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山丘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1.4%,70%以上的耕地分布于丘陵地带。其中部分农田多零星小块,甚至一亩数丘或数十丘,古有“蓑衣盖,斗笠遮”之称,故山区抗旱灌溉均以塘坝、水库为主。沿江圩区靠机电排灌站引江水或河水灌溉。
(一)塘坝
本区素有修建塘坝灌溉的历史。青阳县明代万历年间,有塘24口,坝24道,其中较大的塘有吴村塘、黎家塘、中村塘、新塘、赵塘、官塘、破塘等;民国年间,塘坝增至8172口(道),但大多“雨多则溢,少即立涸”,县水利建设部门,曾严令修治,监督进行,费用参照东八佃二的成数摊款。据《青阳县三十年度水利工程视察报告》(1941年)载:“查该县三十年度水利工作,计修塘50口,堰6道、坝3道,计土方3027方,修工6474个,工料费14317元,受益田亩计12559亩”。民国33年(公元1944年)修筑竣工旧水塘96口、坝25道,受益田亩19.82万亩。
石埭县塘坝的兴建,据《石埭县志》载:“唐韦丹为江成古道观察使创陂塘五百九十八所(石埭在其中)。”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筑一都“南满腔口陂”(肖侯陂)记载:旧额故院陂久壅塞岁不获秋。明成化二十三知县肖环相,度形势新筑二沟交上下,民赖其利,故以肖陂有纪。其余各地筑陂53处。民国23年(1934年)特大旱灾后,石埭县水利委员会组织各区成立塘堰施工委员会,修建了宁家塘、上高塘、桂家塘、庆星塘、阳庄塘、五家塘等20余处(安徽省建设周刊第九十六期)。
东至县由东流和建德合并而成。清嘉庆年间,东流县境内有塘坝多处,其中灌溉面积较大的有莲花塘、天井塘、岩塘、冷水塘、庞家塘、其哉塘、蒲塘等。清宣统年间,建德县境内有塘坝90余处,灌溉面积百亩以上的塘有三塘、大塘、七里塘(今东胜乡境内)、鱼陂塘(今毁)。据1949年统计,两县有塘6251口,灌溉耕地13万余亩,抗旱能力十天、半月、一个月不等。解放后,两县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大力开展水利建设,从1949年冬至1953年春,新开塘588口,还整修了老塘坝。1953年至1964年是塘坝工程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期间新开塘991口。到1964年,全县水塘10830口,总灌溉面积17.76万亩。
建国初期,本区以兴修当家塘为重点,除修复原有老塘坝外,还新筑了一些新塘坝。据统计,至1980年止全区共有大小山塘、坝25131处,可蓄水13339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7.42万亩,占蓄水工程有效灌溉总面积的44%。
(二)水库
本区虽处沿江江南,但大多为山丘区,旱灾频繁,昔日主要靠塘坝工程蓄水灌溉,故难以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兴建小型水库成为当务之急。1955年春季,石埭县和平乡(今属黄山区)动员群众开始兴建凤凰山水库,施工选择了口子小、肚子大、土料丰富的山冲为坝址,土坝工程量小,运土用了滑道法,提高了工效。一春就建成,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受益。这座水库的兴建,成为区内水库建设阶段的开始。1956年冬,至德县新岗乡(今建新乡)首先在龙岗村梅岭兴建小一座水库—周山水库,总库容117.7万立方米,拉开了该县水库建设的序幕。此后,全区各地由原先注意塘坝建设,逐步转向水库建设,解决山丘陵地区农田灌溉问题。据1991年普查结果统计,全区先后兴建中小型水库375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44座,小(二)型小库329座,总库容2.4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4.3万亩。在已建成的各类水库中,有相当一部分尚存在不同程度的防洪标准不够、配套不全、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虽经过1976年—1993年的除险加固工作,险患库仍有160座。
各市、县现有水库统计表

