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储存
仓库建设据《皖政辑要》记载,清光绪二十五年(827),本县设“常平仓”、“储备仓”各1座,详情无考。民国时期,有“积谷仓”、“军粮仓”、“乡仓”等粮仓,但无正式仓房,系征用祠堂、庙宇和民房储粮。
建国初,曾在蓉城、木镇、庙前、陵阳、杨田等主要集镇借用祠堂、民房作临时仓库。1950年,始在蓉城兴建250万公斤仓容简易仓房1幢。后陆续在各乡镇建库,至1964年,建有砖木结构仓库24幢,仓容总量1736万公斤,基本上结束借房存粮的历史。“文革”期间,在全县基层粮站推广黑龙江省明水县建造土圆仓经验,共建小型土圆仓40个,总容量110万公斤。经储粮实践,粮食易潮发热,繁殖害虫,在本县使用价值不大,现已拆除。至1989年,粮食系统共建仓库77幢,面积33305平方米,仓容量5520万公斤。安装大型油罐9个,容量210吨,常备油桶250只。
粮油保管50年代初,粮油借房储存,设备简陋,用毛竹、芦席扎编隔墙,大糠铺地,芦折围圈,麻袋打围,不利于安全储粮。粮食职工打扫卫生,检漏开沟,平整地面,堵塞鼠洞,编制防雀网,凭感官检查粮情,保护存粮。1952年,按照“防重于治,以防为主,防治并举”保粮方针,逐步建立粮食入库检验制度、粮情测报制度、清仓消毒制度、卫生、保卫等制度,并开展除虫、灭鼠、捕雀等竞赛活动。1956年,实行“五定”(即定粮食、定损耗、定器材、定人员、定费用)保管办法,提倡勤俭办库,节约保管费用。
60年代,以开展“无虫、无毒、无鼠雀、无事故”四无粮仓活动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各项保管制度,提高了粮库管理水平。1977年,实现“四无”粮仓县。
建国初期,由于条件差,保粮知识贫乏,仓库害虫较多,严重危害储粮安全。据当时记录,仓储害虫有大谷盗、锯谷盗、谷麦玉米象、豆象、麦蛾、粉螨等。防治方法有利用晴天曝晒、风筛、密闭仓库、夜晚通风、打沟扒洞、散发粮温等控制虫害发展,只用少量六六六药粉和土农药熏蒸。60年代,虫害虽然减少,但未能抑制其生长繁殖,故改用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实仓熏蒸用氯化钻、磷化铝,空仓消毒用滴滴涕、六六六粉。由于化学药剂造成粮食污染,1981年复以物理机械防治为主,必须使用化学药物时,则选择毒性低的磷化铝,采用间息熏蒸法,污染小,杀虫效果亦好。
粮食储备国家储备粮有“甲子粮”和“506粮”2种,为中央和南京军区代储。1970至1972年,代储“甲子粮”150万公斤,1973年7月批准转销。1971至1976年,每年代储“506粮”150万公斤,1977年起增为每年300万公斤,1980年后,每年仍代储143万公斤(折米100万公斤)。代储之粮质量要求较高,粮食部门指定专仓接收,专人保管,专账记录,由中央或部队统一调拨。
1972年开始代生产队储备粮食,为其解决仓库或资金不足的困难。代储办法分作价和实物两种:作价代储,即是国家按统购价收购,付给现金,储存指标,生产队提取时,仍按原价买回。实物代储,国家依质论价收购入库,不付现金,提取时拨付同等质量、品种粮食。代储一年以内扣除05%保管费和05%损耗粮,代储期长略有增加,出库时一次结算,手续简便,深受农民欢迎。据统计,1980年11月,代储量高达83595万公斤。1981年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储量逐年下降,到1987年底无存。
二、调运
调运形式建国前,本县陆路运输仅有青芜公路,水路运输靠青通河。运粮工具有中、小型木帆船、手推独轮车。50年代初,木镇、丁桥、童埠为粮油转运集中点,集运须等汛期通航时进行。50年代未至70年代,粮油大都通过汽车调运。县内调拨主要利用平板车、拖拉机。1976年,专区粮食局配给县粮食局专用汽车2辆,1982年,县局成立汽车队,现有货车5辆(3辆加挂),运输吨位40吨。中心站共有10辆,吨位435吨。
调运数量粮油调拨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流向服从计划。本县粮油商品除供应县内需要外,基本上都是“纯调出”(调出量减去调入量),按照国家调拨计划,调往铜陵、芜湖、马鞍山、贵池、石台等市县和上海、天津、山东及东北三省。也从芜湖、贵池、铜陵和四川、湖北省调进面粉、豆类、花生、大米(灾年)、良种和非食用油脂。
几个年份粮油调拨情况表
单位: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