伸手犹可捧日,故名“捧日亭”,亭旁为观日台。在捧日亭或观日台看日出,景象十分奇伟瑰丽。由于天台西临深渊,壁挂苍松,南北峰峭,东西极目千里,故历来被认为观景最佳处。
平冈积雪;平冈位于神光岭南2.5公里。相传宋朝国相程篁出资堆土成墩,以减游人、香客雪地登山之苦。古人诗云:“九华绝险,平冈独平,四季美景,雪天最清”游人于平冈观雪景,仿佛置身琉璃世界,清华四射,一片宁静。
二、南部景区(含陵阳、南阳、沙济、东堡、杨田5乡)
本区为溶洞、古迹风景区。有神仙洞、笠帽洞、风洞、道僧洞、马尾水、火焰山、陵阳古城遗址、文昌阁、上章祠堂、太平山房等景点。
神仙洞位于南阳乡三溪村,为石灰岩溶洞,旧志称玉华洞,相传窦真人、张果老及陈抟老祖等神仙曾来此游历修炼,故名神仙洞。
该洞全长2500米,分上、中、下三层,有立交式通道,洞中有洞,洞洞相通。上洞分为玉树阁、九龙殿、乾坤殿、玉华馆、琉花园、钟鼓楼6个厅,面积为1470平方米。风景点有10余处,主要景点有“玉树琼花”、“众仙赴会”、“嫦娥奔月”、“九龙盘珠”、“凤还巢”、“玉麒麟”等;中洞面积为560平方米,内有“玉竹亭”、“天河长廊”等景点;下洞面积为480平方米,内有几组大型玉柱、玉幔、玉瀑、玉球等景点。入洞有亲临仙界,飘然升化之感。1986年,在省、市、县有关部门支持下,架设了一条长3000米高压输电线,装配了一台30千瓦的变压器,洞内安装了景观灯具。修好了上中洞的通道,通往神仙洞的公路已取直拓宽,开辟了停车场,铺成山脚至洞口石阶路(3米宽、475级),洞口平台修建了凉亭,塑了一尊神仙座像。1987年,试行开放,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目前为池州地区五个溶洞风景名胜之一,游人不绝。
笠帽洞位于南阳乡三溪村,洞口顶部有一巨石,状如笠帽,故名。该洞面积为350平方米,分三厅,洞内钟乳林立,石笋丛生,与神仙洞形成一片,富有观赏价值,尚待开发。
道僧洞在陵阳乡黄石村境内。自唐及清,均有道僧在此居住,故名。洞厅约35平方米,冬暖夏凉。洞侧有山溪飞瀑,洞前有寺。青山绿水,景色迷人,周围所产茶叶,馥郁清香。
火焰山在杨田乡境内,距县城10公里,附近有铅锌矿、白云石矿。山顶原有观音庙,民国时期,香火极盛,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相传是观音菩萨诞辰),香客和游人昼夜上山,络绎不绝。庙前耸立五彩石壁,笔削刺天,相传为明代霓裳剑侠,由石台来此斩妖,破石而成,红赤如丹霞。
风洞在杨田乡火焰山顶观音庙左侧约百十步处。洞内长年大风不息,故名。盛夏极凉爽。
马尾水、白马岭杨田乡火焰山顶,有一股宽约1米的泉水直泻而下,终年不绝,纵大旱亦然。其水清澈如镜,俗称“马尾水”。杨田乡火焰山东面有一小村,名“白马岭”,属五梅村,村中有一石窟,深不可测,传说通大海。神话中此地古为渡口,因梢公刁难过客,激怒古代八仙之一铁拐李,被他用拐杖捣穿,水全泄入海,就变成崇山峻岭了。因其景色秀丽,明、清时期,游人不绝,目前正待开发利用。
陵阳古城池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前,置陵阳具,县治陵阳。古城墙及其他遗迹,今仍依稀可见,很有研究价值(详文化艺术章)。
太平山房为明代建筑,在陵阳乡所村,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文化艺术章)。
文昌阁属本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沙济乡杨海村青(阳)石(台)公路干线上。建于清乾隆初年。1982年,省、县两级政府,为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拨款修葺一新。游人登上楼阁眺望,四周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近视一村带水,垂柳绕堤。春夏之交,登楼赏景,可见万木峥嵘,绿铺幽谷,百花争艳,红遍山野,令人心旷神怡。
