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本县无科技组织。建国后,国家重视科技引进。50年代初,皖南血吸虫病防治所科研人员到贵池,同期,皖南医学院及其他专业院校有少数毕业生分配到本县,成为本县医疗卫生队伍的骨干。1956年,在合作化高潮中,一批农学院校毕业生到本县,投入农业建设。此间,国家在江苏、浙江组织科技干部支援安徽,其中一部分从事工、农、商的管理人员到贵池,为贵池县的经济开发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1958年,县内除增办乌沙、殷汇、梅街、马衙等4所中学外,还创办了卫校、药材中学等专业技术学校。为有关部门培养和输送人才。60年代至70年代,县血防站和县农科队,采取派员外出接受培训的办法,培养科技人员,这些人员回原单位后,在水稻良种推广试验、青麻高产试验,以及血防科研等项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以后,本县于同年11月24日召开科技工作会议。从此,科技工作有了新的起色,科技队伍也不断壮大。
1978年,根据国务院通知,县计划委员会、科委、人事局联合组织力量,对全县自然科学技术人员进行了普查。截至1978年6月30日止,全县共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911人,其中高等院校毕业的425人(含“文革”期间入学和毕业的116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450人;其他学历的36人。上述人员中,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74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9人,农林技术人员105人,卫生技术人员351人,教学人员184人,科研人员7人。
1978年至1984年的6年中,本县科技干部队伍逐步壮大,至1985年12月底,全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业人员已达5031人。
贵池县科技干部统计表
(1985年底)

1984年以来,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科技人员的流动较前期频繁,科技横向交流和技术引进也日趋增多。本县科技人才近年呈外流趋势。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至1988年,全县调往外省、市(县)的中专以上人员共259人,而同期调入的为146人,两比调出多于调入113人。
1984—1988年贵池县科技人员调入
调出统计表
(1989年4月制)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