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委及相当于县级党组织
民国17年(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党员凌霄从广州回到家乡贵池。他于同年6、7月间,相约曾在广东大学(后为中山大学)入党,16年回乡的我县牌楼人孙佐华,同赴安庆找到了党组织关系。他们根据上级派回贵池“开荒”的指示,旋即联系从武昌、上海、北平、汉口等地先后回原籍并在贵池县中和省立五职学校任教的一些共产党人,酝酿建立贵池党的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工作,于17年冬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在县城东郊的流坡矶建立了本县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贵池特支,隶属于中共怀宁县委。从18年6月开始,贵池特支隶属中共安庆中心县委领导。贵池特支的领导机构由三名特支委员组成,书记:凌霄,后为孙佐华;组织:凌霄(兼);宣传:洪人英。贵池特支的活动,延续到19年8月首届中共贵池县委建立时为止。
贵池第一个县委——中共贵池县委于民国19年8月建立,隶属于中共安庆中心县委领导。贵池县委是在贵池特支发展到四个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县委地址设在县城内大井头屠宰税所内。县委领导机构由下列人员组成:书记:洪人英;组织:孙佐华;武装:凌霄;宣传:刘恩选;青年:周孔思;工运:洪久儒;农运:农时。县委主要活动区域为城内一些学校和农村的白洋、梅埂、馒头山等地。同年9、10月间,贵池县委在白洋地区召开会议。试图发动武装暴动。国民党当局获悉后,派出大批反动武装向各革命据点进行搜捕。因此,主要负责人被迫转移,县委活动暂时处于低潮。
民国19年10月间,桐城县委钱兴嘉出席在上海召开的江南省委扩大会议之后,奉中共皖北特委负责人的指示,立即到贵池梅埂地区与当地的党组织负责人胡宪友、王玉成、陈晓中、王达仁等取得联系,继而又与贵池县委领导成员洪育山(即洪人英)、凌霄、洪久儒等接上了关系。他们即在同年10月间于金家冲(今属梅龙乡郭港村)“小观园”内举行会议,组成了新的中共贵池县委。书记:胡宪友;组织:王玉成;宣传:陈晓钟。原县委负责人大部转移外地活动。新的县委成立后归属中共新桐县委指挥;民国20年8月新桐、旧桐县委合并后归属中共桐城县委指挥。贵池县委地址在金家冲。主要活动区域为马衙桥、馒头山、金家冲、大同圩、梅埂、老坝、河口等地。20年春,国民党反动武装到梅埂一带进行搜捕,致县委领导成员王玉成入狱,其余领导成员也分散转移,进行秘密活动。
民国19年10月于梅埂金家冲改组的中共贵池县委于20年遭到反动武装势力的打击之后,领导机构被瓦解,但主要领导人及部分党员还在分散秘密活动。后来,在中共宣城特委派去贵池工作的韩同志的帮助下,于21年1月成立贵池临时县委,隶属宣城特委领导。贵池临时县委领导机构由韩琦、胡连发、祝某三人负责。临时县委的区域在贵池东乡方面,其工作计划首先是恢复20年间两次被打击破坏的县委组织。但因临时县委负责人韩奇于21年2月即在芜湖被捕,胡连发受反动派威逼,于8月间外跑,致使临时县委一度与宣城特委关系断绝。11月,宣城特委虽曾派人前往恢复,但未获结果。是年底完全停止活动。
民国20年(1931年)9月共产党员金式诚、唐德川于丁香树与当地组织发生关系后,在李四保建立由储鹤扬任书记的贵池县委,直接指挥5个支部、1支10余人的武装,还成立了贫农团与雇农工会。县委机关驻地及活动区域今属石台县境内。
潜山请水寨暴动失败后,一批共产党员转移到丁香树地区活动。民国20年3月。他们在坡里建立了党支部。同年年底建立了中共丁香区委。后由芜湖中心县委帮助,于21年2月在郑家村成立中共贵秋东县委,县委书记为吴介唐,县委下辖丁香、尧田、留田、九都区委。县委机关活动于驻地郑家村、留田、库山等地,22年7月被破坏,秘密活动延续到23年下半年。除留田区今属贵池境内外,其余地区今均属石台、东至县。
