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产资源
水面分布1987年统计,本县各类水面9万余亩,可供养殖的水面3万亩以上,其中小型湖泊11个,面积1.5万余亩,水库62座,面积6000余亩;池塘8000余口,面积1.1万余亩。可供养殖的溪沟多处,面积1400余亩。此外,有一些农户开挖鱼塘或在稻田养鱼。1989年,童埠圩还水水面7000余亩,为本县水产实验养殖基地。
水产品种据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1980年调查,本县内河、湖泊鱼类品种有50种,分属7目10科,其中鲤科最多,有29种。常见的经济鱼类有青、草、鲤、鲢、鳙、鲫、鳊、鲂、乌、鲶、鳜、黄鳝、泥鳅、鳗鲡等;甲壳和软体动物有虾、蟹、鳖、龟、蚌、螺丝等。九华河、七星河上游溪水中生长有珍贵的东方蝾螈(俗称娃娃鱼)。
水产植物主要有藕、莲子、菱、芡实,茭白等。
二、渔业生产
民国时期,所需鱼苗主要从外地购进。三姓塘几户渔民,从长江中张捕鱼苗(俗称“毛子”),生产鲢、青、草、鳙、鲑等鱼种,年产量甚少。
建国初期,鱼苗、鱼种仍以外地购进为主。1956年,童埠春江渔业队和乌龙生产队(村),先后建成集体鱼种场,购进毛子,培育大规格鱼种,年产共300万尾。1976年,杜村、丁桥、城东、童埠、城西等公社相继建成鱼种场,购进毛于,培育大规格鱼种500万尾左右。1980年春,全县有鱼种场23个,年产鱼种800万尾。是年,采用人工授精和人工催产试验成功,由自采自育发展到自繁自育。1987年,本县有鱼种池740亩,年产鱼种625万尾,并推广“肥水鱼种”。1989年,引进毛子3000万尾,培育大规格鱼种900万尾,为1956年的3倍,其中童埠圩生产的鱼种达40万尾。
成鱼养殖民国时期,以在湖泊、河流中天然繁殖为主,部份农户在房前屋后“烟火塘”中养鱼(春放冬捕,或头年放次年捕),面积小,产量低。1949年,全县养殖面积1.44万亩,总产181.75吨,单产12.6公斤。1956年后,实行社、队集体养鱼,产量有所增长。1965年,养殖面积2.1万亩,年产347吨。1967年,年产减至180吨,此后七八年间,成鱼年产量一直在250吨左右徘徊。1976年起,实行集体养殖与私养并重,并推行科学养殖。是年,童埠乡常州队开展混养密养试验,在斗米塞池塘中,将团头鲂(鳊鱼)、杂交鲤、异育银鲫、白鲢、方正银鲫等品种混合投放密养,养殖量由每亩100尾增至300—400尾,单产由每亩25公斤增至200公斤。1979年,先后在城东渔场、童埠常州渔场开展精养试验,实行清塘消毒,投放大规格鱼种,多品种混养、密养,适时投放饲料,取得亩产200公斤。1982年,水产业生产实行定承包人,定面积,定指标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年全县养殖面积2.48万余亩,其中,承包水面2.15万亩,年产成鱼514吨。1984年,在城东乡渔场进行鱼禽联养试点:16亩水田,投放鱼苗150公斤,养鸭1000只,当年产成鱼1400公斤,单产提高35%。1987年,全县养殖水面3.35万亩,年产成鱼787吨。1989年,养殖水面3.5万余亩,年产成鱼1100吨(其中重埠水产实验基地产17.5吨),为1949年成鱼总产的6倍多。
成鱼养殖形式有如下六种:
池塘养鱼:1950年,养殖7000亩,年产量65吨。1987年,11610亩,年产300吨。1989年,养殖12316亩,年产369.5吨。
河沟养鱼:长期只放不养,产量低。1987年,养殖1421亩,年产4.2吨。1989年,养殖面积同前,年产5吨。
