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和团体
县文化馆民国20年(1931),成立县民众教育馆,内设教学、健康、讲演3部和施教团,开办民众学校,推行识字教育,工作人员4名。后增辟民众体育场。民国35年因经费困难停办。
1949年5月成立县人民教育馆。翌年改称县文化馆,工作人员10名。“文革”中与电影院、剧团同时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1年,恢复县文化馆。1981年,设群众文艺、美术摄影、编辑创作、行政等4股,工作人员18名。
乡(镇)文化站1952年,首建木镇、庙前、陵阳3个文化站。1956年,增设九华、杨田、丁桥、蓉城4站,各配1人。翌年,实行调整,仅设木镇1个分馆,人员3名。1962年,原有7站相继恢复,并增设九华山民办站(后撤销)。“文革”中,停止活动。1978年后,乡站相继建立。1989年,全县建有乡(镇)文化站19个,工作人员共23名。
农村文化中心1981年,首建木镇农村文化中心。翌年,增建庙前、陵阳、杨田、童埠文化中心,至1989末,全县各乡镇,均已建成不同规模的农村文化中心。丁桥乡集资30余万元,建成一座能够上演电影、戏剧,并包含电视放映室、游艺厅、图书室的综合性的农民文化宫。
在乡文化中心辅导下,有些行政村也办起“文化之家”。丁桥乡独龙村的“民兵青年之家”,内设图书、阅览、游艺等室和宣传栏,并配备专人管理,定时开放。
县文联1959年1月,成立县文学工作者联合会,委员25人。1961年撤销。
摄影协会1981年5月,成立县摄影工作者协会,理事制,会员共35人。
二、民间文艺
民间歌谣民歌:本县民歌优美动听,长期以来广泛流传。县文化馆经过多年搜集,至1989年已整理出民歌293首,载于《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安徽卷青阳分卷》,有山歌。秧歌、号子、采茶歌等,内容十分丰富。有反映旧社会人民生活悲惨状况的《小白菜》、《放牛歌》、《十二月长工》、《孟姜女》、《抽丁歌》;有男女青年冲破封建牢笼,倾诉爱情心愿的《应学蜡烛一条心》、《花针刺伤手》;有用于喜庆场合的《上梁歌》、《撒帐词》等。建国后,新民歌更是百花竞放,美不胜收。有歌唱共产党、热爱毛泽东主席的《太阳一出照满山》、《敬老院里笑声高》、《站在长龙望北京》;有表现生活幸福的《九天仙女采茶来》、《卖余粮》、《双月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映改革。开放新风貌的民歌有《振兴中华好前程》、《计划生育要认真》、《富贵出在贵村庄》、《党谱新歌我爱唱》和《五赞青阳》等多首。
新的民歌手不断涌现。九华乡拥华村老艺人储德贵、杨英芝,庙前乡邱有祥等多次参加省、地(市)、县文艺会演;新歌手周苗凤、鲍兰花、周凤英等屡获省、地(市)文艺会演奖。1975年,省广播电台录音播放了储德贵、周苗凤演唱的《九华山歌》、《不识稗子和稻棵》、《卖余粮》等劳动号子也被文化部门录谱传播。
门歌:门歌是春节期间的民间一项文艺活动,歌者1至2人,手持小锣小鼓走村串户,沿门演唱。传统唱腔带有庐剧(又名“倒七戏”)色彩,大多唱《念春歌》、《拜年歌》等,内容是升官发财一类吉利语,以取悦听户,换取报酬。但歌者所得报酬极少,形同乞讨。建国后,门歌一直在城乡流行,并曾推上过戏剧舞台。1959年,在县庆祝国庆10周年会演中,陵阳乡业余剧团演出的门歌获优胜奖。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操此业者已愈来愈少。目前每年春节时,有为数寥寥的门歌手登门卖唱,唱词新旧相杂,大多含有劳动发家,生产致富新意,有事先编好的,也有“见风挂牌”的,颇受群众欢迎。
小调:又名小曲,唱词较短,可随口哼唱,主要有卖唱调、采茶调、放牛调等。卖唱调盛行于民国时期,迫于生计的艺人,在酒楼茶馆伴以胡琴演唱。30年代,童埠乡粽子店此风颇盛。其传统调目有《五更调》、《调情》、《四季美人》等,多属男女情爱之作,不少杂有色情语句。抗日战争期间,更为《送寒衣》、《难民自叹》、《送郎参军》、《当兵要当八路军》等新调目,注入了爱国救亡内容。采茶调欢快、活泼,是流行本县茶区的传统小调,以九华山附近地区较突出。《九天仙女采茶来》、《九华团茶歌》、《四季采茶歌》等曾选载省级刊物。放牛调是农村牧童放牧时演唱的小调,流行全县农村,一般都是两组对唱,一唱众和,此起彼伏,歌声清脆流畅。
