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蓄水工程
塘坝本县80%以上的耕地分布于山区,其中部份农田多零星小块,一亩数丘或数十丘,故昔时蓄水抗旱以小塘、小坝蓄水为主。明代万历年间,全县有塘24口、坝24道。清代光绪年间,全县有塘60口、坝10道,其中较大的塘有吴村塘、黎家塘、中村塘、新塘、赵塘、官塘、破塘等;较大的堰有华湖堰、北山桥石堰、申明堰、黄石溪堰、尚堰、将军堰等。民国年间,塘坝已增至8172口(道),但大多“雨多则溢,少即立涸”,县水利建设部门,曾严令修治,监督进行,费用参照原来习惯,规定按东八佃二的成数摊款。据《青阳县卅年度水利工程视察报告》云:“查该县卅年度水利工作,计修塘50口、堰6道、坝3道,计土方3027方,修工6474个,工料费14317元,受益田亩计12559亩”。民国33年,修筑竣工旧水塘96口、坝25道、河堤17道、堰1道、堰1道,受益田亩10.82万亩。
建国初期,亦以兴修塘坝为重点,除修复原有旧塘坝外,1951年止,另筑新塘75口。全县现有新旧塘坝8247口,可蓄水2893万立方米,可灌农田10.06万亩,占有效灌溉总面积46.4%。
水库1956年,本县推行农业“三改(旱改水、低产改高产、水稻单季改双季),需水量增大,小塘小坝蓄水已不能满足需要。故自1957年开始,进行水库建设。而大多数水库于“文革”期间开工,工程施工质量较差,险病库多。经多年努力,加强险病库处理,状况大有改观。至1989年,全县共建水库62座,总库容491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919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0.18万亩,占全县农田面积42.6%。各型水库分述如下:
中型水库1座。
东山水库:位于新河乡方家桥,是本县最大水库。1976年10月动工,1982年12月竣工。集水面积20.4平方公里。属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5米,坝顶高程58米(黄海)。总库容17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30万立方米,死库容180万立方米。该库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发电综合利用。灌溉农田1.5万亩。
小(一)型水库9座,总库容195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23万立方米,灌溉3.98万亩,其重点有1座。
广德口水库:位于杨田乡广德口自然村。1965年10月开工,1972年底竣工。为粘土斜墙土坝,最大坝高28.4米(吴淞)。集水面积10.6平方公里。总库容36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52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21万亩。
东红水库:位于杜村乡红光村将军庙,1966年动工,1980年竣工。集水面积6.9平方公里。粘土斜墙土坝,最大坝高33米,坝顶高程140.5米(吴淞),是本县最高土坝。总库容209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800亩。
红旗水库:位于陵阳乡分流村。1968年9月动工,1975年竣工。集水面积3平方公里。粘土斜墙土坝,最大坝高19.8米。总库容138.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99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000亩。
华阳水库:位于九华山麓华阳桥。1978年3月动工,1981年竣工。集水面积4.9平方公里。坝高33米,是本县最高的浆砌石双曲拱坝。总库容11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96万立方米。灌溉农田3400亩。
其余5座水库1989年尚未达竣工标准,基本情况见下表:
尚未竣工水库一览表

