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尧渡镇
尧渡镇是东至县城所在地。位于县境中部尧渡河东西两岸,北距安徽省会合肥市247公里,南距江西省景德镇市152公里。全镇有耕地面积5607亩,总面积为77.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6平方公里,辖10个材委会,5个居民委员会,75个材民小组,有78个自然材,12条路、街、巷,7030户,28401人。农业主产水稻、棉花、蔬菜,兼营林、茶、渔业、工副业。城内5个居民区,居民12742人,主要从事工商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原尧渡者街,长不过3里,宽不过5米,200多家商店,如今己建成尧城、尧东、尧西、尧南、尧北、建设、建德、梅城、梅林、尧河等10条路街、13条巷弄。主街尧城路,全长1200米,柏油路面,东端为中共东至县委员会、东至县人民政府驻地,西端抵尧渡河与尧渡新桥紧紧相连,中部同南来北往的建设路相交,形成十字街口。城东北为工业区,尧城、建设路为文化、商业闹市区,尧河、梅林路和尧渡老街设有农贸、小商品市场,国营、集体、个体商业网点遍布城区,市场繁荣。县属东至县齿轮厂、茶厂、自行车零件厂、食品厂等21家企业和镇属7家企业,共有工人3014人,1987年总产值达3785万元,实现利润126.67万元。城内学校设有东至县一中、二中(安庆地区重点中学)、三中、四中和一小(县实验小学)、二小、县幼儿园等。1987年,在校学生5641人,其中中学生3751人,小学生1674人,幼儿班幼儿216人。教职员工376人,其中中学教职工284人,小学92人,幼师16人。还有教育、卫生部门办的教师进修学校(教职工31人,学生181人)、卫校(教职工11人,学生85人)。文化单位有县文化馆、图书馆、工人文化宫、新华书店、广播站、电视转播台、电影院、影剧院、黄梅戏剧团、灯光球场以及老干部活动室等。卫生医疗单位有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尧渡区医院,1987年共有病床280张,医务人员236人。交通方便,大(渡口)石(门街)公路由北向南横穿县城,南抵江西景德镇,北通安庆、合肥、南京、上海市,县内可通往各个乡镇。尧渡河汛期可通小轮至东流大闸。
名胜古迹:镇南滴水崖,瀑布高悬,怪石陡峭,夏日清凉,游人如临仙境。镇东金字牌山,形如金字,山上林茂茶丰,山下流泉不息,水清如镜,是天然的游泳池。象征东至县革命老区的烈士纪念碑,建筑在镇东北鹫台山的主峰,巍然屹立,庄严肃穆,雄伟壮观。此外,坐落在古城——梅城的大成殿、寿字崖,皆是游览胜地。
二、东流镇
东流镇原为东流县城,今为县辖镇,位于县城西北部24公里处,因滨长江,取“大江东流之意为名。又因晋陶渊明在东流往过,城的左右有天然、秀峰二古塔之故,亦名“菊江”、“菊邑”和“双塔”。镇区沿长江呈弯弓形,辖农业、渔业2个村委会,1个居民委员会,25个村民小组。有20个自然村,8条街道,2879户,人口11012人。耕地1951亩,总面积为17.75平方公里,镇区约2.5平方公里。街道呈“井”字形,东西向有长江路、解放路,南北向有学湖路、沿江路。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680米。长江路为主要街道,水泥路面,东流镇人民政府、供销社、银行、中、小学、电影院、汽车站、港务站、航管站等单位都分布在这条街道上。全镇共有地、县、镇辖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92个。主要工业有造船、化肥、酿酒、针织、棉纺、服装、塑料、皮革、五金等。年工业产值3500万元,实现利润353.02万元。东至县航运公司1978年被评为安徽省“大庆式企业”,1980年受国家交通部嘉奖。该公司的船舶修造厂,能设计和制造钢质驳船、拖轮和机动船,产品合格。农业以粮为主,兼种棉花、芝麻、蔬菜。盛产鱼虾,东流螃蟹省内外享有盛名。东流水牛为全国水牛优良品种之一。安徽省农学院金国粹教授所著《东流水牛》一,书,被编入大学畜牧系教材。交通发达,陆路:大石公路沿城而过,班车、三轮车络绎不绝;水上运输:沿江建有码头港岸4公里,大小码头11座,年货运吞吐量20万吨。商业网点遍布全镇,国营、集体商户有37家,个体商户160多家,主要销售百货、五金、交电、棉纱、布匹、化肥、农药、糖烟酒、土杂等,1987年商品零售额达1200万元。
镇上有中学2所,小学5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2600多人,教育普及率达93%;有电影院1座,800座位;文化分馆、广播站各1个;县第二人民医院、血防专科医院均设在镇上,有病床200张,医务人员250人。
东流镇以古老文明著称,镇东南角的牛头山上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已出土的文物有灰色绳纹陶片、石游、网坠等。东流老街,全长1200米,房屋大多为明、清建筑,砖木结构,飞檐挑角,古朴典雅,反映了江南民间建筑风貌。原“东流八景”大部虽圮,但尚存有陶公(靖节)祠、天然塔、秀峰塔和觉心庵等古迹。陶公祠,四周松竹掩映,东流闸、秀峰塔一前一后,七里湖、学湖一左一右。登临览胜,群山竞秀,透迤伸展,江水南来,一泻千里,与天然塔、秀峰塔相映生辉。现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大渡口镇
大渡口镇在县城北端55公里处,与安庆市隔江相望。传说明代此地人稀,是雁鸟栖息之地,故称“雀儿料洲”,清改大渡口。据《东流县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池州制府长白高公为上宪同僚待渡停骖旅斯者,慈息弥便,率属捐建大公馆与怀宁(今安庆市)迎江寺相望。因称渡口为大公馆渡口,后人简称大渡口,镇因此得名。清末人口日增,新中国成立后从商者日盛。1952年建镇,1957年划入安庆市,1963年重归东至县。辖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35个村(居)民小组,6个自然材,5条街道。有2310户,8447人,是大渡口区所在地。镇区总面积为3.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79亩。农业生产以棉花、瓜菜为主。城内建有解放街、生产街、繁荣街、建设街和西马路等5条路街,呈长方形,设有派出所、工商管理所、税务所、邮电支局、交通管理站、航运管理站等行政事业单位;有人民、工商银行大渡口办事处、信用社、储蓄所等金融单位;有全县最大的年加工3000吨皮棉的大渡口轧花厂及大渡口粮油食品加工厂、县第二自行车零件厂、县航运公司大渡口汽车轮渡和客渡港务站、县棉花、农资、石油、燃料中转站等县属企事业单位;有镇办村办的织布、针织、袜厂、油脂化工、汽车修理、五金橡胶、食品加工、轧钢厂和建筑安装公司等。镇、村企业共有职工2715人,1987年,总产值为406.53万元,实现利润74.25万元。商业集中在解放街和西马路,有商店、饮食服务业80多家。
镇区有地区农业学校1所,县辖中学1所,镇辖中学1所、小学3所,学生约2000人。有区医院1家,村办医疗室2家。计划生育工作连续6年无多胎生育,多次受到省、地、县各级政府的表彰。
大渡口是安徽省通往江西省的重要渡口,又是牛(头山)大(渡口)公路的结合处,沿江建有2个轮渡,每日来往于安庆、大渡口的旅客近万人(次);镇东北建有2个汽车轮渡,过江车辆日夜不停,交通发达,给大渡口镇带来了繁荣,成为东至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上一篇:第一节 县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