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贵池县与佛教圣地九华山毗邻,佛教传入历史久远,县境第一所寺庙——景德寺(又名祝圣寺),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主持僧雪窦。至清末止,全县有庙宇244座,大小佛坛共有297处,其中以梅街观音庵香火最旺,其次为江北至九华山朝觐途中的龙华庵、通华庵等处香客较多。
抗日战争时期,贵池大部地区沦陷,佛事濒于绝迹,寺庙遭劫。驻低岭日军,曾强迫数十民工将低岭通华庵庙钟肩抬上山作报警之用,终因物重路崎,弃之山腰。民国28年(1939年)夏,齐山华盖庵住持释妙峰惨遭日军杀害。
抗日战争胜利后,佛事恢复。民国35年(1946年),贵池县成立中国佛教会贵池分会,释慧真(住广济寺)任理事长,翌年改选释相如接任。民国37年,又改选释本僧。是年,全县共有僧尼459名(尼119名),主要分居在三清殿、百子庵、二郎庙、清虚宫(又名清肃宫)、火神庙、东岳庙、西庙、华盖庵等8所寺庙。在乡间,均是一庙一僧(尼)。
建国初,部分僧尼自愿还俗,回乡间参加土地改革,分得耕地,自食其力。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分居全县79处的83名僧尼集中到池州镇,动员其中30%去九华山,少数年老体弱者住火神庙,接待香客,其余均参加人民公社为社员,自成佛教生产队,僧惟祥(住火神庙)任队长,开荒种地,维持生计。县境部分庙宇有的倒圮,有的改作公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境绝大部分庙宇被拆,佛像被砸。
1978年以来,党的宗教政策逐步落实。1982年,县成立佛教队,隶属省佛教会理事会。由省佛教会理事僧惟祥兼队长。全县重新修整保存下来的寺庙,由12名僧尼分别进住。
1988年,县境尚存寺庙7处,有僧尼11名。寺庙分布情况:池州镇有火神庙(1986年改名观音寺),百子庵;灌口乡有仰天堂、大慈庵;刘街乡有拱华庵;里山乡有珍珠寺;高脊岭乡有项赛庵。
贵池县佛教队,由中共贵池县委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科管理。1987年,该佛教队有一名青年女尼入上海佛学院深造。历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池县委员会中,均有佛教界委员。僧慧通、僧惟祥、释立志等先后出席县人民政协会议。1982年以来,清理了僧尼在“文革”中的损失,并按政策给予部分补偿,县人民政府按月发给僧尼生活补助费。
1983年,座落于城南万罗山的珍珠寺,被确定为省开放寺庙之一。省、县两级人民政府先后两次拨款修复寺庙,并将万罗山的山权、林权划归寺庙管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道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