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时期,全区有小街小镇100余个,一般都集中在沿河靠递铺、官道的交通线上,由于交通便利,分别为一方贸易中心和货物集散地。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不同,在沿江圩区与南部山区,乡村集镇建设分别呈现不同特色;沿江圩区的乌沙、茅坦、梅埂、东流、大渡口、童埠等集镇,均无防洪设施,每遇洪水,常积水成灾,房屋结构简单;山区集镇如陵阳、庙前、七都、丁香、昭潭、葛公、梅街、刘街等集镇,多依山傍水而建、店铺、民宅多青砖灰瓦的平房,旧时集镇街道多呈单调的“一”字形或“T”字,较大的集镇才建有“十”字街。多石板路面。临街房屋开店设铺。集镇房屋均以皖南徽式建筑为主。居民历来使用江水、河水、井水,排水利用地势坡度自然排放。
建国后,在恢复保留古老集镇的基础上,对七都、小河、陵阳、庙前、东流、大渡口、殷汇、乌沙等古老集镇进行了扩建。交通条件较好的桥头店、高脊岭、叶村(占大镇)、昭潭等一些区、乡镇所在地,逐步建成新的集镇。一些远离交通线的集镇如洛家潭、金山铺、梅城等,冷落萧条逐渐变成居民点。1993年,全区104个集镇建成区面积已达32平方公里,房屋建筑总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各集镇都先后制定了集镇建设的总体规划,镇内医院、学校、文化站、广播站、用电管理所、车站、邮局、旅馆等公用设施齐备。较大规模的集镇大多配套建有自来水厂及排水系统,并安装了路灯,群众生活用电普及率达100%
(一)殷汇镇
位于贵池市西南29公里,街道沿秋浦河西岸延伸,为一古老集镇。传说三国前期殷姓在此开设饭店,来往商旅多汇聚殷家,因而得名,旧时街道曲折狭窄,俗称“九弄十八弯,无弄不通关”之说。由于水运畅通,商业兴盛,逐步发展成为周围百十里地的集市贸易中心。民国时期,沿街有店铺100余家。因地势低洼,镇内店铺家有楼房。建国后,即在镇东秋浦河堤段加筑了防洪墙,长1500米,标高18.5米,与镇区附近的联丰圩相接,有效控制水患。长期以来,殷汇一直为区、乡政府所在地。芜(湖)大(渡口)公路、贵(池)石(台)公路、殷(家汇)高(坦)公路在此交汇,交通便利。1967年,在秋浦河上建成长194.7米的殷汇公路桥。沿芜大公路逐步建成商场、餐馆、车站、医院等公用建筑,主要建筑集中于惠民路。70年代以前,以饮用秋浦河水为主,1987年建镇办自来水厂,翌年建成水压井和水塔,日供水量1200吨。居民中仍有40%的人饮用河水。镇上房屋多为二层砖混结构的楼房,70年代后期,兴建一批高层建筑,至1987年,镇区街道长5200米,房屋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主要街道安装路灯15盏,并建有排水沟500余米。学校、医院、影剧院、文化中心站、车站、邮局、百货商场、新华书店等公用设施齐备,驻有省、地、县乡机关单位30余个,集市贸易活跃。1993年,镇内主要街道有惠民路、殷占路、新农村路等4条,长7.5公里。房屋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8平方米。主要市容建筑有政府办公楼、贵池市第二人民医院、地方病防治所,建成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
(二)乌沙镇
位于贵池市西20公里,清光绪七年(1881),曾于此设乌沙镇公署。民国期间,镇内沿江堤建成“T”字形街道,石板路面,房屋多青砖小瓦的平房。建国后,镇区向南发展,相继建成东西向的人民路、河街和南北走向花园路、沙溪路、慈云路、老街。1954年,乌沙遭受特大水灾,灾后拆除了沿江的半边街,修筑了防洪堤。1986年,开始架设路灯。1987年,镇区街道长1930米,设路灯22盏,修建有排水沟渠830米。房屋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其中楼房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4平方米。1993年,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街道长度8000米,房屋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2.9万平方米,主要市容建筑有乌沙中学办公楼、乌沙粮站办公楼、乌沙轧花厂综合楼等。
