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
民国时期,水田主要实行一季稻连作耕作制,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中稻——泥豆——冬沤、单晚——绿肥”占稻田60%,“中、单晚——大麦或油菜”占30%,“中早稻——麦、荞麦、萝卜等”占10%;旱地以一年二熟为主,少量的二年五熟,“麦类、油菜、蚕豌豆——大豆、玉米、山芋、芝麻”占90%,“大豆、花生、棉花——麦类、油菜(休闲)等”占10%。种植方式有:混种、间种、套种等。混种有小麦与豌豆、大豆与芝麻、油菜与绿肥;间种有小麦与蚕豆、玉米与大豆、山芋;套种有小麦与棉花、花生等。民国22年复种指数166%。民国30年,复种指数100%。
50年代初,耕作制度基本未变。1955年,中共安徽省委提出“农业三改”,本县重点推行“两改”,即改旱作为水作,改单季稻为双季稻。1956年起,逐渐减少冬沤田面积,扩大双季稻面积,耕作制度改为大部份一年两熟,小部份一年一熟。复种方式是:水田:“早稻——晚稻——绿肥”、“大小麦——中稻”、“冬沤——中稻”、“绿肥——中稻”、“绿肥——单季晚稻”、“中稻——再生稻”等;旱地:“麦类,油菜——棉花、大豆、玉米、山芋、花生、赤豆、绿豆、芝麻。”复种指数109%。
60年代,本县大面积种植双季稻,进一步改沤田种绿肥,改一季稻为双季稻,形成了一年两熟为主,一年三熟、两年三熟为辅的连(轮)作复种耕作制。其复种方式,水田:“早稻——晚稻、萝卜——绿肥”、“中稻——绿肥、麦类、油菜”、“油菜——单季晚稻”。部份低洼圩田采取“中稻、单晚稻——冬沤”;旱地多数为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少数为一年三熟,复种方式为:“小麦、油菜——山芋、花生、玉米、棉花、大豆、芝麻”等。复种指数年均为70%。
70年代,水田耕作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扩大复种面积,扩大绿肥、双季稻种植面积,形成了以“绿肥——早稻——晚稻”为主的连作复种制度;旱地主要实行“麦类——山芋”、“油菜——大豆”、“玉米——小麦”二年五熟的轮作制。其时,复种指数年均233%。据测算,单季改双季一项,每年约可增产粮食1.7万余吨。
80年代,随着大包干责任制的实施,耕作制度有所改变,水田,在双季稻区主要实行“油菜——早稻——晚稻”、“绿肥——早稻——晚稻”、“休闲、早稻——晚稻”的轮作制;单季稻区主要实行“油菜——单晚(中稻)”、“小麦——水稻”、“绿肥——水稻”等轮作制;有的地区还发展了“稻——鱼”、“西瓜——水稻”、“蔬菜——水稻”等多种形式的连作制。旱地,主要实行“油菜、小麦——山芋、大豆、棉花、花生”轮作,多数为一年两熟,也有在桑园、幼茶园间种豆类等杂粮。1985年本县早稻播种面积稳定在17万亩左右,中稻(含单晚)扩大到5万余亩,晚稻控制在16万亩以内,单晚及双季晚稻多以杂交稻接茬。实践证明,上述九种连作耕作制均较科学,经济效益较好。
二、土壤肥料
土壤根据1985年县土壤普查资料,全县已耕水田,主要为潴育型水稻土,次为潜育型水稻土;已耕旱地,主要为麻石黄红土、扁石黄红壤,次为灰泥土等。据普查时的采样化验分析,按照省土壤养分等级划分指标,本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达二级水平以上的占耕地总面积37.71%,三、四级水平的为总面积56.93%,五、“六级水平的为总面积9.36%。本县无极富磷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小于3ppm六级以下的水平的奇缺土壤,占耕种土壤总面积的18.43%;小于10ppm四、五级水平的缺磷土壤,占总面积的58.39%。