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戏剧
县内流行的剧种有高腔。目莲戏、鸡公调、黄梅戏和文词戏(后称文南词)。高腔绝响已久,上溯年代无考,利安乡苏村、泥溪乡水村、东胜乡大板,有3个半职业的高腔目莲戏班社,唱《目莲救母戏文》,文本为西湾乡已故老艺人魏克礼手抄本。
鸡公调是饶河调在县内的易名。“饶河调”又源于省内古老“徽池稚调”。传说境内姜坝乡徽班艺人周三毛,在乾隆皇帝弘历六下江南期间,他为迎驾演出,在《崔子弑》一剧中扮演齐庄王甚为传神,博得乾隆嘉奖,钦赐周三毛“江南第一丑”雅号,并赏其一对金字灯笼。
黄梅戏在县境活动时间可上溯到清咸丰年间。清咸丰六年(1856),葛公姚村(今洪方)一带,有这样一幅戏联:“颂德歌,应抒白雪;登高调,不唱黄梅。”此联说明,那时就有黄梅戏演出活动,但被贬为“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解放后,农村业余黄梅戏剧团发展既多又快,尤其在1980年左右,全县有业余剧团100多个。姜坝乡新华、张溪乡塔里和东田、官港区北坑和金村等业余黄梅戏演出活动,至今仍很活跃。
文南词它的前身是文词戏。民国36年(1947),湖北黄梅县盲艺人胡金山流落在原至德县青山梅塘,先靠算命糊口,后靠放牛为生。在放牛场上教会了当地一班青年唱文词腔的部分戏文。后江西彭泽县杨梓乡金凤业余文词戏剧团胡志远来梅塘传教。1959年,县剧团戏曲音乐工作者钱艺河,根据青山公社民间艺入刘汝民等人提供,从音乐角度,对“文词”和“南词”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并采用“文词”和“南词”这两支曲牌排演《烟花女子告状》、《三戏牡丹》传统折子戏,参加省、地专业和业余会演。1978年和1982年,排演县人创作的小戏《喜事》和《抢木匠》,参加池州地区专业文艺会演和安徽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获音乐奖和表演奖,并称其剧种为“文南词”。
戏剧创作1958年,东流、至德开展了戏剧创作活动。原东流县剧目组整理改编《蝴蝶杯》等传统剧目20个,创作《双相亲》等大小现代戏34个。1959年,东至县剧目组创作大型现代戏《林海沸腾》(吴坚执笔)为全国森工会议专场演出。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的戏剧作品有杨怀森创作的现代小戏《逆水行舟》、《换锅》(与唐瑞旺合作);吴坚创作的现代小戏《三颗红心》、《掌秤人》、《直大嫂》;方文章创作的现代小戏《锁夫》及改编的传统戏《杏花泪雨》(与王敏、郑立松合作),均分别获1984年安庆地区首届戏剧节剧本一、二等奖。
二、曲艺
解放前,县内曲艺活动贫乏,解放后有新的发展。葛公丁邦青、官港陈烈、泥溪陶伯奎、大渡口闻发春等民间艺人以牙板、书鼓伴奏说唱,统称“江南大鼓”。1965年,成立东至县曲艺协会。1978年,昭潭、官港两区对本区盲艺人进行培训和登记,经过考核发给演出证,并成立盲艺人管理小组。1964年1月30日,安徽日报发表县文化馆杨登渠撰写的题为《身背鼓琴,跋山涉水,十三年如一日,盲艺人丁邦青坚持说新书》的文章。同年,丁邦青出席了全国盲、聋、哑人代表会议。
1975年,县文化馆为根治七里湖民工服务,抽调11名业余文艺骨干和6名文化站干部组建业余曲艺队。演出节目形式主要是鼓书、快板书、山东快书、天津快板、快板剧、对口词、相声、说唱等。业余曲艺队活动了4个月,为前方民工和后方群众共演出60多场。
1978年,官港乡秧田文化室组织业余故事员倪德松以书鼓伴奏的形式开展讲故事活动。同年,东流文化站建立“曲艺场”,先后接待民间艺人11人,说唱《杨家将》等书目;县文化馆王闻中搜集整理的革命故事《中秋节》,被《安庆地区革命故事选》选用;长安乡文化站赵学华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郑公民》、《侯善人拜娘娘》,被《安徽民间故事选》录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