(三)木镇
位于青阳县城东13公里,为青阳东部地区及邻县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明末开始形成集镇。民国时,商业繁荣,水运鼎盛。镇内有主要街道3条,巷道8条,砂土路面。有各类商店作坊200余家。店铺一般为砖木结构的平房,装有木板角楼。街头巷尾间有草舍。时商民梅流江在中街建4进48间房屋,并有99幢房屋出租,有“梅半街”之称。民国11年,沪商沈联芳于镇北建“沈氏山庄”。木镇地区地势低洼,每遇洪水即泛滥成灾。
1951年,拆除旧房30余幢,沿大(通)木(镇)公路建成长1公里,宽8米的马路街。1968年,拆除正街、上街不整齐房屋,建成宽6米,长1200米的新街道,铺设石子路面。为解决镇区排涝问题,1976年开凿新北河,长40米,宽31米,开挖南河临街河道500米河道,增加排洪量。在南河与新北河汇合处建电力排灌站1座,排灌配套,收效较好。同时疏浚镇区下水道将暗沟拓宽为方沟,使雨污合流排入河道。1982年,正街浇筑水泥路面。1989年,筹建日供水1000吨的自来水厂。1993年,镇区面积由建国初的0.1平方公里扩大到1.1平方公里。主要街道长计4200米,设置路灯28盏。房屋建筑面积5430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205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9.5平方米。主要市容建筑有镇人民政府办公楼,木镇中心医院、影剧院、建设银行、花明楼餐馆等。
(四)陵阳镇
位于青阳县城南25公里,自汉代起即为江南重镇和山区土特产品集散地。明清时期,为徽州通往江北官道上的重镇,商业兴盛,有“富贵陵阳镇”之说。明嘉靖年间于陵阳河上建南流桥,为块石拱桥,桥面高齐层脊。清光绪年间建的留余堂,为二厢八进瓦房,内装古壁、楼板、地板、外筑马头墙,雕梁画栋,用料考究,气势恢宏,至今保护完好。民国时期,有一条长约1公里,宽约3米,青石板铺成的长街,分上、下街。店铺、民宅多青砖灰瓦,高大幽深,富商大贾建有古朴典雅的的深宅大院。建筑风格鲜明独特。建国后,陵阳镇一直为区、乡政府所在地,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上街逐渐冷落,下街成为商业活动中心。1979年,新建一条长50米,宽12米的商业街,砂石路面。1986年,改建下水道,沿街修明沟,加盖板,并疏通阴沟,将污水排入陵阳河。至1993年,镇内国营、集体、个体各类商业网点密布,影剧院、文化站、医院、学校、邮局等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齐备。古镇风貌保存较好,汉建陵阳古城墙遗址至今可见,镇北有汉县衙遗址。镇区面积由1949年的0.1平方公里,增至0.45平方公里,街道长2100米,镇区房屋建筑56715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385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1平方米。
(五)庙前镇
位于青阳县西南部,距县城11.7公里,是该县西部重要古镇。清代镇上建庙多处,以五显庙规模最大。镇上有望华桥、秀华桥、华西桥等桥梁。民国时期仅有条狭长的街道,长约500米,宽3米。石板与石子路面,店铺多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的平房,兼有装楼板的高大店堂,民宅多平房。建国后,建百货分销处,邮电支局、汽车站、电影院、中心医院、九华中学等公用建筑。1978年将老街拓展8米的新街,浇筑了水泥路面,定名华西路。1987年,兴建长470米,宽12米的秀华路,与华西路形成“T”字形街道,河东建成长830米,宽12米的河东路。老街两旁建有排水方沟,石砌盖板,有望华旅社、百货商场等市容建筑。1993年,全镇房屋建筑总面积80159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59631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公路通县城、九华山和社村乡。(六)东流镇