在徽州工委帮助下,以李鸿鸣为书记的秋浦县委于民国21年3月在贵池源头成立。同年9月即被破坏。其活动区域今属石台县。
从民国19年秋开始,中共党员檀炳光根据首届贵池县委的指派回故乡留田建党。同一时期,参加潜山请水寨暴动的苏管君等共产党员,也几经辗转来到这里进行革命活动。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棠溪留田党支部。21年上半年得到徽州工委的指导。同年农历10月在留田操家冲(又名轧车口。今属贵池县棠溪乡双桥村)成立中共贵池县委。21年冬,国民党贵池县保安队等反动武装开进留田,身份被暴露并遭敌通缉的县委书记檀炳光奉命调离留田去皖南苏区。22年2月由檀周贵主持改组了县委,隶属于中共皖南特委领导,同年下半年遭到破坏,活动处于秘密状态。随着皖南各地尤其是柯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3年2月重新恢复了贵池县委,李家海任书记,县委仍属于皖南特委管辖,但不久又遭到破坏,到同年下半年时,县委的活动暂时停止。
从民国23年下半年开始,闽浙赣省委领导下的皖南江边特委,将大批干部陆续分派到所属各县工作。特委领导成员凌大英、黄万生等,于同年10月左右从石埭游击区来到贵池棠溪留田。皖赣红军独立团参谋长檀炳光也率部分红军武装到达这里。他们于23年11月,在留田附近重新组成中共贵池县委,书记凌大英(又称宁大英、宁月生、宁春发),县委隶属于中共江边特委领导。贵池县委地址先后在西山望坞村、古寺庙和坑里等地。24年2、3月间,皖南的形势恶化,贵池县委机关和武装力量也遭到国民党七十八师、八十八师及十一路军的围剿,被迫转移往祁门婺源方向。这时,江边特委指示他们返回贵池留田建立游击区,但在返回途中遭到反动武装的伏击,檀炳光等牺牲,凌大英、黄万生等领导人不知去向,剩下的一部分于同年4、5月间转至肖坑、高山继续进行秘密活动。
民国23年3月间,闽浙赣省委派一批干部到皖南工作,其中包括省工会干部夏金良和黄天贵。稍后,他们奉皖南特委的指派到贵秋东地区工作。同年下半年,这个地区的组织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于是在过去贵池丁香树郑家村成立的贵秋东县委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隶属中共皖南特委领导。贵秋东中心县委书记:夏金良;副书记黄天贵。中心县委主要活动区域是贵池留田和钱坑、项铺、十里坂一带。同年古历年底,贵秋东中心县委领导的以郑家村为中心的暴动失败后,中心县委书记夏金良不知去向,副书记黄天贵及部分党员仍在贵秋东地区秘密活动。
中共贵秋县委成立于民国24年6月上旬,县委书记余文先(兼)。县委机关设立高山(今东至县),隶属中共江南特委领导,下属5个区委。其主要活动范围是秋浦高山和贵池郑村、留田一带。贵秋东地区的“中秋暴动”后,建立了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权。数月后,国民党军队疯狂反扑,进攻高山,贵秋县委主要负责人于同年底被捕,不久县委解体。
中共贵东县委成立于民国24年6月上旬,县委机关设在东流青峰岭的罗汉塘,隶属中共江南特委领导,下辖8个区委,县委书记:黄天贵(兼)。其活动范围是贵池的小河口、牌楼、唐田、乌子山、东流的长安埠、秋浦的烈山等地。贵秋东地区的“中秋暴动”后,建立了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权。数月后,国民党军队疯狂反扑,进攻高山,县委主要负责人于同年底被捕杀害,不久,县委解体。
民国21年春,共产党员胡永授根据党的指示,从皖南休宁岩脚来到陵阳,后到贵池与青阳交界处的贵池境内的刘街、茅坦、观前、海形冲等地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并在这里进行独立活动,直到23年3月(古历二月初四、五)在青阳县陵阳白沙岭宛金瑞家成立中共皖南工作委员会以后,同时成立中共贵池支部(当时也曾称县委),支部书记胡永授,支部直属皖南工委领导。贵池支部的活动地区是刘街、海形冲一带。同年7月13日,皖南工委主要领导人被捕,胡永授于11月间携眷回湖北,贵池支部活动停止。
