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底,本县卫生院设防疫股,负责全县卫生防疫工作。1952年6月,组建县防疫委员会和防疫大队,1956年2月,改建为卫生防疫站,1989年,设防疫、食品卫生、检验预防门诊、结核病防治等股室。此外,各乡(镇)卫生院配有1名专职防疫医生,乡村医生分任各村防疫工作。1976年以来,县财政年均拨付防疫经费5万余元,用于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
一、传染病防治
预防接种本县预防接种始于1950年普种牛痘。翌年,全县种牛痘苗45853人,注射霍乱疫苗15584人。1958年1月,蓉城、木镇2公社1380人,服用痢疾噬菌体;全县7个公社6个月龄至8岁健康儿童22475人,注射了白喉类霉素,反应强烈者20人,死亡2人。是年,注射百日咳疫苗18000人次。1959至1976年,先后开展破伤风类霉素、麻疹疫苗、流脑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霍乱伤寒混合菌苗等生物制品接种。1959至1980年,全县共开展15种生物制品接种,年均接种146195人次。
1981年,始对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白喉类霉素、乙脑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等4种生物制品免疫接种。1983年,始对35个大队(村)适龄儿童试行计划免疫(简称计免),接着在全县展开,并分乡建立计免儿童登记册、登记卡。1987年11月,县防疫站在全县17个乡(镇)30个行政村进行了计免抽样调查,共调查12—24月龄儿童206人,建卡率为61.2%,单苗接种合格率为:脊灰糖丸20.4%、百日咳菌苗13.1%、麻疹疫苗10.7%、卡介苗52.4%,四苗覆盖合格率1.9%。是年12月起,县防疫站组织人员分赴各乡(镇)突击抢种、补漏,对全县计免儿童重新登记造册,至1988年9月,全县计免儿童建卡率上升到99.05%,四苗覆盖率达50.9%。1989年,县防疫部门对全县178个行政村的计免儿童,进行逐个调查、核对,有计划地开展冷链运转10次,基本达到计免对象不错不漏。11月,池州地区计免考核组抽查本县12月龄儿童2910人,考核结果建卡率为100%,单苗接种合格率为:脊灰糖丸98.7%、百日咳菌苗97.14%、麻疹疫苗96.67%,卡介苗100%,四苗覆盖合格率为94.29%,确认本县提前一年实现国家规定的计免目标。是年10月,开展1988、1989年出生儿童计免保偿工作,入保儿童5722人,占年限出生儿童总数的91.3%。同时,县卫生局成立了保偿基金会和计免疾病诊断鉴定领导小组,开始实行七年一贯制计免保偿合同制。
病疫查治天花:建国前,天花系流行本县主要传染病之一。病势迅猛严重,死亡率甚高。1949年春,蓉城镇天花大流行。1950年始,本县开展免费普种牛痘。是年,发病77人,死亡4人。翌年发病2人。此后从未发现患者。
霍乱、鼠疫:属甲类传染病。明、清时,曾在本县流行。民间称为瘟疫。民国31年6月,县卫生院诊治霍乱3例,死亡2例。建国初,本县开展注射霍乱菌苗、鼠疫活苗,大力宣传防疫知识。1980年,邻县发现副霍乱,县防疫部门及时组成童埠港交通检疫站,严防外地带菌进入县境。在童埠、木镇、九华、蓉城、县车站成立“02”病常年监测点,定期采水、采粪检验,进行对霍乱病的外环境监测,并对水灾地区进行水源消毒。此后,年年采样检验,均未发现“02”弧菌。建国以来,鼠疫、霍乱疫病从未发生一例。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1958至1978年,共发生34例。1979年起,未再发现患者。
白喉:1955年发病99例,发病率64.74/10万,高于全省平均发病率。1956年起,开展白喉类霉素预防接种,至1969年,年发病4至19例。1977年,发病率下降到2.04/10万。1978后,未再发生一例。
伤寒副伤寒:为本县历史上经常发生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民国31年5、6两月,县卫生院诊治伤寒病患者32人,死亡3人。1952至1971年,全县共发生277例,年均发病率5.5/10万。1972年发病人数最多,为136例,发病率高达54.1/10万。后经伤寒副伤寒菌苗预防接种。发病率逐年降低。1973至1988年,共发生124例,年均发病率为3.6/10万。1989年发病4例,发病率为1.49/10万。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死亡率较高,幸存者多留有痴呆等后遗症。1967年,流脑在全县大流行,患者1045人,发病率530.6/10万,死亡70人,死亡率为6.7%。1977年,再次流行,1月1日发现病情,至3月达流行高峰,患者696人,死亡36人,其中有3个月龄的幼儿及67岁的老人。1971年起,开始进行流脑疫苗预防接种。1983年后,发病人数均在19例以下,但年际周期比,间有回升。1986年发生12例,死亡2例。1987年、1988年,分别发生17例和15例,均治愈。1989年,发病1例,发病率为0.37/10万。