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偏低水平,含量71——150ppm三四级水平的,为总面积36.26%,低于70ppm五六级水平的,占总面积62%左右。经普查中资料数据的分析化验,全县89982.3亩耕地,被列为高产培肥的水稻土,主要土壤类型为麻砂泥田、砂泥田、扁石泥田、鳝血钙泥田、马肝田及血马肝田。列为低产土壤的有3种类型,一是潜育型水稻土,主要土种为陷泥田、烂泥田,面积8.02万余亩;二为漏水漏肥的砂质土,主要土种为上位砂砾沙泥田,面积近1万余亩;三是粘结田,主要土种为灰泥田、夹青灰泥田,旱时板结,湿时糊烂,土性冷,面积2.4万余亩。
本县改良土壤传统做法有挑塘泥、打蒿草、增施土杂肥等。建国初沿用。50年代扩大午粮种植面积,推行稻草还田。60年代末至70年代,本县大力开展对潜育型水稻的改造,主要是改冬沤为冬种,扩大油菜和绿肥种植面积。至1974年,油菜种植由1949年的6708亩扩大到29741亩;绿肥种植由1949年的400亩扩大到133629亩,其中由冬沤改为冬种的10万余亩土壤,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良。其间,结合水利兴修,青通河、七星河等多处河段裁弯取直,降低了地下水位,提高了土温水温。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建水平梯田2.9万余亩。此外,对砂质土、粘结田,各地采用客土搀泥和搀沙改土的方法进行改造,也取得一定成效。80年代,经综合治理为主,主要采取调整种植结构及布局,实行水旱轮作等措施,改良土壤。实行合理施肥,协调土壤养分。至1989年本县共改良低产土壤3万余亩,高产肥沃的水稻田由原来的8.9万余亩扩大到12万余亩。
肥料民国时期,农田肥料以农家肥为主,主要有人畜粪、厩肥、土杂肥、火粪灰、草木灰、塘泥沤肥、熏土、堆肥、饼肥、农作物秸壳等。建国后一直沿用。1953年,开展秧田烧堆肥、水田挑塘泥、山地烧火签等造肥活动。1957年前后,推广“牛尾巴灶”熏土,结合清洁卫生运动,扫除垃圾,清除宅旁沟渠污泥、杂草积肥。60年代,大力推广稻草还田,改烧灰为田头窖沤肥。70年代后,以施用化肥为主,农家肥施用比重减少,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绿肥有红花草(紫云英)、蚕豆、豌豆、大麦和各种青蒿类野生植物以及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红绿萍等。民国时期,农户打青蒿、打柴头(栗树嫩枝叶)用作冬沤田基肥,种植绿肥者甚少。1956年起,本县推广以红花草为主的绿肥种植,当年种植1100亩。1963年,扩大到9519亩。1970至1980年,年均种植10万亩以上。其中1974年一度推广“三水一萍”(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和红绿萍),全县种植绿肥133446亩,为历年最高纪录。1980年后,种植量日减,1984年,减至39163亩,1988年,减至22017亩。1989年,开始纠正忽视绿肥种植倾向,种植面积回升到38464亩,其中留种2017亩。
