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1956年7月,本县召开全县科技工作者代表大会,成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时有会员110人,1958年会员发展到3705人。1959年,县科协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至1964年3月,重新成立科协筹委会。是年8月,召开第二届科协代表大会。“文革”期间,科协工作停顿。1978年,恢复科学技术协会。
科普协会成立初期,由于科技干部和专业人员较少,未成立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全县有69人为安庆地区各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会员。1980年2月,成立农学会,为全县第一个学术团体。翌年9月,沙济公社科普协会成立,为全县第一个公社科普组织。至1989年,全县有农业、林业、水利工程、医学、中医、护理、数理化、档案等8个专业学会,会员351人;畜牧兽医、科技摄影,花卉盆景3个协会,会员175人;渔业、柑桔2个研究会,会员102人。科学技术普及协会遍及全县19个乡镇,共有会员1408人。
二、科技管理机构
1959年4月,成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后称县科技局。1978年,恢复始称(详见《人大政府政协》章)。
三、科学研究机构
县良种示范繁殖农场1950年10月,成立县国营农场,场址在木镇五星庙。建场初期,有水田120亩、旱地20亩,分布于木镇河北李冲一带,有职工22人。1952年,县农场迁至县城东北合兴圩下沿的植本圩。新垦土地330亩,全场拥有土地达到750亩。1957年,该场将原木镇五星庙所辖土地和部分人员交木镇大有蚕种场。1970年更名为县良种示范繁殖农场。至1989年,有水田477亩、旱地25亩、养殖水面1000亩、山场150亩,分布于合心圩、工字圩和龙形山等地。场房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职工68人,其中临时工11人,固定资产净值12万元。
1970年前,以生产商品粮为主,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制。70年代后,县农场从事良种示范、繁殖原种和新品种示范工作。1972至1989年,该场年产原种2—3吨、良种70—80吨、杂交稻2—3吨、商品粮100吨以上。
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59年10月,成立县科学技术研究所,1962年撤销。1973年4月,成立县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所址姚家圩。该所主要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隶属县农业局。时有水田30亩、旱地5亩,职工20人。1974年,增拨工字圩土地108亩、水面350亩、山场50亩。1975年,所址迁至工字圩。1982年3月,又迁至童埠圩。1989年,有职工28人,季节性工人17人,房屋建筑面积2621.2平方米,水田71.8亩、旱地65亩、水面215亩,并配有恒温箱、显微镜、分析天平、分光光电比色计等仪器,固定资产净值8万元,主要进行水稻、油菜、大豆、土肥等试验课题的研究,每年为本县提供二级以上水稻良种近1万公斤,油菜、大豆二级以上良种400公斤左右。1984年,获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县农业机械研究所1976年10月,本县农业机械研究所成立。主要从事农业机械的研制、引进、试验和改制工作。初期有职工5人,没有设备,依靠县农业机械厂开展研制和试验工作。1978年,人员增至7人,置有一些必要设备。1981年,科研项目“江淮手扶拖拉机犁耕乘座的研制”获宣城地区科研成果荣誉奖。1986年,与县衣机站合并成立县农业机械推广站。
县蚕茧综合开发研究中心1981年建立,时称县桑苗场,以育苗为主。为了提高桑茧生产综合效益,1986年,改为县桑茧综合开发研究中心。1988年成功地进行了三眠蚕生产。翌年,又成功地进行了三眠蚕制种,承担国内首批270张援外蚕种制种业务。
1989年有土地250亩,房屋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有职工20人,拥有固定资产10万元。
县蚕种场民国12年,沪商沈联芳在木镇沈氏山庄创办蚕种场。民国24年改为大有蚕种场十一分场。民国25年3月,始建标准蚕室10间、半地下贮桑室10间、上簇室8间,购西龙山岗土地80亩,从浙江购湖桑2.5万棵栽桑成园。民国26年开始制种,品种有诸桂、华玉、渝桂、华七等,年制种7000张,商标“老虎牌”。民国27年,蚕室被日机炸毁,翌年修复,所制蚕种有源汗、华九、华十等,年制种量万张左右,公分蚁量制种18—20张,并对外供应原种。民国36年,兴建冰库2间。
1950至1955年,实行督导制,由浙、苏、皖三省蚕业界派员来场监督养蚕制种。1955年12月,实行公私合营。1963年,因忽视消毒防病工作,曾发生微粒子病毒,导致1000余张原种焚毁。1964年起,停止制种3年,恢复生产后,年产蚕种2.4万张左右。1980年后,年产量大幅度上升,1982年受到国家科委、农委的表彰奖励。1985至1989年,年均制种6万张。1989年,有职工105人,其中技术干部17人。有土地807亩(其中,桑园507亩),场房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4万元。
县良种猪繁殖场前身为县新生农场(即劳改农场)。1962年,更名县福利畜牧场。1972年,更为今名,有职工6人,饲养良种猪32头(其中种母猪21头、种公猪6头、仔猪5头)、耕牛49头(其中繁殖母牛18头、公牛1头、幼牛30头),经营圩田23亩、旱地2亩。1989年有职工25人,有水面600亩,旱地100亩,山场90亩,拥有固定资产5万元。
四、地震测报部门
1976年9月,本县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成立抗震救灾办公室,开始进行地震测报工作。1978年1月以后,地震测报工作由县科委兼管。
本县地处江南断裂带中段北侧,历史上无大震,但小震时有发生。70年代后,在全县设16个测报点,运用土地磁、地温简易测报器、土地电等手段进行地震测报。
五、四级农科网
民国时期,本县只有少数与农林牧业相联系的技术推广小型实验点。影响较大者有:民国13年(1924)春,创办县实业公所,兴办苗圃。民国22年9至10月间,在第一区杨家冲乡、第四区老田乡分别组成林业合作社。民国31年,建立县农业推广所。是年1月,接收“森林实业所”,改组为县农林场。建国后,本县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不断加强。1953年,全县63个乡成立了农业生产技术研究会,其成员有乡生产委员、互助组长、初级社长以及有经验的老农等,本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开始形成。1954年4月,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956年,本县成立互助合作委员会,内设农业生产技术组,指导全县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工作。人民公社化后,农业科技有所发展。1958年,在全县141个大队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生产队中也成立科技小组789个。1959年10月,本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主要集镇设立农技站,各公社配有农、林、牧、桑、茶等科技人员,多数大队开始建立种子队或科研小组。至1974年,全县14个公社办起种子队,逐步开展“一组三田”(科学实验小组、种子田、试验示范田、丰产田)活动。是年,全县有科学试验小组1478个、农民技术员1847人、种子田4054亩、试验田2009.2亩、丰产田8846亩。1975年,全县有18个公社农科站、142个大队农科队、1470个生产队农科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达6168人,“三田”面积达17338亩。1978年2月,制定了《青阳县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工作条例》。至此形成了县、乡(公社)、村(大队)、村民小组(生产队)四级农科网。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