民间舞蹈龙灯舞:有以下2种,一是板龙舞:参舞者约30余名。龙灯为篾扎纸糊。中燃蜡烛,分置30余块托板之上(每板长1米左右),并连成整体。舞时人手一板迂回旋转。酉华乡龙灯长曾达120板。二是滚龙舞:参舞约10余人。龙灯为篾扎首尾,铁圈布饰,5至9节连成,中置明烛,活动自如。舞时,人手一节,前有圆球形龙珠引舞,龙身舒展滚动。旧时,木镇武胜村滚龙舞最为著名。
狮灯舞:狮灯为蔑制成狮形,外饰彩布,由两人套上(首尾各一),多于广场或大厅内表演。舞时,前以1人持彩球导引,舞者作含球、扑球、抢球、玩球等舞式,俯仰滚跃,配以锣鼓,气氛热烈。双狮对舞时更为热闹。
竹马灯舞:竹马灯以竹篾制成马形,前后两段,饰以彩纸或彩布,内燃蜡烛,分系于人身前后,即成骑马之式。舞时,表演各种遛马、跑马等舞姿。以竹阳乡竹马灯舞最为精彩。
高跷舞:踩高跷者装扮各种戏剧角色,双足固定在两根丈余长的木棒上,且行且舞,并演唱散折戏,以乐器伴奏。
旱船舞:又名车上轿。以纸、蔑制一空心彩船(或彩车、彩轿),由头覆彩巾的女郎居中提起,边走边舞,并演唱时兴戏曲。
渔蚌舞,俗称渔翁与蚌精。由2人扮演,一饰渔翁,手持鱼网,一扮美女,手持彩纸制成的两片蚌壳。模仿撒网、躲让、捕捉等情状。
民间器乐本县民间器乐以打击乐为主。其种类主要有十番锣鼓和七场锣鼓。
十番锣鼓:又名“一枝香”,由铜锣,皮鼓、脆鼓、钱、喇叭、笛、云板等乐器配合演奏。盛行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陵阳、沙济、九华一带,常于春节前夕延聘乐师设场教习子弟,在元宵灯会中演奏。近年习者甚少。
七场锣鼓:又叫打七场。是民间普遍使用的锣鼓名称。由大、小锣、皮鼓、脆鼓、铙、钹,加大清(唢呐)等乐器合奏。常见的锣鼓点子有“走马”(又名“游马”)、“尖捶”、“长捶”、“竹捶”等。“走马”节奏和缓,转“尖捶”,节奏由缓趋快,反复交错运用,形成高低起伏的旋律,奔放流畅,突出地方风格。其表演方式,一为上路锣鼓,即由壮童(或成人)身挑鼓架(有单架、双架二种),奏者手持乐器,且行且奏,并伴唱地方剧散折,谓之“开牌子”,多在灯会、庙会游行时表演;二为坐堂锣鼓,即设座大厅或广场,伴奏各种地方戏曲唱腔,加入大清和笛子,后期增用胡琴配合。锣鼓点子主要有“急急风”、“单捶”、“慢叫口”、“双绞丝”等。迄今尚有少数民间老艺人业余授艺。锣鼓在舞台伴奏,称之“武场”。传统锣鼓点子质朴、凝炼。
本县民间器乐,还有丝竹乐,主要用大清(唢呐)和笛子演奏。大清常和锣鼓等打击乐器配合,组成吹打乐,运用最广。大清的传统吹腔有“正宫”、“乙宫”、“小宫”、“凡宫”等曲调,一般多用于“开牌子”演唱。主要传统曲牌有《大开门》、《小开门》、《大柳叶》、《小柳叶)、《朝天子》、《到春来》、《一枝梅》、《凤点头》、《哭皇天》等。清末、民国时期,演唱民歌小调,多用胡琴(包括京胡、高胡、二胡)配合伴奏。丝竹乐登上舞台,俗称“文场”。其曲牌早期尚保留有“青阳腔”的高腔旧风。后渐吸收外来音乐成分,发生很大变化。建国后,又引入西方音乐,逐渐失去地方特色。
民间说唱鼓书:含快板、道情等,旧时境内广泛流行。春节期间,很多流动艺人聚于街头或广场,演出大鼓、快板等各种曲艺,蓉城东街城隍庙内最热闹。民国时,始有艺人租房设场击鼓说书,听众为当地市民和手工工人,座无虚席。多数艺人则于农闲或节日走村串巷,唱道情,快板,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短剧。民国31年,铜陵艺人侯永胜设场于蓉城镇夫子庙内,说大鼓书并唱道情。收县人赵敬夫为徒,开业传艺。抗日战争胜利后,赵在今蓉城镇九华东街自设书场,说唱安徽大鼓。建国后,赵恢复书场,还配合时政宣传,下乡演出,“文革”中停止。1979年后,曲艺活动有所复兴。大鼓说唱传统书目有《七侠五义》、《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小八义》、《说唐全传》等。解放后新编的书目有《新儿女英雄传》、《皖南烽火》等。
皮影:皮影戏流传于木镇、酉华、竹阳一带,相传自湖北流入。其形式类似幻灯剪纸,即用皮革剪成关节能动的各种戏剧人物,由演员操纵,利用日光或灯光,使影子反映于一幅长2米、宽1.5米的白布幕上进行演出。演员一般操京剧唱腔,并以乐器伴奏。传统剧目有《秦湘莲》、《孙悟空大闹天空》、《哪咤闹海》、《唐僧取经》等。
