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集镇大致有4种类型: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继续得到发展,目前属标准集镇的池州镇和殷汇镇为第一种类型;第二种类型,解放前属乡村小集镇,是一方的货物集散地,区、乡政府所在地,解放后仍为区、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些集镇目前均为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属建置型集镇,镇区为行政村建置,此类集镇全县共计有26个;第三种类型,解放前为自然村落,解放后由于地方工业的发展而形成的新兴集镇如梅街;第四种类型为历史上存在过,但目前已衰落而不再具有集镇功能的乡村老街。现分如下:
池州镇(县城)
池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在秋浦、白洋二河的下游,频临长江,民国时期称池阳镇,自唐永泰元年(765年)起,一直是历代州、府、县驻地。
1949年建立池州镇人民政府,1958年改池州公社。1965年恢复池州镇,1968年复并为池州公社。直至1972年再次恢复池州镇建制至今。镇辖8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1988年,全镇有15100户585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486人,与1949年比,非农业人口增长4.25倍;与1947年比,增长5倍。
池州镇是皖南西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长江南岸重要口岸之一。芜湖至大渡口,贵池至屯溪公路,均在镇区会合,大小轮船在池口港停靠。水陆交通便利,是进入皖南旅游区的重要门户。贵池汽车站每天有96次班车发往芜湖、屯溪、杭州、上海、景德镇、安庆,合肥及其他各地。
1988年,池州镇建成面积为6平方公里,是建国初期的5倍。有主次街道18条20路。贯穿南北的有长江路、东湖路、翠百路、南湖路、虎泉路;横贯东西的有秋浦路、杏村路、九华路、建设路、百牙路、沿江路;环城有翠微路。镇的东西北三面为工业区。党政军机关和主要商场多居城中。近年来东门和南门有新辟的居民小区。全镇有3层以上楼房338座,最高为6层,主要建筑物有邮电大楼、工人文化宫、池州商场、江南商场、建材大厦、烟柳园商场、秋浦影剧院、池州港候船室等。
池州镇是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小城镇。镇内企业有省属池州茶厂。地属池州造纸厂、农药厂、烧碱厂、化工厂、铅锌冶炼厂、肉类加工厂和轮窑厂等。县属工业企业有啤酒厂、杏花村酒厂、池州家用机床厂、通用机械厂、江南轴承厂、银河机械厂、化肥厂、池州电机厂、县食品厂、自来水厂、粮油联合加工厂、齐山米厂、池口米厂、池口面粉厂、齐山饲料厂、酿造厂、粮油食品加工厂。人民印刷厂及毛巾被单厂、棉织厂、农机修造厂、砖瓦厂、起重工具厂、池州造船厂、长江皮鞋厂、镀锌厂、印刷厂等27个有职工5566人。1988年总产值6616万元(不含省、地属企业);镇属集体、个人联户兴办企业1582家,从业人员4648人。1988年总产值为2255万元。
镇内商业网点有百货、五交化、燃料、食品、糖烟酒、水产、土产、饮食服务、农业生产资料、棉麻等专业公司;有翠百路农贸市场,以及分布各街区的小商品市场300余处。1987年建成的杏花村市场,有个体户97家,以经营布匹、服装业为主,货物充足,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平均日营业额在4万元左右。
全镇有耕地4921亩,其中水田2627亩,旱地2294亩,蔬菜地1556亩。1988年粮食总产1817吨,蔬菜6001吨,养鱼水面4408亩,水产品332吨,珍珠860公斤。农业机械总动力8773千瓦,大型拖拉机38台934千瓦,小型拖拉机176台,载重汽车42台,2456千瓦,机械运输船21艘2180吨,喷灌机14台套,其他农产品加工机械及脱粒机共50台。
镇区内有中学5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小学14所,幼儿园4所,省、地驻县大学专科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文化设施有贵池电视台、贵池广播电台、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影剧院、工人文化宫、运动场、溜冰场和老干部活动室等。卫生医疗设施有池州地区医院、县医院、县中医院、血吸虫病防治站、结核病防治所、妇幼保健站等。
城郊有齐山、百牙塔、清溪塔、兴济桥和杏花村等名胜古迹。
殷汇镇
殷汇镇位于县城西南29公里的秋浦河畔,相传三国时这里有一殷姓饭店,来往商旅多汇集殷家,故名殷家汇,亦称殷汇,由于水陆交通发达,市面繁荣,素有“贵池首镇”之称。
殷汇置镇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明嘉靖时有两百多户人家,上千人口。清康熙九年(1670年)贵池知县张应薇设殷汇公署。晚清时期秋浦河航运昌盛,大小船只均在殷汇停泊。清周光邻《晚渡殷家汇》诗有:“小舟随处觅”之句。清张士范撰殷家汇碑记有“汇当孔道,南接徽郡,北达安庆,西接东流”之记述,可见当时殷家汇已是个水陆交通要道。解放前殷家汇的街道顺河排列共有130余家店铺,由于缺乏防洪设施,常遭水灾,所以家家有楼。民国24年修通殷屯(溪)公路,殷汇为终点站。民国25年从殷汇向西延伸,建成殷大(渡口)公路,殷汇成为贵池西南地区土特产集散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商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建国后殷汇一直是区、乡(社)政府驻地,镇区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