从民国31年开始,中共桐庐无县委派黄建华、李德安等到贵池东部地区大同、梅埂、馒头山、观前一带秘密发展党员。与此同时,中共铜青南县委指示青北工委在茅坦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至32年上半年,中共贵东工委在观前附近成立,调铜青南县委委员吴文瑞任贵东工委书记,工委隶属中共沿江地委和沿江中心县委领导。
贵东工委成立不久,即改为中共贵东县委,属沿江中心县委领导,吴文瑞任县委书记。县委活动区域仍为贵池东部的观前、梅埂、大同圩、馒头山一带。
民国32年秋,上属皖南特委领导的铜青南县委奉命将青阳西北部与贵池茅坦接壤的边陲地带的党组织划归贵东县委管辖。因此,贵东县委改为中共贵青县委,吴文瑞任县委书记,隶属于中共沿江中心县委。
民国32年冬,江北国民党顽军和日伪军活动猖獗。中共桐庐县委领导下的桐东区委划归贵青县委管辖。这样,贵青县委的范围就扩及到桐(城)、贵(池)、青(阳)三县部分地区。因此,32年底将贵青县委更名为中共桐贵青县委,仍属于沿江中心县委领导,县委机关驻地活动于观前附近山区四房包村等地,吴文瑞任县委书记,许章法(又名许抱达)、朱旭华、王亚中任过县委委员。桐贵青县委活动一直延续到34年9月北撤时为止。
中共桐庐无县委在开辟贵东的同时,于民国31年4月派张琴(又名鲍克武)到贵池西部的三万圩地区,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并建立了三万圩支部,但不久便被破坏。直到33年初,根据皖江区党委的部署,沿江地委指示江北的桐庐县委(又叫湖滨县委)、桐怀潜县委和江南的桐贵青县委,抽调一批干部到贵池西部地区开辟新区,党组织才重新得以建立。这年4月上旬组成中共贵西临时工委,马守一(又名马洪燕)任书记,张伟群、张尔庆为委员。工委隶属于中共桐怀潜县委领导,主要活动区域为三万圩内三棵树一带。
民国33年4、5月间,中共沿江中心县委宣布将贵西临时工委改为中共贵西工委,马守一任书记,许章法任副书记,张尔庆、谭兆屏(又名谭烽)任委员。从此,工委直属沿江中心县委领导,不再与桐怀潜县委发生纵的关系,它的主要活动区域为高脊岭、晏塘桥、洪铺等地。
民国33年8、9月,贵西工委的开辟区域已发展到蛟口、八都湖。同年9月又将桐南区区域内靠近枞阳和铁板洲等地和广济圩的前圩、乍尖山、长丰镇一带,划归贵西管辖。因此,在33年11月6日至10日召开的中共沿江中心县委扩大会议上,决定将贵西工委改为中共贵桐县委,马守一任书记,陈定一任副书记,许章法为委员兼组织部长,黄绍成、马数鸣为委员。贵桐县委的活动直至34年9月北撤时终止。
民国34年北撤以后,根据华东局的指示和上级党组织的部署,抽调一部分干部和武装,回师皖南,继续坚持斗争。从35年春开始,中共沿江中心县委领导下的桐青南县委先后派出几股小武装进入贵池的汪河、小麦岭、徐村柯、刘街等地,进行开辟活动。与此同时,铜青繁南游击总队(后为沿江总队,黄西总队)政治处主任钱秋育受命率部在贵池南部的杉山、肖坑一带进行开辟工作。到了36年秋,黄西工委书记杨明、黄西总队副查富德等率部相继来此。37年9月,成立中共青石贵工委(县级),书记杨友华,工委隶属于中共皖赣工委领导。青石贵工委在贵池境内的活动区域包括汪河、马衙、小麦岭、刘街、梅村、肖坑、杉山一带。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2日贵池全境解放。5月1日,中共贵池县委建立,县委书记石克一,同年7月以后由姚鸿志担任县委书记。县委隶属于中共池州地委领导。
建国后,先后成立了七届中共贵池县委,其领导机构演变情况为:从1956年4月开始,县委设立常务委员会;1960年设立县委书记处,1963年撤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共贵池县委机关因受冲击,而陷于瘫痪状态;1970年1月,成立贵池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1971年1月重新恢复成立中共贵池县委,设立常务委员会。