说故事:俗称“谈文”,民间普遍流行,多在夏夜纳凉、雨天休憩、冬日烤火聚众开谈,其传统内容是《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传》、《薛仁贵征东》、《封神榜》、《聊斋志异》等古代小说及一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唱小戏:30年代,农村唱“小戏”流行。所谓“小戏”,即被当时政府禁演的皖南花鼓戏和黄梅调。多为农闲季节,村民集资请艺人在乡村堂屋内“瞒唱”。
三、群众文化活动
建国前文化活动本县历代相沿的传统文化活动,多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节日类:有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灯会”、清明前后“放风筝”、端午“划龙船”、八月十五“中秋赏月”、九月初九的“重阳登高”。
生活类:婚丧喜庆时吹打演唱和撰写对联、赞词;纳凉烤火时的谈文说唱已形成习俗。
生产类,牧牛对唱,耘草唱歌,劳动号子,采茶小调,都别有情趣。
赛会类:每5或10年一度的“会戏”、法疫驱邪的“出神会”等多属迷信活动,建国后消失(详见《风俗》章)。
“五四”前后,县内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创办报刊,提倡白话,宣传民主。县中、小学生上街举行爱国示威游行,自发进行反强权、抗外侮、抵制日货的爱国宣传。30年代,革命歌曲唱遍全县。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救亡文艺遍及城乡。民国27年,县民教馆组织战地服务团宣传队,配合四川来青慰问川军的战地服务团,在本县城乡及南、铜、繁、贵等县演活报剧,写标语,教唱歌。翌年,由县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组织“儿童救亡工作团”、“青年工作团”、“第一特种工作团”,先后在全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定期出墙报,开演唱会,举办歌咏比赛,还带领话剧队,深入农村巡回演出。
建国后文化活动解放初,全县群众自发举行庆祝全国解放的文化活动,盛况空前。主要有歌舞(含秧歌、腰鼓)、戏剧及龙灯、杂耍等形式。后经县文化馆组织和辅导,水平得以提高。1956年,县文化馆主持的经常性活动,有图书阅览、周末文娱、街道宣传、有线广播、电影放映、书画摄影、代写文书等项目,其中屋顶广播和黑板报影响较大。同时,建起群众业余剧团、俱乐部、读报组等文艺组织。“文革”期间,民间文艺受挫,“样板戏”、“忠字舞”、“语录歌”取代一切。1976年后,群众文化活动得以恢复和发展。县文化馆建有容量300人以上的游艺厅,设有固定坐椅180席,外增设“少儿游艺室”,常年举办电视、文艺晚会、音乐演奏、诗歌朗诵、智力测验并接待外来艺人的小型演出。辟有面积15平方米的临街玻璃橱窗,展示新闻图片,发表群众业余创作作品。还与学校联合举办知识讲座及“舞蹈”、“音乐”、“美术”等学习班。1987年,成立县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委员会,以抢救保存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编辑、出版有民间故事、谚语、歌谣集成安徽卷青阳分卷3部。1989年,举办“中、老年迪斯科学习班”、“幼儿教师音乐舞蹈培训班”、“少儿音乐舞蹈培训班”。
大型文化活动有全县规模的群众业余文艺会演、调演和艺术展览会等项。建国以来,共举办15次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其中,农村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共8次,中、小学生及教职工业余会演共5次,工人业余文艺调演、晚会共2次。参加地(市)级群众业余文艺调演共5次,并举办16次书画摄影艺术展览会(含在外地展出)。
历届美术、书法、摄影展览表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