1951年曾设置殷汇镇,1958年镇、社合一,成立殷汇人民公社,后又几经变更,1972年划分灌口公社后,机构趋于稳定。1984年恢复殷汇镇建制(乡级镇),驻有省、地县和区镇机关30多个,街道得到适当的整修。
1988年镇区有耕地25993亩,人口24621人,其中农民21408人,城镇人口3213人。
近年,由于乡镇工业的兴起,殷汇已成为工业比较集中的集镇。1987年有镇办企业13家,门类有农机修理、水泥予制构件、黄砂、煤矿、石灰、砖瓦生产、饮料生产、电器胶木制造等。镇内有村办企业6家,从事水泥予制综合加工、土木建筑、砖瓦生产、印刷等业;联户办企业11家,从事食品加工、工艺美术、沙发制作、制镜、制革、手套、玻璃、纤维及罐头糖果生产等。有私人汽车5辆,从事客运。
1988年,全镇有企业67个,职工1497人,工业总产值972.2万元。有商业网点395户(镇内有340户)从事服装加工、饮食服务、五金修理、照相及布匹百货等,市场贸易活跃。
镇内有重点中学1所、小学3所,在校学生2266人,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2个,影剧院1个,医院2所,医技人员110人,病床95张。
乌沙镇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0公里。镇区临江,总面积4.6平方公里,建成区0.5平方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是丘陵混合地带。1988年常住人口191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6人,自理粮人口30人。
乌沙地处长沙洲,沙呈灰黑色,故名乌沙,又因镇外有夹江,又称乌沙夹。昔日乌沙为一水码头,往来船只较多,居民多开店经商,农贸物资和日用工业品在这里集散。
明、清时期,乌沙属舞鸾下乡。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曾设置乌沙夹镇,民国年间改乌沙乡。1954年设乌沙镇,1957年撤销,1958年成立乌沙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一直是区、乡(社)驻地。是乌沙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7年,镇内有国营、集体企业33家,年产值1383万元,主要为轧花、榨油、碾米、农具生产、砖瓦生产、藤椅、塑料、食品生产等,镇上有个体企业175户,年产值150万元。1988年,乌沙乡村办企业48家,从业职工662人,企业总产值446.3万元,工业产值314.87万元。
乌沙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是粮、棉、油高产地区,80年代由于集镇建设和乡镇工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现有商业网点180户,农工商综合贸易市场一处,主要行业有农副产品贸易、缝纫、修理、照相、旅店、饮食等。
镇内有文化站、电影院等文化设施,学校有职业中学、乡办初中各1所,小学3所,村办幼儿园2所。
交通运输,从1974年起有较大发展。现每日过往班车18次,日客运量约500人。长江乌沙港务站有上下水小轮4班次,年客运7万人次。
乌沙镇属扁担洲,于1985年辟为林业基地,种植意大利杨树4000亩。
观前
位县境东北部,濒临九华河,东南距九华山20公里,北沿九华河可达长江,素有舟楫之利,旧时是江北香客朝九华山的必经之路。
相传,集镇因座落在“三清观”之前,故名观前。
民国时期,街道沿河一字排列,青石铺路,南北长0.5公里。镇上有杂货、布匹商店、京货店、酒坊、糕饼坊、黄烟作坊、米行、丝茧行、油坊、鱼行、客栈、茶馆、铁器铺等50多家。抗日战争时期,遭日军破坏,市容渐趋萧条。
1950年设村,1955年改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的建制。观前一直是区、乡(社)政府驻地。1988年,观前村有居民369户1617人,非农业人口478人。
观前乡共有乡村企业46家,设在镇上的有11家,职工388人。总产值262.7万元,占全乡的33%。主要企业有池州标准件设备厂、农具修造厂、粮油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食品厂等。县属单位有黄砂管理组、变电所都设在镇上。观前35千伏变电所是周围6个乡的供电中心。1982年建成观前大桥,使观前成为贵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每天有14次班车通过。
镇区现有商业网点36个,其中集体企业5个,个体户31个,农贸市场1处;文化设施,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全乡有小学28所,镇区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班1个。
晏塘
位于本县西部,距县城25公里,是县内古老集镇之一,镇西为丘陵岗地,镇东、北为圩区,是粮食鱼类多产区。
相传,旧时晏塘叫“雁滩”,后谐音称晏塘。宋宣和六年(1120年)开通车轴河后,当地人民在晏塘街上下首建两座桥,故又名晏塘桥。
民国年间,晏塘是个商业集镇,以早市较为繁荣,抗战期间遭到破坏,1954年复被大水淹没,房屋倒塌。60年代始,在老街南面开辟新街,占地0.75平方公里,主街南北长1.5公里,宽10米,现常住574户2626人,非农业人口314人,镇上有乡辖单位粮站、中学、学区、邮电所、信用社、卫生院、供销社、煤建组、电管站、兽医站、轮窑厂、建筑队等20多个。乡村企业有陶瓷厂、面粉厂、农机厂、养殖场、油坊、粮食加工厂、蛋糕厂等,其中以面粉厂规模较大,年产值25万元。1987年乡、村办企业共45家,职工1018人,工业产值172.8万元。镇区有个体商业网点108个。近年,由于养猪业得到较快发展,每天有近70头小猪上市交易。