化学肥料主要有碳铵、尿素、过磷酸钙、钾肥、复合肥、硫酸铵等。1952年,本县试用硫酸铵。翌年,全县共施用2.5吨。1955年,试用过磷酸钙250公斤。此后,化肥以增产效果明显而普遍应用。50年代,全县亩均施用量约1公斤。60年代,亩均为2公斤左右。70年代,供应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氨水、过磷酸钙、氯化钾等7种化肥,磷肥的施用受到重视,并改氮肥单一追肥为基肥、追肥并用,改磷肥单一撒施为与农家肥混合施用。全县年均施用化肥总量达5540吨,年均每亩施用量增至20余公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80年后,化肥施用量激增。1983年,全县施用化肥总量13192吨,亩均施用量达48.5公斤。1989年,全县施用总量增加到20923.9吨,亩均施用量达70公斤以上。在施用总量中,氮肥14319吨、磷肥4849吨、钾肥908吨、复合肥848吨。近年来,微量元素肥料硼肥、锌、钼肥等,在种植油菜、花生、玉米农作物时施用,增产效果明显。此外,县农业部门为改变本县土壤缺磷少钾,氮磷钾施用比例失调的状况,曾推行配方施肥、长效尿素试验示范,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它肥料有石膏、泥炭(腐植酸)、酿酒废水、屠宰废水、细菌肥料等。民国时期,农户对“害冷”田块的水稻秧田,一般在第一次耘草时追施石膏粉催青。对废水、废渣,一般常将其与人畜粪拌和施用。建国后沿用。1958年,本县推广制造细菌肥料和用泥炭制造腐植酸肥,还一度推广过花草根瘤菌(后用于豆科植物播种)。60年代,推广5406菌肥和植物生产调节剂赤霉素(920)。1986年起,推广植物增产菌应用于油菜栽培,均取得增产效果。
三、良种选育与引进
水稻民国时期,籼稻主要品种有五十子、六十子、江西早、湖南籼、鸡爪籼、麻壳籼等;糯稻有淮混糯、乌咀糯、红壳糯、珍珠糯等。农户所需种籽,多自选自留,辅以互相串换。
50年代,早稻主要品种有早尖、大叶稻、莲塘早、一扎齐、长粒早、南特号、矮大头、矮脚黄、农林一号、有芒早粳、青阳一号等;中稻有多粒子、安南稻、桂花球、银坊糯稻、南京一号等;晚稻有老来青、红须粳、浙粳10509、浙大生青、猪毛簇、白壳冬等。农户、集体采取穗选、纯选、快选的方法,自行选育良种,辅以政府统一引进。木镇农民伍明树,曾在南特号留种田中选育成“青阳一号”早稻良种,亩均增产20——30%。
60年代中期起,全面推广矮杆水稻良种,早稻有矮南早、矮脚南特、团粒矮、有芒早粳、陆才号、莲塘早等;中稻有珍珠矮、广场矮、二九矮、农垦57等;晚稻有农垦58、武农早、沪选10、苏粳一号、小红稻、麻壳籼等。矮秆良种主要由政府统一引进,辅以县、社建立的良种示范繁殖农场及良种专业队的培育。据农业部门的测算,矮杆良种化的变革,全县年均可增产粮食1.2万余吨。
70年代,引进品种繁多。1979年普查,全县“四稻”品种共197个。其中早稻76个,以二九青、浙76—1、先锋1号、广陆矮4号为当家品种;中稻33个,以珍珠矮、胜矮7号为主;作为中稻和单晚的糯稻26个,以毛糯稻、桂花糯、红糯、日本糯、丽水糯为主;晚稻57个,以安庆晚2号、当选晚2号。鄂宜105等为主。其间,由于良种引进数年后未提纯复壮,以致造成“引进——退化——淘汰——引进”的恶性循环。1976年,本县始采取预约繁殖的方法试制杂交稻种。
80年代,以县良种示范繁殖农场为基础,并分片设制种点,逐年扩大杂交稻、常规水稻良种的选育和繁殖。1988、1989两年,本县自育汕优64、威优64等杂交稻1053亩,制种10万余公斤,使杂交稻种植面积,由1982年的7000余亩扩大到1989年的5.4万余亩。据测算,常规改杂交一项,年均可增产粮食4000余吨。1989年统计,全县“四稻”良种34个,其中早稻12个,以浙幅802、二九青、二九丰、8004等为主,次为早矮6号、青龙早等;早稻及单晚8个,以鄂宜105、桂朝2号、胜矮7号为主;晚稻10个,主要为鄂宜105、双糯4号、红糯7038等,次为扬粳201、当选晚2号等;杂交稻有汕优6号、汕优64、威优63、威优64等4个,均用作中稻、单晚和双晚。
麦类大麦品种有当地早、三月黄、四月黄。早熟3号等。
小麦品种13个,以引进的吉利麦、扬麦4号、丰产3号及当地品种大黄皮、白蒲子等为主。
