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青阳腔
青阳腔(又名池州腔)系明嘉靖年间青阳艺人所创的一种戏曲声腔。江西弋阳腔流入青阳后,逐渐与当地语音民歌结合而形成。以其婉转的声韵,跌宕的旋律和粗犷浓烈的表演风格,取代弋阳腔,与昆山腔并称“时调青昆”,迅速流传到赣、鄂、闽、广、湘、蜀、晋、鲁等省,且远及海外。至明隆庆、万历年间,已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
青阳腔打破过去戏曲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和长短句格的文学体裁,创立“滚调”,即在唱腔中加入“滚白”和“滚唱”;在唱法上沿平、低发展,使唱腔趋于柔和优美;在句法上,增加三、五、七言的偶句,促成了板式唱腔的形成。使中国戏曲发生了重要的变革。
青阳腔从声腔、剧目到表演形式,都完整地保存有明代戏曲原貌。剧本流传极广,日本内阁文库收藏有明万历刊行的4种青阳腔选本,国内仅存有抗日战争前影印的《精选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徽剧、京剧、赣剧、汉剧等十种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它的影响,在山西发展为清戏;在山东发展为“大弦子戏”;在江西有湖口、都昌、彭泽等地的“九江高腔”;在湖北有黄州、汉阳、德安、襄阳5府25县的“湖北高腔”;还有安庆地区的“岳西高腔”。其剧目可考的有:1954年在山西万泉县百帝村发现的4部青阳腔全本〔《三元记》、《黄金印》(即《金印记》、《涌泉》(《跃鲑记》、《陈可忠剔目记》〕及《荆钗记》、《白兔记》、《二郎山》、《织锦记》等4部选本,散有《卖斗箩》、《王婆骂鸡》、《大闹白家庄》等目。
明中叶后,由于赣、皖两地商贸交往密切,青阳腔艺人频繁外出献艺。及清末,本县成为太平大国战争的主要战场,青阳腔艺人远走他乡,遂使青阳腔离开了故土。1959年,县文化馆开始在民间搜集、挖掘青阳腔剧目。是年底,《百花赠剑》折于戏参加了安庆地区群众业余汇演,获节目奖。1987年,江西省文化厅。九江市及湖口县成立青阳腔抢救领导小组,搜集、整理出青阳腔剧本130余部,音响资料100多小时(200多万字),湖口县现有青阳腔剧团30多个。是年11月,本县文化局派出5人前往江西湖口县考察青阳腔,搜集整理出文字资料约60多万字,音响资料15小时,并组织艺人学习排练。1989年,本县作者王为创作的《圆月桥》10月2日于蓉城影剧院首演,后又参加省第二届艺术节池州分会的演出,均受好评。是年12月,江西湖口青阳腔艺人曹耀春、刘春江、陈斌应邀至青阳辅导排练青阳腔折子戏《夜等追舟》、《送饭斩娥》、《百花赠剑》等剧目,并在蓉城影剧院举行“青阳腔传统折子戏专场”公演。中央、省、地电视台相继播放“抢救青阳腔实况”纪录。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对港澳台胞广播”节目中,播出通讯报导《青阳腔回到故土》。
二、其他剧种
傩戏傩戏是青阳与贵池毗邻地区人民在迎神祭祀仪式上演出的一种古老剧种。明成化年间(1465—1987),已开始流行于本县杜村、庙前、五溪一带。清代中叶,曾一度兴盛。傩戏角色分末、净、生、旦、丑、外、贴、小生等8类。其特点为演出时戴面具和头饰,面具俗称脸子,木制油漆彩绘,最多48块。每年正月初七和十五日在各宗词祭祀时演出。演唱时间要“两头红”(即日落时开始,次日日出时结束)。傩戏一般无专业班社,由各宗族公堂承办,行当、面具全归宗祠公有。其表演形式分三段体:即傩舞(小戏)——正戏(本戏)——吉祥词(小戏)。存有宋、元杂剧风格。正戏剧目有《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寻夫记》、《陈州放粮》、《摇钱记》、《花关索》、《章文显》、《薛平贵平辽》等10余本;小戏以舞蹈为主要形式,剧目有《卒舞》、《舞旗》、《五星齐会》、《魁星点头》、《招财迸宝》、《打赤鸟》、《关公斩妖》、《舞古老钱》、《舞滚灯》等,其唱腔有“清水令”、“香罗带”、“桂子香”、“步步桥”、“红衲袄”等近百个曲牌,属高腔范畴。伴奏只有大锣、小锣、钹、鼓、每段唱完最后一句,叫喊一些驱鬼逐疫,祈求丰收的吉祥话,观众也随声应和,气氛热烈而肃穆。建国后,杜村乡长垅村艺人曾与贵池艺人联合演出傩戏。
目连戏目连戏源于唐之目连变文,以“目连救母”故事为主要情节。明、清流行皖南。旧时,目连戏演出极盛。据老艺人回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沙济乡沙堤村始有目连戏班,演员大部分来自南陵。后扩展到南阳、杜村。乔木、新河、童埠、蓉城等乡镇。演出形式有二:一为演员直接扮演,谓之“大目连”;二为演员操木偶演唱,谓之“托目连”。一般以春、秋二季为盛,有“稻旺戏”(秋收)。“堂会戏(公堂办,每5或10年一届)、庙会戏(朝九华佛山)、平安戏、香火戏(还愿)等名目。演唱时间1、4、7、10日不等。唱腔多保留青阳腔“滚调”特点;角色分生、旦、末、净、杂、襟;脸谱有鬼脸、标脸、花脸等5类。由于迷信色彩浓厚,建国后淘汰。
