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演变
1949年5月1日,贵池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由上级委派。1952年10月始设副县长。
1956年5月,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始选举县长、副县长和县人民委员。县人民政府改名县人民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5月成立“三结合”(“军代表”、“革命干部代表”、“革命群众代表”)的贵池县革命委员会,夺了中共贵池县委和县人民委员会的权,宣称“旧贵池县党、政、财、文大权归贵池县革命委员会”。县革命委员会并非选举产生,除主任、副主任外,设常务委员17人。
1981年3月,历时12年之久的贵池县革委会的历史宣告结束,召开了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恢复贵池县人民政府名称。自此,历届县长、副县长均经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县人民政府的直属机构:
据1949年12月统计,县人民政府设置直属机构10个。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到1955年县人民政府直属机构增至21个。
1956年5月,县人民委员会直属机构为26个。后几经裁并和增设,到1966年5月县直属机构增至29个。
1969年1月,县革命委员会将原县直属机构合并为13个站,各站均成立革命委员会。1971年5月,恢复科、局建制,有20个局级单位。
1986年,县人民政府直属机构增至51个。
1987年,县人民政府直属的局级单位有47个,其中属政府工作部门的有33个单位。根据有关规定设置的有14个单位。
县人民政府(县人委、县革委)直属机构一览表

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49年5月,在全县各区建立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区公所,设区长和民政、财粮(兼会计)、税务、教育等助理员。1952年至1984年3月,区公所全部撤销。
1984年4月,恢复区公所,设区长、副区长各1人,有民政、司法、生产、文教、卫生等助理员和区经济管理委员会。
二、施政方式
贵池县人民政府实行县长、副县长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县长实施全面领导,设常务副县长1人,协助县长工作,其他副县长分别主管全县各项工作。1981年起实行县长办公会议制度。县长办公会议的内容主要是:讨论重要政务决策贯彻中共贵池县委关于政府工作的指示,执行贵池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县长办公会议还根据不同的议题分别由政府直属局级单位领导人参加汇报、研究工作,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1981年至1988年,贵池县人民政府共召开县长办公会议66次,对全县政务推行先后作出608项决定。其中关于财贸方面的109项,工业交通96项,农林水利81项,教科文卫102项,城乡建设59项,劳动工资34项,民政27项,政权建设69项,计划管理30项。
贵池县人民政府除通过各级干部会议研究、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外,更多的是采取县长蹲点和现场办公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三、重要政务决策举例
以下例举贵池县人民政府重要政务决策33项,其中除第18项杏花村酒厂污水净化处理未能实现以外,其余均已付诸实施。
(一)1982年全县水利基建、岁修工程、重点农水工程投资。国家投资为70.6万元,地方财政投资18万元,总共88.6万元。
(1981年11月14日第十九次县长办公会议纪要)
(二)1982年杂交水稻制种2100亩。对制种单位每亩补粮250斤,每亩补款30元。全县制种单位应保证制种115500斤,每亩提供杂交稻种55斤,不得少交。
(三)为恢复齐山的“山光湖色”。决定将北部建堤围湖,退田还湖,报省、地基建部门,拨款施工。
(1981年12月16日第二十一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四)县办一所实验幼儿园,定名为《贵池县幼儿园》。配10名教师,隶属于县教育局。
(五)成立扶贫领导小组扶持农村困难户发展生产,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1982年元月30日第一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六)今后若干年内棉花当家品种以“204”为主,示范农场要繁殖原种,保证质量。
棉种“68404—6”(贵池六号)是较理想的接班品种,棉办应做好原种繁殖工作。
(七)招收计划外合同工150名,棉织厂100名(女性占90%)啤酒厂50名(女性占20%)。
已婚知青无职业者,在就近的供销、二轻、卫生等系统安排就业。
(1982年10月23日第七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八)为整顿企业,确定殷汇水泥厂、人民印刷厂、安子山硫铁矿、木器社、搬运公司5单位为企业整顿单位。局长带队,组成企业整顿工作队。
(九)1984年化肥计划一次分到公社,由公社分月分季统一安排,供销社发证到户。
(十)对全部由国家供应口粮的重灾区群众,一律按统购价供应籼米或籼稻。
(1983年12月1日第五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十一)在东大操场开辟小商品市场,在城西门路北开辟农贸市场,柴草市场仍在东南湖。(注:1989年小商品市场在杏村西路建成,农贸市场设在东大操场。)
(十二)建造高坦大桥,一共4孔,每孔30米。罩桥60米,计180米。资金需50万元,由省(35万)县(12万)乡(10万)三级负担。
(1984年7月7日第六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十三)贵池从光绪九年以来没有县志,现决定集中人力、财力,编50—80万字县志,5年时间完成。初稿编写进度应尽量向前提,编写经费按实际由财政局核。