70年代以前,晏塘交通闭塞,至80年代有突破性发展,每天有2班车驻点,有14个班次通过,可直达安庆、石台、贵池等地。
镇上有初级中学1所,完小1所,在校学生1107人。
梅龙
位于县境东北部,九华河入江处,距县城20公里,是本县沿江小轮码头之一。
梅龙历史久远,是古集镇之一,西汉称“梅根”。东汉建安年间在此冶铁铸钱,称“梅根冶”、“钱溪”。相传,清乾隆皇帝曾驻跸在此,也称“梅隆”,后谐音称梅龙延用至今。民国12年(1923年)筑大同圩,堤埂穿过梅龙,又称“梅埂”。
梅龙面临长江,九华河东纯圩区地势低平,为农业区,河西为丘陵岗地。镇区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建设面积0.5平方公里。
明、清时期梅龙属长寿乡。民国34年(1945年)改梅埂乡,1951年设梅龙乡,1958年改人民公社。1984年体改后为乡。现为梅龙乡政府驻地。1988年有居民624户2768人,非农业人口387人。
镇区乡村办企业31个,乡办有轮窑厂、粮油加工厂、农具厂、农械修配厂、印刷厂、养殖场、建筑队等,共有职工741人,1988年总产值374.53万元。村办企业有豆腐坊、粮油加工厂、呢绒服装厂、轮窑厂、预制构件厂、 沙发厂、家用木器厂、煤球厂、皮蛋厂等,年产值169.4万元,有个体商业网点63个,主要经营山货日杂、烟酒服装、饮食、旅店、五金修理、理发、钟表及其他服务行业。
梅龙水陆交通方便,水运除小轮常年通航外,运输社有船队往返于大通镇、老洲头、王家套等地。陆运梅(龙)一观(前)公路与干线相接,每天有4个班次通贵池。70年代九华河黄砂大部在梅龙装船外运。年货运量达40万吨。
梅龙中学有教职工38人,学生530人,梅龙完小有学生540人,医院有医护人员12人,病床12张。镇上文化设施有文化站、电影院等。
茅坦
位于县境东部青通河畔,距县城37公里。镇东原为芦苇荒滩,地势低平,茅草丛生。相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杜氏先祖杜绍先从太平县迁来此地定居,繁衍后代集中该地。故又名茅坦杜,是贵池四大姓氏之一。1988年,茅坦村有628户2553人,95%为杜氏家族。
明、清时期,茅坦属长寿乡,民国末年为东湖乡,1951年改茅坦乡,1958年属观前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的建制,现为茅坦乡驻地。
昔日,茅坦地处湖边岗土旁,为易涝易旱多灾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很低,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居民生活相当贫困。建国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围垦灭螺,兴利除病,现已基本改变十年九灾的状况,成为本县鱼米之乡。1987年茅坦村耕地3048亩,产粮1271吨,人均产粮500公斤。
茅坦集镇,无主要街道,也无繁荣中心地段,店铺作坊与居民混杂,房屋建筑也较紊乱。建国后,初步形成新的街道骨架,现有驻乡的粮站、食品站、邮电所、汽车站、卫生院以及乡办企业农具厂、贵池有机化工厂、青山硫铁矿、农机厂、购销部、基建队、煤球加工厂、茅坦综合厂等,共有职工614人。1988年,有乡、村办企业45个,总产值357.17万元。工业产值96.4万元。
铁店铺
位于县境西南,距县城39公里,是殷(汇)高(坦)公路线上重要集镇,属建置型集镇,镇区呈长形,面积1.0平方公里。现属灌口乡杨桥村,有470户2300人,非农业人口289人。
西汉时曾在此冶铁铸钱,相传因居民多经营铁钉生意故名。
铁店铺西屏秀山,东带秋浦河,北抵琅山崖,南仰笔架群峰。早在秦汉之时,这里即有冶铁、造船、铸造等手工业兴起,明、清时期,这里属兴仁乡,民国34年(1945年)属灌口乡。1981年,灌口公社迁来铁店铺,1984年体制改革后称乡。
镇区现有农机修配厂、梅山铁矿厂、灌口综合厂、配合饲料加工厂、福利元木沙发厂、水泥厂、玻璃纤维厂、池州电器厂和一大批村办企业。1988年,共有乡、村企业39个。职工553人,企业总产值42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38万元。
铁店铺距今秋浦河东的石城村仅2公里,附近的风景点和民间流传的名人轶事颇多。秀山上旧有建于梁大同三年(537年)的梁昭明太子衣冠陵、太子庙、文选楼等胜迹,均已湮没。位于铁店铺北5公里处的秋浦河玉镜潭,相传为昭明垂钓处称昭明钓台,今列为全国十大古钓台之一。
牌楼
位于贵池县城西南55公里,是合肥、安庆、贵池通向石台、屯溪公路干线必经之地。
相传,此地在明朝有位在朝出任都堂的人,为表示纪念,建有一座牌楼,故名。
明、清时代,牌楼属兴仁乡,民国34年(1945年)为牌楼乡。1949年后是乡和公社驻地。1983年牌楼为本县第一个改革“政社合一”实行党政企分设的乡。1988年有居民465户1828人,非农业人口274人。
牌楼地处浅山区,有牌楼河环绕,山青水秀,附近有大片平坂,阡陌纵横,物产丰富,盛产稻谷,故旧有“金牌楼”之称。民国年间,镇上有油坊、药店、布匹杂货、米行、豆腐坊、饭店、茶号及各类作坊等不下20余家。竹木柴炭、兽皮等山货多在这里集散。另外有陈姓商人在刘冲开采煤矿,使牌楼商业更加兴旺。
解放后,殷(汇)屯(溪)公路经牌楼穿镇区而过,沿公路两侧新建了各类商店和机关楼房。大王洞旅游区开发后,集体个体商业网点逐年增多,现有饭馆、酒家15家、饮食摊8家,个体商业网点布满街头。
牌楼有变电所,邮电所、汽车站、供销社、粮站及乡属单位信用社、食品站、医院等20多个。有乡村办企业牌楼综合厂、印刷厂、建筑材料厂、铸铁厂、农机修配厂、供销经理部、建筑工程队。贸易货栈等60家。1988年有职工1270人,总产值593.5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91.84万元。全部利润116.25万元,交税金61.13万元。