建国后县委的工作机构设置是:从1949年开始。设立秘书处(1952年改为秘书室,1955年又改为秘书处,1956年改为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1957年改称宣教部,1958年又为宣传部)、武装部(1949——1952年)。从1953年开始,增设统战部、整党工作队(1953年——1954年)、党训班(1958年改为政校,不属县委工作机构。1959年成立党校)。从1955年开始,增设农工部、财贸部(1963年撤销),直属机关党总支(1957年改为县直机关党委)。从1956年开始,增设文教部(1957年与宣传部合并)。工交部(1957年与财贸部合并。1959年重新设立。1961年又撤销)。从1955年开始,增设审干室、人民来信办公室(1961开设,1966年改称信访办公室)、整风办公室(1963年撤销)。从1963年开始,增设政法领导小组办公室。从1965年开始,增设财贸政治部、工交政治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党组织停止了活动。从1977年开始。中共贵池县委设立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县直机关党委、县委政策调研室。1981年10月撤销县委政策调研室,成立农工部;1982年6月以后,增设信访办公室、党史办公室;1984年增设政法委员会、老干部局、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
1950年,建立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改为监察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陷于瘫痪,直到1979年9月重新建立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7月改为中共贵池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二、区委、区级工委及基层党委
中共贵池特支于民国17年冬建立以后,即在城内、馒头、白洋、梅埂等地分别建立兵运区、学运区、工运区、农运区,并在此基础上于19年正式建立中共城关、馒头、白洋、梅埂4个区委。区委负责人均是特支或县委领导成员所兼,这些区委均在同年内因县委遭破坏而先后终止活动。
自民国21年10月,在留田地区建立中共贵池县委以后,直到24年5月间,先后设立5个区委员会。其地区分布为留田、西山、庄村姚、徐村柯、肖坑等地。各区委内设书记、组织等职。
从民国21年2月中共贵秋东县委建立到23年下半年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建立及其于24年2月解体,其间下属有3个区委,其中除贵池境内的留田区委外,其余区委的活动范围均为今石台县辖区。
民国24年6月到同年12月的中共贵秋县委设有五个区委,其中除第5区委管辖贵池的留田一带外,余均分别为现属东至、石台县管辖区。
民国24年6月到同年12月的中共贵东县委设有8个区委,其中除第7区委为今属贵池县高坦、牌楼、唐田地区外,其余分别为今属东至、石台县辖区。
从民国32年上半年贵东县委建立到34年9月北撤时中共桐贵青县委活动终止期间,贵池东部地区先后建立过桐东工委(后改为桐东区委,现属枞阳县境);河西区委(梅埂河以西的郭港、馒头山、老屋董一带);河东区委(34年改为茅坦区委、其地区为梅埂河以东的梅埂、观前、桐梓山、茅坦一带);敌前区委(34年改为太朴区委。其地区为太朴山、马衙、白沙、石山一带)。区委(工委)设书记、组织、宣传等职。
