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自然生态失调状况
民国初期,全区自然生态保护较好。抗日战争中,日军烧杀抢掠,生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建国后,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工业的蓬勃兴起,先进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及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为强制手段,使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畸形变化,生态失调现象严重。1958年“大跃进”中,各县由山区掀起砍伐森林“放卫星”,使很多山场被全面垦复,大面积森林被成片砍伐,烧山垦种作物,使植被机能破坏。“文化大革命”中,盲目号召“林农、茶农不吃商品粮”,大面积毁林开荒,改河造田,导致水冲砂压剧增,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砍伐后虽然再植树,但有效森林覆盖率逐年减少,水土涵养能量差。全区局部山区已达上中度以上侵蚀强度,侵蚀模数为3000至5000吨/平方千米。东至县愚公、红旗水库库区山林,因大面积砍伐,山洪暴发时,沙石俱下,水库淤积,库容量减少泄洪量急而大,造成下游河床提高,两岸土地被沙石埋没,形成卵石滩。水库下游平原乡大源村被洪水冲毁农田200多亩。青阳县60年代初于青通河、七星河汇合处的湖泊滩涂地围圩造田1.4万亩,缩小了下游水域,使七星河入口变窄,导致上游洪水为害,木镇十年九涝。据石台县水文部门统计,1980年秋浦河泥砂侵蚀模数达151/吨平方公里,比1956年侵蚀模数3.57吨/平方公里增加了41.32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79平方公里,占该县总面积的12.73%。
全区沿江市、县江堤崩塌也很严重。大渡口地区杨套江岸,自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至1974年74年间,江岸崩塌宽度3255米,长8000米,平均年崩塌率44米,1.7万亩良田淹没于大江之中。山区、丘陵、湖泊、圩堤、洲渚都占有一定比例。由于山区盲目砍伐森林,采掘矿物,湖区灭绝性的捕捞,农药、化肥的施用,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等人为因素,致使动植物,矿物资源遭破坏,水体污染,土壤板结、退化,环境受到很大影响,一些珍稀水禽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资源及野生植物资源逐渐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二)自然生态保护纪略
80年代开始,全区深入贯彻宣传《环境保护法》,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爱鸟周活动。严禁毁林开荒,禁止滥施药物捕捞,禁止无组织、无计划开采矿藏。同时,相继建立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水禽自然保护区及南阳林场森林公园。行署环保部门参与了长江白鳍豚调查等专项活动。各市、县环保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山区,与当地政府配合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意义,对非法收购、捕猎国家保护动物的售货员进行教育,并视其情节进行处理。1986年,东至县将进入山区非法收购的一部分蛇类查获没收后放回山林。东流大河闸内河口渔民捕获一只长1米的小江豚,经协商后放回江中。东流水产站收购一条活黄鱼(中华鲟)长264厘米,重150公斤,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与水产部门协商后,放回长江。青阳县环保部门及时查处乱捕猕猴、猫头鹰和药死扬子鳄事件。1989年,配合林业部门将捕获的二类保护动物短尾猴和大鲵(娃娃鱼)放回大自然。
各市、县实施退垦还林、返田还湖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青阳县将童埠圩7000余亩水面退田还湖,从事水产养殖。东至县将茶园改为台阶式,人工育林改为梯带法,至1990年共封山育林110万余亩,退垦还林10万余亩,全县林地达132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9.8%。石台县80年代后,兴建谷坊,控制水土流失,退垦还林25平方公里,筑挡土坝251道,挖鱼鳞坑4万只,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平方公里。贵池市、东至县对沿江险段的江堤崩塌施行护岸保滩工程,至1990年,国家共投资118万元,经测图分析,白沙州、杨套段崩窝已基本缓和。
(三)自然生态保护区
牯牛降国家级保护区位于石台县占大镇、大演乡与祁门县接壤处。总面积100725亩,石台县境内505334亩,1982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274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之一。设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和必要设备,负责保护区内动植物保护、护林防火等事宜。山脊呈75度方向延伸,主峰牯牛降海拔1728米。保护区内保存的大面积仍中亚热带常阔叶林和珍稀动植物资源,被称为“华东植物和物种的宝库”。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野生动物种类。野生植物88科,237属,1000余种。
升金湖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贵池市与东至县接壤处,地跨13个乡,46个行政村,总面积15万亩,水面积18万亩。夏季正常水深2.5米,可常年通航。整个水域面积东至县占77.7%,贵池市占22.3%。湖内水产资源丰富,有“日产升金”之美称。经考察有鱼类61种。最高年产鲜鱼300万余公斤。水禽资源颇具特色,有鸟类52种,其中候鸟19种,候鸟中国家保护的13种。湖内水湿生物及沼泽植物颇多,加上虾类、鱼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赶冬的候鸟提供了栖息条件。198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升金湖水禽自然保护区,配备专职人员和器具,负责管理保护湖区内水禽,严禁非法捕涝和狩猎。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