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傩戏
傩戏是安徽古老稀有剧种,源于本区贵池境内,它是以宗族为单位,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
傩戏平时不演出,一般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择日演唱。演出分三段体,即傩仪、傩舞——正戏——傩舞、吉祥词,与宋金杂剧艳段——正杂剧——杂扮的古老演出形式基本相似。傩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始终限于祭祀演出,它既无职业班社,亦无专业艺人,演唱艺术的传援,大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民间传袭方式,父子相传和宗族师承。
贵池傩戏舞台美术主要以装饰性和写意性风格为主。即用灯彩、楹联、一桌两椅和必要的砌末道具,人物通过栩栩如生的面具,以古朴粗犷的表演表达剧情,加之舞台上的灯光烛火,交相辉映,展示出神奇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色彩和娱神、娱人的节日喜庆气氛。
傩戏由于代代沿袭,互不交流,很少受外来艺术影响,故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素有“戏曲活化石”之称。近几年来,专业文艺工作者将其中的剧目进行整理、改编、搬上银幕和舞台,为现代观众所接受,1987年2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艺术研究所暨贵池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傩戏学术研讨会》,在贵池县召开,同期举办了贵池傩戏剧本、彻末、面具等史料实物展览,与会人员于贵池刘街乡观看了傩戏现场演出,会后,在《安徽日报》上发表了有关论著。1992年,论文集《傩戏·中国戏曲之活化石》正式出版,1990年春节期间,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及专家学者,同西德、日本朋友来贵池刘街乡考察,观看傩戏演出,并全剧录像,同年4月,应学会的邀请,由地、市文化局组织,并经省文化厅批准的安徽贵池刘街乡农民傩戏演出代表队,赴山西为中国傩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作出专场演出,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称赞,并获得了奖励。
(二)青阳腔
青阳腔是我国古老戏曲剧种之一。亦称“池州调”或“青阳腔”。因其产生于皖南青阳县一带,又属池州管辖,故有上述诸名。
“青阳腔乃是在余姚腔、弋阳腔传入皖南后,结合当地语音、民曲、土戏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声腔剧种,时间尚在嘉靖之前”。青阳腔继余姚、弋阳诸腔之后,一直根植于民间,成为安徽省在中国戏曲史上贡献卓著的第一代戏曲声腔。万历年间,它和昆腔一样崭露头角,驰名剧坛。青阳腔以自己的大批剧目,挟“滚调”之优势,取代了余姚、弋阳诸腔的地位,流传数省,风靡大江南北,一直沿至清初。
青阳腔属南戏高腔体系。其剧本是曲牌联套传奇体制;其行当继承了古南戏的七角制(或云五角制)。即生、旦、净、末、丑、外、贴。后又增加了小、夫二角,发展为九角制。据明代诸刊本的统计,青阳腔剧目约上百种(不包括重复剧目)。
青阳腔在声腔上属南曲五声系统。其演唱特征:一是锣鼓伴唱,不用管弦;二是一唱众和,独歌与帮腔相结合;三是具有独创性的腔滚结合的歌唱方法——滚调。这是青阳腔在声膛上的重要变革。体现了本剧种的声腔优势和积极的进取意识。后来风靡天下,成为“海内时尚”的“新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后世的徽剧、京剧、赣剧、川剧、湘剧及黄梅戏等地方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