牌楼是本县重点产茶区,有常规茶园和速成茶园13542亩,户均2.7亩,人均0.6亩。全乡有初制茶厂10个,精制茶厂1个。1988年产茶522吨,居全县首位。
公路运输,牌楼每天有过境班车7次,牌楼至贵池直达班车2次。有公路通往风景区大王洞。镇区有中、小学各一所,学生近千人,设有文化中心站,文娱活动比较活跃。牌楼变电所容量3000千伏安,是唐田、牌楼和小河地区的供电中心。
唐田
唐田,位于贵池城西50公里,贵池、东至两县交界地带的升金湖畔,唐田河贯穿南北。
相传,很久以前,有张、施、李、叶四姓在此填平大塘,建房成村,后人谐音反义称唐田。
明、清时期,唐田属舞鸾上乡,民国34年(1945年)设唐田乡。1951年设乡,1958年改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为唐田乡驻地,1988年有314户1482人,非农业人口274人。
唐田傍山临湖,历史上易旱易涝,灾害频繁,生产发展缓慢。1974年建成唐田圩,对改变穷山恶水,保障工农业生产起了巨大作用。近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主要是利用当地矿物资源,兴办铁矿、煤矿、锰矿、水泥厂、林场、茶场、轮窑厂、家具工艺厂、纸厂、复合肥厂及农机厂等。多分散在各村。1988年共有乡、村企业55个,职工1655人,总产值747万元。工业产值435.7万元。获利润88.99万元。税金21.26万元。
唐田商业网点,现有集体商业单位17个,个体网点66个,主要经营布匹、百货、日杂、烟酒、五金、服装、印刷、旅店及饮食服务等业。日平均营业额2~3万元。
1978年建成唐田大桥,每天有直达贵池班车2次,过路班车2次。
唐田现有中、小学各1所、卫生院1所,全乡有小学41所。
唐田黄烟是当地特产,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烟丝粗细匀称,呈金黄色,易燃耐吸。
高坦
位于县境西南隅,距县城45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现为高坦乡和高进村驻地,1988年有居民231户895人,非农业人口291人。
高坦地处山区腹地,地势较高,村北有一平坦大坂,故名高坦,又因处于秋浦河之左又称高阳。
高坦两面临水,四周环山,南接石台县境,山峰回转,东西为浅山区,岗冲连绵,北为平坂,地理位置优越,民国时期是一方重要集市。市面仅次于殷汇。有布匹、百货、日杂、油坊、酿酒、糕饼、豆腐坊、山货店、旅店等各类商店。
近几年,利用当地资源先后办起高坦农具厂、砖瓦厂、竹木制品厂、综合加工厂、带锯厂、饲料加工厂、沙发厂、造纸厂、地板厂、等乡办企业。1988年共有乡、村办企业56个,从业人员649人,工业总产值119.4万元。设在高坦镇的有农具厂、沙发厂等。
镇内现有集体商店供销社、工业供销经理部等及个体商户。上市的农副土特产品有茶叶、蚕茧、留兰香等。
交通运输,从前全赖人力车推肩挑,和水路乌鸦排、小驳船。1960年后,先后修通殷(汇)高(坦)公路,高(坦)梅(村)公路,高(坦)十(字)公路。1987年建成高坦大桥,为沟通高(坦)石(台)公路创造了条件。每天有通贵池班车4次。
高坦全乡有小学39所。设在高坦镇的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有医院及电影放映队等文娱设施,每逢春节,由文化站组织灯会,集镇文娱活动较为活跃。
梅村
梅村,位于县境西南山区,处于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距县城40公里,有龙舒河环绕。
《贵池县志》记载:“梅村为汪、梅、桂三姓所居”。其中以梅姓家族兴旺持久,故称“梅村”。
明、清和民国末年,梅村属崇义乡,1951年改梅村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是行政建置型集镇。现为梅村乡政府驻地。梅村近似长方形,面积0.5平方公里,1988年,有居民266户1144人,非农业人口177人。
梅村新街依托老街向东西发展,建设用地利用路南荒山坡地,工副业用地在集镇以东,商业服务业则集中在乡政府附近,先后建起粮站、供销站、医院、邮电所等单位。不少为楼房建筑。
梅村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物产丰富。1979年后,随着农业生产形势转好,乡、村办工业企业相继投产。现有农机修配厂、食品厂、马头金矿、深渡口水电站及梅村饲料厂、新村纸厂、申新竹木加工厂等。1988年有乡、村办企业57个,职工578人,总产值647.35万元。是1983年的7.8倍。其中乡办企业产值438.5万元。乡、村企业获利润134.69万元,上交税金17.92万元。梅村现有集体商业单位4个。
梅村文化设施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以及文化站、电影院等。
1967年,在村东建成横跨龙舒河的必胜大桥,改变了梅村的交通状况,现有通往高坦、肖坑、桃坡和梅街公路4条,每天有通往贵池的班车4次。
梅村农副土特产品有优质绿茶、板栗等。
阮桥
位于秋江圩腹部,县城西22公里。阮桥因阮村前有一麻石桥得名。
1972年新建阮桥公社,1984年改乡,现为阮桥乡驻地,辖阮桥村和农建村跃进队。辖区2.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0.5平方公里,1988年阮桥常住人口270户1302人,有非农业人口223人。
阮桥处于丘陵和圩区的过渡地带。原为一自然村,现已发展成东西长1.25公里,宽0.4公里的乡村集镇。碎石土混路面,沿街设店,乡办企业有池州橡胶厂、阮桥农机厂、煤供点、池州板鸭厂、池州羽绒厂、印刷厂等,有工人199人。镇内有三个村办砖瓦厂,年产值10万元。还有带锯厂、面粉加工厂、豆腐坊、炕房、搬运队等。1987年乡、村办企业53个,职工524人,总产值341.28万元。工业产值238.41万元。