徽戏徽调起于安庆。是由青阳腔、昆曲和俗曲相互影响所产生的乱弹腔,吸收皮簧而形成的唱腔。民国时,境内一些徽调艺人和黄梅戏艺人组成半职业性的班社,联合演出,时聚时散,视不同场合演出不同的剧目。徽戏传统剧目有《大赐福》、《苏秦拜相》、《水淹七军》、《黄鹤楼》、《战马超》、《武家坡》、《大登殿》、《破采石》、《走南阳》、《华容道》、《薛蛟观画》等。30年代起,本县徽戏渐趋衰落,后为京剧所取代。
京戏京戏是以徽戏为基础,而逐渐形成的剧种,以西皮、二簧的声学系统为主体,其早期唱腔保存有青阳腔特色。民国时期,京戏在本县称盛一时,民间搭台唱花台戏者多唱京剧。其时黄梅戏班艺人也都擅唱京剧并混合演出。抗日战争中京戏用作宣传活动,影响颇大。京剧剧目繁多,在本县常演的传统剧目有《九更天》、《贺后骂殿》、《秦琼卖马》、《四郎探母》、《祭东风》、《群英会》、《三娘教子》、《玉堂春》、《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追韩信》、《野猪林》等。“文革”时,有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1978年后,本县已很少上演京剧。
黄梅戏清光绪间传入本县,开始以演独角戏、两小戏、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后受说唱艺术和青阳腔、徽调的影响,发展到演大本戏,技艺也日臻完善。由于来自农村,生活气息浓郁,深为广大群众喜爱。黄梅戏传统剧目是大戏36本,小戏72出,主要有《天仙配》、《大小辞店》、《打猪草》、《闹花灯》、《送香茶》、《讨学俸》等。旧时,本县不少青年农民拜师学艺,黄梅戏老艺人施有根、张冬贵、徐正清等均于民国2年(1913)学成登台。民国35年,黄梅戏名演员严凤英来青,与本县艺人丁老六、张冬贵、马振山、熊少云等组成临时戏班,在城内中山堂登台献艺,历时半月,轰动全县。建国后,黄梅戏发展迅速,各地农村纷纷学艺排演,并建立起专业剧团,现已成为本县舞台演出的主要剧种。
三、戏班和剧团
戏班民国时期,本县始有业余戏班,农闲时流动演出,农忙时解散归田。
黄梅戏戏班有三:
熊连根戏班(以班主命名):成员共12人。熊兼演花旦、老旦、老生,熊法根演丑角,潘双贵任司鼓。
罗光鑫戏班:罗南山任班头,罗子山代班头。经常流动演出于休宁、黟县、祁门、太平、泾县等地,京、昆、黄梅、徽剧合演。后改唱京剧。
黄际章戏班(以班主命名):成员13人,行李道具齐全。经常巡回在南陵、泾县、太平、石台、大通、贵池一带演出。抗日战争期间,戏班还利用演戏给酉华乡一带的新四军做掩护工作。
目连戏戏班有二:
新河乡的良友班:班主陈尚实、陈尚宏,成员11人。
杜村乡的汪家班:班主桂莫宾,司鼓潘双贵均为著名目连戏艺人,成员6人。
业余剧团民国26年,青阳中学少数学生,组成业余话剧队,在蓉城东街城隍庙演出抗日救亡短剧。1951年,蓉城镇首次成立业余黄梅剧团。翌年,木镇、庙前、陵阳3区(镇)业余剧团相继建立。1954年,全县各乡都有业余剧团,其中沙济、乔木、杨田、上东等业余剧团影响较大。1964年,全县有业余剧团36个,普遍上演现代戏。“文革”中,业余剧团全都停止活动。1978年以后,业余剧团重新呈现繁荣景象。1980年,有33个业余剧团,大都组织健全,筹有基金,其中木镇业余剧团阵容整齐,常年活动,多次会演获奖。杨田剧团集资购置服装道具近6千无,两次会演获奖,并往太平县和境内其他乡镇作巡回演出。1984年以后,农村电视普及,业余剧团很少活动。
专业剧团九华剧团:成立于民国29年(1940)10月,县民教馆长许以德任团长,成员22人。京剧、话剧、黄梅戏3个剧种交替上演。京剧主要演员有陈尚实(琴师)、陈文坤(旦)、汪子明(生)。话剧演员有陈克平、刘爱芝、孙木兰。黄梅戏演员有潘双贵、小凤子(艺名)。通常先演京剧、黄梅戏,后演话剧。民国32年,因经费不足,自行解散。
京剧团:成立于1950年,以丁宝珊为班头,主要演员有陈丽云(旦)、杨云才(丑),在蓉城镇东街城隍庙内演出。历时年余,后解散。
县黄梅戏剧团:原为桐城大众剧团,1951年来青改名“青城剧团”,1952年,改定今名。正常挂牌演出黄梅戏,有时插演京剧。后只保留黄梅剧一个剧种。1955年,以工资制代替“厘头”分配制。1960年,经县批准改为地方国营。1962年,改为集体所有制,成为大集体性质的专业剧团。“文革”期间,演员下放农村,剧团一度解散。1970年4月,重新组建,仍为大集体性质,演员36人。
1954至1989年,参加地(市)级专业文艺调、会演共12次,获奖演员10余人。
1956年,参加省首届戏曲会演,演员麻彩楼获1等奖,并在合肥举行公演。翌年,代表省黄梅剧团赴沪,在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毛巾厂、纱厂、邮电总局等单位演出40余场,受到观众好评。1984年,在芜湖参加省第一届艺术节获演出3等奖,省电台录音播放演员江进的部分唱段。1989年,赴池州参加省第二届艺术节,演出“青阳腔”剧目《圆月桥》,获剧本创作奖、作曲奖、导演奖、男、女优秀演员奖。
下一篇:第三节 电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