上章祠堂为李氏宗祠,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保存较为完整。该祠座落在沙济乡上章村,故名。总面积为60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到嘉庆四年(1799)竣工。祠堂正面有三道大门,两旁有一对黑色大理石石鼓,鼓面刻有“狮子戏球”。祠内为一幢高大宽敞的四合明堂,北有一厅,名曰“叙伦堂”,是该族聚会议事场所,对面照壁墙上刻有李氏《家训》全文。中祠后厅,是一座三层楼阁的宫殿式建筑,称“神堂”,建筑设计,十分精美,镶嵌在墙上的白玉石,刻有“云龙戏水”、“喜鹊登梅”、“渔樵耕读”等多种图案及各种山水人物。后进三层高楼与祠堂中心相连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晴天井。整个设计,别具匠心(参见文化艺术章)。
此外,本区还有“五孔石桥”、“孝子牌坊”、“果老坟”及正在施工的2600千瓦喇叭河梯级水电站和南阳林海多处景点,与神仙洞融为一体,连成一个完整的游览片。目前正在进一步开发。
三、东部景区(含新河、木镇、酉华3乡)
本区为风光溶洞区。主要自然景观有“白云古洞”、“老虎洞”、“盘台双瀑”,“百丈崖”、“大、小寺井”等;人文景观有“膝子京墓”及东山人工湖,均尚待开发。
白云古洞位于新河乡周桥村。清《安徽通志》载:“白云古洞,秉火日游,深不可测,奇形怪态,不可名状”。洞分上。下两层,下洞常有白云如银色巨龙,从洞口飞升,故称“白云洞”,洞门宽大呈拱圆形,高2.8米,上方刻有“白云古洞”4个大字。入洞为大厅,宽20米、长25米、高10米,可容数百人,洞内有如桌似凳的怪石数块,可供游人休息。从左侧入上洞,洞口较小,高1.6米,洞厅长80米,宽30米,可容千人。内有一尊高4米,宽2米,洁白如玉的石笋,银光闪闪。洞顶有钟乳石倒悬,其形或似荷花开放,或如鳄鱼戏水。东侧有半圆乳塔。循塔而下,形似梯田。洞后壁正中,有一石砌神龛,龛前有2米见方的水池,池水清浅,水滴池中,如拨琴弦。还有琉璃塔、莲花座等景观,洞中有洞,洞洞相连。
老虎洞在酉华乡黄岸村境内。传说此洞为虎穴,伏虎禅师曾驯服猛虎,移栖洞内。清初,洞南建有伏虎寺。洞深数里,钟乳石丰富,石柱、石笋林立,很有观赏价值。
盘台双瀑又名百丈崖瀑布,位于酉华乡三元村盘台上。两条瀑布相距30米,一条高42米,宽12米;另一条高60米,宽8米。双瀑飞泻而下,如两条白练悬挂,坠入深潭,气势雄伟。
百丈崖位于黄箔岭下,盘台之间,东西宽约1公里,状似刀削,峻耸陡峭。百丈崖山间有七叶一枝花、八角莲、明党、贝母、百合等数十种珍贵药材,可药用、可观赏。
大寺井、小寺井大寺井在酉华乡乐园村,面积2丈见方,其深莫测。井旁原有古寺,故名。井的源头是地下河,泉水十分之六,从明渠流入乐园溪,十分之四,流入石洞,在500米外突起,喷出地表,另成一井,称“小寺井”。明永乐十六年(1418),曾启游历此地,写有《涌泉记》,赞大寺井道:“望去澄莹一泓碧玉,翻来雪泡万斛明珠”。
膝子京墓在新河乡金鸡岭。此岭因状如金鸡而得名。岭前隆起一黄土岗,形似金龟,故曰“金龟原”,金龟原西北角田畈中有一小孤山,形同绿珠嵌于境中,名叫“抱珠墩”。膝公之墓,位于金龟原,形成前抱珠、后金鸡、中骑龟之势。沿径上岗,林竹蔽日,风光宜人。墓后半里处,穹碑巍峙,上刻“宋名臣天章阁待制膝公神道’12个径尺大字,肃穆壮观,今圮。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人工湖即东山水库,是本县唯一的中型水库,因其在东山脚下,故名。集水面积为20.4平方公里,总库容量1750万立方米,正常水深19.3米。水库为群山环抱,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别具意境。水库周围还有溶洞、喷泉等景观,环境宜人,是避暑消夏、游泳锻炼、垂钓泛舟的佳境。
间歇泉又名潮泉,位于距东山水库2公里处的潮水冲。泉水间歇地向上喷涌,泉涌成潭,潭呈方形,见方1米。潭底可见二眼,平时涓涓细流,潮来时猛增几十倍。正常天气,日来三潮,雨天,喷涌次数增多。潮来水浑,潮落水清,实为奇观。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县令曹机曾在此修建“观潮亭”(已废),专供游人观赏歇息。韩子苍题赞“神仙应爱我,三送雪成堆”。
珍珠泉在酉华乡境内。清《安徽通志》云:“泉泉累累如珠”,泉眼密布,串串泛动,时而一线成串,时而数串并起,日光照射,五彩交映,景致迷人。