池州地区水库建设进度一览表

大板水库大板水库为隶属东至县水电局管辖的全民事业单位,位于该县东胜乡,属鄱阳湖水系龙泉河流域大板河,水库工程始建于1959年冬,设计文件批准文号:安徽省水利厅1963年计字第0029.1522号;1978年由省水利局(77)基安第154号文批准扩建,1980年主体工程竣工,是池州地区目前最大的一座水库。该库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水库的校核洪水位68.80米,设计洪水位67.60米,兴利水位64.60米,死水位52.40米,相应的总库容187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77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50万立方米,死库容46.0万立方米。该库设计标准,校核标准抵御100年一遇的洪水。库区集水面积45.0平方公路。建有坝台式水电站1座,装机3台325.0千瓦。至1985年止全部工程,国家投资293.26万元,共计用工137.5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133.25万立方米,其中开石方25.34万立方米。库内淹没3个村、10个生产队,1573.8亩耕地,搬迂100户、455人,拆迁房屋547间。
东山水库东山水库位于青阳县城东13公路的新河乡周桥村,属青通河支流的东山河上游。水库工程始建于1976年10月,竣工于1982年12月。库区集水面积20.4平方公路,总库容160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30万立方米,发电最小库容100万立方米,电站装电2台110千瓦。该库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发电综合利用。1990年6月初经省地县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属青阳县水电局管辖,设立东山水库管理所,属全民事业单位。
大板、东山两座中型水库工程特征见表。
东至县大板水库特征值表

青阳县东山水库工程特征值表

白茆水库位于东至县香隅镇白茆山下的香隅河支流白茆河(亦称砂河)上,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按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坝顶高程58.77米,坝顶长巨型,底高程52.2米,底宽28米,最大泄量427秒立方米。灌区控制面积21.0平方公路,合镇乡9个村受益,灌溉农田1.07万亩。
候店水库位于东至县汪波乡候店村,属长江水系黄湓河流城汪波河。工程始建于1966年,经1971年续建,于1973年主体工程基本竣工,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大坝为粘地心墙、斜墙嫠壳坝、坝顶高程70.31米,坝顶长度370米,最大坝高24.45米。溢洪道为开敞宽顶堰(天然岩基),最大泄量470.0秒立方米。1971年续建时,大坝合垅段为洪水冲溃;圬工低涵断裂漏水,1975年进行了灌浆、衬砌加固处理,1976年开始在大坝上加做粘土斜墙,1991年完工。
跃进水库位于东至县官港乡官港村,属鄱阳湖水系龙泉河支流。工程始建于1955年10月,经1959年续建,于1971年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建设目的,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水库为小(一)型,库区集水面5.5平方公路,总库容12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97.2万立方。大坝为粒土心墙砂壳坝,最大坝高26.9米,坝顶高程113.1米,坝顶长150.0米。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天然风化岩基)。最大泄量160.0秒立方米。
中湾水库位于东至县昭潭村,属鄱阳湖水系龙泉河支流。水库工程始建于1958年10月,1959年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建设目的,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水库为小(一)型,大坝为均质混合坝,最大坝高16.9米,坝顶长179.0米。溢洪道开敞式宽顶堰,最大泄量为78.0秒立方米。1983年5月,水库水位43.9米,主坝坡脚出现13处渗漏,冬修时,坝上游加做粘土斜墙,效果较好。
愚公水库位于东至县平原乡葛公村,属长江水系黄湓河流域双河。水库工程始建于1958年10月,1974年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建设目的,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水库为小(一)型,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最大坝高25.65米,坝顶高程86.4米,坝顶长175.0米。溢洪道为开敞宽顶堰,最大泄量8000.0秒立方米。1960年3月,因坝高不够,溢洪道太窄,库内大板堵住涵洞漫坝,左坝头及圬工涵洞水毁一次;污工低涵严重漏水,1974年封堵、废弃,同期建高涵隧洞。
马衙水库位于贵池市马衙镇,属九华河支流马衙河。1957年开始兴建,1961年竣工,来水面积16.8平方公路(包括流入四岭水库,然后下泄至马衙水库的11.8平方公路),总库容128.0万立方米;土坝净高22.2米,属粘土心墙坝。溢洪道为宽顶堰,最大泄为351.0秒立方米。
四岭水库位于贵池市马衙镇,马衙水库上游,属九华河支流马衙河,为马衙河梯级的第一级蓄水工程。总库容734.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50万立方米。大坝为土石混合坝,心墙为刚性浆砌块石,心墙下游为堆石体,迎水石多砂壤土体。溢洪道为宽顶堰,宽30.0米,最大泄量为195.0秒立方米。是一座灌溉、防洪、养鱼、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建有两座水电站,一级为洞口站装机2台110千瓦,二级为高水头(92米)站装机2台640千瓦。
主体工程始于1957年,至1968年,坝顶高程达174.0米;自1969—1980年,进行扩建,坝顶高程达181.6米。1970—1980年,大坝共发生4次跌窝,涵洞断裂漏水有179处。
1981—1983年封堵了老涵,新开了一个长122米、直径1.8米的园形隧洞,大坝灌浆68眼,总进尺1421米。
张田水库位于石埭县丁香镇张田坑,属长江水系黄湓河上游的一条支流。水库工程始建于1965年9月,于1973年12月竣工。该库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高30.0米。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最大泄量345秒立方米。坝体有浆砌块石挡浪墙一道,坝脚建有干砌块石异渗坝。
石岭水库位于石埭县小河镇樟村的石岭头,属黄湓河流域上游。水库工程始建于1964年10月,于1972年5月主体工程竣工。建设目的,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高28米,浆砌石挡浪墙一道。溢洪道为开敞宽顶堰,最大泄量374.0秒立方米。主坝东边建有60米,顶宽5米的副坝一道。
广德口水库位于青阳县杨田乡境内。属长江水系青通河流域上游。水库工程始建于1965年2月,于1972年12月主体工程竣工。建设目的,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28.1米。溢洪道为宽顶堰,最大泄量230.0秒立方米。
石湖水库位于青阳县城东乡境内,属长江水系青通河流域上游。水库工程始建于1966年10月,于1980年基本竣工。建设目的,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13.9米。溢洪道为宽顶堰,最大泄量16.7秒立方米。
华阳水库位于青阳县庙前乡境内,属长江水系九华河流域。水库工程始建于1977年9月,于1981年12月完工。大坝为浆砌石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3米,是本县最高的双曲拱坝。溢洪道为坝顶实用堰,最大泄量196.0秒立方米。
池州地区各县(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成果表

