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电力工业始于民国时期,仅限于少数矿井和县城部分居民照明用电。建国后,先后兴办一些柴油机发电厂和小水电站,但功率很小,1960年,从位于本县境内的铜陵市铜山矿引入华东电网电力,全县供电量迅速增加。1984年所有乡镇和98%的村用上了电,年用量9862万度(包括在贵池的地直厂矿)。1986年,接收上海后方小三线三二五电厂,发电能力增加,1988年发电量达3.04亿度。是年,全年共用电8300万度(不含地直厂矿)。
一、发电
火力发电民国15年,由杨以义投资15000元创办华盛电灯碾米公司。有英制狄斯尔牌27马力柴油机一台,20千瓦发电机一部,白天加工稻谷,夜间发电供城厢机关和部分商店、居民照明用。民国19年改为官商合办,更名池阳电灯厂。民国27年,因日军侵占贵池停业。建国初,新华米厂一度用池阳电灯厂的设备,并增置25千瓦发电机一部,发电供加工粮食和照明用。
贵池电厂于1958年由县手工业联社、百货公司、食品公司集资6万元建。用柴油机带2台75千瓦发电机,年发电量3万度,于1961年停办。
贵池发电厂原名三二五电厂,位于墩上乡中饭铺。1970年,作为上海后方小三线的配套厂由上海七○三所筹建,苏州望亭电厂承建。1986年1月1日由贵池县接收,苏州望亭电厂承包经营,承包期三年。该厂装机容量5万千瓦,有2.5万千瓦发电机组2套,年需煤20万吨左右,一半由淮北煤矿供应,其余从陕西等地购入议价煤。年均发电量3亿度左右,通过桂家湖至铜山矿、石门冲至殷家汇两条110千伏输电线并入华东电网;另外通过2条35千伏输电线输往杏花村变电所和观前变电所。1987年该厂发电35121万度,产值1411.7万元,盈利552.9万元。现有职工571人,人均产值2.47万元。
水力发电1959年,马牙水库施工时建临时水力发电站,为本县有水力发电之始(已废)。当时,用木制水轮机发电供工地照明,功率8千瓦。1971年后,农村社队兴起修建小水电站的热潮。1980年,全县有小水电站20座,装机27台,输出功率565千瓦,年发电量186.6万度。这些小水电站大都水头在5米以下,流量在0.5秒立米以下,1987年,经过调查整顿,现存小水电站有四岭、洞口、深渡口、八一、龙池、铁门冲、墩上胡、梅山发电站八处,总装机18台1147千瓦,年发电量约349万度。
深渡口水电站位于梅村乡,由县水电局设计施工,引龙舒河水为动力,系低坝引水式发电站。上游来水面积283平方公里。设计净水头10.5米,引水流量7.0秒立米,装有Cm—60型水轮机3台,配160千瓦发电机,总装机48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09万度。工程总投资107万元,1987年元月投产。
二、供电
1961年,县设供电所,隶属县水电局。1974年改属池州供电局。1978年成立贵池县供电局。1985年前,县内电力供应由池州供电局,铜陵县大通镇变电所,上海后方703所贵池分所和贵池县供电局4家管理。县供电局的供电区为江口、梅龙、观前、茅坦、桐梓山、墩上、高岭、驻驾、乌沙、牌楼、唐田等11个乡,以及马衙、阮桥、晏塘等乡的部分村,年供电量约2000万度。1986年,县供电局接收上海后方703所贵池分所后,原703所供电的梅村、棠溪、刘街、桃坡等乡由县供电局管理,年供电量约400万度,加上贵池钢厂及周围5个机械厂的用电量,县供电局1986年总供电量为9952万度。
县城池州镇、殷汇、高坦、灌口、铜山、里山、清溪、解放、木闸、双桥等乡及晏塘、阮桥、马衙乡的部分村和地直厂矿用电由池州供电局供应,年供电量为6889万度。
由于供电管理多家经营,输变电工程缺乏统一规划,出现迂回供电,在计划分配,调荷避峰,电量电价等问题上常发生矛盾。
输电线路1958年,首次架设自铜山至泥湾水库工地的6.6千伏高压线路,全长29.4公里。1961年,以铜山矿变电所为中心,先后架设至县城、晏塘新河坝、木闸、殷汇、万兴、裕丰等地的6.6千伏线路。自此,县境沿江地区进入华东电网供电区。70年代,输电线路先后向农村和南部山区延伸。1984年,本县全县通电。1987年,全县有110千伏输电线路12条,长403.13公里;35千伏线路21条,长242公里;10千伏线路45条,长2500公里;380—220伏低压线路5000公里。其中属县供电局管理的35千伏以上输电线路23条496.44公里。
变电所1968年首建杏花村变电所。至1985年,全县共有110千伏变电所4座(703所贵池分所辖3座,池州供电局一座),35千伏变电所6座(703所和池州供电局各辖一座),属县供电局管理4座。1986年,703所管理的变电所移交贵池县供电局。1987年,县供电局管理的8座变电所共有主变15台,容量93050千伏安。
贵池县境内35千伏以上变电所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