麻疹:民间称为“麻花”。建国前,凡无此病史的儿童均难免感染,且多忽视对症治疗,而乞灵于“麻花娘娘”保佑,以致贻误病情,死亡率较高。1951年,本县麻疹流行,皖南行署、安庆地区和本县防疫部门及时组织4个医疗分队,分赴疫区免费为患者治疗,控制了疫情的蔓延。1952至1969年,年均发生1944例,死亡11例。1969年,始行麻疹疫苗免疫接种。1988年,县防疫站增置冷链设备,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1970至1988年,年均发病841例,死亡1.3例。1988年,丁桥乡丁桥村发现麻疹病49例,县防疫站及时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性接种2000余人次。1989年,全县发病6例,发病率2.24/10万,达到《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规划》所提出的目标。
百日咳:为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1955至1984年,共发生21257例,死亡13例,以1971年发病3666例为最多。1985年起,开展百日咳菌苗预防接种,发病率下降。1985至1988年,年均发生49例。1989年发病12例,发病率4.48/10万。
流行性乙性脑炎:建国后每年均有发生。1955至1988年,共发生550例,年均发病16例,死亡1.8例。发病率最高年份为1973年,发病61例,死亡12例,最低年份为1956年,发病2例,死亡1例。1989年,发生5例,均治愈,发病率为1.87/10万。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患者无一幸存。1951至1957年,县人民政府多次发动群众打狗,患者减少。其后,城乡养狗日增,1981至1989年,全县死于此病者8人。1986年,全县被狂犬咬伤者422人,因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均未发病。1989年,发病1例,发病率为0.37/10万。
病毒性肝炎:1959至1970年,共发生297例,年均发生25例。1971至1982年,共发生2991例,年均249例。1983至1985年,降至年均65例,后呈逐年回升趋势。1989年,发病人数由上年的203例上升至488例,发病率达182.05/10万。是年4月,五溪乡甲肝流行,波及城东、新河、朱备、杨田等乡,县防疫站及时派出医师赶赴现场查治。当年,检验肝功能1518人,进行乙肝疫苗注射1060人,控制了肝炎病的扩散。
痢疾:发病率较高。1950年6月,朱备乡盛家冲菌痢流行,几乎每户皆有患者,本县医务人员在地区医疗队的配合下及时进行抢救,采取隔离等有效措施,控制了疫情扩散。1952至1965年,年均发生476例,死亡2.8例。1966至1976年,年均发生5594例,死亡8例。1977至1983年,年均发生2989例,死亡4.1例。1984年5月,本县抽调一批医师,于县医院及童埠、丁桥、木镇等7个乡卫生院开设肠道门诊,并对水灾地区的水源,施用漂白粉精片消毒,同时广泛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传。1985年,年发病人数降至1070例,死亡1例。1987至1989年,年均发病降至624例,死亡仅1987年1例。1989年,发病472例,发病率为159.29/10万。
结核病:建国前,视为不治之症。1953年调查,全县患者421人。1960年起,开展卡介苗预防接种,对病人采用雷米封。链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1984年,县防疫站对青阳中学学生56人,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检出阳性21人,阳性率为应检总数37.5%。
其它传染病回归热:1950、1955两年共发生15例,此后未再发现。
黑热病:1953至1954年,共发生21例。此后未再发现。
猩红热:1984至1988年,共发生8例,均治愈。
出血热:1976至1988年,共发现出血热患者31例,死亡1例,以1986年发病12例为最多。
钩端螺旋体病:1965年发生12例,1979年发生1例,后未再发现。
二、地方病防治
本县有血吸虫病及其他多种地方病,血吸虫病由血防站治疗;其余地方病,原由县防疫站防治,1984年9月起,改由血防站增设的地方病防治股防治。
