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电源
1965年,池州地区为解决铜陵大通镇和本县的电源,统一组织设计桂家湖经大通至青阳3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1967年2月正式供电,此为本县第一电源。
1970年3月,陵阳开关站动工兴建,翌年4月竣工,站址在陵阳镇西北面1.5公里的山坡上。是年5月1日正式投运,安装6300千瓦主变压器1台,序号为“1”;1980年10月,新增15000千瓦主变压器1台,序号为“2”。该站为110千伏枢纽变电所,与桂家湖电厂、“6510”变电所、小溪变电所、陈村水电站相连接,主要起联络切断、调换电源的作用。1973至1977年,从三线圈主变压器的10千伏侧,陆续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到本县陵阳、沙济、南阳、东堡4乡,由池州局直接供电。
1976年12月,陵阳至青阳35千伏输电线路正式投运。此后,本县电源来自陵阳开关站“303”间隔。亭青线为热备用电源。
二、输电线路
35千伏输电线路亭青线:即由桂大线(铜陵桂家湖至大通)的亭子湖至青阳变电所的输电线路。1966年9月动工架设,翌年2月投运。全长25.75公里,设106基杆,悬重式杆型,X—4.5悬式瓷瓶,选用LGJ—50导线。1970年3月,该线路遭大雪严重毁坏,断线20余处,木质横担拉弯折断,线档两侧主杆倾斜,青阳供电所三天内修复送电。1979年6月,本县供电局与茗山部队共同改造亭青线,将木质“叉骨型”横担改为角钢“4”字型横担,调整导线弧垂,更换部分导线。
青化线:由青阳变电所经县城北侧进入化肥厂的化肥生产专用线。1972年架设,翌年8月投运,长2.75公里,杆上布置除耐张杆外,全部采用叉骨型悬垂式,X—4.5悬式瓷瓶,全线均设架空地线,选用LGJ—50导线和GJ—25避雷线。1980年9月,改造为青阳至庙前同杆瓷横担双路35千伏线路。1985年4月化肥厂关闭,该线路由麻纺厂使用。
青木线:由亭青线双陪岭101号杆梯接至木镇变电所。1975年9月动工架设,翌年4月建成。长10.5公里,设72基杆,选用LGJ—70导线,DC—35瓷横担架设,进木镇所端设架空地线0.677公里。1980年,又从梯接处与亭青线瓷横担同杆进入青阳变电所,青木线全长增至12.1公里。
陵青线:即由陵阳开关站至青阳变电所,1976年4月开始架设,是年12月投运。全长28.9公里,置201基杆,每基杆下埋设水平接地圆钢20米,接地板1块,最大档距356米,直杆选用DC—35瓷横担架设,耐张杆用X—4.5悬式瓷瓶,架空地线陵阳一端2.47公里,青阳变电所一端1.5公里,均选用GJ—25钢绞线,架空地线末端装设放电间隙。陵青线投运后,亭青线作为热备用线。
青童线:即青阳变电所至童埠电力排灌站的防汛专线。1978年3月动工,翌年7月投运。全长12.1公里,设66基杆,选用LGJ—50钢绞线,直线杆选用DC—35瓷横担,耐张杆用X—4.5悬式瓷瓶,青童两端分别设架空地线1.6公里和1公里,选用GJ—25钢绞线,架空地线段逐基杆埋设水平接地体,并安装放电间隙2组。
青(阳)庙(前)九(华山)线:1978年1月,青阳至庙前输电线路一期工程动工,由化肥厂线22号梯接,越过清泉岭,沿青(阳)九(华山)公路两侧进入庙前变电所。长13.5公里,宣90基杆,选用LGJ—70导线,进庙前变电所端架设架空地线1公里,选GJ—25钢绞线,直线杆为DC—35瓷横担,耐张杆用X—4.5悬式瓷瓶。1982年9月,青庙线二期工程动工,解除梯接,与化肥厂线同杆进入青阳变电所,全长增加到16公里,113基杆。庙前至九华山线1984年12月开工,自青庙线2号杆梯接,1986年10月投运。全长11.46公里,其中大桥庵至九华山2.6公里为新架线路,庙前至大桥庵8.86公里为原10千伏线路改造,分别在青庙线2号杆、庙九线1号杆安装CW5—35隔离开关和RW—35熔断器,线路选用LGJ—50、LGJ—70导线。
青阳至庙前、九华线全长27.1公里,加上陵阳至青阳29.1公里,陵阳至九华山供电半径56.2公里。因庙前、九华山变电所负荷轻,不影响供电质量。
35千伐输电线路一览表

110千伏输电线路1989年11月,开始动工兴建自铜陵至陵阳的110千伏输电线路,辟接2.5公里,工程投资153.8万元。是年底全线路水泥杆竖立完毕。
10千伏配电网络1967年2月,蓉城镇范围内10千伏配电线路投运。至1980年,青阳变电所射向铅锌矿、硫铁矿、邮电局及新河、城东、童埠、杨田和朱备等6乡1镇2矿的网络逐渐形成。1989年底,这一网络共有10千伏配电线路171.31公里,设1558基杆,置配变160台,总容量13750千瓦,最大供电半径19.5公里。