池州地区小(一)型水库基本情况表

池州地区小(二)型水库分布及库名一览表

(三)塥堰
区境内河流密布,拦河引水灌溉是沿河两岸人民较早开发利用的灌溉方式,在河流中修筑临时沙石栏河堰或石砌永久性栏河坝(俗称塥)。以提高水位引水流灌两面三刀岸田地。
石埭县六都乡路亭村李氏“七公坂碑记”:明嘉靖二年(1503年)李氏七堂兴建七公堰,灌田二百六十亩。清光绪九年(1883年)《贵池县志》记载,丁香镇的查村堰(今桂田堰)、西溪堰又名胡家堰(今为冷水丘堰)、陈田堰、大陂堰(今为沙子堰)。珂田乡的徐川堰(今为上首堰),占大的石田堰(今石埋堰),大演乡的高田堰,收黄山诸水。
民国22年(1933年)安徽省建设周刊第三十期载:石埭县修好泉湖堰,裨益甚大。民国23年(1934年),石埭区域,修筑了高沟堰、场坝堰、潘家堰、二区修筑了胡田塥,三区谢家堰、西堰、七公堰,四区虾形堰、峡下塥,五区阴潭塥、施家塥、波田塥、胡田塥。
青阳县明代万历年间,较大的拦河堰有华湖堰、北山桥石堰、申明堰、黄石溪堰、尚堰、将军堰等。
东至县清嘉庆年间,较大的堰有灌山堰、峡山堰、马家堰、合坡堰等。清宣统《建德县志》载:境内灌溉面积百亩以上的堰有:大陂,今平原乡,1980年改为浆砌石堰,更名大陈堰;山陂,今平原乡,更名鲁公堰;留山陂,今平原乡,更名留山堰。
建国后,各地因地制宜地改建和兴建了一批拦河堰引水工程。石埭县至1985年止,共修建灌溉500亩以上的拦河堰7处,灌溉水田6010亩。100亩以上的拦河堰100处,灌溉水亩17232.5亩,堰名分别是杨家田大堰、洗心堰、砂子堰、尧田堰、鸡公堰、丰收堰、东鸡堰等。东至县从1949年冬至1953年春,全县新建堰110处,1953年至1964年是堰坝工程蓬勃发展的新阶段,这期间新建堰坝1455遭。后来部分塘堰扩建成水库;水库灌区内亦有部分填堰作田,至今堰坝1474处,有效灌溉面积4.17万亩。青阳县至1992年止,共修建堰坝701处,有效灌溉面积万余亩。
(四)灌区
建国以来,随着一大批蓄水、提水、引水等工程的兴建,灌区建设也拉开了序幕。截至1980年,全区万亩以上灌区6处,有效灌溉面积7.99万亩。自1981年至1993年,针对灌区配套工作薄弱的状况,集中最大量资金用于灌区渠遭及配套建筑物的建设,新溉万亩以上灌区8处,各类灌区新增灌溉面积8.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4.9万亩。已建成的万亩以上灌区共14处,其中水库灌区10处,分别为青阳县的东山、广德口、向东、石壁,东至县的大板、白茆、候店、东红愚灌区,贵池市的马衙、八一灌区。
在灌溉布局上,丘陵区以机电提水为主,山区以水库、塘、坝灌溉为主,圩区以闸站引水,结合提水灌溉。由于渠系建筑物不配套,渗漏跑水现象严重,全区中低产田面积达78万亩,迫切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和配区挖潜。现将区内万亩以上灌区分别记述如下:
