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本县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麦类、玉米、豆类、甘薯等杂粮均较少。
民国8年(1919),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万余亩,总产9635吨。民国22年总产21260.5吨,其中水稻12万亩,总产17964.5吨;大、小麦5.9万亩,总产2644吨;豆类1.1万亩,总产652吨。民国32年,全县粮食总产21704.5吨,其中水稻总产15547.5吨;大、小麦总产3122.6吨;大豆、蚕豌豆、甘薯、玉米等杂粮总产3034.4吨。
1949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万余亩,总产达33153吨,较1948年增长60%以上。其中水稻230100亩,总产31063吨,小麦14000亩,总产567吨;大豆6950亩,总产291.9吨:薯类3500亩,总产252吨;玉米5642亩,总产245.4吨,其它各种杂粮18234亩,总产733.7吨。1950年鼓励农民垦荒种粮,精耕细作,多打粮食,是年至1952年,年均播种29.9万余亩,年均总产42548吨。1953至1957年,年均播种扩大到41.56万余亩,年均总产增至57251吨,其间,1954年,本县遭受特大水灾,粮食总产仍达51924吨;1956年,粮食总产达64954吨,为50年代最高水平。1958年,播种46.61万亩,其中水稻314000亩,小麦52867亩,大豆10000亩,薯类12994亩,其它各种杂粮76239亩,但由于农业劳动力大炼钢铁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以致严重减产,总产仅49045吨,人均口粮仅180公斤。1961年起,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抓紧粮食生产,是年至1965年,年均播种40.13万亩,年均总产恢复到6万吨以上。1966至1970年,大面积推行双季稻和矮杆水稻良种,播种面积年均4067万亩,年均总产63038吨。1971年起,强调“以粮为纲”,各社、队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是年至1975年,年均播种面积达46.68万亩,年均总产94795吨。1976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27万余亩,总产111442吨。1978至1987年,年均粮食播种面积减至42.77万亩,年均总产增至109775吨。其中1982年总产126811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89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66万余亩,总产113423吨。其中水稻397310亩,总产109925吨;大、小麦19234亩,总产1537吨;大豆11606亩。总产1011吨;薯类4173亩,总产644吨;玉米206亩,总产13吨;高梁12亩,总产1吨;其它杂粮4156亩, 总产292吨,与1949年相比,全县粮食总产增加2.32倍。其中水稻总产增加2.53倍,单产增加1倍以上。


二、经济作物
桑茧本县蚕桑生产,历史久远。
民国8年(1919)调查,全县桑园7500余亩。民国7至15年间,年产鲜茧1.6万余担。其时,蚕桑主要产区,以木镇为中心的北乡为主,次为蓉城及其附近的百架桥等地,再次为陵阳镇以及杨田、庙前等处。民国11年,沪商沈联芳在木镇建沈氏山庄,内建养蚕宝楼,上下40余间,蚕具齐全,并设烘茧灶10余座。民国17年后,蚕桑业衰落,桑园面积减少,鲜茧产量减至1万担以下。民国30至32年间,本县蚕桑生产有所恢复,桑园恢复到4000亩左右,年均蚕茧产量达8139市担,居全省首位。抗日战争胜利后,蚕茧价格波动大,桑园面积日趋减少,蚕茧产量逐年下降。至民国37年前后,全县仅存桑园1000余亩,春茧年产量200余担。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大力扶持蚕桑生产。1951年,全县桑园面积1120亩,年产鲜茧41.8吨。至1956年,桑园面积增加到3012亩,蚕茧年产量增至91.8吨。1960至1963年,毁桑种粮,桑园面积年均1650亩,年均产鲜茧50.75吨。1964年起,着手扭转毁桑倾向。翌年,县财政拨款6万元,购进湖桑137万株,分配至各社、队栽植。至1966年,桑园扩大至7519亩,蚕茧年产量达64.7吨。70年代,本县蚕桑生产发展较快。1974年,县财政拨款13万元,补助社、队栽桑,并从江苏购进桑苗148万余株。当年,全县桑园面积扩大到10329亩,其中新植2021亩,蚕茧年产量增加到289.2吨。80年代,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责任制,蚕桑生产由集体经营改为家庭经营,全县有70%以上农户栽桑养蚕。1981年,本县建立了桑苗场,培育良种桑苗,以供县内植桑需求。当年,桑园面积增至24000余亩,蚕茧年产量增至715吨。1984年,桑园增至26500余亩,蚕茧年产增至885吨。1989年,全县桑园面积为25296亩,其中当年新植1792亩,蚕茧年产量达1226.2吨,全县19个养蚕乡镇全面增产,其中茧产量达100吨以上的有酉华、庙前、竹阳等3乡,茧产量分别为180.1吨、148.3吨、102.5吨,有45个行政村年产鲜茧500公斤以上。