荞麦品种2个:苦荞麦、花荞麦。
豆类大豆品种有八月炸、十月寒、大果豆、小菜果、三郎豆、青大豆、矮脚黄等。
其他豆类有蚕豆、豌豆、绿豆、红豆等。
杂粮玉米品种有二黄早、大燥子、白玉米、黄玉米等。薯类品种有山芋、胜利百号、九华山红皮马铃薯等。
桑蚕桑:传统品种有青皮桑、麻皮桑;引进品种有湖桑、桐乡青、团头荷叶白、新一元赖、盛南、璜桑等。
蚕:民国时有:自制青笔种土种,改良蚕种(杂交种)。建国后,引进新汗九、广东34×603、安2×镇八、华十×306、合成×754等10余个新品种。80年代,推广多丝量的“肥苏×华苏”为春蚕的当家品种,推广产丝率高“势3×秋3×秋4”为秋蚕当家品种。1989年,县桑蚕综合开发研究中心,成功地进行了改四眠蚕为三眠蚕生产试验和三眠蚕制种试验,并出口三眠蚕种270张。
茶叶历史名茶品种有天台云雾、九华龙芽、黄石溪云雾、拾宝山与宋冲的毛尖、旗枪、乌株山的雀舌等。建国后,引进良种有祁门椭叶、云南大白茶、福鼎大白茶、皖西大白茶、安溪铁观音、四川峨眉种、福云6号、安徽1、3、7、9号等10余个优良品种。80年代,对7个重点产茶乡茶树品种资源,进行了考察研究,确认九华大椭圆叶种(九华毛峰当家品种)、九华长叶种、道僧洞重芽型长椭圆叶种(黄石溪毛峰当家品种)、双溪圆叶种、双溪早芽、新风早芽5号等7个品种,是实现本县茶树良种化可资开发的地方良种资源。
油料油菜:传统品种以白菜型为主,有大花子、大乌子、大黄子、五花子等。建国后,引进的甘兰型品种,有胜利油菜、325、川油2号、胜利青粳、363、晚油早、当油早1号、滁油1号、武油2号等;引进的白菜型品种有芜湖104、油冬儿等;杂交品种有秦油2号。
花生:有站籽花生、伏花生。
芝麻:有霸王鞭、黑芝麻、白芝麻等。
麻类传统品种有细叶绿(青阳白麻)、黄壳麻(黄麻)、青麻等。建国后,先后引进圆叶青、芦竹青、湘宣1号、黑皮兜等高产良种。
棉花传统品种为小籽棉。大籽棉、建国后,引进岱字15号新品种。
四、栽培管理
水稻栽培育秧:民国时期,实行水育秧。1952年后,推广合式秧田,实行湿润育秧和早稻地膜育秧。1980年起,推行早稻、中稻及单晚两段育秧和稀播壮秧。
插秧:民国时期,普遍为“老六棵、大五棵、一尺跨两头”。1956年后,改稀植为密植。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普遍推行“三六寸”、“六六寸”的密植标准。1976年后,推行化肥(磷氮混合)溶液蘸秧根栽秧,适当密植,增产效果显著。
稻田管理:民国时期,稻田灌溉,实行串灌、浸灌;中耕耘草一般四次;施肥以基肥为主,部份田块于耘第二次草时追施人畜粪。推行双季稻后,实行浅水插秧、深水活棵、浅水勤灌促分蘖;中期适时烤田、深水孕穗;后期足水抽穗,干干湿湿到收割。60年代起,中耕耘草一般为2——3次,实行化肥打耖口,早追肥,抽穗时施用“穗肥”,并曾推行叶面喷肥。
麦豆与杂粮传统习惯以草木灰拌和种子点播,中耕锄草二三次,施人畜粪追肥。建国后,普遍加施化肥作基肥和追肥。
桑蚕管理桑:1960年前,育苗沿用压条法。1965年后,育苗采用桑苗袋接法,推行一苗多用嫁接法。在桑园管理上,推行积肥改土、花草、豆类与桑苗间作;改独拳桑为多拳桑;并推行无干密植桑。1989年,全县采用压条法改造老桑园3552亩;推广一苗多用嫁接术70亩,成苗约80万株。