大龙洞在酉华乡朝华村境内。洞口高8米,宽16米。山凹溪水流入洞内,穿山而出,出口处在金陵自然村,为2平方米的深潭。
菜花洞天然出水洞,在酉华乡黄岸村内。洞高4米,宽2米,深数百米,入洞30米,有一深潭。洞内钟乳石密布。
八仙洞在酉华乡黄岸村内,竖井式洞口径6米,入洞4米处折入洞厅,钟乳石形似八仙。
青云洞在酉华乡朝华村境内,洞口高12米、宽15米、深30米,洞厅钟乳石似青云飘荡,幽然出入其间,奇妙无穷。
虎头岩在酉华乡黄岸村境内,岩石状如虎头,海拔568米。
四、中部景区(含蓉城、朱备、城东1镇2乡)
本区为峰石、寺庙风景区。这里奇峰突兀,异石峥嵘,连绵数十里,远眺如空中画屏。“九子泉声”、“天柱仙踪”、“莲花云海”等景点分布本区,心安寺、双溪寺、净居寺等散布其间,各景都被苍松、翠竹环绕,环境幽雅。
九子泉声朱备乡东桥村一山顶有九块巨石,状如婴儿依母,团聚嬉戏,名“九子峰”下有一泉,迸裂成七条银练,雪飞玉溅,声震山谷,名“七布泉”,合称“九子泉声”。
九子峰山腰处,有一怪石,形如人心,名“问心石”。九子岩下有两石对峙,酷似两鸡相斗,称“斗鸡石”。此外,还有山斧石、透碧岩、清隐岩等景点。
天柱仙踪为九华十景之一,在朱备乡境内,以天柱峰为中心。清《九华山志》载:“天柱峰耸拔千仞,如柱倚天,此东南第一峰也”。此峰笔立擎天,层岗突兀,如巨鳌头生一角,直插云端,其雄、其奇,绝于天下。旁有五老峰,状如五个仙人,踏着云涛漫游天柱,故名“天柱仙踪”。
唐代诗人李白,自陵阳出发,攀峰越岭,登临天柱峰顶,曾写下著名诗篇《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邑人施达,于其旁筑“天柱书堂”,隐居讲学,著书立说。近旁还有落帽峰、常将军庙、洗衣墩、罗汉墩、百丈潭、双石岩、净居古塔、古华洞、如意石等名胜古迹。
莲花云海此景以莲花峰为中心,在庙前乡与蓉城镇交界处有三座山峰,由东而西分别为上莲峰、中莲峰和下莲峰,皆如绽开的莲花,吐蕊展瓣,亭亭玉立于群山之中。唐代诗人李白赞曰:“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莲花峰是看云海的最好地方,当云雾弥漫山谷之际,诸峰茫茫一片,犹如浩瀚的海洋,青峰隐没,莲峰露于云海之上,恰似出水芙蓉,又如蓬莱三岛。
心安寺位于朱备乡六亩田,建于清代,至今完好。该寺被峰峦耸峙的群山环抱,进山山门上有行书题额“心安禅寺”,笔峰苍劲秀丽。寺内佛殿供奉如来金色塑像,两侧有壁画。寺侧有一幢飞檐花楼,回廊相接,曲折有致。自县城至心安寺,沿途山重水复,溪随山转,山光水色,目不暇接。主要景点一为千年古杉,高4丈、围9尺,矗立路旁,宛如迎客送友。二为嘉鱼池,一池峻壁四合,上有两股泉水汇成重瀑飞流直下,浪花四溅,水声轰鸣,响彻山谷。池中产白鲢,味道鲜美,故称“嘉鱼池”。三为钓鱼台,嘉鱼池中有一巨石由水中突出,上平如台,故称“钓鱼台”。相传为汉代陵阳县令窦子明钓鱼处。
此外,还有猴子石、观音洞、仙人禅定石、栖仙泉等名胜奇观。
双溪寺位于朱备乡东桥村。寺旁岩石下有“洁泉”,涓涓细流,清澈如镜。寺后山峦叠翠,峭壁万仞。寺内广种花草,芳香袭人,寺外茶园成片,果木成林,为游览或避暑胜地。
寺侧还有转身洞、花窗台、卧牛石及宋代名臣程九万墓等景点。
净信寺位于蓉城镇金山村。原名碧云庵,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为本县现存寺庙中最古老的一座。大殿全面列架、云纹石雕,展示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寺前右侧,是一悬岩峭壁,其上方临崖竖有七级金刚石塔,凌空矗立,为宋代诗僧希坦创建,十分壮观。寺前有座两孔古桥,刻有“丙戍宝庆”4个大字,建于宋代,距今有760年历史,完好无损,为本县罕见古桥。
翠峰位于九华后山,在朱备乡东桥村境内。这里峰峦翠叠,云雾弥漫,松杉参天,绿竹如海。峰顶危岩欲倾,怪石凌空。上、中、下三翠峰,如同用石垒砌三层,层层奇观,风景如画,尤以上翠峰为最佳。中翠峰背依上翠峰,面对天柱峰,抱守地势,天然风光,十分壮观。清代诗人黄吉迪咏颂翠峰景色:“云气沾衣湿,风光着树浓。玲珑三袭幻,空翠滴芙蓉”。翠峰四周环境清幽,是游览和避暑度假之宝地。1979年后,画家、摄影家来此写生、拍照者增多。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