阮桥有商业网点36户,经营百货、饮食、修理业,最大的百货店有资金3.5万元。
刘街
位于县境东南部山区,距县城47公里。1988年有居民443户,1980人,非农业人口196人。
刘街是清朝外交家刘瑞芬家乡,多为刘姓居住,地因姓得名。
刘街老街长约500米,宽约5米,沿白洋河布局,面积0.5平方公里,解放后依托老街向外发展,集中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工副业生产单位分布在公路南侧。该地处于山区峡谷之中,近九华山,雨量适中,土地比较肥沃,山产资源丰富,特别是大理石矿,仅万担山1处,予测储量约2亿立方米。交通方面,有通向贵池,百安及青阳杜村等地的公路,并有简易公路通往各村。
明、清时代,刘街属崇义乡,民国期间属保和乡,日本侵略军占领县城时,贵池县政府曾迁刘街,建国后设刘街乡,1958年改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为乡政府驻地。
自70年代后期始,由于上海后方小三线企业的影响,刘街的乡镇企业有突破性发展,近年大理石开发业发展较快,已建成4个加工厂,从事开采加工销售大理石板材业务,产品销往浙江一带。镇上有食品厂、综合厂、车木厂、水泥厂、石灰厂、农机修理厂、贸易货栈等乡办企业。商业部门有供销社、刘街商店、振兴商店等。全乡1988年有乡、村办企业49个,从业人员740人,工业总产值465.65万元。
镇上设有邮电所、卫生院、粮站、汽车站、林业站、信用社、电影院等事业单位。有初中1所,小学1所及其它文化设施。
桃坡
位于城南20公里,白洋河畔。属浅山区,从前有桃园一片,有“十里桃园十里坡”之称,故名桃坡。
清代桃坡属开元乡,民国末年设桃坡乡。1951年属桃坡区,1956年属潘桥乡,1957年改桃坡乡,1958年改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现为桃坡乡驻地。桃坡下辖桃坡、牌楼两个自然村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建成区0.25平方公里。
桃坡现有乡村办企业37家。共有职工1435人,主要从事铁矿开采、皮件加工、塑料制品加工、水泥生产、农机修配、竹木加工以及砖瓦、石灰生产等。桃坡水泥厂年生产能力为2.5万吨,1987年产水泥2万吨,产值218万元,利润27.8万元。该厂水泥标号稳定质量好,产品供不应求。1988年,企业总产值967.84万元,获利润86.12万元,税金45.98万元。
桃坡当贵(池)梅(街)公路线上,交通便利。镇区、学校有中、小学各1所。
里山
里山位县城南6公里,因境内多低山,有突出的两个山头,相距里许,故名里山。现为里山乡政府驻地,里山行政村辖地。1987年该村有居民487户2298人,非农业人口358人。
清代,里山属永安乡。民国末年和解放初期属太朴乡,1951年属莲峰乡,1957年归清溪乡,1958年划入池州公社,1961年始成立里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
里山集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建成区0.5平方公里,贵(池)梅(街)公路贯穿南北。机关商店沿路设置,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集镇建设,近年来,里山乡投资盖起了乡政府办公楼、里山中学教学楼、里山电影院等楼层建筑。1986年有乡、村办企业91个,职工2775人,总产值1588.08万元,工业产值1348.57万元。实现利润141.23万元。交税金65.89万元。居全县首位。
江口
江口位县城东北16公里,为白洋河入江处故名江口,现为江口乡政府驻地。江口村1988年有居民499户2255人,非农业人口171人。
明清时代,江口属长寿乡,民国末年属老坝乡,解放后曾划为江口乡、馒头乡、同义乡,1958年归池州公社,1974年始建江口公社,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
江口处同义圩江堤中段,沿堤设街,是行政建置型集镇。多年来,受区划变更,地形和交通条件限制,建筑发展缓慢,1973年修通贵池至江口公路,1979年建成江口过江轮渡,加上近几年乡村企业的增多,促使江口朝着农村型集镇发展,逐步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小集市。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0.15平方公里。
江口乡办企业有江口养殖场、三范制面厂、流坡带锯厂、同义草袋厂、江口福利塑料厂、三范轮窑厂、江口农机修配厂、流坡修配厂、三范贸易货栈、乡供销经理部及江口建筑队等,主要为水产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商业服务性设施近年日渐增多。1987年有乡、村办企业28家,总产值155.06万元。
江口利用水面优势,把发展水产养殖作为改变经济落后的主攻方向。采取鱼、珠、蟹三养并进,1986年精养鱼塘亩产375斤。1987年集资11万元,扩大精养鱼塘70亩,养蟹25亩,已初见成效。
贵池至江口每天有班车4次,又有过江轮渡交通较为便利。
马衙
马衙又名马牙桥,位于县城东14公里,是本县东部主要集镇之一。芜湖至大渡口公路穿过此地。马衙辖区1.5平方公里,包括保丰、马衙两行政村,街道呈长形,机关、学校、商店沿公路设置,1987年有居民871户4201人,非农业人口447人。
光绪《贵池县志》:“马衙又名马牙桥,建桥时间无考,久圯,清同治年间为里人所重修”。相传有一军马管理部设在马牙桥故名。
清代,马衙属崇贤乡,民国34年(1945年)设马牙乡,解放后曾设马牙乡,归属几经变动,1958年建立马牙公社。1977~1978年是马牙工委驻地,现为马衙乡驻地。
马衙附近是一片平原沃野,农产品丰富。解放后建设马衙、四岭两水库,总灌溉面积1.5万亩,水利效益突出。马衙是粮食高产地区,十几年来,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平均亩产在千斤以上。