蚕:本县传统只育一季春蚕。民国19年,始试养秋蚕。其时,饲育多用土法,幼蚕除沙、给叶次数均少,且间用柞叶。从催青到上簇均不科学。省蚕桑学校、省棉桑改良场及安庆女子职业学校,曾先后在本县设蚕丝模范场及蚕业合作指导所,宣讲防治桑蚕病害知识,推广养蚕科学技术,并一度倡行稚蚕共育。建国后,推行科学养蚕。1956年前后,实行生产队集体养蚕。政府为各队培训蚕桑辅导员,商业部门提供防治蚕病的药品。80年代,实行农民分户养蚕,县、乡蚕桑技术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户宣讲科学养蚕知识。近年来,本县重点抓蚕病防治、蚕药配套经营和标准化蚕室的创建,并推行小蚕共育、方格簇等科技措施。1989年,全县建有标准化小蚕室达20余万平方米,其中庙前乡刘玉海建有蚕室180平方米,置有干湿球、温度计、量杯、茧网等设备。是年,县农技站技术员驻点新河乡安山村,举办蚕僵病防治训练班,并对蚕病实施综合防治,该村的春茧张产量由上年的25.5公斤提高到36.2公斤。
茶叶栽培建国后新开垦的茶园,多分布于缓坡丘陵,实行深穴密植条播。茶园管理的传统做法是:“三肥、两锄、一挖、一培土”,即春夏秋三季施肥,春夏两季锄草,秋季深挖埋青,冬季培土。对新植茶株,视树龄及长势,分别采取定型修剪、轻修剪,以刺激茶芽萌发;对衰老茶园的改造更新,多采取重修剪、台刈并施肥。
茶叶采摘,一般分春夏两季,春茶约占65%,夏茶35%。制作上,传统为手工制作烘青绿茶,分手炒、手揉、竹烘烘干三道工序。建国后,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制法,对高档毛峰茶,不仅制作精细,且制定了严格的标准。60年代,始在陵阳黄石、九华桥庵建立茶叶初制厂。至70年代,全县制茶厂扩增到14个,茶叶制作由手工发展到机械加工。1980年后,茶叶生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鲜叶分户加工,大都恢复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
油菜种植传统习惯为旱田、旱地整墒、打宕点播,加盖草木灰作基肥。中耕锄草二三次,施人畜粪追肥;冬季加盖草木灰以防霜冻。建国后,引进新品种,推广改窄墒为宽墒,改宽沟浅沟为窄沟深沟,改稀植为适当密植。播种时施足氮、磷等基肥,中耕二三次,追施氮肥,部分实施育苗移栽,花期喷硼肥。1989年,推行油菜免耕(改勤耕为免中耕)5000亩,增产效果在10%左右。
苎麻培育传统方法为分兜移栽,每亩约需麻根20斤。根刈后,在麻墒施用土杂肥等堆肥或就墒烧杂草灰作基肥。建国后,推广种子育苗;近年试行地膜育苗,每公斤种子育苗可栽麻30—40亩,并施用化肥作追肥。
五、植物保护
主要病虫害民国时期,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有蝗虫、稻螟虫、稻苞虫、稻瘟病;麦类黑穗病、赤霉病;桑树萎缩病;茶毛虫、菜青虫、菜蚜虫等。建国后,蝗虫已基本消灭,但发现的病虫害有变化。60年代以来,常发生的病虫害,水稻有三化螟、二化螟、褐飞虱、白背飞虱、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叶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等;麦类有麦蚜虫、赤霉病、散黑穗病、毒麦等;油菜有菜蚜虫、菜青虫、菌核病、龙头病等;经济作物有桑树萎缩病、桑螟、桑瘿蚊、桑尺蠖、桑天牛、桑毛虫、茶小绿叶蝉、苎麻赤蛱蝶、苎麻夜蛾等。据县植保站调查,本县迄今发现的水稻病虫害有48种,午季作物病虫害34种,经济作物病虫害53种,其中危害较重的有:
三化螟:一年发生四代。60年代,每年常发生2至3万亩。1970年,第三代危害双季晚稻10万亩。近来来,年均发生面积为3—4万亩。
二化螟:一年发生三代。60年代发生较多,70年代较少。1985年开始回升,主要危害中、单晚稻。
褐飞虱:一般于6月初由南方迁来。1974年,全县18万亩双季晚稻,受褐飞虱危害减产。
