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作物分布
县境地形复杂,适应多种作物生长,是综合型农业区。主要作物为粮、油、棉、林、茶,其次是蚕桑、药材、瓜果蔬菜。大宗作物分布格局是:南粮北棉中部林、茶、桑。粮食作物虽全县均有分布,集中产区在县南部与波阳交界的昭潭区,该区粮食产量、面积分别占全县的25.1%、18%。其次是香隅、张溪、官港、葛公等区。棉花主要产区是西北部沿江沿湖的大渡口、胜利、香隅、张溪4区。其中大渡口是纯棉区,1987年棉花面积占全县的53.2%,产量占全县的53%。中部山区盛产林茶。80年代以来,又恢复发展了一批新式桑园。
二、面积产量
粮食全县粮食种类繁多,主要有水稻、小麦、大豆、山芋、玉米等。粮食的构成,稻谷占94.4%,其他作物仅占5.6%。
解放前,粮食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46773.65吨,平均亩产87.5公斤。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农业。38年来,农业生产几经曲折,经历5个阶段,总的趋势还是向前发展的。1952年,总产76752.6吨,比1949年增长64%,1949年至1957年为上升阶段。1957年,总产95852吨,比1949年增长1.05倍。1958年至1962年为下降阶段。1962年总产82262吨,比1957年下降14.18%。1963年至1965年为恢复阶段。1965年,总产115388吨,比1962年增长40.27%。1966年至1977年,粮食处于徘徊阶段,尽管坚持“以粮为纲”,但总产在10—15万吨之间波动12年之久。1978年,开始大幅度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责任制和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1984年,总产193572.7吨,比1977年增长30%,创粮食生产最高纪录,人均生产粮食402公斤。1987年,虽遇自然灾害,总产仍达189379.18吨,亩产283公斤,分别是1949年的3.05倍和2.25倍。
油料解放后,生产呈马鞍型发展。1949年到1958年,油料种植面积在12.4—18.7万亩之间,总产2203—5511吨,亩产15.5—31公斤。1959年至1977年的19年间,强调“以粮为纲”,水稻面积扩大,油料面积逐年减少。一般年份多在10万亩以下,亩产虽提高至32公斤左右,但总产很少超过50年代末水平。1978年,开始推广水田三熟轮作制,适当扩大油料种植面积,推广甘蓝型油菜,基本上淘汰了白菜型油菜老品种,使油菜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1982年,种植油料作物18.28万亩,总产14295吨,亩产78公斤,总产、单产双超历史。1987年,种植油菜15.83万亩,占油料总面积83.9%,总产8716.52吨,占油料总产83%。芝麻种植2.29万亩,总产1074.98吨,分别占12.1%和10.2%。花生种植7511亩,总产709.64吨,分别占4%和6.8%。
棉花东至县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之一。清末就有种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沿江开始筑堤垦荒,植棉面积随之扩大。民国8年(1919),植棉4.02万亩,总产804吨,亩产皮棉20公斤。随后,植棉面积虽逐年增加,但产量低而不稳。
解放后,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1949年,植棉8.28万亩,总产838吨,亩产皮棉10公斤。1965年,植棉突破10万亩,总产6073吨,亩产57公斤,首次达到《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的指标。1987年,植棉11.2万亩,总产8524.98吨,亩产76公斤,总产、亩产双超历史纪录。面积较1949年增2.92万亩,总产提高9倍,亩产提高6.6倍。