镇区乡办企业有石灰厂、食品厂、水力发电站、马衙水泥厂、液压水泥花砖厂、轮窑厂、焊锡丝厂等,现已发展成小型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小集镇。1988年有乡、村办企业57家职工1197人,总产值达684.9万元。
后村
后村,位于贵池城西南20公里,为双桥乡政府和三友村驻地。贵池至大渡口公路经过这里。
明、清时,双桥属永宁乡,民国末年属西二乡,解放后,先后属殷汇乡和涓桥乡。1958年归殷汇公社,1961年区划调整,建立双桥公社,1969年合并双桥和涓桥公社,社址迁后村,1984年改乡。
双桥地处丘陵地带,有山、丘、圩、湖多样地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副业、渔业的地区,主要矿产有煤、石灰石等。
1969年始,后村建有粮站、供销社、食品站、旅社、信用社等部门,以及卫生院、中、小学等文卫设施。70年代后期,集镇逐渐向东发展,基本形成东西一条街,商业网点沿公路布置,建设面积0.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425户2092人,非农业人口285人。
几年来,双桥乡、村企业开发早,发展快,已建小煤窑3处,采石场2处,石料加工场2处,砖瓦厂7处,石灰厂2处,以及水泥厂、水泥构件厂、表纸厂、沙发厂、酒厂、纸袋厂、塑料厂,饲料加工厂等,双桥的小窑煤质量好,在本县和外地享有盛誉。1988年共有乡村办企业45家,有职工1532人,总产值990.39万元,交税金41.49万元。在后村的企业有三友煤矿、三友石料加工厂、饲料加工厂、沙发厂、纸袋厂、水泥厂、轮窑厂、三友砖瓦厂、石灰厂、双桥石灰厂、建筑队等共有职工711人。
墩上
墩上是贵池东乡农村集镇之一,与青阳县毗邻,距贵池县城26公里。芜湖至大渡口公路贯穿东西,现为墩上乡、河口村驻地,1988年有居民655户2810人,有非农业人口278人。
墩上又名墩上叶,是自然形成的一块高墩。最早为叶氏所居,故名。
明、清时,墩上属崇贤乡,民国末年为云山乡,1951年建河口乡,1957年始设墩上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
墩上属半丘陵半圩区,圩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贵池产粮区之一,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等。丘陵区矿产资源丰富,有硫铁矿、煤、铜、金、铀等。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逐步兴起,现有农机修配厂、石英沙厂、石灰厂、沙发厂、黄沙场、汽车修配厂和变电所等乡办企业,及饲料加工厂、造纸厂、水电站、轮窑厂、建筑队、运输队等村办企业。1988年共有各种企业35家,有职工697人,总产值347.68万元。
墩上有供销社、医院、汽车站、信用社、邮电所、电影院及中、小学等事业单位。距墩上2公里处有黄屯桥,相传为黄巢屯兵地点,旧桥为建于明代的石拱桥,曾几经改建。1977年结合公路改线新建黄屯桥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长42.6米,宽7米。墩上至许桥公路支线,每天有班车进出,墩上至茅坦和各村也有简易公路连接。
庄村姚
庄村姚为棠溪乡驻地距县城45公里。
棠溪因山中多野生棠花树,沟壑溪流众多而得名。明、清时棠溪属崇义乡,民国末年和建国初属石留乡,1951年改留田乡。1956年始称棠溪乡,1961年成立棠溪公社,社址留田,1971年迁庄村姚,1984年改乡。
民国20~24年,棠溪地区是红军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贵池县政府迁驻棠溪柯。
庄村姚为一自然村,因多为姚氏所居,故名。该村面积0.25平方公里,旁山依水,附近有一古土鬲引水,灌溉方便。现有公路向北通往贵池,向东通石门、百安,向南有简易公路可达花庙,接近石台县境。海拔300~500米的东山、西山村高山地带,也有汽车和拖拉机路联接,庄桃姚自设乡后,新建街道一条,碎石铺路,东西长约一里许。驻乡的供销社、食品站、粮站、邮电所、医院、汽车站等单位及乡办企业农副产品加工厂、供销经理部、矿山经理部、棠溪贸易货栈,庄村五交化百货商店等都设在街上。1988年有乡、村办企业39个,总产值372.83万元。附近还有棠溪中学、小学,有居民80余户,庄桃姚已形成本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本乡土特产有东山、西山焦枣、花庙、大岭的板栗也较为闻名。近年来棠溪是香菇的主要产地。
佘河
佘河位于县城南20公里,白俞河畔,现为解放乡政府,解放村驻地,1988年有居民472户2209人,非农业人口194人。
清代,解放属开元乡,民国末年属新梨乡,1951年为佘河乡,1957年属桃坡乡,1961年建立解放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
解放乡历史上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群众深受其害,解放后经过认真防治,血吸虫病基本消灭。
佘河,因早年有佘姓定居,后又迁来方姓,村前有条河故又名佘溪方。佘河处山区盆地,面积0.1平方公里,呈长形,建立人民公社后新辟一条街道,沿街设置机关商店。附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但常受白俞河洪水为害,洪涝灾频繁。
近年,利用当地资源,兴办小型工矿企业,先后建成农机修配厂、粮油加工厂、煤矿、砖瓦 厂、土纸厂、考溪宣纸厂、水泥厂等。1988年有乡村办企业30个,有职工588人,总产值455.94万元。
佘河设有汽车站、林业站、邮电所、供销社、粮站、信用社、水泥厂、综合加工厂以及中、小学等。
