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解放前夕,本县集市贸易以池州镇、殷家汇、观前、茅坦、高坦、灌口、牌楼等集镇较为繁荣。50年代初,县人民政府重视恢复和建立农村集市,县内集市贸易活跃。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取消集市贸易。1962年,本县和外地的一些个体商户自发进入“自由市场”,其经营方式多为串街走巷,无固定摊点,经营品种为当时十分紧缺的生活日用品,如棉布、针织品、土布、牙膏、肥皂、胶鞋等。1962年冬,批判“三自一包”,集市贸易又被禁止。1978年下半年,重新开放集市贸易,允许上市的物资种类放宽。1985年以后,根据中共中央文件精神,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全县各地集市上市的粮油、猪肉、禽蛋等各类品种都在100个以上。至1987年,全县各区(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均为各地的集市贸易中心。另有隶属于铜陵市的铜山镇和贵池钢厂驻地梅街两个乡村集镇,全县共有集市贸易点30处,其中除县城池州镇以外,圩区集市8处、丘陵区集市10处,山区集市8处。1987年,全县共有综合性集市贸易市场16个、专业市场2个、固定摊位5113个(含饮食、服务业)、临时摊位日平均1万余个。市场用地32397平方米,钢筋架玻璃瓦营业棚7768平方米,室内市场1228平方米、售货台2098平方米,饮食棚、水果棚110个。
本县集市贸易均为每日市,无定期集日,民间也无定期赶集的习惯。50年代,由县工商联、国营企业、供销合作社联合举办物资交流大会,80年代则有商品展销会等交易形式,但无集散规律,大都是事前确定日期并广为宣传。
一、县城集市
清末至民国时期,城东兴济桥头、百牙山下以及南门外的齐山埂,均是县城集市贸易地点。以成交茶叶、蚕丝、桐油、麻、棉花、鲜鱼、虾蟹、山货为大宗。山货以竹篮、樟木箱著称。至80年代,鸡鸭、蛋类、蔬菜、成衣市场和水果贸易扩大,花鸟也进入集市。1987年,城区主要贸易市场有:翠百路农贸市场、池口沿江路农贸市场、池州港综合市场、杏花村市场、南门山货柴草市场、南门小猪行等。据统计,县城每日上市人流量1979年为2500人次,1987年增至12000人次,最高时达2万人次。省内外有30多个县、市到池州镇参加贸易。
二、殷家汇集市
清至民国时,本县西南部自祁门以下的土特产品均在此集散,贸易历史悠久。主要有景德镇、南京、镇江、南通等地客商在此成交瓷器、布匹、药材、皮油、竹木等。至80年代,由于过往客运汽车班次和附近工矿企业增多,饮食摊贩和蔬菜市场日益扩大。座落在镇区小闸口的仔猪行,每月成交优质良种仔猪千头以上。据1987年统计,殷家汇日上市人流8000人次,固定摊贩和临时进入集市的摊位日平均近600个,仅次于池州镇。
三、其他集市贸易点
圩区主要有乌沙、晏塘、阮桥、高岭、木闸、驻驾、梅龙等集镇,除乌沙街建有12间约100平方米的雨棚以外,其余都是露天成交。由于集市周围人口和自然村落密集,农民有清晨赶“露水集”(早市)的习惯,上市货物以肉类、禽蛋、水产品、日用工业品为大宗。
丘陵区有马衙、观前、茅坦、墩上、里山、铜山、唐田、灌口、后村、上清溪等贸易点,以马衙、观前、茅坦、灌口贸易历史悠久,但市场建设进展缓慢。上市货物历史上以丝茧、谷物、水产品为主。80年代,日用工业品贸易,饮食业发展较快。
山区集市有牌楼、高坦、棠溪、梅村、刘街、桃坡、佘河等集市贸易点,大都为综合市场,是竹木柴炭的重要集散地。由于自然村落分散,只能是全日缓慢成交。至80年代,山区工矿业兴起,在刘街、梅街、梅村、桃坡等地逐渐形成早市,以菜市和饮食业为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