位于东至县城西北24公里,滨长江,取“大江东流”之意为名。水上交通运输便捷,物资集散流通面广量大。商贾船舶往来频繁。唐武宗年间建东流场开始形成集镇。五代南唐东流县治即设于此,街道古雅别致,市井有序,成为沿江重镇和港口。明万历元年(1573),知县陈春捐资建城墙。明清时期,镇内建成“十”字形街道,路面为青石或麻石铺成,房屋均属皖徽式建筑,砖木结构,一般是二层木板楼,少数三层,建筑用料考究,多为青砖小瓦,石灰黄土浆砌墙,部分为石灰糯米浆砌墙,木料多用江西河杉,个别用万年松。代表建筑有高家大屋、金家大屋、安家大屋。居民历来以饮用长江水为主,并掘有19口古井。建国初,镇区面积仅0.3平方公里。房屋多集中在老街内,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此后,老街解放路、菊江路得以完整保存,相继开辟了长江路、沿江路、学湖路、城北路、陶公路等街道,陆续修建了各路段的排水沟。1958年,始有主要街道安装路灯。1972年,筹建东流自来水厂,1981年正式供水,年供水量40万吨。1984年,通过了“东流镇总体规划”,全镇分成东部工业区、生活居民区、长江路段商业区、陶公祠风景区、沿江港口码头、陶公路居住小区等。1989年,东流老街被定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至1993年,东流镇建成区面积已达2.5平方公里。8条街道总长13500余米,其中沥青、水泥路面占20%。全镇植被面积5000余亩。房屋以砖混为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房15万平方米。代表镇容建筑棉织厂主厂房、供销社大楼、血防医院住院楼等。
东流镇文物古迹众多,有陶公祠、天然塔、秀峰塔和觉心庵等景观。
(七)大渡口镇
位于东至县城北端55公里处,滨临长江。建国前,仅有2条泥泞路面的街道,排水采用明沟排放,房屋面积1.16万平方米,多低矮草房,镇区面积仅0.1平方公里。建国后,对老街解放路,繁荣路进行改造,铺设了水泥路面,并相继建成西马路、广丰路、生产街、大公路等街道。1959年,镇区始装路灯。70年代后,镇内环境卫生由专人负责清扫。1983年,筹建镇自来水厂,1985年供水,日供水能力1000吨,并先后建成了沟通繁荣路、生产街之间及繁荣路与大公路之间的下水道,计长500米。至1993年,建成区面积已达1.9平方公里,镇内“井”型道路总长12800米,共设置路灯50余盏。江外滩防护林已达320公顷,镇内有庭院及行道树6000余棵。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万平方米。主要镇容建筑有镇政府办公楼、池州农校教学楼,农行营业部楼等。
(八)丁香镇
位于石埭县城西20公里,清末至民国年间,是贵池和石台邻近地带农副产品集散地,曾是丁香区、乡所在地。西溪河畔老街宽4米,石板路面,有各类店铺作坊30多户。民国24年,国民党第十一路军,强征民工修筑围墙。抗日战争期间集市贸易冷落。至解放前夕,房屋建筑面积约1万余平方米。建国后,丁香镇一直为区、乡、社政府所在地。1985年后,沿殷(家汇)新(桥)公路逐步形成长400米的新街。1987年,在街南建一座长15米,宽5米,高5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沟通了镇内简易公路与过境公路,形成“T”形街道布局。老街现为居民区。1993年,集镇建城区面积0.55万平方米。
(九)七都镇
距石台县域东48公里,昔日曾有“小小石台县,大大七都镇”之称。民国期间,七都历为区、乡公所在地,过境公路有省道大(北埠)至青(阳)线,交通便利。1985年,开始整修扩建老街,铺设水泥路面。并相继新修了六百丈路。1982年,疏浚排水沟6条。镇旁壬癸河上建有12米,宽3米,高5米的石拱桥。1990年,七都镇建成区面积0.67平方公里,为石台东部地区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房屋建筑总面积3565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6321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7平方米。主要镇容建筑有镇政府招待所、新华书店、中心医院、血防组、林业站等楼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