蚕桑县内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早年采野桑养土蚕。清光绪二十四年(1998),东流县白笏贡生章树桢“募金选购湖桑数万株分给农民”,首次引进桑树良种。民国8年(1919),县政府倡导养蚕,桑园面积发展到817亩。主要分布于白石、檀村、长岭等地。抗日战争时期,蚕茧销路中断,茧行倒闭,桑园荒芜,蚕茧产量下降。解放前夕,全县年产茧仅0.15吨。蚕桑生产面临绝迹。
解放后,蚕桑生产逐渐恢复。1954年,从浙江引进湖桑、“197”桐乡膏、团头荷叶白等品种19万株,1956年建立苗圃200亩,繁育湖桑,逐渐取代野桑,蚕茧产量达12.3吨。1957年,桑园面积750亩。三年自然灾害与“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民毁桑种粮,桑园面积逐年减少。1974年,仅剩61亩,蚕茧产量仅1.3吨。1980年以后,蚕桑生产进入大发展时期,县人民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同时实行斤茧斤肥(标肥)半斤粮的奖励政策。1987年,桑园面积达3333亩。主要产区分布在坦埠、白笏、马田、建新、合镇等乡。过去养蚕均系土种,蚕小茧壳薄。1954年,开始推广一代杂交种。50年代,春茧推广日系潭翰×华九、潭文×华+及反交,秋蚕是华九×华八正反交。70年代,推广东肥×华合,苏15×苏17两个多丝量新品种,尤以前者具有易养、优质、高产等特点,深受蚕农欢迎,成为70、80年代当家品种。1956年开始推广养秋蚕,1976年推广春、夏、秋、晚秋四期蚕。养蚕技术推行小蚕共育,重视蚕室、蚕具消毒与蚕病防治等。1987年,蚕茧产量达108.5吨。
瓜果关主产西瓜,香瓜数量甚少。西瓜产区分布于胜利、大渡口两区,占全县种瓜总面积的60—70%,东流、张溪、香隅、尧渡次之。以往西瓜为老品种,个大皮厚,甜度较差。1984年,推广杂交西瓜“新澄”良种,并相继推广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技术,获得成功,杂交西瓜迅速普及。种植面积由过去2000亩左右扩大到1987年的5624亩,产量达5756.3吨。每至盛夏,瓜市随处可见。
蔬菜县内蔬菜品种繁多。据两县县志记载,有40余种。《建德县志》还记述野生蔬菜20种。新中国成立后,品种不断增多,现已达13类,60余种。白菜类:白菜(高、矮杆、春不老)、大白菜、黄芽白。芥菜类:芥菜、雪里红。绿叶蔬菜:菠菜(尖、圆叶)、莴苣(莴笋)、芹菜(蒲芹、水芹、香芹)、苋菜(绿、红叶)、茼蒿、蕹菜(空心菜)、芫荽菜(香菜)、瓢菜、荆菜。根菜类:萝卜、胡萝卜、芜菁。葱蒜类:洋葱、大葱、四季葱、火葱、大蒜、韭菜。果类:蕃茄、茄子、辣椒、(辣、甜菜)。瓜类:黄瓜、南瓜、冬瓜、丝瓜、菜瓜、苦瓜、葫芦。豆类:刀豆、豇豆、豌豆(有蔓、无蔓)、扁豆、毛豆(黄、青皮豆)。薯芋类:姜、菊芋、马铃薯、芋头、地瓜。水生蔬菜:藕菱、茭白、慈姑、莲子、荸荠、芡实。多年生蔬菜:竹笋、金针菜(红、黄)、香椿。食用菌类:香菇、凤尾菇、蘑菇、黑木耳、白木耳、地皮菜。
蔬菜种植面积,60、70年代一般在2万亩左右。随着人口增加,蔬菜面积逐年扩大,1986年3万亩,1987年3.47万亩,品种多为大宗蔬菜。山区人民喜食辣椒,官港、昭潭等地辣椒种得较多。官港供销社就地加工香甜辣脆、辣椒罐头应市。1984年,县科委在尧渡镇团结村推广塑料大棚育苗,使蔬菜提前上市,经济效益显著。尧渡镇菜农相继建立面积各0.1亩左右的中、小棚20余个,取代了土法温床育苗。大渡口、东流两镇发展了塑料大棚菜。蔬菜生产正在朝着早、嫩、细方向发展。
几个主要年份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几个年份粮食分类播种面积、产量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