水库养鱼:全县水库均养殖,广德口、东山、东红、金山等水库占重要地位。1965年,养殖800余亩,年产15吨。1978年,6150亩,年产38吨。1987年,6336亩,年产增至107吨,单产由1978年的6.1公斤增加到16.9公斤。杨田乡涧河水库单产35公斤,最高。1989年,养殖6336亩,年产114吨。
稻田养鱼:1978年,始在城西姚家圩进行稻田养鱼试点。1984年,全县稻田养鱼36526.8亩,年产100吨左右。后因经济效益不佳,逐年减少。1987年,养殖4000余亩,年产30吨左右。1989年,养殖500亩,年产30吨。
流水养鱼:80年代,本县首次在朱备乡将军村溪流中,开展养鱼试验,取得成功。1987年,扩大至40亩,总产2.5吨左右。1989年,年产增至12吨。
湖泊养鱼:1950年,养殖8000亩,年产56吨。1987年,养殖15154亩,年产285.7吨。1989年,养殖14927亩,年产增至328吨。
小水产养殖河蟹:本县河蟹,源于长江水域蟹苗。民国时,年产20至30吨。建国后,因过量张捕,年产逐年减少,至70年代末,年产降至10到15吨。1983年,从外地购进蟹苗500公斤,投放内湖人工养殖,当年收成蟹(3市两以上)1200公斤。1989年,养殖60亩,产成蟹200公斤,养殖处试验阶段。
河蚌育珠:1963年,始在木镇、童埠、丁桥等地试养。1979年,木镇建立河蚌繁殖场,当年繁殖小蚌12.7万只。1982年,繁殖25万只。1983年,该场培育彩色珍珠成功,产彩珠40公斤,价值5万元。后因蚌珠价格跌落,蚌珠生产年渐衰落。1989年,全县繁殖小蚌15万只,育珠500公斤。
捕捞民国时期,本县有专业渔民100余户,600余人。至建国初,县内鱼产品主要来自他们的天然捕捞。合作化后,渔民组成3个渔业专业队,在内河进行天然捕捞。50年代,年均捕捞量200多吨。60年代,年均捕捞量降至150吨左右。其后,内河鱼资源剧减,捕捞量渐降,至80年代,年均捕捞量降至20吨左右,专业渔民约有半数改行从事水上运输。1989年有专业渔民317名,渔船215只,渔汛期从事内河捕捞,平时,兼事渔业养殖,年捕捞量420吨。
渔民使用的渔具,夏秋季以网具(丝网)为主,另有虾笼、钩、卡、拦河罾等;冬季用大拉网、撒网、拦河网、定网、张网、三层刺网等。此外,还有驯养鱼鹰捕鱼。近年来,有个别人采用“迷魂阵”等非法渔具作业。1989年,县渔政管理部门,处罚了违章违法作业者,拆毁“迷魂阵”3台。
小型湖泊和鱼塘,大多于冬季一次性“于塘”捕捞。70年代后,在一些湖泊、水库推行“分季捕捞,捕大留小,适时补充规格鱼种”。
二、水生植物养殖
藕1950年,全县藕塘面积1100亩,总产175吨。1957年,扩大到1600亩,总产达300吨左右。60年代,藕塘改田,至1970年,面积降至700亩。1980年后,一些农户改稻田为藕塘。至1989年,全县藕塘面积增至1000亩,产藕200吨,产莲子1.5吨。
菱有大红菱、水白菱、大青菱、四角菱等品种。1949年,全县种植400亩。至1957年,扩大到600亩。1989年,种植450亩,年产3吨。
茭白俗称茭瓜,原系野生,农户移植于塘边沟头培育。建国后,年栽种面积约150亩,亩产200斤左右。1985年,从江苏引进早熟茭白优良品种。1987年,栽种面积300亩,总产30吨。1989年,面积增至1500亩,总产达220吨。
荸荠民国时,本县栽种面积较小,多在秧田或稻田边角栽培。1950年,全县栽培250亩,1987年,增至420亩,总产达180吨。1989年,面积增至3500亩,总产增至350吨。
芡实俗称鸡头菜,有刺芡和苏芡两种,其叶柄、花茎可作蔬菜,种子名芡实米(鸡头米)可入药,也可作菜蔬。本县芡实多为野生,分布于圩区湖沼沟塘,果实小,产量低。1987年,总产2吨左右。1989年,养殖面积约1500亩,总产3.5吨左右。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