稻瘟病:是本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明万历年间,杨田一带因此病危害,不少农田颗粒无收。建国后,每年约有2至3万亩稻田受害,早稻受害最重,重发年份为1972、1977、1980年,酉华乡的宋冲、东山、乐园、木镇镇的黄山、石台,城东乡的光明、新冲,杨田乡的五梅、东南、涧河,陵阳乡的分流、分石,沙济乡的梅山,杜村乡的长垅等地发生较重。
纹枯病:70年代成为主要病害,并逐年加重。全县各地每年均有发生,早稻受害最重,年发病面积约10万亩以上。
白叶枯病:本县是白叶枯病流行区,年发病面积约2.5万亩。
小麦赤霉病:历年均有发生。1973、1975、1977、1984四年重发,发病率达30%以上。
油菜菌核病:70年代前发生较普遍,以白菜型油菜最重。
油菜霜霉病:俗称龙头病,常与白锈病同时发生,白菜型油菜发生较重。
鼠害:近年来,由于农田生态系统被破坏,鼠害日趋猖獗。害鼠危害稻苗、孕穗、乳熟的稻穗及晚稻秧田种子。1984年调查,全县农田害鼠分布密度约为每亩3只。危害农作物的鼠类主要有褐象鼠、小家鼠、黑绒姬鼠、黄胸鼠等。
草害:本县农田主要杂草有80余种,对农作物危害最重的有20余种。
植保措施病虫测报:建国后,县农业部门配备专业人员专事植保工作。1958年,建立县病虫测报站,1972年改为县植保植检站,先后建立县、乡、村三级病虫测报防治网,适时开展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并通过县广播站,进行植保知识讲座,发布病虫预报,使农民及时防治。
植物检疫:始于50年代,“文革”中停顿。1983年起,重新配备3名专业人员,从事植物检疫工作,对调入的种子、苗木进行检疫。
人工防治:民国时,本县采用烧田塝、铲田埂、冬耕灭茬及轮作换茬,以抑制病虫繁衍。建国后,推广挖稻茬、田埂“三面光”、春季灌水闷虫及泥、盐水选种,换作换茬等措施,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70年代,调整作物布局,采取推迟单晚播种、栽插期等措施,减少害虫的“桥梁田”,避开三化螟虫的危害。同时采用人工捕捉害虫,1974年,庙前乡玉屏村曾发动社员捕捉幼虫80万只。80年代,主要采取摘除水稻螟虫卵块,拔除病株,年人工防治面积约6万亩。
化学防治:50年代,本县使用石灰硫磺合剂、波尔多液和西力生、赛力散、六六六、DDT等有机氯农药。60年代使用马拉松、“1605”、“1509”、乐果等高效有机磷杀虫剂。70年代起,使用的农药有吱哺丹、敌杀死、速灭杀丁等40余种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方法由单独喷粉、常规喷雾发展到浸种、拌种、薰蒸、超低量弥雾等。
生物防治:1972年,使用“7216”防治稻苞虫,用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效果良好。1977年,推广稻田养鸭,放鸭食虫。80年代,推广施用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效果较佳。
物理机械防治:建国后,推广泥、盐水浸种、温水浸种、开水烫种。60年代初,使用煤油灯、黑光灯诱灭螟蛾。70年代,使用白炽灯、晶体黑光灯等灭蛾。80年代,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选用抗性品种,改进栽培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保护自然天敌,以减少病虫的危害和保护生态环境。1987年,全县水稻综合防治面积达10万余亩。1989年,全县防治病虫害面积达77万余亩(含复种),其中综合防治14.2万亩。此外,县植保站开展植保有偿服务2015亩,组织供应适销对路农药34个品种共11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