清乾隆年间,全国各地方戏曲剧种(史称“花部”)纷纷兴起,青阳腔度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它在各流行地区,入乡随俗,生根、开花,结合当地的民歌俗曲,繁衍成当地的戏曲剧种。而在自己的发祥地青阳一带却日渐式微。建国后,青阳县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努力挖掘,整理民间艺术(包括青阳腔)遗产,推陈出新。青阳县文化局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组织专业力量深入民间基层,追根溯源,寻找青阳腔的踪迹,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80年代中后期,他们从江西湖口县把青阳腔后裔接回娘家。恢复上演了《送饭·斩娥》、《夜等·追舟》、《百花赠剑》、《思凡下山》四个青阳腔传统折子戏。在城乡巡回演出,受到当地父老百姓的欢迎。1989年10月,青阳县文化局组织创作上演的新编青阳腔装小戏《月圆桥》参加了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池州分会场调演,获剧本创作奖暨表演奖。1991年,由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庆市黄梅戏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文化局四家联合编辑出版了《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集)。这本《汇编》所收青阳腔大小剧目94个,大多数源于历经文革的戏曲专家学者冒险珍藏下来的岳西抄本和近十年来在编纂《中国戏曲志》工作中的新发现。其中《苏秦》(下卷)是唯一的从池州贵池市刘街乡港口村发掘的青阳腔古本。1992年5月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人民政府4家联合筹备的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青阳县召开。中心议题是探讨青阳腔的源头及其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来自京、沪、赣、浙、鲁、晋、湘、鄂等十多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在会上交流学术论文24篇(已结集出版)。青阳县关于挖掘整理青阳腔的专题汇报,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三)目连戏
目连戏又称“还愿戏”,它是以扮演《目连救母》故事为内容的民间古老剧种。历史久远,目连戏在安徽盛行,约在明万历年间剧作家郑之珍(1518—1595)编写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刊刻以后,流传池州亦距此不远。据查,今日石台大演乡,其地方的由来,即是明末时期爱国诗人吴应箕(字次尾)回故里看到该地搬演目连戏之盛况,乘兴挥毫,书下“大演”二字而得名,沿用至今。而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也即完成于秋浦剡溪(今石台大演乡、小演村)。郑本《目连救母劝美善戏文》(简称《劝善记》),分上、中、下三册,计一百零八折(出),全剧以目连僧(俗名傅罗卜)冥间救母故事为主,宣扬忠、孝、节、义,因果报应,溶儒、释、道三教思想于一体,佛教色彩尤浓。
新中国建立后,池州各山乡仍按旧习演出目莲戏,1956年贵池民间艺人排演了《下山》、《飘雪》两选段,参加安庆行署和省民间文艺会演,个别班社直至1964年“四清”时才辍演。为继承民间艺术遗产,弘扬民族文化,1989年10月,地区专业文艺工作者,将目莲戏《劝善记》中《戏罗卜》(又名《黑松林》)一折,进行加工整理,由地区黄梅剧团排练,在庆祝建国40同年,第二届安徽省艺术节池州分会场演出,受到观众和省评戏小组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黄梅戏黄梅戏又称“黄梅调”,亦有“采茶戏”。它原是湖北的采茶戏,约形成于清康熙中叶,由黄梅人逃水荒带到皖西,传到安庆行署一带,首先进入农村灯会,由一丑一旦演唱些时兴小曲。其后,采茶戏在唱灯的基础上增加了情节,以一丑一旦表演,或增加一老丑、一生角,是为“三小戏”阶段。再后,采茶戏受到青阳腔(高腔)的影响,变高腔的专用曲调为通用曲调,再将文人所写曲牌体的长短句唱词改为通俗的说唱体,即七言或十言演唱,人们称之为“二高腔”。由于青阳腔后期已讲究“板”的运用,“二高腔”受析腔体偶句唱词的影响,艺术上进步较快。加之改以怀宁语音,使黄梅调声调有了较大的变化。同时,改变调式,取消“靠腔锣鼓”和帮腔形式;改冗长的锣鼓伴奏为“二·四·六槌”,并改用京锣以替代高腔所用大锣,吸收了部分高腔,徽调的表演形势。开始并逐渐形成了行当唱腔,随着班社商业性的演出增多,从清末起就出现了有女演员参加的“阴阳班”。而由于男女演员音高有殊,更进一步推动了声腔的变化。自20世纪初便兴起的诸多职业性班社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演员,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而促进了黄梅戏的发展,使它成为传播数省的地方剧种。