大板水库灌区本区最大的灌区,灌区面积36.9平方公路,灌溉东胜、昭潭2个乡镇11个村。灌区工程有东、西、北3条干渠,长35.5公路。支渠15条,长33.4公路。渠系建筑物有郝山等渡槽17处,黄家岭等地下涵13处,黄荆等倒虹吸4处,有长1128米的子山隧洞1处,以扩进水闸、节制闸等130处。设计灌溉面积3.1万亩,目前有效灌溉面积2.2万亩。
东山水库灌区可灌溉新河、城东、木镇3个乡镇农田2.0万亩。1982年开始建筑南北两大干渠、斗渠、农渠。北干渠长14公路,建有进水闸1座(1×2.2米2孔);方村渡槽(2.3×1.4米)长90米;方村、周桥小学、万春、倪冲、白云、白沙岭窑厂等6处涵洞,计长859米;闭复渠道8处计长690米。南干渠计长15公路,并建有董家山渡槽1座。1991年对灌区进行修正设计,增加2条干渠即中干、东干渠计长11.2公路,下有5条支渠,长8.3公路。同时将北干渠延长至洪山,全长计25.4公路,下有支渠9条,长35.9公路,南干渠缩至双培岭分水闸,全长计11.9公路,下有支渠6条,长22.4公路。
广德口水库灌区1981年由杨田乡水利站负责施工。建有东、西、中三大干渠,总长计22.3公路,支渠14条,计长44.6公路。该灌区以广德口水库为主,与山阡里、横山冲、官塘3座小(二)型水库组成,可引水321.8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44万亩。
向东水库灌区位于杜村乡境内。以东红、向阳两座小(一)型水库为主体,与建新、坂里、五阳、红星4座小(二)型水库组成。建有向阳北干渠,长2.68公路;向阳南干渠长14.6公路,东红西干渠长8.3公路。两干渠之支渠,纵横交错,工程量亦甚大。较大建筑物有杉木冲、大凹冲涵洞长241米;上峰铸铁管倒虹吸,长45米。可灌溉农田万亩。
白茆水库灌区位于香隅镇境内,建有东西干渠2条,长16.6公路,支渠13条,长20.9公路。主要配套建筑物有:库下堰、张家岭隧洞、七峰、漕东倒虹吸、梅林畈、东风渡槽等。有效灌溉面积1.07万亩。
胜利灌溉站灌区位于东至县胜利镇境内。自1966年开始逐年配套,建有引水干渠1条长4.52公路,输水干渠1条长4.96公路,支渠6条长12.6公路,渠系建筑物共37处。有效灌溉面积1.02万亩。该站建有二级站,灌区工程有干渠1条长2.15公路,支渠3条长3公路,渠系建筑物3年,有效灌溉面积0.65万亩。
新河坝灌区位于贵池市晏塘乡境内。自1965年7月动工,此后逐年配套。灌区总面积21.35平方公路,有效灌溉面积1.96万亩。
马衙水库灌区位于贵池市马衙镇境内。于1961年5月动工现在干渠长37.5公路,灌溉流量1.5立方米/秒,灌区总面积33.0平方公路,有效灌溉面积1.4万亩。见下表。
池州地区万亩以上灌区基本情况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