两地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1954年调查,全县有患者21160人。经历年治疗,至1972年,尚有患者1349人,其中地克病人651人。1982年,对杨田、东堡、南阳、沙济、酉华、竹阳、九华、朱备等8个山区公社进行甲状腺肿调查,平均甲状腺肿大率44;6%。1984年10月,对南阳等9乡进行两地病普查,实查8739人,查出地甲病人7428人,地克病人283人。1985年6月,本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了《1986年内基本控制两地病的实施方案》,实施食盐加碘预防、口服碘油丸综合防治。1987年,芜湖市防疫站两地病考核组,抽检竹阳、城东、杜村3个乡9857人,检出患者175人,患病率为1.78%,确认达到本省基本控制标准。
1988至翌年,对食盐供销点进行全年碘盐监测,平均合格率为65%以上。对两地病流行区连年进行复查,共查出病人255人,均当年进行治疗。年均患病率为1.76%。
疟疾抗日战争期间,本县流行甚广。建国后,本县曾发生过3次大流行。1952年,全县有患者4462人,占全县人口总数3.1%;1954年,有患者7445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4.7%,发病率较高地区为木镇、蓉城。1960年秋,杨田公社的缑山、黄泥、东南3个大队暴发恶性疟疾,死亡5人。为控制流行,县防疫部门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防蚊灭蚊,并积极治疗疟疾患者。据不完全统计,1952至1975年,累计治疗282299人次,其中系统治疗2297人,根治113874人次,抗复发治疗140624人次,此外,还进行预防服药59745人次。1982年11月抽查考核,发病率为1.84%。1985年10月中旬,对杨田、新河、童埠等乡有疟疾病史的912人进行复查,查出病人7人,发病率为0.77%。1987、1988两年,复查129303人,查出病人26人,年均发病率为2.01/万。
血丝虫病1954年调查,全县患者达24618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22.5%,其中城关区患者7585人。经历年卡巴砷和海群生合并治疗,至1958年,仅有患者1782人。1959至1981年,累计血检166562人,查出病人42861人,治疗21718人次。1984年10月,开展全县血丝虫病普查,实检210088人,血检阳性3610人,体征阳性7552人,平均阳性率5.31%,其中圩区7个乡,血检阳性2466人,占全县血检阳性总人数的68.31%;山区4个乡,血检阳性82人,占全县血检阳性总人数2.27%。当年对患者施以“海盐”普服治疗,至1988年,累计治疗3548人次。1989年,本县自行对童埠、新河、丁桥、庙前、蓉城等16个乡(镇)37个行政村进行血丝虫病抽样考核,镜检血片29938张,查出微丝蚴阳性者62人,阳性率为0.27%,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标准。是年,县地方病防治股医防人员开展“呋喃嘧酮”治疗晚期血丝虫病和人均3克海群生粉剂治疗马来丝虫病的疗效观察等科研项目。
头癣病1954年调查,全县有患者7841人(农村居多),占全县人口总数的5%,其中,木镇区患者2562人。
1958年,本县始对头癣病免费治疗,至翌年,共治疗678人。1979至1981年,全县查治头癣病人1422人,治愈1289人,治愈率达90.65%。1982年11月调查,全县有患者152人,患病率为万分之三。1986年,对全县224所中小学生进行普查,共查出患者182人,当年全部治疗。经省考核认定达到“消灭头癣病县”的标准。
麻疯病1955年调查,全县有患者28人。翌年8月,始用中药“万灵丹”治疗。1969年12月9日,护送第一例病人到铜陵柏山医院治疗。1973年,送治23人。
1981年6月,本县进行麻疯病普查,确诊患者39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0例,结核型21人,瘤型8人,最小年龄11岁。
1987年,累计病人41人,其中重病34人,先后送往柏山、芜湖春江两个麻疯病医院住院治疗,治愈21人,死亡5人,余8人继续住院治疗。轻病7人,由县地方病防治股医师施药,在家治疗。1989年,新发现1名病人,及时送往芜湖春江麻疯病医院住院治疗。
地氟病又称氟班牙病。1986年,本县始行地氟病普查,检验18个乡(镇)8—15岁的在校学生31487人,检出患者1441人,患病率为1.6%。陵阳、酉华2乡患病率最高,分别为10.80%和10.82%。陵阳乡的陵阳村和兰溪村,患病率分别为25.4%和29.5%;南阳乡的清圲村患病率为34%,上述3村,定为地氟病流行区。
三、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民国28年(1939),国民政府颁布《保甲清洁卫生规则》,县政府曾进行清洁大检查及宣传周活动。