小(二)型水库52座,总库容157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66万立方米。灌溉农田4.7万亩。各库基本情况见下页表。
涵闸涵闸工程分水库涵闸、圩堤涵闸和排涝站控制闸,是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全县共有较大型涵闸19座。
水库涵闸均系自由流涵。东山。东红。向阳3水库为隧洞放水涵;广德口水库为钢筋硅放水涵;其它水库放水涵均由块石砌成或预制涵管。
圩堤涵闸又分压力、自流及压力自流两用3种,童埠圩涵闸系自流压力两用,建于1969年10月,控制面积14.7平方公里。设计流量10立方米/秒,涵长50米,断面为2.5×2.5米,涵闸底高程6.6米,为钢筋水泥结构。姚家圩、洛平圩、木镇圩、丁圩,均系钢筋砼结构的压力涵闸,其它圩堤均为自流排涵闸。
排涝站控制闸系童埠圩和合心圩两个电排站控制闸。以童埠闸最大,该闸建于1979年,设计流量10立方米/秒,闸身长10米,孔宽2米,高3米,闸底高程6米,堤顶高程12米,为浆砌石结构。
二、引水工程
本县较大规模引水工程多集中分布于中、小(一)型水库间。
东山水库灌区是本县最大的灌区,可灌溉新河、城东、木镇3个乡(镇)农田1.5万亩。1982年开始建筑南北两大干渠及支渠、斗渠、农渠。北干渠长14公里,建有进水闸1座(1×1.2米2孔);方村渡水槽(2.3×1.4米)长90米;方村、周桥、周桥小学、万春、倪冲、白云白沙岭窑厂等6处涵洞,计长859米;闭复渠道8处计长690米。另有4条支渠待兴建。南干渠计长15公里,并建有董家山渡水槽一座。
广德口水库灌区,1981年由杨田乡水利站负责施工。建有东、西、中3大干渠,总长计22.3公里;支渠14条,计长44.6公里。该灌区以广德口水库为主,与山阡里、横山冲、官塘3座小(二)型水库组成,可引水321.8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44万亩。
向东水库灌区,位于杜村乡境内。以东红、向阳两座小(一)型水库为主体,与建
小(二)型水库一览表


新、坂里、五阳、红星4座小(二)型水库组成。建有向阳北干渠,长2.68公里,向阳南干渠,长6.8公里;东红东干渠长14.3公里,东红西干渠长8.3公里。两干渠之支渠,纵横交错,工程量亦甚大。较大建筑工程有杉木冲、大凹冲涵洞长241米;上峰铸铁管倒吸虹,长45米。可灌溉农田万余亩。
金山渡水槽,位于乔木乡金山村境内,属金山水库北干渠配套工程。1974年9月开工,1976年5月竣工。渡槽全长515.4米,主槽13跨,跨度30米,高度8米,桁架拱墩均系钢筋砼结构。设计灌溉流量0.6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1.77万元,预计可灌溉农田5000余亩。但因设计脱离实际,至今仍未能使用。
三、排灌工程
本县机电排灌站建设起步较迟,最早为元桥二级站,1966年兴建;最晚的姚家二站,1985年建成。大部分机电排灌站建于70年代。1989年,全县有电力灌溉站13座,装机19台,907.6千瓦,可灌溉农田1.474万亩;抗旱站3座,装机12台,660千瓦,受益农田1.5万亩;电力排灌结合站8座,装机24台,1912千瓦,受益农田2.04万亩。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童埠排灌站,于1963年10月动工,1970年6月建成。到1978年,先后装机12台,1160千瓦,其枢纽工程由电排站、压力涵、自排涵闸、控制闸等组成,是站、闸合建工程。电源接自本县变电所,有35千伏和11千伏两条线路输电。
电力灌溉站一览表

电力排灌结合站一览表

四、喷灌
喷灌,宜于旱地作物。1977年,本县首次以9台、72匹马力喷灌机,流动于杜村乡东风、垅上村、庙前乡三义、十字村、丁桥乡插花村,进行喷灌油菜、小麦、后增2台、16匹马力喷灌机,流动于城东乡五星村、蓉城镇蔬菜队(今称临城村),喷灌苎麻及蔬菜。
1981年起,建立固定式喷溉站,至1984年,先后建有4处:一在九华乡二圣村月形山,电机22千瓦,以水泵提水、塑料管供水,喷灌茶叶57亩;二在九华乡桥庵村,利用水电站压力,钢管供水,喷灌茶叶50亩;三在九华乡柯村山口生产队,利用小水电压力池自压喷灌水稻50亩;四在杜材乡新丰村,为固定、流动两用式喷灌站,喷灌茶叶100亩。喷灌工程效益较好,后均因管理不善而相继停止使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