茶叶据《九华山志》载:唐代,闵公在九华山闵园植茶;宋代,九华山茶园初具规模,有“天台云雾”、“九华龙芽”等名茶面世。但多自产自销,商品率低。民国22年调查,全县有茶园1600亩左右,年产茶叶25吨。民国28年,年产增至40吨。民国30年后,茶园大片荒芜,年产降至15吨左右。
1949年,全县面积1008亩,年产31.9吨。1953年,发展到1826亩,年产64吨。1958年,茶园面积增至3175亩,年产增至125吨。60年代初,毁茶种粮,全县茶园一度降至2600亩以下。1963至1966年,提高茶叶收购价格,实行奖售,茶叶生产有所回升。1967至1972年间,强调以粮为纲,茶园面积逐年减少,产量逐年下降。1973年,县委号召“学广济,重新描绘青阳河山”,当年,各社、队大办茶林场,全县新开垦茶园1387亩,基本上是密植条栽、集中连片的新茶园,自此,茶叶产区由九华山、黄石溪、宋冲、乌株山等逐步扩展到各乡镇。1976年,全县茶园面积扩增至9076亩,年产达181.9吨。1978年后,县政府拨款扶持开发新茶园,推行茶农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茶叶返利、减税、奖售粮食、化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茶叶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80年,茶园面积达11379亩,年产茶叶169吨。1984年,发展到15133亩,年产231.8吨,分别为1949年的15倍和7.3倍。1986年,苎麻价格暴涨,全县毁茶种麻近千亩。其后,茶园面积稳定在1.4万至1.5万亩左右,茶叶质量、产值逐年有所提高。1989年,全县茶园面积12981亩,年产量180.9吨。主要产区为县西南的九华、杜村、庙前、南阳、陵阳、朱备等乡,面积共10864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75%。各乡镇均有连片茶园,其中杜村、九华、朱备、庙前等4乡连片茶园均在于亩以上,酉华、杨田2乡连片茶园达500亩以上。年产5万公斤以上的产茶乡有九华、杜村2乡,年产5000公斤以上的产茶村有11个,其中杜村乡新丰村,年产3万公斤以上,居全县行政村之首,九华乡的桥庵村、二圣村,年产均在1.5万公斤以上。1989年11月起,县农业局组织力量对全县茶园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鉴定,本县茶园除个别面积较小的地块外,均属低产茶园范畴,其中衰老茶园面积为2561.4亩,亩产干茶均低于省定的35公斤/亩的标准。
油料油菜籽:民国32年,全县播种25867亩,总产979.5吨。1949年,播种6708亩,总产134吨。1952至1955年,年均播种34072亩,年均总产1194吨。60年代,年均播种25359亩,年均总产725吨,其中1961年播种10053亩,总产仅104吨。70年代,年均播种30580亩,年均总产1274吨。其时,除交售统购任务外,农业人口每人年均食油不足3公斤。80年代,油菜籽生产有较大发展,1981至1988年,年均播种4万余亩,年均总产3900余吨,年均提供商品油千吨以上,其中1982年播种57962亩,总产5325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89年,播种59750亩,总产为2704吨。
花生:主要分布在杨田、陵阳、杜村、城东等地。1949年,全县播种600余亩,总产62吨。1956年,增至3025亩,总产达307.2吨。60年代,年均播种888亩,年均总产73吨。70年代,年均播种1487亩,年均总产172吨。1988年,播种3351亩,总产197.3吨。1989年,播种2952亩,总产181吨。
芝麻:零星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1949年,播种5002亩,总产138吨。60年代,年均播种2733亩,年均总产216.7吨。70年代,年均播种3250余亩,年均总产194吨左右。1980至1988年,年均播种4300余亩,年均总产270余吨。1989年,播种2929亩,总产为117.3吨。
苎麻本县苎麻种植历史悠久。民国8年调查,全县苎麻种植面积1200余亩,总产30吨。民国28年,总产为50吨。建国后,苎麻生产发展较快,1949年,种植1843亩,年产83.3吨,1953年,种植2965亩,年产395.2吨。1956年,种植3041亩,年产402吨,单产132公斤,纤维支数达1700左右。是年,本县被评为全国苎麻生产先进单位,获国务院嘉奖。城东乡五星村“细叶绿”优质苎麻,被评为全国苎麻纤维收购标准麻样,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陈列展出。1958年夏,省电影制片厂拍摄《青阳苎麻丰收》新闻纪录片,在省内放映。翌年,全县苎麻种植面积扩增到10816亩,年产增至594吨。1960年后,毁麻种粮,1963年,面积减至2305亩,年产降至191.8吨。“文革”期间,种植面积徘徊在2500至3000亩之间,年产停滞在190吨至300吨左右。1980年后,本县麻纺工业兴起,促进了苎麻生产的持续发展。1985年,麻价每公斤由3元暴涨至13元,农户多毁桑毁粮植麻,1987年,面积猛增至12394亩,年产达1191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此后,麻价大幅度跌落,各地又出现毁麻植桑、种粮现象。1989年,全县苎麻种植面积6815亩,年产513吨。