建国初,县人民政府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号召群众改善环境卫生,预防疾病。1951年10月,蓉城镇以街道为单位成立卫生小组,建立了“禁止猪牛鸡鸭散放街心及定期举行清洁卫生大扫除”的制度。1957年,本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当年,开展5次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是年起,街道、机关、团体都订有定期打扫卫生及检查制度,蓉城镇各街道规定“每月初一、十五为居户门前屋后自扫日,室内外每天一小扫,七天一大扫”。1956至1959年,全县发动群众400万余人次,灭蝇、蛹1.49万斤、灭蚊531斤、灭鼠137万余只、灭麻雀97万余只。其时,全县有公共垃圾箱20余个、垃圾车4部、公共厕所60余座。1984年5月,本县开始创建文明城镇活动,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改观。
1974—1976年全县各类疾病死亡人数分析表

1989年,蓉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所有清洁工30人,配备有垃圾车22辆,其中机动车2辆。主要街道建有110个垃圾箱。饮食服务行业194名从业人员中有141人接受了体检,领取了“卫生许可证”。
饮水卫生建国前,县民多饮用河、塘、溪、沟和井水,且饮用不分。
建国后,饮水卫生列为卫生防疫工作重要内容。1952年,蓉城镇以悬挂红白旗为号,规定居民饮、用青通河河水时间。是年,县卫生防疫部门,对蓉城7口水井施行药物消毒21次,并对水灾地区水源投放漂白粉消毒。1980年8月,自来水厂建成供水。至1988年,全县有5个单位自备自来水设施,防疫部门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水源消毒。1989年,全县饮用各种卫生水人数占全县人口总数的52.6%,比1984年提高3%。
食品卫生1957年,对城关饮食业从业人员41人进行食品卫生培训。1982年,始对食品行业进行监测。1984年,举办《食品卫生法》学习班4期,60余名从业人员参加学习。
是年,全县检查120个单位及170个个体户,共抽样检查98份,平均合格率72.4%。1988、1989两年,共抽检酒类、罐头、饮料、肉类、食盐等样品331份,合格224份,年均合格率67.3%,处以停业整顿的4户、罚款的18户,消毁变质食品2640.2公斤。
1964年,始对饮食、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1984年,检查337人,查出传染病患者15人。1989年,检查2096人,查出传染病患者59人(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53人、甲肝3人、结核病3人),均全部调离工作岗位。同年,在食品卫生监测和饮食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换发卫生许可证工作,全县应换证的单位和个体户共1147户,实际换发903户,其中个体户发证685户。
建国后,本县曾发生食物中毒事件2起。1959年6月,酉华公社发生19名社员吃杏仁中毒事件,经抢救,治愈17人,死亡2人。1960年10月15日夜晚,出席县扩干会的木镇公社400余名代表。在青阳中学住、食,有389人食物中毒,出现剧烈腹痛、严重腹泻和呕吐等症状。经10天抢救,全部治愈。
劳动卫生1984年,始对县水泥厂、硫铁矿工人及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劳动卫生检查,共检查51人,查出Ⅱ期矽肺患者1名、血象异常7例、晶体状混浊4例。1988、1989两年,对缫丝厂、硫铁矿等厂矿1790名工人,进行健康检查,检出乙肝病人20人。1989年,对全县厂矿工人进行矽肺摄片,检查160人次,查出矽肺患者3名,均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同年,对县水泥厂、硫铁矿各进行一次粉尘监测,检出水泥厂的2个采样点粉尘浓度适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学校卫生1951年,首次开展中、小学学生健康检查,对青阳中学、蓉城小学530余名学生进行免费体检。其后,各中学、完小先后建立学生健康检查制度。1952年青阳中学建有卫生委员会,全县113所小学成立了保健机构,并配有兼职的保健指导员。1958年前后,各完全中学先后建立学校卫生室,配有专职医务人员。
县防疫保健部门,多以中小学为点,进行地方病、传染病调查。1988年4月,县防疫站在蓉城镇4所中小学,开办“防止病从口入”卫生知识讲座。1989年,到甲肝流行地区为1500余名中小学学生检验肝功能,讲授防病知识。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