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人口来源
本县土著人属山越族。汉时,中原和黄河下游一带部分居民,为逃避战乱、徭役及自然灾害,相继迁入,同化山越族。此后,迁入者历代不绝。据部分家谱记载:在晋、唐、宋代,北方人南徙的三次高潮中,入迁本县有32姓,均聚族而居,其居地都发展成为大自然村。南宋开禧三年(1207),姜、罗二氏迁入九华、杜村定居后,分别发展成田畈姜、端门姜、四房姜、西山姜、河湾姜、范家冲姜、活树样姜、七房姜、小四房姜、朱冲姜、对门姜等14个姜姓村庄及三房罗、四房罗、六房罗、上闻罗、宗文罗5大罗姓村庄,迄今两姓人口已逾4000人。
明清时期,一些外地人口先后迁入本县山区垦种,成为“棚民”。清咸丰三年(1853年)至同治二年(1863),本县成为清军与太平军争夺战的战场,死亡甚多。战后,发生大瘟疫,百姓死于瘟疫者十之六七,东北各乡更为惨重。幸存者纷纷弃家外出谋生,致使不少村庄十室九空,田园荒废。后江北各地农民相继迁入,枫阳县的从、徐、胡、莫四大姓迁于今木镇石台村(古时为倪家冲,因移民都是石工,后改名为石台村)。木镇南河村的阮姓、永胜村的叶姓、长山村的朱、徐二姓均由江北迁来,分别建有祠堂,建国后均废。原木镇河北村李姓幸存者,为“招魂立墓”,从无为县迁来李姓子孙24人承继,繁衍后代。其间,一部分太平军官兵,亦在此滞留定居,他们大都是湖南、湖北人。
民国时期,长江水患,桐城、枞阳等县成批灾民陆续迁入。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庆、繁昌、铜陵、无为、桐城等地数以千计的百姓迁入本县,其中包括8个少数民族(宗教科内部资料记载)。自此,本县成为多民族居住县。
1954年,沿江水灾,经省政府批准,枞阳县湖东区768人迁入本县定居。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期间,亦有不少外地人流入本县落户。他们大多集中定居本县东、北各乡,故该区域杂姓较多,成为客籍人较多的地区。
二、人口变动
据现存旧志,本县户籍制度始建于元代,其时记载户籍的目的在于配征田赋、徭役,所载仅限于庶民中之壮丁,孤寡者残及妇幼免征赋役者,则不计入。故其所记,极不准确。
元至治二年(1322),全县有3146户,12247人。明永乐十年(1412),全县有3367户,12440人。这一百年间,人口数量长期无变动,原因是旧户册错漏。清顺治十二年(1655),全县仅有5133人,原因有三:一为战乱灾荒,很多百姓流离失所;二为逃避过重的丁口税,常瞒报户口;三为民不聊生,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人口增长缓慢,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有“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谕,提倡早婚早育,促进人口增长。至光绪十五年(1889)奉旨清查民籍,全县为9636户,40298人。民国21年(1932),全县人口增至29654户,144535人。后因灾荒和战祸,人口又有所下降。民国30年(1941),全县人口降为121319人,9年间人口减少23216人。
1949年,全县有37234户,134020人。此后,医药卫生状况逐步改善,死亡率逐年降低。出生率,从1949到1973年,除1960年较低外,其余均浮动在26.2~37.12‰之间,这期间的本县人口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自然增长型。1973年后,计划生育全面开展,人口的自然增长得到控制,出生率从1973年的29.96‰逐步下降到1989年的16‰,本县人口转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低自然增长型。
建国后,本县进行过三次人口普查。
1953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本县有145035人,比1949年增加11015人,4年增长8.2%,平均年增长率为2%。
1964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本县有178515人,比第二次人口普查数增加33480人,11年增长23.1%,平均年增长率2%。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本县有257525人,比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增加79010人,18年增长44.2%,平均年增长率为2%。
据1979至1989年的统计,本县年平均迁入3539人,迁出3711人。

1949至1989年人口数量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