棉花民国8年,全县播种棉花3400亩,年产皮棉38.2吨。民国28年,年产皮棉10吨左右。民国30至32年,年产量恢复到39至40吨之间。建国初期,推广岱字棉新品种,棉花生产有所发展。1953年,全县播种8432亩,年产皮棉104.6吨。1958年后,本县未列入棉花主产区,面积、产量逐年下降。1958至1982年,年均播种面积在700到2200亩之间,年产皮棉32吨至48吨左右。1988年,面积减至592亩,年产降至27.3吨。1989年全县播种面积413亩,年产15.7吨,单产38公斤。
其它1950年,全县种植甘蔗54亩、黄烟叶1344亩、其它经济作物5586亩。1974年,有甘蔗13亩、黄烟叶28亩、药材954亩、其他11204亩。1982年后,从外地引进留兰香(制香料原料)。1989年统计,全县种植甘蔗108亩、药材420亩、留兰香394亩、其它140亩。
三、果蔬
蔬菜民国时期,本县蔬菜种植面积小,品种较少。建国后,城镇人口逐年增加,蔬菜供不应求。1957年起,县人民政府先后在蓉城、木镇成立了2个蔬菜生产专业队,有专用菜地400余亩。并动员农户利用自留地种菜,蔬菜供应自给有余。1960年前后,粮食紧缺,全县蔬菜面积增至1万亩以上。60年代后期,强调“以粮为纲”,面积减至6000亩,年产减至3000吨。70年代初,自留地一度成了“资本主义尾巴”,蔬菜种植面积减至4000亩以下,年产降至1500吨左右。1978年后,发展蔬菜生产。1980年,种植面积达8000亩。1985年种植超万亩,年产超万吨。1989年,全县种植面积11353亩,其中大蒜716亩,年产101.1吨;生姜67亩,年产11.4吨,蔬菜总产达1.5万吨以上。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县城蔬菜供应约有50%以上从铜陵、大通、繁昌、三山等地购进。
本县蔬菜品类有10大类,130多个品种。
白菜类:白菜、芥菜、甘蓝等。
直根类:萝卜、胡萝卜、芜青等。
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等。
瓜类:黄瓜、冬瓜、南瓜、笋瓜、西葫芦、丝瓜、苦瓜、甜瓜、菜瓜等。
豆类:菜豆、虱豆、扁豆、刀豆、毛豆、豌豆、蚕豆等。
葱蒜类:韭菜、大葱、大蒜、洋葱等。
薯芋类:马铃薯、姜、芋、山药等。
绿叶类:菠菜、莴苣、筒蒿、芜荽、苋菜、芹菜等。
水生类:茭白、菱、荸荠、藕、慈姑、芡实等。
多年生菜类:金针菜、菊芋、百合、香椿、香菇、木耳、银耳、竹笋等。
蔬菜分布:水生菜类,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圩区的丁桥、童埠、木镇等地;多年生菜类,主要分于西南山区的陵阳、南阳、沙济、东堡、杜村、九华等地;白菜、根菜、茄果、瓜豆、葱蒜、薯芋、绿叶菜,各地均有。
水果民国时期,少数农户宅基四旁及菜园,零星种植桃、李、杏、柿子等果树,山区个别农户有小片桃园,产量均较低,建国后,发展果树生产。1955年,全县种植果树105亩,年产鲜果5.5吨。1960年前后,县、社建园艺场、茶林场,成片种植果树。1973年,全县种植果树达1300余亩,年产鲜果87.2吨。1978年后,本县从外地引进柑桔、梨等新品种,农户亦成片种植果树。至1980年,全县果园面积1395亩,年产鲜果126.7吨。1983年,全县已建立年产鲜果千斤以上的柑桔示范户30余户,并在竹阳牛山脚下新建1个柑桔试验示范基地,面积为44亩,栽桔苗3000余株,长势良好。1989年,全县有果树1010亩(其中柑桔304.2亩),年产329.6吨,与1949年相比,面积增长23.8倍,年产增加57倍。
本县果树现有19类、70多个品种,以柑桔、梨、桃为大宗,次为柿、枣、杏、李、葡萄、枇杷、石榴、樱桃,还有少量苹果、无花果、花红、山楂、草莓、猕猴桃、君迁子、刺梨及核桃、板栗、银杏、香榧等。
四、生产成本
1986年,县农村经济委员会在蓉城、城东、木镇、庙前、沙济、乔木等12个乡镇,设立了调查点,开展农本、记帐户、农村收支统计的调查。其中,农本调查有水稻、油菜、茶、麻、茧、生猪等6个项目28户,通过连续4年的农本核算调查分析,近年来在价格作用因素下,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一般是同步上升,但投入成本所产出的经济效益各有不同。
水稻:每亩投入成本,1986年为45.84元,1989年上升到122.70元。每亩产出,1986年为120.91元,1989年增加到179.35元。
油菜:每亩投入成本,1986年为66.29元,1989年上升到176.67元。每亩产出,1986年为71.56元,1989年增加到185.98元。
蚕桑:张种投入成本,1986年为87.41元,1989年上升到176.41元。张种产出,1986年为138.38元,1989年增加到325.96元。
茶叶:每亩投入成本,1987年为107.75元,1989年上升到109.06元。每亩产出,1987年为192.19元,1989年降至186.86元。
苎麻:每亩投入成本,1986年为261.36元,1989年降至148.72元,每亩产出,1986年为1585.96元,1989年跌落至192.24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