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照明
民国时期,县城街道无路灯,夜晚外出须打灯笼照明。1961年,在秋浦路首次安装路灯。至1988年全城共安装路灯192盏,照明线路7.5公里。
二、供水
民国时期,城内有土井110余口。城郊的东南湖是血吸虫严重繁殖区,雨季疫水横溢,居民因此感染血吸虫病。1965年前,城内店铺居民日常饮用井水、河水。
县自来水厂始建于1966年2月,当年7月1日投产,系利用池口铅锌冶炼厂改建。取水点在池州港1号码头,从长江取水,规模为日产1500吨的净化工艺。1970年11月,县自来水厂第二次改建,1971年7月1日投产。厂址在青峰岭,占地14.2亩。设计能力为日产5000吨。取水点起初用50吨木质趸船,1974年改为水泥趸船。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供水远不能满足需要。1978年县自来水厂,在日产5000吨的基础上陆续配套为日产1万吨的净化工艺。现有冲洗水塔(1000吨)1只,循环澄清池(210吨/时产)5只,普通过滤池(240吨/时产)5只,清水池容量2300立米。1983年,增设直径为400、600毫米的进出水管道2.41公里。至1988年,城区已铺设各类供水管道45公里,普及率为90%,年均售水量526万吨。其中工业用水247万吨,民用水279万吨,夏季高峰日用水量1.7万吨,用水满足程度为75%。水价每吨0.17元。目前,城区尚有水井百余口,供居民汲水洗涤。
三、排水
池州镇老街地势低洼,旧时四面环水,古人描绘池州城有“孤城涌出水中央”之句,每遇洪水,即成泽国,街市行舟。
建国后。东南湖围垦,白洋河改道,先后在下清溪、杏花村修建了电力排灌站,基本解决了城区的水患。
民国时期,池州镇仅四门街道有石砌阴沟排水。1961年,始在修筑城内马路的同时,修建下水道,并对老街阴沟浚通整修。至1988年,城内有合流制排水管道21.0公里,排水面积350万平方米(合3.5平方公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