1970年12月,扬子垅到木镇10千伏配电线路投入运行。1976年架设木(镇)竹(阳)线,1979年架设木(镇)酉(华)线、木(镇)乔(木)线。1989年,为县白水泥厂架设专用线路3.1公里,置配变800千瓦;为丁桥乡独龙水泥厂架设专用线路9.5公里,置配变1000千瓦。是年,从木镇变电所3路10千伏间隔向木镇、竹阳、乔木、酉华、丁桥等1镇4乡供电的配电线路170.23公里,设1700基杆,置配变2台,总容量8750千瓦,最大供电半径30公里。
1970至1974年,由九华水电站供电的九华公社,10千伏配电网络自成一体,置配变4台,容量160千瓦。1977年,由东红水电站供电的杜村公社,10千伏配电线路长7.6公里,亦自成网络。1978年,庙前变电所建成后,上述两个小网络先后并入。1989年,由庙前变电所4路出线,形成了庙前、九华、杜村以及九华山等3乡1山10千伏配电网络,配电线路长81.94公里,设785基杆,置配变69台,总容量3995千瓦,最大供电半径18公里。在这个网络内,有井网水电站3座,发电机组5台,315千瓦。
1973年,陵阳开关站投运,陵阳公社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7.1公里。1977年,逐步延伸到南阳、沙济、东堡公社。1989年,配电线路全长78.23公里,设799基杆,置配变43台,总容量2120千瓦,用电由池州电力局直供。
几个年份10千伏配电线路情况表

三、变电所
青阳变电所位于县城东3公里葛家塝,北侧倚芜(湖)大(渡口)公路。1965年筹建,1967年2月投运。主要设备容量1000千瓦主变压器1台,控制室设中央信号屏1块,继电保护屏2块,主接线为线路变压器组。后经1970年、1973年、1981年3次扩建,至1989年,拥有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4000千瓦,DW8—35油开关8台,隔离开关25台,10千伏开关柜17台,中央信号屏2块,继电保护屏12块。防雷保护有避雷针21米长的12根、18米长的2根、35千伏避雷器3组、10千伏避雷器7组、Pt柜2组。
青阳变电所为本县35千伏输配电网络中心枢纽,4路馈线分别向木镇、庙前、九华山3个变电所及童埠电灌站、麻纺厂直变送电,7路10千伏幅射式向铅锌矿、硫铁矿、邮电局及蓉城镇、城东、朱备、杨田、新河、童埠等乡(镇)供电。年供电量1200至1300万千瓦时。
木镇变电所为解决七星河下游内涝排水问题,1969年5月,动工兴建简易扬子垅变电所,所址丁桥乡水平村。1970年12月投运,有600千瓦主变压器1台,35千伏电源梯接于亭青线53号杆,1路10千伏出线架到木镇沟口电站,长13.5公里。
为解决酉华、乔木、竹阳3乡用电,1975年,将扬子垅变电所迁至木镇狮山,改建为木镇变电所,1977年3月竣工投运。经再次扩建,至1985年11月,已拥有主变压器1台,容量1800千瓦,10千瓦开关柜4台,中央信号屏、继电保护屏各1块,防雷设施有18米避雷针3支,35千伏避雷器1组,10千伏避雷器3组。
木镇变电所的主接线为单母线,10千伏馈线呈幅射形,3路分别向木镇、丁桥、竹阳(延伸到南陵县丫山乡的2个村)、酉华、乔木等乡(镇)供电,年供电量350至400万千瓦时。
庙前变电所位于庙前街东0.5公里之张家板,1978年1月动工兴建,12月建成。先用城关10千伏,在县园艺厂处接到35千伏青庙线路上,用10千伏送电4个月。后经池州供电局验收,于1979年5月,以35千伏正式供电。经过扩建,至1989年,已拥有主变压器1台,容量1000千瓦,DW—35油开关1台,GW5—35隔离开关3台,10千伏开关柜5台,防雷设施有避雷针3支、35千伏避雷器1组、10千伏避雷器4组。
庙前变电所主接线为单母线,4路10千伏出线向杜村、庙前、九华3乡及九华山供电。年供电量250至300万千瓦时。
九华山变电所位于九华山肉身宝殿西北角400米。1985年3月破土,1986年7月竣工,10月投运。主要设备有主变压器1台,容量1000千瓦,DW8—35油开关1台,GW5—35隔离开关4台,10千伏开关柜8台,中央信号屏和继电保护屏各2块。
九华山变电所主接线为单母线,10千伏出线4路,分别向九华街、天台山及杜村乡长垅村供电。该变电所负荷轻,可靠性强,主要提供旅游用电。详见下页35千伏变电所表。
上一篇:第一节 发电
下一篇:第三节 用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