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向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称。大本亦即正本戏,小出谓之花腔小戏。花腔戏多为农村生活小戏,角色多为一丑一旦,或者加一小生。代表剧有《打猪草》、《闹花灯》等。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有了更大的发展。著名演员严凤英、丁永泉等相继荟萃于安庆,同京剧演员如王少舫、乔志良等同台。“京黄会演”。同时,将导演艺术也引入了黄梅戏。1952年冬。安徽省组织成立了赴华东观摩演出团,带有《打猪草》、《闹花灯》、《路遇》等黄梅戏。演出期间,受到上海观众的热烈欢迎。报刊纷纷载文称赞,电台播放唱腔,又制成唱片发行,黄梅戏开始广为流传。部队、地方的文艺表演团体纷纷学习和搬演黄梅戏,使黄梅第一次影响全国。1954年,黄梅戏又带着整理的剧目《天仙配》等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会演。严凤英、王少舫的表演和优美的声腔受到了更大程度的欢迎。1955年,《天仙配》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再次扩大了黄梅戏在全国的影响。“文化大革命”中,黄梅戏受到严重摧残,老艺人下放,队伍散乱。直到1978年以后,黄梅戏才又回到了她应有的位置。恢复上演了《天仙配》等优秀传统剧目,创作整理出一批新的剧目搬上影视屏幕后,再一次出现了全国性黄梅戏热。同时音乐工作者在传统的唱腔基础上,发展和创作了一部分新腔,并借鉴运用和声、复调、配器和电声乐器,使黄梅戏走出国门,蜚声海外。
百余年来,池州地区的戏曲活动主要是黄梅戏,在群众中的基础相当雄厚。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先后造就了一大批知名艺人,如有丁老六(永泉)曾师承、以“唱黄梅调当菜”的叶炳池,“不唱戏没精打彩,上了台喜笑颜开”的失伯根,黄梅戏三星之一的曹振祥,“活戏篓子”胡玉翠以及程积善、严长明、洪连梓等,演出各具特色的拿手好戏,并在演唱过程中吸收了本地区的民歌小调,赋于唱腔以独特韵味,表现了江南风格,被称为“江南路子”。地区及所辖各县先后都建有专业黄梅戏剧团,而业余黄梅戏剧团以及临时组合的黄梅戏演出队更是不可胜数。只是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时代的节奏加快和电视艺术的强烈冲击,黄梅戏已渐不景气,其专业队伍也渐次不整,从事黄梅戏工作的人员多有调适,但是,献身和钻研黄梅戏者仍不乏其人。
附:池州地区黄梅戏剧团简介
池州地区黄梅戏剧团原为池州地区文工团。1970年6月,由池州地区革委会派员筹建的全民所有制文艺工作团。下辖舞蹈队、戏剧队、乐队、声乐组、舞蹈组。人员来源多是当时招收的在校学生和下放学生中的文艺活跃分子。以本团教员训练和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法预期培养,次年,便开始了小型排演。
1972年4月,以戏剧队为主,创作排演了大型现代黄梅戏《血防线上》;1973年5月以歌舞队为主创作了一台音乐舞蹈节目,参加省音乐舞蹈会演。此后,安徽省艺校和安徽师大艺术系分配来人,又从其他剧团调进了一批演员,还陆续招收了一批学员。1976年4月一次便集中招收了戏剧学员20余人,并于1978年5月全部送入地区戏训班培训。是时,演职员多达百余人。1977年3月以后,陆续排演了多部歌剧、话剧以及多本古装、现代黄梅戏,亦曾创作排演多本现代戏和古装剧。其中神话黄梅戏《三下槐荫》与观众见面后,盛演不衰,一直作为剧团的保留剧目。1980年2月,因行政区划的改变,剧团曾先后多次参加省、地的文艺会演和多种类型的大奖赛,并曾多次获奖。其中《杏花泪雨》一剧获得安庆行署首届黄梅戏剧节的剧本、导演、音乐、舞蹈二等奖以及演员一、二、三奖多人。郑晓霞、帅来姣、鲍美玉、杨河清、陈琪、程春林、李守强等人的唱腔多次被录制成唱片、磁带,广为发行。1982年,帅来姣与鲍美玉均被列为1982年安徽省黄梅戏“十大新秀”。
进入80年代,由于电视的普及,剧场演出的上座率下降。1985年8月,安庆行署黄梅戏二团除留守十余人作为骨干力量外,余者调离,人员锐减,很难开展业务活动。1988年9月,区划再一次变动,剧团复归属池州地区,改称现名。现人员已不足30人,很难开展业务活动。1989年5月,曾投入创作排演,参加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池州分会场的演出。
下一篇:第三节 电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