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圩堤兴修
明万历年间,本县有五千圩、彭公圩、莲荷埂圩、焦家埠圩(今元桥处)、南寺畈圩(今南门桥至牌楼村)等5处圩堤。清代至民国年间,沿七星河两岸建有江家圩、马圩、管埠圩;沿青通河东岸有小圩13座,西岸有姚家圩、月形圩(今并入姚家圩)、分桥圩、方家圩(治理青通河时被挖掉)。上述诸圩受益田亩占全县农田面积10%。因堤低欠固,遇稍大江潮、山洪,即难以抵御。
建国后,本县先后修复、联并、新建大小圩堤15座,可保护农田3.07万亩,其中较大圩堤有:
童埠圩位于青通河、七星河汇合处。原系湖泊滩涂地,1960年1月,在“大跃进”形势下开始建圩,故名“特跃圩”。1968至1974年,又先后兴起3次兴修高潮,建成由粽子店至窑门口的圩堤(堤长9.99公里,堤顶高程15.9至16.8米,宽4至7米),完成土石方82,3万方,圩内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地面高程8.5至12米(吴淞)。1970年,兴建电力排灌站,1978年扩建,保护农田1.4万亩。
合心圩位于蓉城镇北,沿青通河东岸。由兔耳桥至元桥全长12.2公里。该圩在建国前共有小圩12座,1949至1953年联并兴建。1954年汛期,圩堤溃决。是年冬,复修。1963年,建机械排灌站,后改建电力排涝站。后又多次加固圩堤,今堤高15.5至19.1米,堤顶宽3至7米,保证防洪水位14米,受益农田3500亩。
洛平圩建于1959年冬,位于丁桥乡境内,沿七星河北岸。1970年,兴建电力排灌站。1987年,进行更新改造。今由朱家渡到大麦湖堤长3.3公里,堤顶高程16.5米,宽2至3米。圩内面积4平方公里,保护农田3500亩。
其余12座小圩情况见下表:
小型圩堤简况表

附:童埠圩部份耕地还水情况
童埠圩系本县水生动植物集中产区。50年代末,先后投资200万元围圩垦田,由城东、庙前、杜村、九华、杨田、童埠6公社部份农民往返耕作种植。然而多年实践证明,此举弊多利少:(1)农民不仅往返耕作种植不便,且支大于收;(2)种植粮食不仅增大排涝费用,且亦减少沟渠、低滩利用率,浪费自然资源;(3)圩内土体通透性不良,水温低,对水稻生长、发育不利,但有利于鱼类食饵厌氧微生物生长繁殖。鉴此,1984年县人民政府决定从实际出发,因地、因利制宜,将该圩低洼处7000余亩(占全圩农田一半面积)退田还水,从事水产养殖。1986年,5000亩水面产鱼2.5万公斤。
二、撇洪工程
撇洪,系圩堤配套工程。全县15座圩堤中,有3座兴建了较大撇洪工程。
童埠圩撇洪沟童埠圩建成后,1970至1972年均获丰收。但梅雨季节,电排站难以排除积水,易致成涝灾。1974年开始,于新河、童埠2公社境内,开凿东西两大撇洪干沟,排除圩外洪水。西干沟由新河境内矿石山起,经田里村、新河油坊、交卫村至粽子店入青通河,长7公里,控制面积5.63平方公里,完成土方196850方;东干沟自洪山口起,经卢家村、鸟子窠,至朱家渡出口,长6.3公里,控制面积3.97平方公里,完成土方7.4万方。同时,还兴建童埠、窑门口、陀龙3支沟,共长5.7公里,完成土方8900方。上述干、支沟工程费用14.5万元,投入劳动日32.5万个,可撇除5.68平方公里积水,可保圩内5000亩农田免涝。
洛平圩撇洪沟建于70年代初,工程量较大。由洛平街后山,经朱家村至朱家渡出口。长6公里,保护面积5平方公里,完成土方5.2万方。
长山圩撇洪沟1974年动工,至1989年初步完工,长4.5公里,保护面积3平方公里,完成土方4万方,尚未达到最后竣工标准。
三、排涝工程
1963年前,本县排涝与抗旱以人力水车为主。1963年10月,首次于合心圩建立机械排涝站,装机2台,160匹马力,可在短期内排除3500亩农田积水。1974年,改机排为电排,装机2台,110千瓦。1979年排涝站经过改造,装机5台,275千瓦。到1989年底,全县建立电力排涝站13座,装机24台,1162千瓦,受益农田1.367万亩。具体情况见下页表。
四、水土保持
本县由于历史上的滥伐森林和毁林开荒,加之山区冬夏温差大,使岩石的风化速度加快,每遇山洪暴发,则泥沙俱下,水土大量流失,严重危害群众生产生活。建国后,大力进行水土保持工作,遵循“全面规化,综合治理,预防与治理兼顾,治理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将防止水土流失纳入历次水利、造林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付诸实施。1965年,全县水利按轻重缓急,分区进行治理,圩区以排涝为主,丘陵以灌溉为主,山区则以水土保持为主。1976年,从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入手,一一落实防旱、防洪、排涝、土地生态平衡等项措施,从多方面努力防止水土流失,变“三跑田”为“三保田”。进入80年代,本县进一步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以扩大植被面积和涵养水源,这是控制水土流失的一项根本性战略措施,但周期较长,生效迟缓。因此必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采取工程措施,以防止洪水冲毁田地、道路,淤塞塘坝、水库。1989年全县除已造水土保持林110.2平方公里外,己造水平梯田29.4平方公里,造谷坊、拦沙坝及其他工程计14.4平方公里。上述工程受益面积共占水土流失总面积62.6%。
电力排涝站一览表

下一篇:第三节 灌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