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域
本区水域以江河湖泊为主,1993年按农业区划统计:全区总水面一百二十万亩,渔业可利用水域六十万零八千亩(不包括境内长江)其中湖泊三十一万八千亩;河流二十万零五千亩;水库三万亩;池塘五万五千亩。
长江自西向东北流经本区东至县、贵池市,岸线160公路,是全区重要天然捕捞场所盛产各种经济鱼类及其鱼苗。据采集到的鱼类标本有84种(属),以鲤科鱼类为主。鲥鱼、刀鲚、河豚为名贵,谓之长江“三鲜”,鳗鲡、河蟹亦为常见,世界稀有的淡水鲸类白暨豚以及江豚、中华鲟、白鲟时有出没。60年代之后,由于通江湖泊建闸及工业污染,长江鱼类资源日趋衰退,鲥鱼濒临绝迹,各种经济鱼类捕获量甚少,且个体趋向小型化。
河流本区流入长江的主要河流有青通河、秋浦河、黄湓河、尧渡河、白洋河、龙泉河、九华河。其上游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另有溪流多条。有渔用价值的河流面积计20.5万亩,是重要的渔业捕捞水域。
青通河与长江相通,河床宽20—80米,中下游河段有大片洼地湖泊,是鱼类回游索饵、繁衍的良好的天然捕捞渔场,本区沿河的青阳县木镇、丁桥等地有专业渔业队,渔民近千人。1959年,沿河弯滩圈圩垦殖,先后建有童埠圩(原名特跃圩)、合心圩、姚家圩、菖浦圩、庆丰圩、跃进圩、十八索等,围垦面积达15万亩,现只有主河道约3万亩,鱼产锐减。
秋浦河由池口汇入长江,是重要的渔业捕捞水域,有“水好鱼美”之称,汛期长江鱼类溯河回游,鱼产丰富,并产有“君鱼”(刺刀)、四川白甲及长麦穗鱼。50年代前随长江鱼类资源变化,鱼产下降。
黄湓河下游与升金湖湖床相连一体,循曲折河道至黄湓闸入江。中游张溪河段产麦鲆(栉是虎)是一种小型名贵水产品。
湖泊本区沿江原属古长江水道,后因江道变迁,水面退缩,遗留下一系列湖泊,古往今来,沧桑多变,有的被垦为良田,有的淤成滩地,沿江筑堤建闸,隔断江湖,拒江倒灌。主要湖泊有升金湖、十八索、黄泥湖、白沙湖、小七里湖、太白湖等千亩以上湖泊20多个,总水面31.8万亩,是主要渔业水域。
升金湖为大型湖泊,跨东至县、贵池市,古称“金斗湖、深泥湖”因盛产鱼虾可日出升金,故名“升金湖”,子湖弯汊众多,名称各异,多数界限不明。以其自然形态分为三大片,杨嘴至小路嘴以南为上湖;以此至八百丈为中湖;八百丈以东为下湖。“水涨则数十里地,弥漫无际;水落则沮如之外,分为诸湖”,循曲折河道,连黄湓河入长江。江河湖港相连,终年舟楫穿行河中,是鱼类回游索饵繁衍的良好的场所,水产资源非常丰富。
升金湖水质肥沃,水草繁茂,盛产多种鱼类和虾、蟹。据湖内采集到的鱼类标本,有19科、61种(属)。三角帆蚌资源丰富,可作蛛蚌,因过度采捕,现濒临绝迹。1965年黄湓闸建成以前全湖水产品最高年产量350万公斤,一般年份250—300万公斤,其中青、草、鲢、鲭鱼产量占50%以上,现年产量百余万公斤,多 为低质鱼类,90年代初,沿湖开始发展拦网、围网、网箱养殖。该湖为侯鸟迁徙越冬栖息场所,是国内珍稀水禽重点保护区。据统计各种侯鸟、留鸟有43种之多,以白头鹤为名贵,现为管理型湖泊。
水库建国前,区境内无水库,1955年石埭县始建第一座小(二)型水库——凤凰山水库,后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先后兴建水库369座。其中:中型水库两座(东至大板、青阳东山),小(一)型水库47座,小(二)型水库320座。水库主要是蓄水灌溉农田,大部分水库又兼发电、养殖,按渔用统计面积为3.00万亩。适宜鲢、鲭鱼类养殖。
池塘本区塘堰主要为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兼作养鱼。建国前,塘少易旱,养鱼甚少。建国后,人民政府为发展农业生产,重视水利兴修,开展修塘筑堰,塘库配套,“藤上结瓜”蓄水量剧增,为养鱼提供了条件。全区现有塘堰19100多个,总面积5.52万亩,遍布广大农村。1982年在国家扶持下,东至县黄泥湖和贵池县白沙湖国营渔场,各开挖连片精养鱼池1500亩,排灌设施,苗种繁育等配套齐全。并于1982年9月18日在东至召开全国联营渔场基本建设经验交流会,13省(市)代表出席会议,会议总结交流边片精养鱼池的作法和径验。嗣后,全区连征精养鱼池发展迅速,至1993年国家、集体共建精养鱼池3.5万亩,池塘渔业由传统养殖转向现代化养殖。
池州地区水面分类统计表

(二)水生动植物
本区气候温和,水域条件优越,水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与渔业有关的水生植物有60余种,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饲料价值的有20余种。主要有藕、莲子、芡实、茭白、菱、芦苇等。贝类有60余种,主要是蚌、螺、蚬等。水禽有43种之多,其中冬候鸟19种,列为国营保护的有13种。如白头鹤、白枕鹤、灰鹤、白鹳、黑鹤、大鸨、小天鹅、雁、珍尾鸭、罗纹鸭、花脸鸭、赤庞大鸭、绿翅鸭等。三月份还可见到丹顶鹤、大天鹅、鸲鸯、赤鸡子(鹤的一种)的行踪,另有鹭鸶、水喜鹊等。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