佘河和各村都有简易公路联接,直达贵池客车每日两班。
佘河西3公里有白洋,清代曾设置白洋镇。1951年设白洋乡政府,现为解放乡白洋村驻地。
牛头山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3公里。清代,牛头山属舞鸾上乡,民国末年和解放初期属吴田乡,1955年为万兴乡,1956年为观山乡,1957年始设铜山乡,1958年改铜山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
牛头山紧临长江,距安庆15公里,航运条件优越,铜山铜矿设有专用码头运送矿砂。大渡口至芜湖干线公路经过牛头山。
牛头山属建置型集镇,面积0.3平方公里,因受地形限制,市面发展缓慢,现有建筑呈东西长形,机关、商店沿公路设置,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养殖、采矿和运输业为主的农村集镇。乡、村办企业有铜山养殖场、印刷厂、砖瓦厂、农机厂、建筑队等以及驻乡的汽车站、供销社、信用社、医院、中、小学等事业单位。
1988年,全乡有乡、村办企业44个,职工827人,总产值746.99万元。
铜山乡有山、丘、圩、湖,地形多样。除水稻、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外,马料湖水产养殖业也较发达,1988年产成鱼443吨。铜山养殖场产珍珠2000公斤,占全县23%。
高脊岭
位于县城西12公里,贵池至乌沙公路贯穿东西。高脊岭地势比周围高,形似屋脊,以地形取名。现为高脊岭乡政府驻地,1988年有居民493户2202人,非农业人口345人。
明、清时代,高脊岭属舞鸾下乡,民国末年和解放后都设高脊岭乡,1958年属乌沙公社,1961年设高岭公社,直到1984年体改称高脊岭乡。
高脊岭呈长形,面积0.28平方公里。建国后新辟主街道一条,土石路面,机关商店沿街设置。现有供销社、信用社、食品站。农机厂、邮电所、卫生院、汽车站、建筑队、高岭贸易货栈等乡属企事业单位。高岭变电所系县属单位,总容量8800千伏 安,是乌沙地区的供电中心。
高岭农机厂创办于1971年,1985年后组织生产拖车底盘,交县农机公司出售,深受用户欢迎。同时铸造加工减速箱外壳,生产2吨拖车和半自动拖车。
高脊岭乡地形特点,有丘、有圩、沟氵套多,水面大,全乡有可养水面2876亩,当地群众利用水面大搞鱼蚌混养,发展水产养殖业,1988年产鱼类180吨,珍珠1020公斤,丘陵旱地则发展苧麻生产,合计人均收入约300元。
高脊岭乡,解放前仅有小学1所,1988年有初中2所,教职员68人,在校学生1056人,全乡有小学16所,教职员132人,学生3675人,入学率在70%以上。
喻楼
位于县城西12公里,北临长江,属纯圩区,为驻驾乡和喻楼行政村驻地,是本县棉花主要产区,喻楼村有503户2428人,有非农业人口291人。
清代,这里属舞鸾下乡,民国末年设驻驾乡,建国初沿用旧制,1951年改柳城乡,1956年恢复驻驾乡,1957年并入乌沙乡,1958年属乌沙人民公社,1978年又设驻驾公社,1984年改乡。
相传,清乾隆皇帝曾在此驻宿,故名驻驾。解放后依托喻家楼自然村,建成南北主道路一条,沿路设立机关及商业服务性设施。建设面积0.09平方公里。建有农机修配厂、红曲厂及3个村办砖瓦厂。1988年有各种企业18个,从业人员623人,总产值280万元。
驻驾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3所,有教职工172人,学生4166人。喻楼有中、小学各1所。文化设施有文化站、电影院和医院等。
交通状况,1974年起通公路,每天有班车直达贵池。
木闸
位县境西部的纯圩区,濒临秋浦河,水路距贵池20公里。为木闸乡驻地,白沙村辖地,1988年有居民297户1332人,非农业人口238人。
清代,木闸属舞鸾下乡,民国末年和解放初期属殷汇区万春乡,1951年属万成乡,1956年改三万乡,1958年后为乌沙公社、三万公社,1974年改木闸公社,1984年改木闸乡。
民国初年围垦三万圩时,附近建有一木制排水闸(已改为钢筋混凝土闸),地随闸名,沿用至今。
木闸为非标准集镇,面积0.1平方公里。多沿堤和大路设置机关,与当地居民杂处。1974年修通公路后,沿路增建新的建筑。驻乡的事业单位有供销合作社、粮站、信用社、医院、电力排灌站以及中、小学等。
1988年有各种企业35个,有职工599人,总产值390.36万元。其中集中在木闸的有农机修配厂、惠民砖瓦厂、黄砂管理站,木闸搬运队,养殖场等企业。长期以来,木闸交通多依赖秋浦河水运。1979年开始通汽车,现在每天有2班客车通殷汇、贵池等地。
桐梓山
位于县境东北部,丘圩混合地带,为桐梓山乡政府,驻地有居民97户450人,非农业人口174人,旧有“桐梓庵”,因此而得名。这里清代属长寿乡,民国和解放后都属观前乡。
附近的大同三圩,原系南京部队军垦农场,1976年改为国营桐梓山农场,1981年撤销桐梓山农场,合梅龙公社的大同、同兴、双惠大队和观前公社的双湖,建华大队建立桐梓山公社。1984年改乡。
桐梓山建成面积0.15平方公里,建筑零星,有供销社、信用社、综合服务部、综合商店等。1988年,全乡有各种企业40个,从业人员303人,总产值465万元。
桐梓山有国营西岔鱼湖,养殖水面2870亩,1987年产成鱼134吨。
桐梓山于1982年开始通客车,现每天有2班往返贵池(一班驻点)。
桐梓山初级中学设双惠村,教职员40人,学生530人,桐梓山全乡有小学23所。桐梓山小学在乡政府驻地。
梅街
梅街,原为刘街乡一个行政村,位于贵(池)、石(门)公路和贵(池)、梅(村)公路交叉点,距贵池31公里,总面积4.2平方公里,有居民253户1049人,耕地697亩。
传说,从前有一梅姓人家在此开店经商,逐渐发展起来,故名梅街。
1969年,上海后方小三线企业“八五”钢厂在梅街兴建,该厂职工最多时有万余人。1987年,“八五”钢厂移交贵池县,改贵池钢厂,有职工3500人。工业人口大幅度增加,使梅街初步形成以地方工业为中心的集镇。钢厂现占地面积1569亩,其中厂房建筑面积171.7亩,生活区建筑面积166.8亩,单身汉楼房21幢21426平方米,家属楼134幢66576平方米。厂区现建有贵钢商场、贵钢饭庄、劳动服务公司和职工医院。理发店、浴池、菜市场、招待所、汽车站等配套设施。白洋河东建有“八五”新村,跨河建有永久性桥梁。文化设施有贵钢中学、技校、贵钢小学、幼儿园和电视差转台等。