从民国33年4月中共贵西临时工委建立到34年9月北撤时中共贵桐县委活动终止期间,贵池西部地区先后建立过晏塘区委(前身为第1区委。其地区为晏塘桥、三万圩一带);洪铺区委(前身为第2区委。其地区为普丰圩、涓桥、檀婆一带);高脊岭区委(前身为第三区委。其地区为高脊岭、大农圩、驻驾一带);蛟口区委(其地区为唐田、五里、吴田铺一带);八都湖区委(今属东至县);桐南区委(今枞阳铁板洲一带);广济圩区委(今属安庆市的长丰镇、乍尖山一带)。区委设书记、组织、宣传等职。
民国35年上半年在小麦岭、洪河、徐村柯(今解放、刘街乡)一带,建立了青贵工委(后为青贵区委),先后隶属于铜青南县委、泾青南工委、铜青贵县委领导。
到1949年12月15日,全县即已建立区委。1957年普遍建立乡党委会。1958年10月建立人民公社党委会。1961年9月恢复区委,下设公社党委,保留马衙、牌楼公社党委(区级)。“文化大革命”中,区委和公社党委也因受冲击而停止工作。1969年1月撤区并社,逐步恢复公社党委会。1972年2月,县委派出办事机构:中共贵池县乌沙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乌沙工委)。1977年1月,将池州镇改为区级镇党委,同时增设殷汇、梅街、观前、城关四个工委,原乌沙工委保留。1980年4月将乌沙、殷汇、梅街、观前、城关工作委员会分别改称区委。1983年复建乡党委。从1977年开始,在部分机关单位中建立党组。现将部分年份区委、工委、镇党委和机关党组的建立及分布状况列表如下:
全县部分年份党组织分布状况表

三、总支和支部
民国17年(1928年)冬建立的中共贵池特支是全县最早的党支部。它的前身是中共贵池直属小组。贵池特支建立以后,在城内的乡村师范、贵池中学发展并建立了2个支分部,每个支分部下设若干党的小组。从19年8月首届中共贵池县委建立到24年底的五年期间,各届次县委所辖的各区委一般都下属有党的支部,如20年梅埂区委下属有梅埂、五埠沟、大同圩三个党支部;有的阶段,县委还直辖支部,据文献资料记载:20年9月在丁香树建立的贵池县委曾直接指示5个支部;有的地区是在党支部的基础上建立县委的,如20年初建立棠溪留田支部以后,到1932年10月才在支部的基础上建立贵池县委。随着党员的发展,又逐步建立了区委,区委下设党的支部。22年时,贵池县委所属的第2区委辖有9个支部,限于资料,难以反映出这一时期党支部的完整数字。
抗日战争初期,贵池尚未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从民国31年开始,贵池东部一部分地方开始建立党的支部,并持续发展,贵池西部也建立了三万圩党支部,但不久便遭破坏。32年,贵东地区党的支部相继建立。33年4月以后,贵西地区党的支部开始发展。到34年9月北撤时止。全县共建立起55个乡级党的支部,其中贵池东部地区26个,分布于茅坦、香山、东湖、观前、大同、梅埂、大王庙、祠堂、太朴、马衙、石琅、白洋、馒头山、江口、流坡、老屋董及桐东等地;贵池西部地区29个,分布于三万、晏塘桥、江店、前江、长林、仙姑殿、杨店、江心洲、殷汇、石城、双桥、清溪、檀婆、高脊岭、龙江、天城、仰口、古塔、农民、驻驾、吴田、唐田、冲里、五里及八都湖等地。每个乡的支部下面都建有若干分支部。
解放战争时期,在贵池南部地区的小麦岭、梅街、肖坑等地,建立了若干党的支部。
建国以后,随着党组织的不断发展,党支部也在全县各地各条战线逐步建立起来。1950年时,已建立15个机关党支部;1951年开始在农村建立支部;1954年开始建立党的总支部。到了1956年底,已经在全县工业、农业、财贸、文卫、政府机关等部门建立起320个支部,其中农村占80%以上。同时,在农村和机关建立起一批总支部。1965年党的支部又有了发展,这一年尽管丁香区划归石台县,但总支和支部数已达到401个。“文化大革命”期间缺乏资料,截止1988年底,全县各条战线,各个地区党的总支部和支部已经发展到794个。现将其部分年份分布情况列表如下:
全县部分年份党的总支、支部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