(1984年8月3日第七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十四)学校管理体制。决定完中、职中、教师进修学校由县管,其他的由区、乡管理。人员也实行按分级管理,在具体做法上要慎重。
(十五)普教验收。刘街、桃坡、观前三乡及池州镇合格,颁发普教合格证书。
(1984年12月18日第十一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十六)由交通局上报杜湖大桥筹备情况,争取省厅在建桥经费上给予支持。
(十七)大抓早中稻入库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完成合同定购任务。
(1985年9月11日第七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十八)为排放杏花村酒厂污水,决定从该厂至白洋河道边修一污水排放涵道及净化池。污水在净化后定期排入白洋河。(开机电费由杏花村酒厂负担)。
(1985年10月21日第八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十九)决定商业方面的几件事:(1)商业系统离退休职工经费由局统筹支付;(2)分批处理积压物资;(3)明确蔬菜公司列为企业性质单位;(4)加强市场管理,搞好生猪、鲜蛋、水产品经营;(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1985年12月1日第九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二十)杜湖大桥第一期工程的二、三号桥墩应在9月底完工,不能按期完成任务,追究责任。
(1986年3月5日第二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二十一)全面推行学校校长负责制,并稳妥地试行教师聘任制,学校人员按上级有关编制标准定编。
(1986年6月24日第五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二十二)林业局在抓好丰产林基地的同时,要抓好十里岗和大芜公路干线两旁的绿化工作。
(1986年8月1日第七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二十三)全县普及初等教育工作,经地区检查验收,认定合格。
(1986年11月19日第九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二十四)听取钱世托副县长关于三线交接有关情况的汇报。
(1987年3月16日第一次县长办公室会议决议)
(二十五)企业实行“包死基数,明确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形式是“上交利润递增包干”。
(二十六)农房建设原则上不得占用耕地,非占用不可的,要履行报批手续,不得突破控制面积。
(1987年5月27日第三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二十七)向行署交通局、省交通厅上报改变杜湖大桥设计任务书和工程概算,争取省厅审批并落实建桥补助经费。
(1987年6月17日第四次县长办会会议决议)
(二十八)刘街、解放、晏塘三乡1987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
(二十九)林业局要抓紧落实今冬明春植树造林工作、林政管理工作和在茅坦乡筹办安舒林场工作。
听取民政局筹建烈士陵园及殡葬改革工作情况的汇报。
(1987年10月20日第七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三十)贵池县已列入省第二批商品粮基地。县成立农业商品粮生产基地领导小组,由农经委牵头,今年组织实施。
(1988年5月13日第四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三十一)省土地管理局确定在我县乌沙、双桥、棠溪三个乡首先开展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县成立领导小组,抽调熟悉情况的同志参加调查。
(三十二)以乡为单位建立农技站。搞好农业科技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
(1988年6月2日第五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三十三)撤县建市工作已筹备就绪,明天开成立大会。
(1988年12月7日第八次县长办公会议决议)
四、领导人更迭
1949年4月22日,贵池县全境解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正式接管贵池。该部先遣团团长赵尚祥任贵池县代理县长。4月27日,南下干部大队李绍基等一行126人到达贵池。5月1日,贵池县人民政府成立,李绍基任县长。自1949年5月至1988年12月,贵池县人民政府领导人更迭如表:




五、基层政权
1949年5月,废除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建制。同年,撤销乡,改为区辖村。
1951年,由区公所直辖村,建村公所。同年11月划乡建政,复设乡(镇)人民政府,村改名选区。
1956年,区(镇)乡人民政府改称区(镇)乡人民委员会。
1958年9月,撤销区、乡建制,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公社设管理委员会,内设生产管理处、供给处、政治处等机构。下属机构的管理区(管理若干大队)生产大队(相当于村),均设管理委员会。
1961年9月,恢复区级建制,设区人民委员会。
1968年5月,再次撤区并社,公社及生产大队均成立革命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生产队(泛称小队)成立革命领导小组,设组长、副组长。
1984年3月,政、企机构分设,撤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称乡(镇)人民政府。全县294个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改为村民委员会,村以下建村民组。城镇下设街道居民委员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