梅街现有厂区道路二条,长2公里,北通贵池,南达棠溪、百安、东接刘街西连梅村。现每天有过往班车8次。
厂区所在地的梅街行政村,近年来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运输业,现有各种个体户35个,村办企业8个,年总收入达34.5万元,人均收入逾400元。梅街村从1984年起对小学实行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均达100%。
潘桥
位于县境南部山区,距县城30公里,自1960年至今为梅街区政府驻地。
明、清时,潘桥属开元乡,民国38年属桃坡乡,有东西主街道一条,设有区粮站、供销社、农具厂、医院、血防组、邮电所、银行、税务所、工商所、潘桥职业中学等单位。建立贵池钢厂后,潘桥的乡镇企业也相应的得到发展,现有大理石板材加工厂、红旗选矿厂、铅锌矿、硫铁矿、砖瓦厂及潘桥钢球钢段铸造厂等。
潘桥沿贵(池)石(门高)线公路、交通方便。
上清溪
清溪又称上清溪,在县城南7公里,白洋河(清溪河)南岸,系丘陵地带。
明、清时,这里属永宁乡,清代曾置上清溪镇。民国年间和解放后都设清溪乡。1958年属池州公社,1961年建清溪人民公社。1968年并入里山公社。1978年恢复清溪公社。1984年改清溪乡,同年,乡政府迁镇西里许的杨山。清溪现为复兴村所在地,有居民423户1843人。
清溪南北街长一华里,民国年间,镇上有油坊、布匹杂货店、酒馆、茶馆、饭店及山货店等,为县城南乡一重要集镇,抗日战争期间,此处为三不管地带,日伪军、新四军、国民党政府军,时进时出。国军情报机关在清溪南5公里的碧岩,长期设无线电台。
1987年,清溪乡、村企业有农机修配厂、苧麻加工厂、三角皮带厂、带锯厂、石灰厂等,共18个,职工148人,总产值60.7万元。各企业多分布在乡及联合行政村。
清溪现有中、小学各1所,有医院、信用社,供销合作社、供销经理部等事业单位。
1982年,清溪至贵池通公共客车。另有清溪至里山、清溪至紫岩两条简易公路分别与贵梅和芜(湖)、大(渡口)干线公路连接。
刘坡矶
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7公里。现属江口乡流坡村。传说,明朝年间,江北有一刘婆婆携带家人,在荒凉的矶头上结茅舍而居,以摆渡为生,故名“刘婆矶”。后人以流坡代替“刘婆”沿用至今。
20年代,流坡矶有花岗石铺成的一字街,两侧有几家杂货店铺和茶馆。法国人曾在此建房,炼铅锌、养蚕,馒头山煤矿经此出口原煤。
1928年冬,以凌霄为首的一批共产党员在流坡矶秘密集会,建立了贵池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贵池特支。
流坡矶现为行政村所在地,解放后即无集市贸易,村办企业现有芦席加工厂、养殖场、带锯厂、修配厂、建筑队和船队等。
白洋
位于贵池南部,在白俞河和白洋河的会合处,距县城17公里。此处两山对峙,河谷狭窄,山高在250米以上,河宽约150米,地形险要,为贵池通往梅街山区的咽喉。
明代,白洋属开元乡,清时置白洋镇,民国年间属桃坡乡。1951年曾设白洋乡,1955年归佘河乡,1958年属梅街公社,1961年改属解放公社,现为解放乡白洋村所在地,1988年有居民239户1023人。
白洋镇面积0.12平方公里,南北街沿白洋河东岸顺河排列,清时,周围村民集此贸易,形成集市,有日用杂货、布匹、饭店、茶馆、铁器铺等商店十余家,1951年在此设有供销合作社,现有县属林业检查站、供销社白洋营业部、个体饮食、缝纫、旅店、烟酒、日杂、服装等商业网点20余家。
贵梅干线公路经过白洋,每天有过往班车12次。
灌口
灌口是县境西南部一个古老集镇。距县城42公里。灌口又名毛丁街,传说很久以前,此村多以经营毛丁为业,形成集中的街道,故名。民国年间,灌口街道整齐,秋浦河水运方便,镇上店铺不下50余家,经商者部分来自殷汇、贵池等地。
清代,灌口属兴仁乡,民国年间设灌口乡,解放后依旧制。1958年后先后归殷汇公社、杨桥公社,1974年为灌口公社驻地。直到1981年社址自灌口迁铁店铺,集市贸易亦随之转移,灌口现为灌口村所在地,有9个生产队510户2510人。
附:铜山镇
位于县城西南铜山乡境内,地形南高北低,总面积34.6平方公里,其中铜山矿占地面积3.13平方公里。1985年,全镇有1660户7893人,其中职工3267人,农业人口4626人,有耕地7183亩。
清代,铜山镇属舞鸾上乡。民国和解放后属吴田乡。1956年属铜源乡。同年2月,铜官山矿务局在这里筹建铜山铜矿,后隶属关系时有变更,现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公司。
1964年12月,经省人委批准建立铜山镇,成立镇人民委员会,镇行政区域除矿区外,将附近一部分农业户划归镇领导。1971年,铜山镇交铜陵市管辖。1979年,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铜山公社的杨村,显化、南泉三个农业大队划归铜山镇管辖。
铜山铜矿累计探明尚未开采(到1985年)铜矿石1345.7万吨,金属量16.467吨,单硫矿石1023.42吨,以年产铜量3500吨,回采率60%计算,还可开采20多年,铜山镇现有10多个集体企业,较大的有永固水泥厂。三八印刷厂、振华机电修配厂、山蕾商店、煤炭厂、安庆供销经理部、绿化队、人造大理石厂、和华美工艺厂等。
镇区文化娱乐设施,现有7个阅览室,1个图书室,工人俱乐部、电视差转台。6个篮球场。1个旱冰场。1982年创办电视教学点1个。幼儿园1个。医疗设施有综合性矿山医院1所,医护人员95人。
水陆交通,每天有2班客车往返铜陵市,一班客车,一班小轮往返安庆市。牛头山距镇区11公里,有自建4.2万平方米的码头一座。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